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近年来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生活污染物含量快速增加,直接影响到生态环境,需要采取针对性的处理措施。文中分析环境工程中固定化酶与固定化微生物的应用,并重点分析其中需要注意的内容,给出针对性的控制措施,提升环境工作的控制质量。

  • 标签: 环境工程 固定化酶与微生物 污染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观察动力髁螺钉内固定(DCS)和微创内固定系统(LISS)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为此疾病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我院2011年3月—2013年2月收治的股骨远端骨折患者5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29例)和实验组(29例),对照组29例患者给予动力髁螺钉内固定治疗,实验组29例患者者给予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所有病例经1年随访。实验组29例患者,优25例,良3例,总优良率为96.55%;对照组29例患者,优17例,良8例,总优良率为86.21%,组间数据对比χ2=7.7788,p=0.0053。结论较动力髁螺钉(DCS)内固定治疗而言,微创内固定系统(LISS)治疗股骨远端骨折效果更为明显,值得在临床工作中广泛应用。

  • 标签: 动力髁螺钉内固定 股骨 微创内固定系统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设计对照实验,应用统计学方法探讨锁定钢板内固定、交锁髓内钉固定疗法在治疗胫腓骨骨折方面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我院2014年4月~2015年8月接收治疗的210例胫腓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设计对照实验,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平均术后痊愈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概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接受交锁髓内钉固定疗法治疗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平均术后痊愈时间均显著缩短,且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概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该统计结果均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交锁髓内钉固定疗法与钢板内固定疗法在治疗胫腓骨骨折方面具有更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锁定钢板内固定 交锁髓内钉固定 胫腓骨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脊柱骨折患者治疗中应用单纯内固定、内固定与伤椎植骨手术结合治疗的有效性。方法本次所选脊柱骨折患者88例均于2016年11月份-2017年11月份在我院接受治疗,将所选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参照组44例患者单纯采取内固定治疗,研究组44例患者联合内固定与伤椎植骨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的有效性。结果治疗后参照组患者观察指标对比研究组脊柱骨折患者显著改善,数据统计学分析P<0.05;两组患者伤椎压缩率、后凸Cobb角均发生显著的变化,研究组变化显著,与参照组相比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在脊柱骨折患者治疗中行内固定与伤椎植骨手术结合治疗,能够改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值得应用。

  • 标签: 内固定 伤椎植骨术 脊椎骨折
  • 简介:目的:通过对锁定钢板(LCP)外置与外固定支架固定骨折进行生物力学分析,为应用锁定钢板外置固定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不同长度的牛小腿骨,制备成骨折标本,分别采用锁定钢板外置固定和外固定支架固定,观察标本在不同载荷下承受的轴向压缩、扭转和弯曲位移。结果两组在100、200、300、400、500、600和700N载荷下轴向压缩值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且随着载荷越大轴向压缩值差距越大。两组在4、6、8、10、12和14N.cm载荷下扭转角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载荷越大则扭转角度值差距越大。两组在50、100、150、200、250和300N载荷下弯曲位移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载荷越大弯曲位移值差距越大。结论锁定钢板外置固定骨折在生物力学性能上优于外固定支架,可在临床应用,为治疗开放性骨折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 标签: 锁定钢板 外固定支架 骨折 生物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有限内固定加超关节外固定支架治疗高能量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4年5月至2014年10月治疗高能量Pilon骨折31例,随访7~23个月,平均13.5个月。结果该组治疗病人胫骨远端关节面获得了近解剖复位及早期固定,骨折愈合良好,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切口感染率低。结论有限内固定加超关节外固定支架是目前治疗高能量Pilon骨折的较佳方法。

  • 标签: 有限内固定 超关节外固定支架 Pilon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混合式骨外固定治疗胫骨远端复杂骨折的有效性并与切开复位内固定进行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0年1月至2008年1月收治的胫骨远端复杂骨折67例。其中关节内骨折40例,19例Ⅱ度以上开放性骨折和21例闭合性骨折采用混合式骨外固定器治疗,其中17例骨折端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2例Ⅰ度开放性骨折和25例闭合性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结果67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25个月。骨外固定组40例平均手术时间2.66h,平均失血量170.50ml,平均骨折愈合时间16.40周,骨外固定器拆除时间24.67周,术后均无深部感染、皮肤坏死发生;根据Mazur等制定的踝关节症状与功能评分系统评分优31例、良5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90%。切开复位内固定组27例,平均手术时间3.33h,平均失血量285.19ml,平均骨折愈合时间12.37周,深部感染1例,局部皮肤坏死2例,骨折畸形愈合6例;评分结果优5例,良12例,可7例,差3例,优良率63%。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μ=219,P<0.001)。结论混合式骨外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简便、易行,适应证更广泛,术后踝关节功能恢复较好。

  • 标签: 胫骨骨折 踝关节 外固定器
  • 简介:摘要目的改进腹腔引流管固定方法,减少管道相关不良事件。方法选取3M棉质纺织物肤色压敏感胶带材料剪裁特定形状用于管道固定,选取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外科病区2018年7—12月腹部术后留置唯朗®分体式多功能腹腔引流管患者9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8例,对照组47例,观察组采用双环固定固定,对照组采用工字贴固定。比较2组固定贴剪裁时间;两种固定贴粘贴时间;更换固定贴次数;管道固定相关不良事件;患者管道牵拉感疼痛分值。结果护理工作量比较,单次固定贴剪裁时间,观察组(6.27 ± 1.07)s,对照组(11.04 ± 0.91)s,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23.457,P<0.05)。人均固定贴使用个数观察组(1.10 ± 0.31)个,对照组(2.32 ± 0.47)个,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14.896,P<0.05);管道牵拉疼痛分值≥4分例数,观察组0例,对照组7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5.690,P=0.017)。结论双环固定固定唯朗®分体式多功能腹腔引流管更加牢固,安全,值得推广。

  • 标签: 固定 引流管 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改良式留置针固定方法与常规的固定方法细菌培养结果,为改良式留置针固定方法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 20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穿刺成功后,留置针导管送入血管 17mm,对照组( n=100)采用医用透明敷料按常规固定方法,实验组( n=100)采用先用无菌胶布固定针柄,再用医用透明敷料进行固定,两组患者留置针时间≥ 72小时 ,拔针时用无菌拭子采集留置针针眼周围皮肤标本及导管前段,进行细菌培养,比较其皮肤采样与导管前段采样细菌滋生率。 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细菌滋生率对照无显著差异( P> 0.05)。结论:在无菌环境下严格按照无菌技术进行操作,并经留置针固定方法改良,可有效延长留置针留置时间,避免细菌滋生。

  • 标签: 留置针 改良式 固定方法 细菌培养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可动式胯关节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肘部创伤的效果。方法资料分析我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治疗的96例肘部创伤患者,依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44例行传统钢板内固定医治)与实验组(52例行可动式胯关节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医治),比对2组手术前后肘关节功能恢复效果及并发症。结果术后比对照组,实验组肘关节功能评分(89.57±4.63)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25±5.14)分,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且比对对照组25.00%,实验组并发症总发生概率5.77%显著更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肘部创伤行可动式胯关节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医治可取得确切疗效,且安全性高,具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可动式胯关节外固定架 有限内固定 肘部创伤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探讨髓内固定手术及髓外固定手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对比。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12例,随机分为髓内组(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与髓外组(动力髋螺钉髓外固定),每组患者人数相同各56例,对两组患者Harris评分、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髓内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髓外组,两组结果间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髓内组与髓外组患者在Harris评分的比较无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显著效果,能够降低患者术中出血量,并有效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及住院治疗恢复时间,提升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及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髓内固定 髓外固定 股骨粗隆间骨折 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动态外固定架联合有限分柱内固定治疗C型Pilon骨折的疗效。方法冀中能源峰峰集团总医院创伤骨科自2008年7月至2012年5月采取动态外固定架联合有限分柱内固定治疗C型Pilon骨折31例。男22例,女9例;平均年龄29.6岁。结果本组31例均获随访,时间为3~48个月,平均22个月。按Mazur踝关节功能评估标准评估,优23例,良6例,一般2例,优良率为93.5%。结论该方法能够有效保护软组织,恢复关节面平整,稳定骨折端,同时能够允许早期踝关节功能锻炼,是一种较为满意的治疗办法。

  • 标签: 动态外固定架 有限分柱内固定 C型Pilon骨折
  • 简介:微生物的酶可以从微生物体内提取出来,制成多种酶制剂,固定化酶是从微生物体内提取生物酶,连同固定化微生物一起成为微生物新技术之一,从而在环境工程中得到应用。

  • 标签: 固定化酶 固定化微生物 环境工程 酶制剂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及植骨治疗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09年至2010年期间患Pilon骨折的患者36例,根据患者自身的身体情况以及疾病程度,对患者进行相应的手术治疗。并且在手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对其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并且对患者进行术后患者对手术评价的调查,进行一定的分析。结果患者的临床骨折时间为15至26周。有4例患者皮肤坏死,4例患者出现伤口感染,6例患者出现踝关节的关节功能障碍的现象,未出现针道感染以及松动现象。且患者对手术评分的优良率为83.33%,且有28位患者复位良好,占77.78%。结论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疾病程度、Pilon骨折的类型以及患者软组织受损程度为患者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以及适宜的手术时机,且充分合理的利用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及植骨对患者进行相应治疗,且在手术后对患者进行相应护理,从而能够达到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外固定架有限内固定植骨Pilon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架治疗严重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9例严重pilion骨折患者均采用有限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架治疗,从踝关节功能及影像学两方面进行疗效评价。结果全部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24个月(平均为13个月),骨折愈合时间为8—26周(平均11.8周)。参照Mazar踝关节症状与功能评分系统从疼痛步态、踝关节活动度以及软组织肿胀等方面进行功能评分,优9例,良16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为86.2%。结论采用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架治疗严重pilon骨折,能有效减少并发症及恢复良好的踝关节功能。

  • 标签: 有限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架 严重pilon骨折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在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的骨折之中应用有限内固定加外固定临床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于我院骨科接受诊治的桡骨远端粉碎性的骨折患者100例作为研究的主体,随机的将其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各50例,并对其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案进行治疗。对照组的患者手术的方案为用钢板进行内固定,研究组的患者手术的方案为有限内固定加外固定法。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患者在两种不同的手术方案之下临床的治疗效果以及患者关节的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经过分析对比可知,研究组的患者在有限内固定加外固定的手术方案之下其临床的治疗效果相较于对照组的患者明显要好(P<0.05),并且研究组的患者关节功能的恢复的情况相较于对照组的患者也明显要好(P<0.05)。结论在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的骨折之中应用有限内固定加外固定临床的治疗效果较好,在促进患者的尽早恢复以及提高患者生活的质量方面有较大的帮助,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荐使用。

  • 标签: 有限内固定 外固定 粉碎性骨折 桡骨远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