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对算子T的Bishop性质(β)进行“局部化”,得到T的新的集值函数A(T),E1(T),E2(T),C1(T),C2(T),并讨论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它们与T的谱结构的关系.借助这些新概念我们得到算子的可分解性与次可分解性的新的充要条件和谱特征.

  • 标签: 算子 集值函数 可分解性 局部化 充要条件 性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分析下颌骨放射性骨坏死(osteoradionecrosis,ORN)血管化游离组织瓣移植手术治疗的主要并发症,为临床治疗ORN提供参考。方法纳入2014年8月至2019年3月于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实施下颌骨ORN手术的病例104例[男性77例,女性27例,年龄(55.5±10.2)岁]。收集患者资料(包括一般资料、原发肿瘤、放疗间隔时间、手术方式、术后并发症等),重点关注下颌骨ORN手术治疗引起的并发症,并对实施显微外科重建的ORN病例(34例)及同一时期内因恶性肿瘤行血管化游离组织瓣移植病例(43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并发症的发生原因,探讨其预防和处理方法。结果104例下颌骨ORN手术病例中,实施下颌骨节段性切除伴同期血管化游离组织瓣移植修复34例(32.7%),下颌骨节段性切除不行血管化游离组织瓣移植17例(16.3%),下颌骨边缘性切除53例(51.0%),同期因口腔恶性肿瘤行血管化游离组织瓣移植手术430例。34例下颌骨节段性切除伴血管化游离组织瓣移植的ORN病例中,术后颌面部局部创口感染13例(38.2%),肺部感染6例(17.6%),静脉血栓2例(5.9%),吻合动脉破裂3例(8.8%),血管危象5例(14.7%),抑郁自杀死亡1例。430例因恶性肿瘤行血管化游离皮瓣移植病例中,术后颌面部局部创口感染25例(5.8%),肺部感染29例(6.7%),血管危象12例(2.8%),术区吻合动脉破裂1例(0.2%),无深静脉血栓及抑郁自杀病例。因恶性肿瘤行血管化游离组织瓣移植手术术后局部感染、肺部感染、血管危象、动脉破裂出血、深静脉栓塞等发生率显著低于下颌骨ORN行血管化游离皮瓣移植手术的病例(P<0.05)。结论下颌骨ORN行血管化游离组织瓣移植病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因恶性肿瘤行血管化游离组织瓣移植的病例,部分并发症危及患者生命,术者对术中及术后可能遇到的并发症及相应处理方法应有充分认识。

  • 标签: 下颌骨 骨坏死,放射性 并发症 预防处理
  • 简介:患者全麻后,超声引导下患者右上腹预置一14#猪尾巴引流管;患者取右侧卧位,暴露左侧腰部区域。超声引导下定位左结肠旁沟脓肿区域及trocar穿刺位置;腹腔镜了解脓腔情况及坏死情况;以钳夹方式移除脓腔内坏死组织;处理脓腔内裸露的血管,防止术后出血;生理盐水冲洗脓腔及残余坏死组织;经trocar安置硅胶引流管于脓腔各处。本手术的特色:联合了经皮穿刺及腹腔镜两种微创外科技术,创伤小,便于术后灌洗引流;手术经腹膜后入路,利用脓腔进行操作,腹腔干扰小,术后恢复快;直视下清除坏死组织及裸露血管,更安全。

  • 标签: 胰腺炎 急性坏死性 外科手术 微创性 超声检查 多普勒
  • 简介:目的本研究针对初发性翼状胬肉局部使用丝裂霉素C(MMC)一次性注射治疗,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经MMC治疗的翼状胬肉标本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转化生长因子(TGF-β_1)的表达进行分析研究,并与未使用MMC治疗者的翼状胬肉标本作对比。观察局部注射MMC对翼状胬肉组织中VEGF和TGF-β_1的表达的影响。方法需手术者共19例20眼,随机分为二组:A组直接切除胬肉,留标本作免疫组织化学检查;B组于翼状胬肉颈部进针,向胬肉组织局部注射MMC,0.1~0.2ml(0.4mg/ml),3周至10周后手术切除胬肉,留标本作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分别对A、B二组标本中VEGF和TGF-β_1的表达进行分析研究。结果A组VEGF、TGF-β_1的表达较B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丝裂霉素C翼状胬肉局部注射可以抑制静止期翼状胬肉中VEGF、TGF-β_1因子的表达。MMC在低浓度、低剂量下使用未出现眼部严重并发症。

  • 标签: 翼状胬肉 丝裂霉素C 病理学 免疫组织化学 细胞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后装腔内/组织间插植近距离治疗(IC/ISBT)与传统后装腔内近距离治疗(ICBT)相比较的剂量学差异及其近期疗效。方法45例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采用IC/ISBT及ICBT方法进行后装近距离治疗,分别对两种治疗方法的A点(A1、A2)、D90%、D100%以及膀胱、结肠、直肠、小肠受量进行计算,同时观察近期疗效。结果IC/ISBT比ICBT放疗A点剂量显著提升(P<0.05);并且IC/ISBT的D90%、D100%也均明显高于ICBT (P<0.05)。外照射后残存肿瘤直径≥3 cm时,IC/ISBT比ICBT可获得较高的靶区剂量提升(P<0.05)。IC/ISBT与ICBT的膀胱、直肠、结肠、小肠D2cm3、D0.1cm3相近(P>0.05)。疗后1、3、6个月的近期疗效IC/ISBT与ICBT相近(P>0.05)。结论局部晚期宫颈癌(残存肿瘤直径≥3 cm)后装近距离治疗中IC/ISBT在不增加危及器官受量及降低近期疗效前提下显著地提高了靶区、A点剂量,具有明显剂量学优势。

  • 标签: 宫颈肿瘤/腔内联合组织间插植近距离疗法 宫颈肿瘤/腔内近距离疗法 剂量学 近期疗效
  • 作者: 黄叶才 罗杨坤 张鹏 王卫东 张石川 冯梅 许国辉 郎锦义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2022年第11期
  • 机构: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成都 610054 四川省肿瘤医院放疗中心,放射肿瘤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成都 610041,四川省肿瘤医院放疗中心,放射肿瘤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成都 610041,四川省肿瘤医院放疗中心,放射肿瘤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成都 610041 四川省第三人民医院,成都 610041,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成都 610054 四川省肿瘤医院介入科,成都 610041
  • 简介:摘要鼻咽癌是中国南方高发的头颈部恶性肿瘤,局部复发是局部晚期鼻咽癌主要失败模式之一。局部晚期鼻咽癌在接受根治性放疗后,残留病灶的后程推量放疗存在争议。在以新辅助化疗+同步放化疗为主流的局部晚期鼻咽癌现代治疗模式下,对于经过病理或影像学确诊为局部残留的晚期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疗后程是否进行推量放疗、推量时机、推量方式、剂量等尚未达成共识。如何准确判断是否残留,如何精确勾画推量靶区,采用何种剂量分割可最大限度提高肿瘤的局部控制,是鼻咽癌临床研究需要继续关注的方向。

  • 标签: 鼻咽肿瘤 放射疗法 后程推量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对于高压开关设备来说,局部放电量过大往往会造成设备运行不可靠,使用寿命减短。为了能够减少局部放电量对设备造成的危害,本文分析了局部放电产生的原因,局部放电的危害,并分析了影响局部放电的因素及降低局部放电的措施。最终使测量结果更加准确,为设备的可靠运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 标签: 高压设备 局部放电
  • 作者: 蒋传勇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19-06-16
  • 出处:《药物与人》 2019年第6期
  • 机构:绵阳市人民医院蒋传勇股骨头坏死是临床慢性骨科疾病,是骨头血液循环受阻,引发头部骨质严重缺血,所以股骨头坏死又称为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病情痛苦,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所以有效的预防措施的十分关键,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就应增强预防措施,防止此类疾病带来的危害。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临床资料患儿,男,6岁。主因右股前内侧皮肤肿胀变黑伴发热11天,于2008年12月26日收住我院。患儿11天前右股前内侧出现直径2mm的白色水疱,

  • 标签: 坏死性筋膜炎 儿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坏死性筋膜炎(NF)是一种罕见的、具有潜在致命性的侵袭性细菌感染,其特征是皮肤、皮下组织和浅筋膜的快速广泛坏死。疾病进展后期,容易合并中毒性休克综合征和多脏器功能衰竭。如果不及时处理,患者病死率极高。本文报道的2例肢体NF患者,1例通过早期充分的外科清创及抗感染等综合性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1例因感染较重,死于急性肾功能衰竭、感染性休克等并发症。

  • 标签: 筋膜炎,坏死性 严重感染 诊断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