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研究了多脂鳞伞(Pholiotaadiposa)、翘鳞伞(P.squarosa)和多脂翘鳞伞(P.squarroso-adiposa)三种鳞伞属真菌的菌丝生物特性。结果表明,多脂鳞伞和翘鳞伞菌丝生长的最适碳源为麦芽糖;多脂翘鳞伞最适碳源为蔗糖和麦芽糖。多脂鳞伞和翘鳞伞最适氮源均为牛肉膏和酵母膏;而多脂翘鳞伞最佳氮源为酵母膏和蛋白胨。三种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均为25℃。多脂鳞伞在pH值6-8均生长良好,最适pH值7-8,偏碱性;翘鳞伞和多脂翘鳞伞最适pH值均为6-7。

  • 标签: 多脂鳞伞 翘鳞伞 多脂翘鳞伞 菌丝 生物学特性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升,如何有效提高新能源的研发效率,寻找绿色、环保的可代替资源,切实满足人类发展需求,已经成为了当今社会广泛关注的首要课题,并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同时,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推动下,人们逐渐认识到风能、太阳能等这些清洁型且可再生资源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并逐步加大了资金、设备、技术、研究投入,以更好地拓展新能源发展市场,解决能源紧缺的全球性问题。本文主要就新能源发电特性与经济特性展开探讨,希望能够对日后的相关研究有所帮助。

  • 标签: 新能源 发电特性 经济特性 政策 分析
  • 简介:表明这些成纤维细胞样间充质细胞已被诱导为可合成分泌BMP、具有成骨作用的细胞,  6 成纤维细胞在体外培养中的成骨作用,取自滑膜的成纤维细胞样细胞也能发生成骨作用

  • 标签: 作用研究进展 成纤维细胞 成骨
  • 简介:目的:深入了解侵袭性垂体腺瘤的生物特性.以提高其诊断、治疗水平。方法:对54例病人(非侵袭性垂体腺瘤31例,侵袭性垂体腺瘤23例)的临床、病理、细胞动力学三方面资料作差异显著性检验及相关性分析。结果:在临床表现方面,两组病人在病程,肿瘤大小,肿瘤组织坏死、卒中、囊变发生率,手术全切除率,术后复发率方面有显著差异(P<0.05)。病理学方面、两组在微血管定量方面有显著差异(P<0.05)。细胞动力学的研究显示:侵袭性垂体腺瘤的细胞增殖速率显著大于非侵袭性腺瘤(P<0.01).结论:侵袭性垂体腺瘤临床进展快,多为大腺瘤,肿瘤组织坏死、囊变、卒中发生率高,手术全切除率低,术后易复发,肿瘤血供较为丰富,肿瘤细胞增殖较快。

  • 标签: 侵袭性垂体腺瘤 生物学特性 病理 细胞动力学
  • 简介:作者1991——1995年对桑树上发生的一种新害螨——柑桔始叶螨为害桑树情况和室内生活史进行了初步研究,究明该螨在桑上年可发15~17代,卵期:23~24℃5~6天。27~30℃3~4天;幼螨至成螨历期:20℃左右9~10天,23~24℃6~7天,27~28℃5~6天;成螨寿命最短13天,最长51天。雌成螨产卵前期1—3天,产卵期10—41天。每雌产卵量最高90粒,最低为12粒,总平均为40.89粒。雌雄性比为2.05:1。该螨主要在桑树主干近基部疤痕、裂缝等处越冬,4月初上树为害,5~6月形成高峰。7-9月虫口锐减。10-11月再形成小高峰直至桑树落叶。四川桔桑混载地区均有发生。

  • 标签: 桑树 柑桔始叶螨 生物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辐射诱导的多倍体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及侵袭的生物特性,以探讨多倍体HeLa细胞利于宫颈癌放疗后复发的潜在作用。方法使用6 MV-X射线分别以7 Gy、14 Gy的剂量照射HeLa细胞,继续孵育3 d后收集细胞并标记为7 Gy组和14 Gy组,将未经辐射的细胞作为对照组。光镜下观察细胞形态,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DNA倍性,MTT法检测细胞增殖,Annexin Ⅴ-FITC/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及侵袭的能力,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STAT3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7 Gy组和14 Gy组HeLa细胞体积明显增大。对照组、7 Gy组、14 Gy组多倍体HeLa细胞亚群比例分别为(6.33±1.26)%、(21.13±0.50)%、(46.07±1.68)%,3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780.47,P<0.001)。对照组、7 Gy组和14 Gy组多倍体HeLa细胞培养24 h后吸光度值分别为0.21±0.01、0.23±0.02、0.16±0.01;48 h后分别为0.37±0.03、0.38±0.06、0.21±0.00;72 h后分别为0.66±0.02、0.55±0.01、0.28±0.01,3组间增殖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1.62,P=0.001;F=20.10,P=0.002;F=708.52,P<0.001)。进一步两两比较,培养24、48、72 h后14 Gy组多倍体HeLa细胞增殖活力均较对照组细胞和7 Gy组多倍体HeLa细胞显著下降(均P<0.05)。对照组、7 Gy组和14 Gy组多倍体HeLa细胞的凋亡亚群比例分别为(3.67±1.16)%、(3.07±0.81)%、(3.83±0.91)%,其中早期凋亡细胞亚群比例分别为(2.33±0.35)%、(2.13±0.61)%、(2.23±0.32)%,晚期凋亡细胞亚群比例分别为(1.33±0.81)%、(0.93±0.31)%、(1.60±0.6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0.52,P=0.620;F=0.15,P=0.864;F=0.92,P=0.450)。对照组、7 Gy组和14 Gy组的多倍体HeLa细胞迁移数目分别为297.40±26.53、121.33±15.16、18.40±4.79,侵袭细胞数目分别为195.67±20.26、63.60±6.91、9.47±3.2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647.28,P<0.001;F=213.94,P<0.001)。7 Gy和14 Gy组多倍体HeLa细胞的迁移与侵袭能力与对照组相比显著下降,14 Gy组多倍体HeLa细胞的迁移与侵袭能力显著低于7 Gy组(均P<0.001)。辐射诱导的多倍体HeLa细胞P-STAT3(Tyr 705)、Bcl-2的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表达水平进一步增高;与对照组相比,14 Gy组多倍体HeLa细胞Survivin、Mcl-1表达水平均上调(均P<0.05)。3组间Bcl-xL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52,P=0.618)。结论辐射诱导的多倍体HeLa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降低,凋亡率无显著变化,但STAT3信号通路激活伴随下游抗凋亡相关蛋白表达上调,有利于多倍体肿瘤细胞成为宫颈癌放疗后复发的潜在危险因素。

  • 标签: 宫颈肿瘤 多倍体肿瘤细胞 辐射 STAT3
  • 作者: 王嘉彤 刘毅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11-28
  • 出处:《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21年第05期
  • 机构: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烧伤整形科,西安 710032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烧伤整形与创面修复外科,兰州 730030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〇医院烧伤整形科,兰州 730050,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烧伤整形与创面修复外科,兰州 730030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年龄组人脂肪干细胞(ADSC)形态学、衰老特征、分化潜能、表面标志物表达、增殖能力差异,ADSC对成纤维细胞(Fb)增殖、迁移的影响。方法2020年1—12月,取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〇医院烧伤整形科27例美容就医者的脂肪组织,年龄0~59岁。按供体年龄分为0~9岁组(4例)、10~19岁组(4例)、20~29岁组(5例)、30~39岁组(5例)、40~49岁组(5例)、50~59岁组(4例)6个组。获取各组ADSC传代培养,观察各组形态学特征,CCK-8法检测各组ADSC增殖能力,体外成脂、成骨诱导检测各组ADSC分化潜能,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ADSC表面标志物表达水平,qPCR检测各组(HGF)、(PPAR-γ)、Ⅲ型胶原酶、(DbX2)表达水平。收集同期1名健康对照者皮肤组织,获取Fb并传代培养至第二代,制备不同年龄组ADSC条件培养基(ADSC-CM),通过CCK-8法检测各组ADSC-CM培养Fb的增殖能力,细胞划痕法检测Fb的迁移能力。用SPSS 21.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6个年龄组细胞均呈典型梭形,低龄组细胞可见细胞核小,细胞形态均匀相似;>20岁组细胞细胞核较大,形态不均匀。ADSC细胞增殖能力随年龄增长逐渐降低。ADSC成脂、成骨分化能力随年龄增加逐渐下降。各组ADSC间充质干细胞阳性表面标志物表达率均>93%。PPAR-γ、HGF、Ⅲ型胶原酶表达水平均随年龄增长而下降;DbX2表达水平随年龄增长而呈上升趋势。各组SA-β-GAL染色阳性细胞数随年龄增长而上升。各组ADSC-CM均可促进Fb增殖,但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年龄增加,ADSC-CM促进Fb迁移能力逐渐下降。结论人ADSC增殖能力、多向分化能力、分泌多种促进Fb增殖和迁移的细胞因子能力随着年龄增长出现下降趋势,但ADSC成脂分化能力从40岁后才出现明显下降,各年龄组ADSC都可促进Fb增殖和迁移。

  • 标签: 干细胞 年龄组 脂肪组织 脂肪干细胞 脂肪移植 创面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飞秒激光辅助制瓣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及智能脉冲技术辅助下经上皮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SMART)3种角膜屈光手术对角膜生物力学特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角膜屈光手术150例(300只眼)的临床资料。按不同手术方式分为3组:SMILE组、FS-LASIK组及SMART组,每组50例(100只眼)。比较3组角膜生物力学参数,包括第一次压平时间、第二次压平时间、最大压陷深度及最大压陷时两峰间距的影响。结果本研究3组手术的安全性指数及有效性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术后不同时间的第一次压平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分组=74.71,P<0.001;F时间=7.23,P=0.001)。3组的第二次压平时间、最大压陷深度及最大压陷时两峰间距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分组=49.21,P<0.001;F分组=12.00,P<0.001;F分组=3.85,P=0.022),术后不同时间的第二次压平时间、最大压陷深度及最大压陷时两峰间距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时间=0.34,P=0.711;F时间=0.02,P=0.978;F时间=0.14,P=0.863)。SMILE和SMART术后的第一次压平时间、第二次压平时间、最大压陷深度及最大压陷时两峰间距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09,0.942,0.913,0.978),FS-LASIK与其他两种手术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三种手术方式均安全有效,SMILE和SMART较FS-LASIK在角膜生物力学稳定性方面具有优势。

  • 标签: 近视 角膜外科手术,激光 生物力学现象 角膜
  • 简介:报道了新型QoI类杀菌剂苯噻菌酯(试验代号Y5247)的生物特性。在含50μg/mL水杨肟酸(SHAM)旁路氧化专化性抑制剂的AEA培养基上,该杀菌剂抑制水稻纹枯病菌、稻瘟病菌、油菜菌核病菌及草莓灰霉病菌菌丝生长的有效中浓度(EC50)分别为0.004、0.009、0.016和0.023μg/mL;其抑制辣椒炭疽病菌和草莓灰霉病菌孢子萌发的EC50值分别为0.448和0.019μg/mL。苯噻菌酯对防治小麦白粉病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EC50值分别为0.991和1.823μg/mL。其在小麦叶片上内吸输导性差,但具有一定的渗透性、良好的粘着性、耐雨水冲刷和较长的持效期。用有效成分为25μg/mL的苯噻菌酯药液喷雾处理的麦苗,14d后接种小麦白粉病菌,其防效仍达72.48%。

  • 标签: 苯噻菌酯 小麦白粉病菌 内吸输导性 持效期
  • 简介:摘要羊肚菌是世界上最为名贵的真菌之一,它在食用与药用保健等方面都有很高的价值。因其具有色香味俱全的特点,同时具有较强的保健功能是食疗的佳品,羊肚菌在市场上的价格居高不下,市场前景十分广阔。随着羊肚菌的食用价值与药用价值的逐渐被发掘,市场的需求量加大,野生羊肚菌呈现供不应求的趋势,加深对人工培育羊肚菌的技术的推广增加产量,加深对羊肚菌营养价值的认知和理解势在必行。

  • 标签: 羊肚菌 营养价值 栽培技术 生物学特征
  • 简介:瓦氏黄颡鱼分类隶属鲶形目,鮠科,黄颡属,是我国长江中下游主要黄颡鱼品种之一,分布于长江中,洞庭湖、鄱阳湖也有少量分布。该鱼是黄颡鱼属中生长速度最快的品种。天然水体中三龄鱼,雄鱼可达400克以上,雌鱼200克以上。一般同龄鱼,雄鱼大于雌鱼。从长江中收集野生苗种人工养殖情况来看:该鱼比其它品种黄颡鱼容易捕捞,

  • 标签: 瓦氏黄颡鱼 生物学特性 饲养管理 亲本引种
  • 简介:对勃氏甜龙竹、马来麻竹和版纳甜龙竹地上部分生物量分布和含水量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同一种竹不同年份的竹材地上部分生物量分布有一定差异,竹秆生物量最高,含水率最低;在地上部分各指标中,秆质量、秆高以及胸径对地上部分生物量有显著影响。

  • 标签: 勃氏甜龙竹 马来麻竹 版纳甜龙竹 生物量 华安县
  • 简介:【摘要】 羊肚菌是 世界上最为名贵的真菌之一,它在食用与药用保健等方面都有很高的价值 。因其 具有色香味俱全的特点,同时具有较强的保健功能 是食疗的佳品,羊肚菌在市场上的价格居高不下,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随着羊肚菌的食用价值与药用价值的逐渐被发掘,市场的需求量加大,野生羊肚菌呈现供不应求的趋势 ,加深对 人工培育羊肚菌的技术的推广增加产量,加深对羊肚菌营养价值的认知和理解势在必行 。

  • 标签: 羊肚菌 营养价值 栽培技术 生物学特征
  • 简介:以多菌灵和福美双为对照药剂,测定了嘧菌酯对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solani的抑制活性,并用离体叶片法测定了嘧菌酯对该病原菌引起的扁豆纹枯病的物理作用方式及其生物动力学特性。嘧菌酯、多菌灵和福美双对立枯丝核菌菌丝生长的EC50值分别为0.0724、1.1344和1.2026μg/mL。施药后立即接种,250μg/mL嘧菌酯、500μg/mL多菌灵和1000μg/mL福美双对扁豆纹枯病的保护效果分别为95.61%、99.88%和81.45%;施药3d后再接种,嘧菌酯、多茵灵和福美双对扁豆纹枯病的保护效果分别为92.27%、100%和46.96%;接种36h后再施药,3种药剂对扁豆纹枯病的治疗效果分别为90.40%、95.75%和61.94%。表明嘧菌酯对扁豆纹枯病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持效性和治疗作用。在叶片基部施药后在顶部接种,嘧菌酯、多菌灵和福美双对扁豆纹枯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7.81%、42.09%和7.24%;在叶片背面施药后在正面接种,3种药剂对扁豆纹枯病的保护效果分别为87.30%、37.00%和16.15%。表明嘧菌酯在扁豆叶片中具有很好的木质部输导和跨层转移活性。

  • 标签: 嘧菌酯 物理作用方式 生物动力学特性 立枯丝核菌 扁豆纹枯病
  • 简介:水稻脆性突变体是研究细胞壁组分结构形成机制的重要材料。通过离子柬诱变籼稻9311获得1个茎秆、叶片均脆的突变体,命名为bc9311--1。bc9311-1突变体与野生型9311相比,分蘖数减少,结实率显著降低,其他农艺性状无明显差异。叶片和茎秆的细胞壁成分分析表明,与野生型相比,bc9311-1突变体茎秆中的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明显降低,半纤维素和SiO,含量显著增加;叶片中的纤维素含量降低,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增加,SiO2含量无明显差异。遗传分析表明,该脆性突变体脆性性状受单隐性基因控制。以bc9311-1突变体与02428杂交的F,群体为基因定位群体,利用SSR标记将bc9311-1突变位点定位在水稻第1染色体上,位于SSR分子标记的RM1095和RM3632之间,遗传距离分别为0.6cM和3.4cM,与其中的标记RM1183表现共分离。这些结果为进一步克隆突变基因,揭示脆性性状的分子机制奠定坚实基础。

  • 标签: 水稻 细胞壁 脆秆 基因定位
  • 简介:【目的】研究补充营养对周氏啮小蜂海南本土地理种群和北京地理种群的生物学参数是否有差异。【方法】设置不同的营养(10%蜂蜜、10%蔗糖、10%葡萄糖、水、空白)分别饲喂周氏啮小蜂,统计2个地理种群的寄生率、羽化率、出蜂量、寿命。【结果】2个地理种群的周氏啮小蜂羽化后不久即可进行交配,补充10%蜂蜜、10%蔗糖、10%葡萄糖能显著提高2个地理种群的寄生率、羽化率、出蜂量、雌雄蜂寿命,补充不同的营养对两个地理种群的雌雄比、发育历期的影响差异不显著;饲喂10%蜂蜜的海南地理种群寄生率最高(84.60%),饲喂10%葡萄糖的海南地理种群羽化率最高(97.47%),饲喂10%葡萄糖的海南地理种群出蜂量最高(60.03头),饲喂10%葡萄糖的海南地理种群雌、雄蜂的寿命均为最高,分别为9.13和8.53d。营养和地理种群的交互作用对周氏啮小蜂雄蜂的寄生率、羽化率、出蜂量、雌雄比、雌雄蜂寿命具有显著影响,而对周氏啮小蜂的发育历期无显著影响。【结论】补充营养可不同程度促进周氏啮小蜂生殖力、寿命及寄生率,对寄生蜂繁育和利用其进行生物防治具有一定的意义。

  • 标签: 周氏啮小蜂 椰子织蛾 营养 地理种群 生物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青藤碱(SIN)对肾移植大鼠Th1细胞生物特性的影响,为SIN在器官移植免疫治疗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F344→Wistar建立同种异体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实验动物模型36只,术后按施加的处理因素不同将其分为3组,每组12只:(1)NS组,术后仅予生理盐水,每天3mL/kg;(2)SIN组:术后第1天起每天应用SIN30mg/kg;(3)CsA组:术后第1天起每天应用CsA2.5mg/kg。3组给药方法均为腹腔注射。另建立Wistar→Wistar同基因肾移植模型12只,作为对照组,术后每天予以生理盐水3mL/kg腹腔注射。从每组中随机抽取6例,观察受体鼠的存活时间,每日尿量及泌尿的持续时间。另6例于术后第7天处死,取下腔静脉血检测血肌肝(Cr)及尿素氮(BUN)水平;应用ELISA法检测静脉血TNF-β、IFN-γ,IL-2表达水平;完整留取移植肾行病理切片,观察病理改变。结果对照组受体鼠长期存活,均>180d,NS组受体鼠在术后10d内死亡。平均存活8.00±2.10d,SIN组受体鼠平均存活10.67±1.21d,SIN组与NS组相比,存在显著性(P<0.05)。其他组与NS组相比较,尿量增加。泌尿持续时间延长。肾功能指标(Cr、BUN的水平):对照组水平最低,NS组Cr、BUN均明显高于SIN、CsA组,差异有显著性。静脉血、TNF-β、IFN-γ,IL-2的表达水平,在对照组中不能检出或很低。NS组的水平最高,与SIN组、CsA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SIN通过影响Th1细胞主要生物特性,使TNF-β、IFN-γ,IL-2的表达水平降低可能是其对同种异体肾移植大鼠急性排斥反应起免疫抑制作用的新机制。

  • 标签: 青藤碱 肾移植 大鼠 Th1细胞生物学 SIN 器官移植
  • 简介:针对渔用废电池被大量丢弃在海洋中的现象,分别开展了废电池中主要重金属离子溶出特性试验和废电池浸出液对不同海洋生物急性毒性效应的研究.试验结果显示,在盐度为20的40L海水中自然浸泡状态下(45节电池),松下一号锌锰废电池溶出液中铅、镉、汞溶出浓度不断增加,但溶出速率较慢.单节电池在第60d,铅、镉和汞溶出总量分别为2.08μg、0.52μg和0.60μg,溶出率分别为0.004%、0.018%和1.263%;第210d铅、镉和汞溶出总量分别为28.76μg、6.38μg和1.02μg,溶出率分别为0.057%、0.224%和2.147%.一节废电池中铅、镉和汞总量在1L海水中全部溶出后浓度分别可达到50445μg·L-1、2850μg·L-1和47.5μg·L-1,分别是我国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89)的1009倍、570倍和95倍.废电池浸出液对不同受试生物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当废电池浸出液混合浓度中铅、镉和汞浓度分别为3.39μg·L-1、0.64μg·L-1和0.76μg·L-1时(45节电池40L海水浸泡60d),对黑鲷、脊尾白虾和缢蛏的96h半致死浓度值分别为溶出液混合浓度的5.13%、4.87%和6.71%,废电池浸出液中各重金属离子对海洋生物毒性具有非常强的协同作用.在鱼、虾、贝三类受试生物中,贝类对废电池溶出液毒性的耐受能力最强,鱼类次之,虾类最弱.

  • 标签: 废电池 重金属 溶出特性 海洋生物 毒性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