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胶原三螺旋重复蛋白-1(CTHRC1)在类风湿关节炎(RA)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6月江西省丰城市中医院确诊的51例RA患者为RA组及该院同期健康体检者42例为健康对照组。检测受试者的血清CTHRC1和类风湿因子RF的浓度,并分析其对RA诊断的潜在价值。 结果  CTHRC1和RF并联时敏感度高达98.3%,串联时特异度高达97.7%。结论 CTHRC1可作为诊断RA的血清学指标,且与RF联合检测时,可提高RA的诊断水平。

  • 标签: 类风湿关节炎 胶原三螺旋重复蛋白-1 类风湿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心肌酶谱、肌钙蛋白 I(cTnI)、血浆脑钠 (BNP)以及肌红蛋白 (MYO)水平变化,以探讨其在诊断急性心血管疾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我院 2018年 9月 -2019年 3月收治的 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人群 5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清心肌酶谱、 BNP、 MYO、 cTnI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 AST、 LDH、 CK、 CK-MB、 α-HBD、 BNP、 MYO以及 cTnI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检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心肌酶谱、 BNP、 MYO 及 cTnI 水平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可以有助于疾病的诊断,具有临床大力推广的价值。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血清心肌酶谱 脑钠肽 肌红蛋白 肌钙蛋白 I
  • 简介: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前白蛋白、脑钠(BNP)、心肌肌钙蛋白T(cTn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与短期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2016年6月于解放军第九五医院心内科收治的61例AMI患者资料,男性29例,女性32例,年龄38~78岁,平均(56.14±5.76)岁.按治疗后30d内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分为发生组(10例)与未发生组(51例).入院后检测前白蛋白、BNP、cTnT、CK-MB水平.收集患者住院的-般资料,随访观察治疗后30d内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与未发生组比较,发生组年龄、BNP、cTnT、CK-MB显著升高,糖尿病比例增加,心功能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2.680,95%CI1.186~6.058)、糖尿病(OR=2.372,95%CI:1.161~4.822)、心功能分级(OR=3.364,95%CI:1.233~9.172)、BNP(OR=1.980,95%CI:1.125~3.483)、cTnT(OR=1.532,95%CI:1.077~2.352)为AMI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BNP、cTnT、CK-MB为AMI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而前白蛋白与预后无明显相关.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前白蛋白 脑钠肽 心肌肌钙蛋白T 肌酸激酶同工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素(COP)及肌钙蛋白I(cTnI)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纳入北京医院急诊科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81例老年A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来诊首次血清标本,测定COP和cTnI并完善其他相关检查,随访6个月评估各因素与死亡风险的关联程度,并比较各指标对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生存组与死亡组比较,COP、cTnI、动脉血乳酸(LAC)、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 Ⅱ)评分、D-二聚体(D-Dimer)、N-末端脑钠前体(NT-proBNP)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死亡组COP及cTnI水平明显高于生存组[COP:29.08(13.73,43.19)ng/L比13.76(4.81,20.82)ng/L;cTnI:0.78(0.35,2.23)μg/L比0.33(0.19,0.57)μg/L]。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OP(OR=1.071、95%CI:1.016~1.130、P=0.040)和cTnI(OR=3.261、95%CI:1.058~10.045、P=0.011)是老年AMI患者6个月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将cTnI、COP以及两者联合分别描绘ROC曲线,计算AUC分别为0.742(0.593~0.892)、0.752(0.655~0.910)、0.790(0.648~0.932)。结论血清COP及cTnI水平可用于评估老年AMI患者预后,两者联合应用对近期死亡风险的预测能力有提升趋势。

  • 标签: 心肌梗死 肌钙蛋白I 和肽素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血清C与糖化血红蛋白检验对糖尿病诊断的意义。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该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32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作为实验组,选取重度糖尿病患者32例作为治疗组,另外选取32例正常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抽取三组人员的空腹以及餐后2h的静脉血,对比分析两组人员的空腹状态下以及餐后2h的血清C和糖化血红蛋白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空腹血糖(8.93±2.59)mmol/L,餐后2h血糖(13.54±2.68)mmol/L,空腹血清C(1.49±0.41)μg/L,餐后2h血清C(4.65±0.91)μg/L,糖化血红蛋白(9.16±2.58)%;治疗组患者空腹血糖(12.51±2.24)mmol/L,餐后2h血糖(19.64±4.72)mmol/L,空腹血清C(0.86±0.23)μg/L,餐后2h血清C(1.64±0.35)μg/L,糖化血红蛋白(12.13±2.31)%;实验组患者空腹和餐后2h血清C明显高于对照组人员,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餐后2h血清C呈正相关性。治疗组患者空腹和餐后2h血清C明显低于对照组人员,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餐后2h血清C呈负相关性。结论联合应用血清C和糖化血红蛋白检验,可以有效诊断糖尿病患者的病情程度,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与应用。

  • 标签: 糖尿病 血糖 血清C 糖化血红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肌钙蛋白Ⅰ水平检测在诊断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脑钠、肌钙蛋白Ⅰ水平变化及研究组中不同NYHA级别脑钠、肌钙蛋白Ⅰ水平变化。结果研究组脑钠水平、肌钙蛋白I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NYHA(心力衰竭)分级脑钠、肌钙蛋白Ⅰ水平均有差异(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浆脑钠及肌钙蛋白Ⅰ水平均高于健康人群,并且其病情越严重,血浆脑钠、肌钙蛋白Ⅰ水平越高,临床医生可将其作为诊断及评估病情的重要指标。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 血浆脑钠肽 肌钙蛋白Ⅰ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糖化血红蛋白、血清C联合检验用于糖尿病诊断中的积极意义。方法择取到我院就诊的75例糖尿病病人作为实验组,选择同期入院参加健康体检的75例健康人作为参照组,两组均行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清C水平检验,观察各项指标的具体情况。结果实验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参照组,而血清C水平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实验组糖尿病病人的糖化血红蛋白和血清C呈现负相关性,和空腹血糖呈现正相关性(P<0.05)。结论将糖化血红蛋白、血清C联合用于糖尿病检验诊断中,有助于准确反映病人的血糖情况,对早期确诊疾病、评定疗效及预后均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临床诊断 糖尿病 糖化血红蛋白 血清C肽 联合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糖尿病诊断中采用血清C及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糖尿病患者58例,根据糖尿病类型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有患者29例,对照组为糖尿病肾病患者,观察组为2型糖尿病患者,另选同期健康体检人员29例为健康组。对三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FBG、HbAlc及血清C进行检测。结果与健康组相比,观察组及对照组的FBG、HbAlc及餐后2h血糖明显较高,而血清C明显较低,且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及观察组的HbAlc及血清C水平对比差异明显(P<0.05);FBG及C均与HbAlc呈正、负相关的关系。结论糖尿病患者的血清C及糖化血红蛋白呈现异常情况,因此,可以对疾病严重程度及胰岛素分泌情况进行反映,在糖尿病诊断中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血清C肽 糖化血红蛋白 糖尿病 检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诊断中运用血清C与糖化血红蛋白检验的价值。方法对本科室2016年1月—2018年1月间50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及50例健康体检人员(健康组)进行观察研究,对所有人员均进行血清C与糖化血红蛋白检验,分析不同人员的检测结果。结果糖尿病组患者空腹血清C水平较健康组明显降低(P<0.05),糖尿病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较健康组明显升高(P<0.05),糖尿病组患者血清C、糖化血红蛋白检测阳性率较健康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糖尿病诊断中运用血清C与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可有效辅助患者疾病诊断,并可根据检测结果判定患者病情状况。

  • 标签: 糖尿病 诊断 血清C肽 糖化血红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C和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验在诊断糖尿病中的效果。方法:将2018年3月-2020年2月我院4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实验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40名作为对照组。两组均给予血清C和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验,比较两组血清C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空腹血糖水平。结果:实验组血清C显著低于对照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空腹血糖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清C和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验在诊断糖尿病中的效果确切,可准确有效反映患者血糖水平,对于糖尿病的早期诊断,疾病预后的评估有重要的作用。

  • 标签: 血清C肽 糖化血红蛋白 联合检验 诊断 糖尿病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外科心脏手术患者术前和术后不同时间内肌钙蛋白(CTnI)和尿钠(bnp)在术后浓度值的变化,评价其对心脏外科手术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行心脏外科手术患者150例,采用雅培I-2000化学发光仪进行术后CTnI和BNP测定,观察两者变化情况与患者恢复情况。结果心脏手术后CTnI和BNP均有不同程度升高,而且浓度越高,预后越差。结论CTnI和bnp可以用于心脏外科手术后风险的监测。

  • 标签: 肌钙蛋白(CTnI) 尿钠肽(bnp) 心脏外科手术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糖尿病的诊断中应用血清C联合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3月在我院进行诊断的糖尿病患者42例作为观察组,将同期在我院体检健康的42例健康受检者作为对照组参与本次研究,两组均接受血清C联合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比较两组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的血清C低于对照组,而糖化血红蛋白含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联合糖化血红蛋白应用在糖尿病的诊断中,具有操作简便、诊断准确等优势,可反映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可为临床治疗干预提供实验室依据,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血清C肽 糖尿病 诊断 联合检测 糖化血红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肌钙蛋白(cTnI,cTnT)、心肌酶谱联合脑钠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AMI)的诊断价值。方法住院的AMI患者104例,正常对照组来自我院体检科60例。研究两组之间的肌钙蛋白、心肌酶谱联合脑钠指标的应用价值。结果AMI组治疗前和对照组之间的心肌酶指标包括谷草转氨酶(AST)、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心梗指标包括肌红蛋白Mb、cTnI、cTnT,以及新指标脑钠(brainnatriureticpeptide,BNP)在两组之间的差异明显(P〈0.05)。BNP、BNP/AST、BNP/CKMB、BNP/cTnT以及BNP/cTnI的曲线下面积均大于0.90,对治疗前急性心梗的诊断价值较高。指标的诊断价值排序为BNP/cTnT>BNP/cTnI>BNP/CKMB>BNP/AST>BNP。结论BNP、BNP/AST、BNP/CKMB、BNP/cTnT以及BNP/cTnI的对急性心梗的诊断价值较高。

  • 标签: 肌钙蛋白 心肌酶谱 脑钠肽 急性心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糖尿病诊断中血清C与糖化血红蛋白检验的价值。方法在2016年3月到2018年3月期间选取24例来我院就诊的糖尿病患者作为实验组,在同时期选取24名健康人员作为参照组。对所有研究对象均行血清C和糖化血红蛋白检验,分析2组人员的糖化血红蛋白(HbAIc)、血清C、空腹血糖(FBG)以及餐后2h血糖。结果实验组糖化血红蛋白(HbAIc)、空腹血糖(FBG)以及餐后2h血糖值相比于参照组明显较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血清C明显低于参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性存在(p<0.05)。结论将血清C和糖化血红蛋白检验应用在糖尿病诊断中,如糖化血红蛋白值出现异常,证明胰岛素分泌功能异常,可为临床糖尿病诊断提供可靠依据,值得临床上广泛推荐和普及。

  • 标签: 血清C肽 糖化血红蛋白 诊断 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清C与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验诊断糖尿病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50例糖尿病患者为观察组,接受治疗的时间为2013年2月至2015年1月期间,再选取我院健康志愿者50例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空腹血糖含量、餐后2小时血糖含量、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血清C和餐后2小时血清C。结果观察组糖尿病患者检测后的空腹血糖含量和餐后2小时血糖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健康志愿者,观察组糖尿病患者检测后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血清C和餐后2小时血清C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健康志愿者(P<0.05)。结论血清C与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验能有效的诊断糖尿病。

  • 标签: 血清C肽 糖化血红蛋白 糖尿病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