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更进一步对股骨内固定术同动力髋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差异进行探究。方法择取过去两年(2014.12-2016.11)在我院骨科接受手术治疗的18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回顾分析。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及对每位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所采取治疗术式的不同将其均分为动力髋治疗的对照组与行股骨内固定术的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骨折患者临床疗效及相关手术指标差异。结果无论在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中出血量方面,还是在两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髋功能恢复方面,行股骨内固定术的观察组均明显优于行动力髋治疗的对照组,二者差异显著,P<0.05,统计学意义明显。结论较之动力髋术,对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行股骨内固定术不仅临床效果显著,而且见效快,患者疼痛少,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股骨粗隆间骨折 髋功能 手术指标 股骨近端防旋内钉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交锁髓内固定在股骨纤维异样增殖症(fibrous dysplasia,FD)的治疗方法和效果,并探讨其应用技术和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至2018年8月31例(32侧)接受交锁髓内固定治疗的股骨纤维异样增殖症患者资料,其中男24例,女7例;单骨型7例,多骨型24例;手术时年龄(11.4±2.3)岁,随访时间(3.9±1.1)年。手术方式为截骨矫形或原位交锁髓内固定,部分股骨颈重建经过骺板。比较术前、术后和末次随访时影像学改变,包括股骨颈干角、股骨骨干畸形。采用单因素分析术后股骨颈干角丢失的影响因素。结果31例中13例存在髋内翻畸形,颈干角107.3°±7.1°,23例存在股骨骨干弯曲畸形,成角29.5°±9.1°,其中10例髋内翻合并股骨骨干弯曲畸形行双处截骨内固定,17例单纯髋内翻或骨干弯曲畸形行单处截骨内固定,5例无显著畸形因病理骨折行原位内固定。术后股骨颈干角133.2°±5.2°,股骨弯曲畸形完全矫正,股骨力线均在正常范围。末次随访时7例(21.9%,7/32)颈干角由术后133.6°±3.9°,减少到125.7°±3.4°。单因素分析提示股骨锁定经过骺板病例颈干角丢失比例(0)显著低于未经过骺板固定(4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8,P=0.010)。结论交锁髓内应用于股骨纤维异样增殖症的治疗可获得良好的效果,根据髋内翻和(或)骨干弯曲畸形情况可行单处或双处截骨矫正;术后存在股骨颈干角丢失的风险,股骨颈重建锁钉经过骺板固定能够规避该风险。

  • 标签: 髋内翻 截骨术 内固定器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髓内与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股骨反转子间骨折治疗中应用效果的观察。方法回顾我院在2010年07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120例股骨反转子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60例。观察组采用髓内钉进行治疗,对照组则采用锁定加压钢板进行治疗。且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和髋关节功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髓内)的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和髋关节功能等评价均优于对照组,且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髓内治疗股骨反转子间骨折具有术中出血少、功能恢复快、提高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等优点,且可以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 简介:股骨髓内置入时的传统体位是平卧位,但由于髂骨阻挡较难植入髓内,为了钻孔、扩髓和植入方便需内收髋关节,此时往往造成复位后的骨折发生再移位,导致复位不良和固定不牢。烟台市牟平人民医院在十余年的临床工作中发现置患者于侧卧位手术操作方便,能缩短手术时间,提高复位优良率。

  • 标签: 股骨近端髓内钉 平卧位 侧卧位 植入 复位不良 手术操作
  • 简介:摘要:目的 比较高龄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与防股骨髓内(PFNA)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应用股骨髓内(PFNA)内固定术或者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治疗价值。方法:观察组为PFNA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结果:手术时间、失血量观察组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观察组长于对照组P<0.05,2组术后6个月Harris评分对比中差异小P>0.05;术后并发症率观察组为8.57%,对照组为11.43%,P>0.05。结论: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治疗中PFNA内固定术或者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各具优缺点,然而两种术式在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方面均有较高价值,在临床中可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术式。

  • 标签: 股骨粗隆间骨折 老年人 PFNA内固定术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中采取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股骨髓内内固定临床疗效。方法:此次研究共选取118例老年患者进行对比实验,经诊断均符合股骨转子间骨折病症,采取摇号方式进行分组,采取股骨髓内固定术的对照组与实施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观察组各59例患者,对比两组实际应用效果。结果:经相关数据表明,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以及引流量、手术时间均高于对照组,但住院、卧床、完全负重时间等有效缩短,并且术后不同时间段髋关节功能评分相对较优(P<0.05)。结论:对于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而言,虽然股骨髓内固定术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以及引流量、缩短手术时间,但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患者髋关节功能康复效率的提升可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 标签: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 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螺旋刀片股骨髓内(PFNA)内固定闭合复位治疗股骨头粗隆间骨折(AO分型)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4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患者24例,接受螺旋刀片股骨髓内内固定闭合复位治疗;对照组患者24例,接受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7.50%(14/16),明显高于对照组43.75%(7/16),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螺旋刀片股骨髓内内固定闭合复位治疗方法可有效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能积极改善患者预后,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做进一步推广。

  • 标签: PFNA 股骨粗隆间骨折 固定闭合复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股骨髓内对比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在我院诊断为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100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进行股骨髓内治疗,评价其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以及骨折愈合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0%,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2.0%,存在差异和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股骨髓内更加安全有效。

  • 标签: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比较股骨髓内以及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44例患者给予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实验组44例患者给予股骨髓内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平均手术切口长度、平均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数据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O5)。结论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给予股骨髓内治疗疗效好。

  • 标签: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 老年不稳定型 股骨粗隆间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对经皮微创股骨髓内内固定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手术室护理效果进行观察。方法将我院64例高龄闭合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经皮微创股骨髓内内固定术治疗,治疗过程中均实施相应护理。结果平均手术治疗时间为(52.1±3.5)min;平均出血量为(156.3±32.7)mL;所有患者骨折均完全愈合,无一例患者出现内固定失败、感染等并发症。结论对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应用经皮微创股骨髓内内固定术治疗过程中实施规范、科学的护理措施,能够保障手术过程的顺利进行,并大大缩短手术治疗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率。

  • 标签: 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 经皮微创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 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实施股骨髓内与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的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 2016 年 10 月 ~2019 年 2 月期间收治的 114 例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利用抽签的形式,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 57 例;实验组给予股骨髓内治疗,参照组给予股骨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对比两组价值。 结果: 实验组在手术指标及并发症上,均要好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 结论: 对于 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 股骨髓内的运用,效果好于解剖型锁定钢板,此方法 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 标签: 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解剖型锁定钢板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实施股骨髓内与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2019年2月期间收治的114例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利用抽签的形式,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57例;实验组给予股骨髓内治疗,参照组给予股骨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对比两组价值。结果实验组在手术指标及并发症上,均要好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股骨髓内的运用,效果好于解剖型锁定钢板,此方法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 标签: 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解剖型锁定钢板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加速康复护理在股骨髓内微创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2年6月期间在我院实施股骨髓内微创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5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实验要求将患者按照随机抽签法分组处理,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在围手术期实施加速康复护理和常规护理,比较围手术期护理应用效果。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和康复时间指标,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比较,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股骨髓内微创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实施加速康复护理,能够改善患者手术指标,加速患者康复,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微创 加速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应用经皮骨钩股骨髓内(PFNA)内固定术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样本,纳入时间:2021年1月到2023年1月,基于乱数表法分为创新组(n=40,PFNA内固定术治疗+经皮骨钩技术复位)与传统组(n=40,PFNA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与康复的相关指标、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创新组的手术时间较传统组更长,恢复时间(住院、骨折愈合、开始负重)均短于传统组(P<0.05)。在并发症发生情况方面,创新组显著低于传统组(P<0.05)。结论 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应用经皮骨钩股骨髓内内固定术,具有较高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能够加快患者的恢复,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经皮骨钩技术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股骨粗隆间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应用股骨髓内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5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实验组应用股骨髓内治疗,对照组应用动力髋螺钉治疗,观察两组手术疗效。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引流量、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67.86±19.21)min、(207.56±85.34)ml、(64.25±20.15)ml、(12.16±2.12)周,以上数值均小于对照组(P<0.05),经统计,实验组骨折愈合优良率高于对照组(92.0VS72.0%,P<0.05)。结论实验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股骨髓内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在各级医院推广。

  • 标签: 动力髋螺钉 股骨近端髓内钉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手术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人工髋关节置换和股骨髓内(PFNA)运用在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分组依据为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接诊的86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分为A组(纳入43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B组(纳入43例,行PFNA治疗),对两组的手术指标、综合疗效进行对比。结果:(1)B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均少于A组,A组术后下床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B组,P0.05。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和PFNA均对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有较好效果,可以结合患者实际情况选用治疗方式。

  • 标签: 股骨转子间骨折 人工髋关节置换 股骨近端髓内钉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闭合复位闭合复位股骨髓内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手术室的应用护理效果。 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来自医院的收治的100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并将他们随机分为两组,A组观察组、B组对照组,每组人数为50人。对这两组病患分别采取不同的护理方式,量化这两种护理的效果,最终比较得出闭合复位股骨髓内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更加适用于临床。 结果:B组对照组的感染率低于A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A组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用闭合复位股骨髓内方案对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病患进行治疗,可以显著地降低病患发生感染的风险,降低病患的疼痛感以及提高病患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 标签: 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髓内钉 股骨转子间骨折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治疗的过程中,对比股骨髓内治疗与关节置换治疗在临床疗效方面的差异。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接诊的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45例为临床观察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成两组,关节置换组16例,股骨髓内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