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实验急性脑缺血发生后牙周组织中炎症因子环氧化酶-2(COX-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体重300g左右的纯种6月龄雄性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采用四血管闭塞法建立实验大鼠脑缺血动物模型.3组大鼠分别于建模成功后即刻、3d、7d处死,并制作上颌第一磨牙沿牙体长轴近远中向5μm厚的牙体牙周组织联合切片.HE染色进行牙周组织学观察;免疫组化染色(SP法),光镜观察COX-2、MMP-9在牙周组织中的表达.用专业图像分析软件分别对各组标本切片的免疫组化染色结果进行图像分析.结果成功建立大鼠急性脑缺血动物模型后,3d处死组较即刻处死组牙周组织中COX-2、MMP-9的表达升高,7d处死组较3d处死组牙周组织中COX-2、MMP-9的表达升高,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急性脑缺血发生后,牙周组织中的炎症细胞因子COX-2、MMP-9不断升高,牙周破坏已经开始.

  • 标签: 实验性脑缺血 COX-2 MMP-9
  • 简介:目的建立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动物模型,观察冬虫夏草(CS)提取液对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大鼠60只,随机分为缺血/再灌注组、CSA、B组,手术摘除大鼠右肾,夹闭左动脉45min后再灌注45min,反复3次,建立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动物模型,另设空白对照对照组(n=15),术后CSA、B组采用CS提取液灌胃治疗21d,缺血/再灌注组、对照组灌等量生理盐水.观察各组动物治疗期间活动能力并计算病死率,采用EUSA法测定治疗前后大鼠肾脏组织VEGF及VEGFmRNA表达、血清白介素-8(IL-8)、肌酐(SCr)、胱抑素C(CysC)及尿素氮(BUN)水平.结果CSA、B组病死率明显低于缺血再灌注组,肾脏组织VEGF及VEGFmRNA表达均上调,血清IL-8、SCr、CysC及BUN明显下降,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间各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CS可以上调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VEGF,促进血管新生及肾功能恢复,减轻肾脏血管内皮炎症反应,清除血清CysC、Cr、BUN进而改善肾功能,对大鼠实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 标签: 冬虫夏草提取液 肾缺血/再灌注损伤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白介素-8 肾功能
  • 简介:摘要短暂脑缺血发作(transientischemicattack,TIA),是一种十分常见但却让众多医师为之头疼的疾病,TIA这一概念自从上世纪50年代被提出,对其诊治的发展已经历了近70年,随着现代诊疗技术的发展,相继出现了B超、CT、MRI等先进技术,且治疗的方法也从单一的治疗走向了多元化、个体化治疗的道路,本文意图结合近年来中西方医学的发展,对TIA的诊治进展作一阐述。

  • 标签: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诊治 新进展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1-0094-02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研究主要是对短暂脑缺血的临床诊疗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采用先进的技术来对短暂脑缺血的临床症状进行分析和研究,同时对诊疗过程中涉及到的相关问题进行简要介绍,另外,对检查手段进行明确,找到科学合理的诊疗方式。结论在对短暂脑缺血发作的临床效果进行诊疗的过程中可以看出,只有对相应的危险因素进行控制,才能够发挥抗凝治疗的优势作用,得到最终的预期效果。

  • 标签: 短暂性脑缺血 神经 内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短暂脑缺血发作的影响。方法35例短暂脑缺血发作患者采用药物治疗和精心护理,对短暂脑缺血发作的危险因素采取针对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28例治愈,7例好转。结论加强对短暂脑缺血发作的高危因素的护理干预和精心的护理,可以提高疗效和降低复发率。

  • 标签: 护理干预 短暂性脑缺血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银杏达莫、丹参治疗短暂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短暂脑缺血发作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0人,对照组给予控制血压、降血脂、抗血小板聚集、降糖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银杏达莫、丹参静脉滴注,用药15天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比较,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85.0%,二者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银杏达莫、丹参注射液治疗短暂脑缺血发作疗效好,安全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银杏达莫 丹参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老年短暂脑缺血发作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6例短暂脑缺血发作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为同期健康体检的80例中老年人,调查已往的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对动脉粥样化斑块的发生情况和颈动脉内—中膜厚度进行观察,并检查患者的体质量指数、血压、血糖和血脂等指标,分析短暂脑缺血发作的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患者糖尿病、原发性高血压患病率、吸烟和饮酒例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AS斑块发生率、血糖水平、血压和血脂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SBP、FPG、TG、LDL—C、HDL—C和TG的检测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DBP和BMI检测值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诱发中老年短暂脑缺血发作的危险因素是颈动脉粥样硬化、高血糖和高血压,促进动粥样硬化的重要因素是血脂异常,短暂脑缺血发作也与不良生活方式有关。

  • 标签: 中老年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因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实验血管钙化大鼠血浆抗氧化能力的变化。方法回顾总结40只实验动物大鼠的相关实验资料及生化检验结果,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钙化组大鼠主动脉钙的含量均值为(1.55±0.24)mmol/g,碱性磷酸酶含量均值为(55.60±9.33)U/g,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在组织学考察结果方面,对照组大鼠超氧化物歧化酶和总抗氧化能力的值分别为(240.5±11.38)U/ml和(13.05±6.11)U/g,均明显高于钙化组,而丙二醛的平均值明显低于对照组(2.77±0.35)nmol/mlVS(21.33±7.12)nmol/ml(P<0.05)。结论组织内氧化与抗氧化功能的失调可能会促使血管钙化的形成,如果能够增强机体的抗氧化能力可能会显著改善血管的钙化现象。

  • 标签: 血管钙化 血浆 抗氧化能力 碱性磷酸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短暂脑缺血发作(TIA)进展至脑梗塞的临床因素。方法回顾研究近三年我院180例TIA患者的临床资料,调查患者进展至脑梗塞的影响因素,同时与未发生脑梗塞者进行对比。结果180例TIA患者中,出现脑梗塞者66例(36.7%),余者114例(63.3%)。其中TIA发病频次高于3次/d、每次持续时间超过30min、首次发病距治疗时间在24h以上者发生脑梗塞的概率相比发病频次低于3次/d、每次持续时间低于30min、首次发病距治疗时间在24h以内明显更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无脑梗塞者对比,TIA发作进展至脑梗塞者的SBP、DBP、FBG、TC和TG等指标值更高(P<0.05)。结论TIA进展至脑梗塞与其发病频次多、每次持续时间长、未尽早施治以及合并“三高”等因素有关,临床医师需予以重视,以加强防控。

  • 标签: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脑梗塞 临床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银杏达莫、丹参治疗短暂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短暂脑缺血发作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8人,对照组给予控制血压、降糖、降血脂、抗血小板聚集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银杏达莫、丹参静脉滴注,用药15d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达莫、丹参注射液治疗短暂脑缺血发作疗效好,安全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银杏达莫 丹参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银杏达莫、丹参治疗短暂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短暂脑缺血发作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人,对照组给予控制血压、降糖、降血脂、抗血小板聚集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银杏达莫、丹参静脉滴注,用药15天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比较,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86.7%,二者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银杏达莫、丹参注射液治疗短暂脑缺血发作疗效好,安全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银杏达莫 丹参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路径在短暂脑缺血发作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2年10月至2014年6月我院收治短暂脑缺血发作患者200例为分析样本,随机分为对照组(100例)和观察组(10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进行临床路径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时间比对照组短,费用低,患者满意度高。结论临床路径对短暂脑缺血发作患者治疗具有明显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临床路径,短暂性脑缺血,应用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6-0024-02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短暂脑缺血患者运用阿司匹林的临床治疗及护理效果分析,方法采集我院自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入院的确诊短暂脑缺血患者300例,平均分为常规治疗组、阿司匹林治疗组和阿司匹林干预组,将常规治疗组、阿司匹林治疗进行临床效果对比分析,同时将阿司匹林治疗组和干预组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对两组患者进行临床护理,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临床结果可见阿司匹林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占总病例的92.00%,较常规治疗组明显提高9.00%。而通过阿司匹林治疗组和干预组进行不同的护理治干预结果可见,阿司匹林干预组治疗效果显著,占总人数的99.00%,明显优于阿司匹林治疗组7.00%。结论。经临床研究可见短暂脑缺患者通过有效的实用阿司匹林以及进行合理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