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中图分类号R47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7-0337-01摘要化脓性脑膜炎是小儿较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感染性疾病。本病预后不良,病死率高,神经系统后遗症多。通过对患儿的精心护理,减少了并发症,提高了治愈率,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在将我科2014年6月~2015年6月的的新生化脓性脑膜炎护理体会总结如下关键词新生;化脓性;脑膜炎;护理

  • 标签:
  • 简介:目的分析92例新生重度窒息的产科高危因素,以寻求降低新生重度窒息的预防措施,提高产科质量.方法对2014年8月1日-2015年7月31日1年的92例新生重度窒息的产科高危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新生重度窒息发生的主要原因包括早产、妊娠合并症及胎儿窘迫,分别占45.65%、23.91%、14.13%.剖宫产新生窒息的发生率高于自然分娩;羊水污染与新生窒息无明确关系,胎儿出生时的体重与新生重度窒息有着密切的关系,低体重儿重度窒息发生率高.结论引发新生重度窒息的主要原因为早产、妊娠合并症及胎儿窘迫,多因素共同作用占重要比率,因此应加强对高危妊娠的重视,预防早产,掌握终止妊娠时机,减少新生重度窒息发病率,改善母儿预后.关键词新生重度窒息产科因素中图分类号R722.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173-0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在新生黄疸中护理的应用价值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1月~2014年8月择期剖宫产产妇生下的黄疸新生60例进行分析研究。将60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0例,对照组30例。为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黄疸护理,实验组在为患儿采取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为产妇进行育儿健康教育。比较两组产妇对健康教育的了解程度以及新生异常情况和黄疸消退时间。结果实验组产妇对育儿健康知识的了解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实验组新生汗斑、皮肤感染等不良表现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儿的消退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结论为新生黄疸患者采取健康教育能够加强产妇对新生黄疸知识的认识,促进产妇对新生黄疸的护理,有利于新生黄疸的康复,降低新生患病率,促进新生健康成长。

  • 标签: 健康教育 新生儿黄疸 护理应用
  • 简介:摘要新生窒息是临床中造成新生死亡与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分析新生窒息发生的原因,探究有效的抢救对策,采取正确的护理措施是降低新生死亡率、改善窒息患儿预后、保证患儿生命健康的重要举措。本文结合临床研究资料,探讨新生窒息的发生原因和临床抢救措施以及复苏前后护理的研究进展,现综述如下。

  • 标签: 新生儿窒息 护理 原因 抢救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晚期羊水过少对新生分娩的影响。方法以2012年至2014年入院的105例羊水过少的产妇作为观察组,以同期入院的正常产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和妊娠结局,并比较观察组不同分娩方式对新生预后的影响。结果观察组的剖宫产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新生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显著意义;观察组选择性剖宫产的新生并发症发生率低于急性剖宫产组和阴道分娩组,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妊娠晚期羊水过少对分娩方式和妊娠结局产生影响,确诊后应放宽剖宫产指征。

  • 标签: 羊水过少 分娩方式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窒息复苏后的观察与护理,降低窒息患儿的并发症,提高存活率。方法对2011年7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142例窒息复苏后新生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总结,根据疾病的临床特点分析各种护理措施。结果通过精心的护理,好转出院128例,转院3例,家属强烈要求自动出院10例,死亡仅1例。结论通过加强窒息复苏后新生的护理,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做好并发症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能够提高窒息复苏后新生的存活率。

  • 标签: 新生儿 窒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新生脐部细菌生长进行培养、分析脐部细菌感染是新生的常见病因之一,了解新生脐部细菌的分布和构成,预防和减少新生脐炎,为有效控制医院感染、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2年7月9日~15日,产科的32例新生脐部细菌生长进行培养分析。结果消毒前,脐部细菌培养结果显示阳性21例(65.6%),其中15例(71.4%)检出单一细菌生长,6例(28.6%)检出二株细菌生长。暴脐新生的脐部细菌培养阳性率,显著高于已断脐和未断脐新生,P<0.05。消毒后,所采集的脐部标本中,有3例的细菌培养结果呈阳性,阳性率9.4%,培养结果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与消毒前的细菌培养阳性率(65.5%)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新生脐部会有细菌生长,但是只要规范脐部护理流程,规范操作等,就不会出现感染病例,更不会出现医院内感染。

  • 标签: 新生儿 脐部 细菌培养 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健康教育在新生黄疸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56例新生黄疸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前者实施常规育儿健康教育,后者在前者基础上实施综合育儿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儿不同健康教育后的护理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育儿知识优良率85.7%明显高于对照组50.0%,新生不良反应发生率32.1%明显低于对照组53.6%,退黄时间(5.7±1.8)d明显短于对照组(8.7±1.9)d,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育儿健康教育的开展,更有助于提高产妇对新生黄疸护理知识的了解及护理的有效性,能够缩短患儿的退黄时间。

  • 标签: 新生儿黄疸 健康教育 退黄时间
  • 简介:新生因早产、出生体质量低等因素,及危重新生和外科术后新生因自身吸吮功能及胃肠功能低下,无法通过胃肠道途径补充新生所需营养[1],因此临床需要通过建立静脉通路的方式及时给予新生肠外营养支持。由于新生血管壁较薄且脆性大,

  • 标签: 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肠外营养 婴儿 新生
  • 简介:目的:分析导致母婴同室的新生医院感染的易感因素,探讨其临床预防措施从而降低临床感染率。方法:回顾性分析近年来母婴同室的新生医院感染的监测资料,对感染因素进行总结并研究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认真分析及总结造成母婴同室的新生医院感染因素,并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进行积极干预,可有效的减少其感染发生率,将安全隐患降到最低水平。结论:合理规划病房格局、加强新生护理知识的宣教、做好消毒工作、做好各方面的护理工作是预防母婴同室新生感染的有效措施。

  • 标签: 母婴同室 新生儿 感染因素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新生脐部感染的临床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分娩的新生24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20例新生,对观察组新生实施护理干预,对照组新生给予常规的护理服务,观察两组新生脐部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新生脐部感染的发生率为2.5%;对照组新生脐部感染的发生率为5.8%,观察组新生脐部感染的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新生脐部感染进行预防的过程中,护理干预这一护理方法的运用可以有效的降低脐部感染的发生率,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护理干预 传统护理方法 新生儿 脐部感染
  • 简介:摘要由于新生具有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各器官的发育不完整,抵抗力较差及对外界适应力较弱等特点,大部分的新生成为容易发生感染的高危人群,具有较大的危害性。探讨新生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为新生健康创造一个可靠的治疗环境。本研究选取发生医院感染的452例新生进行分析,探讨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以利于防控措施的实施,从而有效控制新生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 标签: 新生儿 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干预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有创血压监测在重症新生血压监测中的作用及其护理要点。方法对30例重症新生建立有创血压监测系统,进行持续动脉血压监测。结果本组有创血压及时、有效监测动脉血压,监测时间小于等于1天者9例,1~3天者11例,3~5天者6例,大于5天者4例,平均置管时间36小时,最长6天,一次穿刺成功21例,成功率70%,整个监测过程出现2例堵管,1例出血,合并栓塞1例,无感染病例发生。结论有创血压监测提供持续动态的血压数据,能准确、直观、及时发现瞬间血压变化,为患儿的临床救治提供重要依据。

  • 标签: 新生儿 有创血压监测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黄疸护理中综合性护理干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100例采用常规疗法治疗的新生黄疸患儿为研究对象,对患儿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对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和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7d后,通过观察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发现,蓝光照射联合护理干预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家属满意度为96.0%(48/50),对照组为82.0%(41/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350,P<0.05)。结论对新生黄疸患儿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可防止出现高胆红素血症,改善患儿预后,可进行临床推广。

  • 标签: 新生儿 黄疸 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在新生湿疹中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5年6月入院的64例新生,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观察组通过优质护理的模式加以护理,对照组通过常规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新生湿疹的发生率,以及家长对护理满意的程度。结果观察组新生的湿疹发生率,显著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观察组的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在预防新生湿疹中,具有良好的护理效果,可以从根本上减少新生湿疹发生率,并能够确保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方面应用和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 新生儿湿疹 预防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NICU病房,实施优质护理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新生重症监护科,2014年12月-2015年3月收治的100例新生,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新生重症监护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优质护理,并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50例患儿中有1例患儿高危儿抢救无效死亡,该组死亡率为2%,对照组3例高危儿抢救无效死亡,该组死亡率为6%;其他96例新生健康出院,观察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生护理,应用优质护理方式临床护理效果明显,适宜应用推广。

  • 标签: 新生儿 优质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新生黄疸是常见的新生疾病之一。该病使患儿皮肤、黏膜等出现黄染现象,并伴随有拒乳、吐奶、哭闹、发热、抽搐甚至嗜睡等临床症状。临床上对新生黄疸的治疗多采用蓝光照射疗法,如果结合优质的临床护理干预,可以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提高家属满意度,效果显著。

  • 标签: 黄疸 蓝光照射 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