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除湿止痒软膏联合丁酸氢化可的松软膏治疗新生儿湿疹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3例新生儿湿疹患儿采用双盲法分为观察组27例和对照组26例。2组患儿均给予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用除湿止痒软膏治疗。比较2组患儿的疗效,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疾病复发率及患儿家属对治疗效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9%高于对照组的76.92%,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家属对治疗效果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除湿止痒软膏联合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治疗新生儿湿疹具有较好的效果及安全性,效果确切,值得在临床中借鉴。

  • 标签: 新生儿湿疹 除湿止痒软膏 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比分析探究地塞米松软膏与他克莫两种药物联合应用对于脂溢性皮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从在本院治疗的脂溢性皮炎患者中按照随机双盲法原则随机抽取60例并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有病例30例,然后对观察组实施他克莫司软膏与地塞米松软膏联合治疗,对照组经采用他克莫司软膏治疗,观察两种方案对于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结果。结果治疗后就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而言,观察组(100%)患者显著较对照组高(90.0%),而比较药物不良反应,观察组(仅有2例患者发生轻度灼热感,发生率仅为6.67%)明显低于对照组(6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高达20%),上述比较差异统计学分析结果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脂溢性皮炎患者采用地塞米松与他克莫司软膏联合治疗的方案实施治疗,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的同时还不至于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在脂溢性皮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他克莫司软膏 地塞米松 脂溢性皮炎 效果
  • 简介:环孢菌素A(CsA)与光敏交联剂4苯甲酰苯甲酸(BBa)溶于丙酮,在紫外光照下,通过光化学反应在CsA残基侧链上引入活泼的羧基。纯化后的CsABBa共轭物在水溶性碳二亚胺偶联剂的作用下与聚L赖氨酸载体发生偶联,获得免疫抗原。该方法更完整的保留了CsA的特征结构。选用具有更大氨基密度和较低免疫原性的聚L赖氨酸作载体,所得偶联效率更高,平均分子量为40000的PL载体上偶联131-174个CsA分子。

  • 标签: 环孢菌素A 免疫抗原 4苯甲酰苯甲酸 聚L赖氨酸
  • 简介:在青海省海北州刚察县的泉吉乡用阿维菌素进行了防治草原蝗虫的药效试验。结果表明,阿维菌素2%和3%的剂型,每公顷分别喷施300ml和375ml,两个处理的平均防治效果均在94%以上,完全达到了省、部级虫害防治的验收标准。且该药品不污染环境,系神经性生物杀虫剂,因此,建议在全省虫害防治中大面积推广使用。

  • 标签: 阿维菌素 草原蝗虫 防治 药效试验
  • 简介:虫草素(cordycepin)是一种众多体外细胞实验证实的具有广泛生物活性和药理作用的核苷类似物,对临床很多疾病都有着潜在的治疗作用,但是从它五十年代被发现以来有关其体内实验的报道甚少,主要是由于它在体内腺苷脱氨酶(ADA)作用下快速脱氨后会变为生物活性极小的3’-脱氧次黄嘌呤核苷。近几年的研究提示ADA抑制剂能有效延缓虫草素在体内的代谢,给其体内实验的进行带来了巨大的希望。为了封ADA抑制剂与虫草素联合应用给予一定的指导,本文综述了虫草素体内代谢和药理作用的特点及ADA抑制剂与虫草素联合应用的研究进展。

  • 标签: 虫草菌素 腺苷脱氨酶(ADA) 次黄嘌呤核苷 药理作用 生物活性 体内实验
  • 简介:目的:研究头孢菌素的皮试问题,为临床医师提供药学服务.方法:调查汕头市及汕头市中心医院头孢菌素的皮试方法,并查阅资料,对头孢菌素引起的过敏性休克及死亡进行统计,并对过敏反应的机制进行探讨.结果:提出头孢菌素的皮试方法及判断标准,供临床参考.结论:头孢菌素的皮试能确保其使用的安全性.

  • 标签: 头孢菌素 皮试 变态反应
  • 简介:<正>1发病情况江汉平原某新建肉牛饲养场于2008年5月中旬从山东购回鲁西黄牛50头,圈养,饲喂精料和青绿饲料,生长较好,健康无病,但膘情不好,为加速肉牛的生长和育肥,于2008年7月1日购买阿维菌素针剂对全群肉牛进行保健驱虫。驱虫方法是牛按平均体重200千克/头计算,每3头牛颈侧肌肉注射

  • 标签: 阿维菌素中毒 鲁西黄牛 青绿饲料 肌肉注射 病牛 肌肉颤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血液净化治疗重症阿维菌素中毒的疗效。方法:9例重症阿维菌素中毒患者,给予洗胃、导泻、利尿、呼吸机辅助呼吸及保护重要脏器治疗的同时,应用血液灌流、血液滤过等血液净化方法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住院时间和治愈率。结果:9例患者均治愈出院,住院天数在7~25d之间,多数患者在2~7d之间临床症状改善,脱离呼吸机,出院时神志清楚,呼吸平稳,复查肝肾功能、胆碱酯酶、心肌酶谱、动脉血气、CRP正常,胸片提示肺纹理正常,心电图无心率失常表现。结论:血液净化能够使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实验室指标好转,治愈率提高,是治疗重症阿维菌素中毒的有效手段。

  • 标签: 阿维菌素 中毒 血液净化
  • 简介:摘要:目的 提升泰乐菌素中主要组分含量并降低其杂质。方法 以泰乐菌素萃取工艺为切入点,引入几种大孔吸附树脂对泰乐菌素滤液进行前处理,考察不同吸附树脂树脂对泰乐菌素组分含量的影响。结果 在确保其他实验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经过液相检测结果分析得到最佳吸附树脂选型L-32,主要组分A有1%~2%的提升,其他杂质也有所下降。结论 优化了泰乐菌素提取工艺,为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泰乐菌素,吸附树脂,组分含量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抗菌素管理对抗菌素使用强度及细菌耐药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抗菌素管理实施前后各类抗菌素使用强度(AUD),并分析常见致病菌耐药率。结果实施抗菌素管理干预后,青霉素、喹诺酮等诸类药物使用强度呈下降趋势(P<0.05),肺炎克雷伯杆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对喹诺酮类抗生素的耐药率出现降低(P<0.05)。结论抗菌素管理对抗菌素使用强度及细菌耐药性具有重要的影响,可减少抗菌素使用,改善耐药率,指导临床用药。

  • 标签: 抗菌素管理 抗菌素使用强度 细菌耐药性
  • 简介:目的评价复方甘草酸苷与干扰α-2b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完全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37例).治疗组由复方甘草酸苷和干扰素α-2b联合治疗;对照组为单用干扰素α-2b.对比2组患者临床各指标恢复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在治疗结束时的HBsAg转阴率、HBeAg转阴率、HBeAb转阳率和HBV-DNA转阴率各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7.7%比2.7%,64.1%比40.5%,53.8%比29.7%,71.8%比48.6%,P<0.05或P<0.01];随访6个月后,ALT复常率、HBeAg转阴率、HBeAb转阳率和HBV-DNA转阴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复方甘草酸苷与干扰素α-2b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用干扰素α-2b.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干扰素 复方甘草酸苷
  • 简介:[摘要 ] 目的:制备苦参软膏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 方法:采用熔融法制备油脂性苦参软膏,采用高效液相法( HPLC )测定氧化苦参碱的含量。 结果:所得制剂均匀细腻,氧化苦参碱在 0.6 -9 µ g/ml 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结论:该软膏制备工艺可行,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苦参软膏的质量控制。

  • 标签: [ ] 苦参 软膏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测定氯锌软膏中氯霉素的含量。方法紫外分光光度法。结果氯霉素在5~40ug.ml-1浓度范围内,浓度与吸收度线性关系良好,二者相关系数均为r=0.9999。平均回收率分别99.82%。结论此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

  • 标签: 紫外分光光度法 氯霉素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地砜软膏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化学反应法对制剂中地塞米松进行定性鉴别、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制剂中氨苯砜进行定性鉴别;采用UV法测定制剂中氨苯砜的含量。选择290nm波长。结果样品化学反应鉴别均呈正反应,样品在290nm波长处均有最大吸收。氨苯砜在1.0~6.0μg/L范围内的线性关系良好,Y=9.562X-0.0228,r=0.99999n=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1%,RSD为0.3%(n=9)。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 标签: 地砜软膏 地塞米松 氨苯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