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血气分析及其碱剩余在心肺复苏中的影响和意义。方法 选取本院在2018年01月-2020年12月急诊治疗的心跳呼吸骤停患者60例,按照治疗结果将两组分别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是心肺复苏成功者,观察组是心肺复苏失败者。分析两组的血气分析及碱剩余差异进而分析。结果 统计两组数据显示得出,两组的碱剩余都为负值,且观察组碱剩余绝对值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血气分析 碱剩余 心肺复苏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脉血气标本放置时间对检验结果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2月于我院行动脉血气检验的患者45例为对象,取患者桡动脉血液为标本,在标本放置的不同时间点进行血气检验,比较患者不同时间点血气检验指标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CO2)、动脉氧分压(PO2)、动脉氢离子浓度(pH)、碱剩余(BE)和血氧饱和度(SAT)、碳酸氢根(HCO3-)的水平变化。结果:采血后不同时间点患者PCO2和HCO3-的水平未见明显差异;采血后30min,pH出现差异;采血后60min,PO2出现差异;采血后90min,BE出现差异;采血后40min,SAT出现差异。结论:动脉血气标本放置时间会对血液的pH、PO2和BE、SAT等指标水平造成影响,各指标检验结果发生明显异常的时间点不同,临床检验时建议采血后30min内完成检验,避免放置较长时间而影响检验结果。

  • 标签: 血气检验 动脉血气标本 标本放置时间 检验结果 影响
  • 简介:血气分析能及时准确地反映机体的呼吸和代谢功能,客观评定患者的氧合、通气及酸碱平衡情况;同时也可以反映患者肺脏、肾脏及其它内脏器官的功能状况,是监测急诊抢救患者病情变化的重要指标;对于危急症的诊断、治疗和判断预后有重要的作用。血气分析的快速判读是临床医师在急诊抢救过程中所必备的基本技能,具有极其重要的实用意义。

  • 标签: 血气分析 酸碱平衡紊乱 电解质 急诊
  • 简介:摘要目的对青年自发性气胸、血气胸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并探讨有效青年自发性气胸、血气胸的临床治疗方式。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11月我院所收治的48例青年自发性气胸、血气胸患者,各24例,对其各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青年自发性气胸多有肺大泡破裂,行手术治疗,血气胸多有胸顶条索状粘连带断裂进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青年自发性气胸中经治疗1例患者出现复发现象,再次胸腔闭式引流治疗,剩余患者在进行针对性治疗后均得到好转且无不良反应出现,随访1年没有复发现象出现。结论对青年自发性气胸、血气胸的临床分析有利于更好的了解气胸的类型,并针对患者的不同症状及时的采取相应的临床治疗方式,帮助患者有效的改善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总有效率。

  • 标签: 血气胸 青年自发性气胸 临床分析
  • 作者: 郑洪超 仲昭睿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06-03
  • 出处:《健康体检与管理》2023年7期
  • 机构:赤峰市第二医院检验科,内蒙古赤峰市,024000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液检验诊断酸碱失衡的临床意义。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88名患者被诊断为酸与碱失衡,随机分布在研究组和观察组之间,两组患者接受血气检测,研究组调整频率,因此,研究组患者的诊断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5),两组患者的一般数据之间的差异在统计上有显着性(p < 0.05)。结论运用血气分析检测酸碱平衡失调患者诊断精度高,值得推广。

  • 标签: 血气分析检验 酸碱平衡失调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探究在新生儿窒息方面进行脐血血气分析的临床实施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的病例资料,依据新生儿是否发生窒息分为窒息组(Apgar评分≤7分,52例)和正常组(Apgar评分≥8分,60例),采用血气分析仪新生儿进行脐动脉血气检测,比较两组新生儿各项指标的检测结果。结果:窒息组新生儿脐动脉血pH>7.5的占60.00%,正常组pH>7.5的为18.33%,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

  • 标签: 脐血血气分析 新生儿窒息 Apgar评分
  • 简介:摘要:在使用血气传感器检测的时候,为了保证校准液、被检测液体的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对校准液体和被检测液体都需要采集多个检测数值,进行分析测试,而现在被检测液体在进行多个数值采集的时候,所花费的时间较长,这就造成检测仪器的整个检测过程花费的时间过长,工作效率低下。有鉴于此,这项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用于血气检测仪器的电压采集模块,其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多个数值的采集,工作效率高。

  • 标签: 血气检测 电压采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扩大切除可提高部分门部胆管癌患者的长期生存率.2013年5月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为1例Ⅲa型门部胆管癌患者运用精准肝脏外科的现代理念与临床精细的手术操作完成右半联合全尾状叶切除术.术中间断阻断第一门3次,手术历时8h,术中出血量约600mL,患者于术后第14天出院.病理检查结果示右半门部胆管中高度分化腺癌,浸润管壁全层,切缘无癌残留.术后随访6个月未见肿瘤复发.该手术是在综合应用三维立体重建技术、肝脏储备功能评估、术中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以及精细切除操作技术下进行,取得满意效果.

  • 标签: 胆管肿瘤 肝门部 精准肝切除 三维重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胆管结石切除术后发生内胆管癌(ICC)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海军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收治的1 071例行切除术治疗内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379例,女692例;年龄为(53±12)岁,年龄范围为12~86岁。患者入院后均完成详细术前检查。对于区域性结石,行解剖性切除术。对于弥漫性结石,切除局限于段或叶的区域性毁损病灶,必要时行肝胆管切开取石术和(或)胆道镜取石。当门部胆管存在严重狭窄影响胆道引流时,行肝胆管空肠吻合术、胆管狭窄成形术等。观察指标:(1)术前检查、手术和术后情况。(2)随访情况。(3)影响切除术后5年内发生ICC的危险因素分析。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了解患者切除术后发生ICC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9年12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计数资料以绝对数或百分数表示。连续性变量转换为分类变量时根据临床常用参考值或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最佳截断值进行转换。危险因素分析采用二元Logisitic回归模型,单因素分析结果中P<0.10的因素纳入多因素分析。结果(1)术前检查、手术和术后情况。1 071例患者术前检查:结石相关症状持续时间为8.2年(0~27.0年),CA19-9为(163±87)U/mL,癌胚抗原为(5.0±2.1)μg/L,左半、右半、双侧叶、总管或胆总管结石分别为545、245、228、53例,226例伴有胆管狭窄,172例伴有段萎缩。1 071例患者中,595例行解剖性切除术,272例行局部非解剖性切除术,143例行胆管切开取石术,61例行胆肠吻合术。26例患者术后影像学检查示残留狭窄胆管,74例术后残留胆管结石。(2)随访情况:1 071例患者均获得术后随访,随访时间为(8.6±1.5)年。1 071例患者中,92例发生ICC,发生率为8.590%(92/1 071);其中32例、66例、90例患者术后3、5、8年内发生ICC,发生率分别为2.988%(32/1 071)、6.162%(66/1 071)、8.403%(90/1 071)。(3)影响切除术后5年内发生ICC的危险因素分析。构建术前结石相关症状持续时间与术后5年内发生ICC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依据约登指数最大原则,以术前结石相关症状持续7年为最佳截断值,将术前结石相关症状持续时间转换为分类变量进行后续分析。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结石相关症状持续时间、合并代谢性疾病、段萎缩、术后残留胆管结石是影响内胆管结石患者切除术后5年内发生ICC的相关因素(优势比=2.939,2.654,1.903,2.361,95%可信区间为1.582~5.460,1.145~6.154,1.068~3.390,1.118~4.987,P<0.05)。将P<0.10的临床病理因素纳入多因素分析,其结果显示:术前结石相关症状持续时间>7年、合并代谢性疾病、段萎缩和术后残留胆管结石是影响内胆管结石患者切除术后5年内发生ICC的独立危险因素(优势比=2.843,2.469,1.922,2.202,95%可信区间为1.523~5.309,1.042~5.851,1.064~3.472,1.021~4.747,P<0.05)。结论内胆管结石切除术后存在发生ICC的风险;术前结石相关症状持续时间>7年,合并代谢性疾病,段萎缩和术后残留胆管结石是影响内胆管结石患者切除术后5年内发生ICC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胆道良性疾病 胆石症 肝内胆管结石 肝内胆管癌 肝切除术 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左蒂阻断行左半微创手术治疗内胆管结石患者的疗效。方法2012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内胆管结石患者73例,采用左蒂阻断行腔镜下左外叶切除术治疗40例,采用传统开腹手术行左外叶切除治疗33例,比较两组疗效情况。结果腔镜组和开腹组手术时间分别为(274.0±57.4)min和(216.0±33.8)min,术后疼痛缓解时间分别为(3.3±1.2)d和(5.2±1.5)d,术后排气时间分别为(22.9±7.5)h和(47.3±11.7)h,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11.8±2.2)d和(16.3±3.1)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RO.05);两组患者手术出血量、并发症和住院总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治疗后,两组肝功能指标变化无显著相差(P〉O.05)。结论左蒂阻断行左半微创手术治疗内胆管结石患者与常规手术治疗比,具有安全可靠、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 标签: 肝内胆管结石 左半肝切除术 腹腔镜手术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左侧内结石患者分别予以左半切除及左外叶切除治疗,并对两种手术方式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方法选取我院从2013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左侧内结石患者26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其中14例患者采用左半切除术进行治疗,为A组,12例患者采用左外叶切除术,为B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结石残留发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远期疗效情况。结果①两组患者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平均住院天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A组患者术后结石残留及胆管炎发生率分别为7.1%和0.0%,B组患者分别为33.3%和25.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左侧内结石的患者,左半切除术的疗效显著高于左外叶切除术,临床值得推广。

  • 标签: 左半肝 肝左叶 肝内结石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重度外伤性破裂患者出血汹猛,病情危重,应迅速手术治疗出血,挽救生命。方法1临床资料5例年龄20~65岁,平均405岁。受伤原因均为外伤所致,伤后至入院1~7小时。入院时均有血压下降等休克表现,腹腔积血量不等,积血量12~2L。均为右叶膈顶部损伤,多发性裂伤及粉碎性损伤各2例,2例伴右静脉损伤。2例有合并伤,分别为肋骨骨折、气胸及膈肌破裂。5例均行右膈肌包埋法。结果笔者自2009年2月至2012年2月用膈肌缝合覆盖闭合右上间隙压迫法治疗重度(本组按美国创伤外科学会肝脏损伤分级标准(AAST)分类Ⅲ~Ⅳ级破裂患者5例,并进行了近远期观察,临床效果满意。结论用膈肌缝合覆盖闭合右上间隙压迫法救治重度破裂是一种紧急情况下简单有效的处理出血方法,能明显降低死亡率、切口感染和再出血的发生。

  • 标签: 肝破裂 手术 膈肌包埋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自拟中药方消脂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我门诊收治的脂肪患者8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口服多烯酸乙脂胶囊治疗,观察组采用自拟消脂汤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75.0%,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低密度胆固醇与甘油三酯在治疗后差别不大(P>0.05),但观察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高于对照组,总胆固醇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自拟中药方消脂汤的临床疗效较好,并能明显降低总胆固醇含量,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值得临床推荐。

  • 标签: 自拟 消脂肝汤 脂肪肝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衰竭患者人工治疗过程中的护理措施。方法针对患者的各个方面进行全面完善的护理,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耐心为患者和家属解答该疾病的任何问题,安抚患者,做好人文关怀,配合医生做好患者各个方面的护理。结果患者顺利进行人工治疗,精心的护理对于患者人工的顺利实施、减少并发症的产生以及加快患者的恢复速度有着重要的作用。结论做好衰竭患者人工治疗的护理十分重要,有助于改善副反应,预防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患者的康复起着积极的作用。

  • 标签: 肝衰竭 人工肝护理
  • 简介:摘要肝脏是具有极强再生潜能的器官,当受到创伤、感染、手术等影响后,会启动一系列调控进行有序再生,以迅速恢复肝功能和体积,维持正常生理机能。本文概述了肝癌切除术后再生的发生过程,并总结了再生的评估方法和影响再生的因素,为临床开展精准外科治疗提供参考和借鉴。

  • 标签: 肝肿瘤 肝切除术 肝再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人工是治疗衰竭的有效方法之一。衰竭患者病情危重、病情个体化差异较大,人工治疗衰竭的具体方案应个体化。常用的非生物型人工模式包括单纯血浆置换、双重滤过血浆置换、血浆透析滤过、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血液透析滤过、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组合模式人工治疗等。在人工治疗后,应从患者症状、实验室检查指标、生存率等方面对其疗效做出恰当的判断。

  • 标签: 人工肝 肝衰竭 治疗 疗效 组合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结合临床实践经验,分析总结人工支持系统治疗衰竭的护理体会。方法研究对象取自于我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56例衰竭患者,对患者临床病案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6例患者治愈23例,好转27例,死亡6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9.3%。经分析发现,人工支持系统治疗衰竭患者常见高危因素为皮疹、血压一过性下降、出血、消化道出血等,临床护理人员务必机遇足够重视。结论为改善人工支持系统治疗衰竭的预后效果,临床护理工作务必要认清人工支持系统治疗中的高危因素,给予周密、细致的临床护理,尽可能降低人工治疗衰竭的相关风险。

  • 标签: 人工肝 肝衰竭 护理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09-017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