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颈椎病主要由颈椎间盘和颈椎及其附属结构的退行性改变引起。其发病率为1.7%-17.6%,40-60岁为高发年龄。①椎间盘:颈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一般在30岁以后即开始。髓核脱水变薄,椎间隙变狭,使纤维环及周围韧带变松弛,颈椎稳定性减弱,更易进一步劳损及退行性变。纤维环变性及椎间隙狭窄使椎间盘易于向后及侧方突出。颈4、5,颈5、6椎间活动度最大,应力也最集中,最易受损伤。

  • 标签: 颈椎间盘 病发病机制 退行性改变 椎间隙狭窄 40-60岁 颈椎稳定性
  • 简介:摘要:脑梗死是一种因脑动脉硬化或其他一系列综合因素致使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大脑缺血缺氧而引发一系列神经功能缺损的疾病,是目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生命及生活质量,随着国家对防治残疾的工作越来越重视,促进脑卒中患者功能康复成为医学重点发展方向。故本文根据目前相关文献资料,浅析脑梗死的发病机制,以为后期研究更加科学化的中西医治疗脑梗死提供思路。

  • 标签: 脑梗死 中风 中西医 康复
  • 简介:[摘要]甲状腺结节是种常见病,发病率越来越高。甲状腺结节有可能是单纯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肿瘤。甲状腺肿瘤又分为甲状腺良性的肿瘤和甲状腺恶性的肿瘤。甲状腺结节可以单发,也可以多发,单发反而不好,多发的大多为良性。本文将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方法做个简短的介绍,并对发病的基本原理、发病的主要因素及发病的辩证分型进行阐述,更好地做到的“既病防变”和“未病先防”。

  • 标签: []甲状腺结节 发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初产妇产后抑郁的发病率并调查发病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初产妇128名,使用自拟问卷调查初产妇基本情况,利用抑郁评分表对孕妇产后抑郁的情况进行调查,最终回顾分析各种情况下产后抑郁发病情况。结果128名孕妇共发生产后抑郁48名,发病率37.5%。调查分析后明确初产妇产后抑郁的发生与教育水平、新生儿健康状况和性别、家庭情况及产后护理程度等有极大关系。结论明确初产妇产后抑郁的发病因素对初产妇产前针对教育、降低产后抑郁发病率、提升母婴心理健康都有积极意义。

  • 标签: 初产妇 产后抑郁 发病率 发病因素
  • 简介:摘要:特发性青少年脊柱侧弯(AIS)是青少年健康的常见影响因素,本文综述了AIS的概念,分析导致青少年脊柱侧弯相关的发病原因及发病机制,进一步指导做好脊柱侧弯的筛查和咨询指导工作,促进青少年健康。

  • 标签: 特发性青少年脊柱侧弯 发病原因 发病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急诊内科急性腹痛患者的发病特点,总结临床诊断方法,提高急诊内科急性腹痛患者的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8年 1月至 2019年 6月我院急诊内科接诊的 300例急性腹痛患者临床资料,对诊断结果进行统计比较。结果:( 1)统计结果: 300例急性腹痛患者中包括急性胃肠炎患者 148例( 49.3%),溃疡病患者 55例( 18.3%),急性阑尾炎患者 36例( 12%),胆囊炎和胆石症患者 25例( 8.3%),急性胰腺炎患者 10例( 3.3%),肠梗阻患者 5例( 1.7%),初步确诊 279例( 93.0%),误诊、漏诊 21例( 7.0%),后期经医学影像辅助检查,确诊为附件炎 5例、急性阑尾炎 3例,输尿管结石 2例,心肌梗死 2例,胃肠穿孔 2例,尿毒症 1例,溃疡病 1例,其他疾病 5例。( 2)发病特点:急性腹痛患者中,内科系统疾病患者数量庞大,超过了 50%,主要包括急性肠胃炎、溃疡病等相关胃肠道疾病。外科系统疾病发病率次之,主要为急性阑尾炎、急性胆囊炎、胆石症等相关疾病类型。急性胰腺炎、肠梗阻在急性腹痛患者中不常见。急性腹痛患者易漏诊妇科疾病引起的急性腹痛症状,主要以附件炎疾病为主。结论:对于急诊内科急性腹痛患者在临床诊断的过程中应充分分析患者的基本情况,掌握急性腹痛症状的特点,可以提高临床诊断效果,降低误诊漏诊发生率。

  • 标签: 急诊内科,急性腹痛,发病特点,诊断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关于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发病特点的分析。方法本文选择采用的研究对象均来自我院在2017年2月到2018年8月所收治的肠炎患儿,其中2017年2月到12月间选择其中的120例进行调查,2018年1月到8月间,选择其中的10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调查两年之间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发生率,同时对于所有婴幼儿的粪便标本进行常规检查,了解大便潜血,并且进行轮状病毒检验,统计不超过1周岁的婴幼儿的喂养方式。结果通过调查发现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在2017年时发病率为17.50%(21/120),2018年时的发病率为20.00%(20/100);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高发病群体,主要集中在年龄不超过1周岁的婴幼儿群体之中,发病不存在时间限制,全年任何时间均可发病,但多发季节主要集中在秋冬两季;分析其喂养方式可以得出,母乳喂养的发病率要明显低于人工喂养的发病率,两组之间存在差异性,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各种病毒性感染容易导致婴幼儿存在有腹泻症状,而且季节和婴幼儿的喂养方式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发病,所以临床应该对此进行重视,强化各项工作,促进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预防和治疗。

  • 标签: 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 发病特点 喂养方式
  • 简介:摘要因各类自然灾害及人为事件导致的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正逐步成为神经科学工作者关注的热点疾病。PTSD后的睡眠障碍会减弱治疗效果,影响患者的预后。而针对睡眠问题的治疗可以有效改善PTSD患者临床症状及预后,提示关注PTSD后睡眠障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然而,目前的研究多聚焦于经历创伤事件之后PTSD发生率及相关症状的严重程度,较少关注PTSD后睡眠障碍的发生及其机制。近几年发表的多篇与应激及睡眠障碍相关的文章,为理解PTSD后睡眠障碍的特征及其潜在机制提供了线索。本文将最新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后发现,PTSD后睡眠障碍的发生可能与岛叶、海马及内侧前额叶皮质之间功能连接的变化相关。此外,PTSD患者慢纺锤波的平均相位差减小可能反映了丘脑皮质环路的病理改变,有助于未来PTSD的客观诊断、探索以睡眠为重点的干预措施。本文从临床和基础的角度对PTSD后睡眠特征的改变和可能的神经环路机制进行系统综述,为未来PTSD后睡眠障碍的病理机制研究、新型特异性干预靶点筛选提供潜在方向。

  • 标签: 创伤后应激障碍 睡眠障碍 睡眠结构 神经环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发病特点与护理措施。方法根据我院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88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儿展开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综合性护理措施。对照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率。结果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于春季发病率最高,对照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72.7%,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95.5%,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效率差异显著(P<0.05);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肺功能改善情况,所有患儿改善效果较为显著,且观察组患儿改善效果更为明显,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在保证临床治疗效率时,予以相应的辅助性措施,对改善患儿肺功能具有显著的效果,还能够提高治疗效率。

  • 标签: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 发病特点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高中学生颈椎病的发病特点,探讨提前采取有效措施预防颈椎病的重要意义,以降低颈椎病在高中学生中的发病率。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7年3月来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门诊就诊的105例年龄在35周岁以下的患者,对他们的病史、学习习惯进行详细的调查,完善相关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并从颈椎病占就诊高中患者比例、不同年级颈椎病的发病率以及颈椎病患者的发病危险因素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高中学生组颈椎病占就诊患者比例为29%,非高中组为1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中学生年级越高,从事伏案工作时间越长,颈椎病发病率越高,发病危险因素对劲椎病发病率有明显影响。结论高中学生颈椎病发病率明显升高,特别是高年级学生,应该提前采取预防措施以减低颈椎病在高中人群的发病率。

  • 标签: 颈椎病 高中生 危险因素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冠心病患者发病特点,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与并发症情况并进行治疗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36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症状与发病特点,探讨合理的治疗方法。结果针对患者不同的临床表现,经过相应的治疗后,患者的治愈率为83.3%,患者出院后随访1至3个月,期间患者无并发症出现。结论合理选择治疗方法有助于冠心病患者症状的减轻和心脏功能的恢复,对提高患者出院后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冠心病 发病特点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龄冠心病患者的发病特点,找出护理对策。方法对我院2010年3月-2011年3月36例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发病特点进行观察,并找出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高血压是导致老年冠心病患者发病的主要因素,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发病特点主要以,双支、三支病变为主,侧支循环丰富,此外,患者的冠脉病变越来越复杂,6例患者冠状动脉至少一支完全闭塞,2例患者出现次全闭塞。经过一系列护理之后,患者的总有效率达100%。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特点非常复杂,必须要找到合适的护理方法,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

  • 标签: 老年冠心病 特点 护理
  • 简介:摘 要:目的 分析儿童呼吸道病毒感染病发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调取医院固定时间段内儿科低龄儿童就医报告,根据呼吸道病毒感染发病热点对档案进行分类归置,并根据不同季节进行结果归纳整理以得出患得该病症的主要影响因素。 结果 据档案整理显示,症状按照出现频率依次为普通感冒 --气管炎 --肺炎。结论 对儿童而言,气候及温度变化起外部环境影响作用,同时儿童密集交往区的互动传染可能性也同样是幼儿患病的主要根源。

  • 标签: 儿童呼吸道感染 发病特点 影响因素
  • 简介:目的分析儿童包皮手术中干燥性闭塞性龟头炎(Balanitisxeroticaobliterans,BXO)的发病情况。方法收集自2017年2月至2017年6月期间在本院行包皮手术(瘢痕包茎、包茎、包皮过长、隐匿性阴茎)且包皮送病理检查的患儿临床资料,主要包括年龄、临床诊断、病理诊断。结果本研究中BXO的年龄分布集中在4~8岁。在221例送病理检查的患儿中,有35例显示包皮BXO变,其中60%来自于临床诊断瘢痕包茎的患儿;瘢痕包茎BXO的阳性率为61.8%(21/34),远高于临床诊断为包茎(11.1%;8/72)、隐匿性阴茎(6%;5/83)及包皮过长者(5.9%;1/17)。结论瘢痕包茎患儿BXO阳性率较高,该疾病患儿的包皮建议常规送病理检查,明确诊断,有利于后期指导治疗。

  • 标签: 干燥性闭塞性龟头炎 瘢痕 发病率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龄冠心病患者的发病特点并找出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将2006年3月~10月在我院住院的65例高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5例患者经过综合治疗及精心的护理,63例患者病情得到控制出院,2例死亡,有效率为96.92%。结论高龄冠心病患者以多种临床表现为首发症状,高血压是引起高龄冠心病患者的主要危险因素,治疗的过程中最关键是早期的诊断、及时治疗,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以及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对改善患者的预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病死率,对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高龄 冠心病 发病特点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发病特点及护理效果。方法:按照入院顺序抽取我院自 2015年 12月至 2016年 12月收治的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 70例,分为 M组( n=35)和 N组( n=35)。 N组进行常规护理, M组在 N组的基础上进行优质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度以及住院指标。结果:与 N组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M组的较高;与 N组的住院指标比较, M组的较优,差异显著( P<0.05)。结论: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进行优质护理,显著提高了护理满意度,缩短了治疗时间,值得借鉴和推广。

  • 标签: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 发病特点 护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