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MicroRNAs(miRNAs)是一类高度保守的非编码小分子RNA,经转录后调节细胞的增殖、迁移、分化、凋亡和免疫应答等。miRNAs与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心肌缺血后多种miRNA。异常表达,它们在介导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和调控心肌缺血保护环节中起重要作用,可作为诊断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标志物和潜在治疗靶点。

  • 标签: 循环miRNAs 心血管疾病 缺血再灌注损伤
  • 简介:目的探讨丁苯酞治疗老年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采用丁苯酞治疗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2组均采取常规脱水降压、降糖、降血脂、降血压及对症处理,基础用药为红花注射液;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辅以丁苯酞治疗,对照组辅以阿司匹林片,疗程均为3周。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1、21d分别测查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及神经功能缺损积分(ESS)。结果治疗组治疗后11、21dADL评分及ES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P〈0.05、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44/5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2%(31/50)(P〈0.01)。结论丁苯酞治疗老年缺血性脑卒中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丁苯酞 老年缺血性脑卒中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股骨头缺血坏死在临床上并不少见,若治疗不及时可导致股骨头变形甚至髋关节致残,所以早诊断早治疗是关键。本报告通过28例股骨头缺血坏死的X线平片表现,同时选择了20例40个正常的股骨头作为对照,分析了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早期、中期和晚期不同X线表现。

  • 标签: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放射投照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缺血性肌挛缩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与辅助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缺血性肌挛缩治疗原则是早期保守观察,待畸形固定期做矫形,以恢复肢体功能。

  • 标签: 缺血性肌挛缩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围绕新课程理念,探究新课程背景下物理实验教学改进和完善的问题,提出培养学生对物理实验的自主、积极性和创造,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物理实验能力。

  • 标签: 新课程实验教学课外实验实验能力
  • 简介:摘要在学生实验中,怎样发挥指导作用,是科学教师很久以来所关注的问题。本文以笔者自己的工作实践为契机,以指导实例为论据,论述了如何在学生的实验中配合任课教师发挥指导作用问题,并提出了实行三个到位,营造和谐氛围,加强技能训练,运用不同策略的实施途径。

  • 标签: 指导实验 技能训练 验证性实验 探究性实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实行开放式实验教学是改革传统的验证实验教学的有效途径,其目的在于让学生在掌握有关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获得较高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本文对开放式实验教学的内涵、特点及优越进行了探讨,目的是通过探讨调动学生一切积极因素,快速启动,分步推进,优质高效地完成实验教学任务。

  • 标签: 开放式 实验教学 创新
  • 简介:摘要新课程更注重过程评价,更注重情感、态度的形成,讲究教师评价与学生自我评价、小组评价相结合,讲究阶段、持续和发展性评价。在探究实验教学中如何开展学生的自我评价,才能更好地实现评价的开放、创新和过程,凸现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本文对此进行了论述。

  • 标签: 自我评价 探究性实验 设计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阿城区肾综合症出血热(EHF)患者发病情况,为流行出血热(EHF)诊治和制定防制策略提供依据。我们对2009-2011年流行出血热(EHF)疑似病例标本进行了流行出血热(EHF)IgM抗体检测。方法收集2009-2011阿城区流行出血热(EHF)病例标本共42份,其中流行出血热IgM抗体阳性13份,阳性率为26.2%;流行出血热(EHF)IgM抗体阳性主要集中人群以男性青壮年农民为主,年龄19-40岁。流行出血热(EHF)IgM抗体阳性男11例,占0.33%;女2例,占0.22%。发病时间分布春、夏季节(3月份-7月份)均有病发生。流行高峰出现在6月份,0.62占%。

  • 标签: IgM抗体 ELISA法检测 流行性出血热(EHF)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在充分分析本科生在软件工程课程学习过程中所面临困难的基础上,提出结合基于RIA的3DFlash流媒体视听播放器项目开展实践,发掘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对软件工程课程学习的积极意义。通过优化实施项目,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软件开发技能和组织管理能力,拓宽知识面,激发学习和深入研究的兴趣。

  • 标签: 创新性实验 软件工程 自主学习
  • 简介:目的探讨改良脑-硬膜-动脉融合术(EDAS)治疗缺血性烟雾病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1例缺血性烟雾病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单侧缺血性烟雾病6例,双侧缺血性烟雾病15例,病人经CTA、MRA或DSA检查证实。行双侧改良EDAS术12例。单侧改良EDAS术9例。结果本组手术均顺利。硬脑膜内层病理检查提示:存在炎症反应15例,未见异常6例。术后出现硬脑膜下积液l例。16例病人随访3-12个月,无短暂脑缺血发作和脑卒中发生;行DSA复查13例,颅底异常血管明显减少10例。无明显变化3例。结论改良EDAS术安全、微创,治疗缺血性烟雾病近期效果良好,远期疗效有待于进一步随访。

  • 标签: 脑底异常血管网病 脑缺血 脑-硬膜-动脉融合术 改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缺血性心肌病(IschemicCardiomyopathy,ICM)的临床特点。方法对86例ICM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ICM多合并冠心病易患因素吸烟72例,高血压56例,血脂异常61例,2型糖尿病30例。合并心绞痛病史40例,明确心肌梗死病史26例。86例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心脏增大,以左房、左室增大为主,合并主动脉瓣钙化58例,合并二尖瓣返流62例,合并心律失常以频发室性早搏,心房纤颤为主。结论本病多合并冠心病易患因素,结合心绞痛、心肌梗死病史、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等有助诊断,冠状动脉造影对该病诊断起决定性作用。治疗主要是改善心肌缺血,改善心功能,抗凝、抗血小板、抗心律失常以及控制冠心病易患因素等综合措施,有条件者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 标签: 缺血性 心肌病 易患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儿童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护理。方法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保持双下肢水平位牵引,避免将衣被放置于牵引绳上,牵引重锤保持悬空,保持有效及正确的牵引力。可每2小时放松牵引l0分钟,以利皮肤透气放松,防止牵引过久,引起压疮或皮肤勒伤。同时应注意牵引带松紧度的调整,以能放置于一横指为度。注意肢端感觉、血运及各趾活动情况。由于儿童生性好奇好动,对牵引后肢体制动不甚配合,需向家属说明牵引的基本知识及如何维持有效牵引效能。

  • 标签: 儿童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缺血性结肠炎的药物治疗。方法根据对治疗缺血性结肠炎相关药物的效果和选择原则进行分析。结论缺血性结肠炎推荐使用药物预防,治疗药物首选罂粟碱。

  • 标签: 缺血性结肠炎 药物治疗 罂粟碱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缺血性肠病(ischemicboweldisease,IBD)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13例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腹部血管CT成像(CTangiography,CTA)或电子结肠镜、腹部血管彩超、腹部血管造影结果。结果急性缺血性肠病3例,3例经手术治疗,其中2例在24h内死亡;慢性缺血性肠病8例经内科治疗好转。结论缺血性肠病早诊断、早治疗很重要,CT检查有助于及时诊断。

  • 标签: 缺血性肠病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
  • 简介:摘要缺血性结肠炎是由多种原因引发的肠壁供血不足引发结肠缺血缺氧最终导致的一种急性或慢性炎症性病变。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以及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人群的不断增多,缺血性结肠炎的发病率也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另外缺血性结肠炎高发人群集中在中老年人,主要的临床症状为急性下腹痛、便血等,根据缺血性结肠炎发病急、发病快的特点,因此早期的诊断与治疗是疾病治愈的关键因素。

  • 标签: 缺血性结肠炎 临床症状 症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