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研究人员在中国开展的一项研究发现,叶绿素及其衍生物叶绿酸能有效抑制人体对黄曲霉毒素的吸收。黄曲霉毒素是肝癌的致病因素之一,也是目前发现的化学致癌物中致癌性最强的物质之一,广泛存在于受其污染的粮食、油及其制品中,在受黄曲霉污染的花生、花生油、玉米、大米中最为常见。

  • 标签: 黄曲霉毒素 叶绿素 对抗 研究人员 州立大学 致病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据统计,全世界每年约有25%的谷物受到霉菌毒素的影响,在高温高湿地区这种污染更加严重。我国是霉菌污染比较严重的国家,张承等2007年对来自全国的356份配合饲料和原料样品进行了霉菌毒素污染情况检查,结果显示样品中97.5%检测出霉菌毒素,其中检测到两种或两种以上霉菌毒素的样品占77.5%。虽然霉菌毒素可引起动物各种各样临床症状的疾病,但在实际畜牧生产中由此引起的死亡并不常见,相反更多的是受到不太明显的非特异性伤害,从而导致生产性能降低和对其它疾病敏感性的提高。饲料的防霉、去毒技术一直是国内外饲料业研究的重点。

  • 标签: 霉菌毒素 管理 预防 高温高湿地区 霉菌污染 配合饲料
  • 简介:摘要内毒素如果进入到人体的血液当中,会对人体的机体产生很多方面的致病作用,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找到内毒素准确可行的检测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对患者的疾病进行治疗。随着医疗的不断进展,内毒素的检测方法也在不断的丰富和发展,且在临床当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主要探讨内毒素的检测方法和临床进展,以此来为医学工作的开展提供有效的参考。

  • 标签: 内毒素 检测方法 临床进展
  • 简介:摘要2019年10月,美国青少年和成年人免疫实施咨询委员会更新了关于接种破伤风类毒素-减量白喉类毒素-无细胞百日咳(Tdap)疫苗后加强免疫的建议,将此前要求的,使用破伤风类毒素-白喉类毒素(Td)疫苗进行首次接种后每10年加强免疫、伤口处理时预防破伤风、≥7岁且接种史未知/不完整人群的补种,改为可使用Tdap或Td疫苗。此次建议的修改可提高临床即时决策的灵活性。

  • 标签: 白喉-破伤风-脱细胞百日咳菌苗 免疫接种,加强
  • 简介:【摘要】 目的:建立六轴子中闹羊花毒素Ⅱ和闹羊花毒素Ⅲ的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器(HPLC-ELSD)测定方法。方法:以C18色谱柱为固定相,以水-甲醇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蒸发光散射器检测。结果:闹羊花毒素Ⅱ在0.992~14.887μg,闹羊花毒素Ⅲ在1.021~15.315μg,进样量对数和峰面积的对数之间线性关系良好。两者的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73%和98.52%;测得7批六轴子药材中两者含量分别为0.83~1.56mg/g和0.83~2.61mg/g。结论:所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快速,可用于六轴子中闹羊花毒素Ⅱ和闹羊花毒素Ⅲ的含量测定。

  • 标签:
  • 简介:摘要 为提高实验室水质检测效率,依据《城镇供水水质标准检验方法》CJ/T141-2018,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快速测定水中微囊藻毒素-LR、微囊藻毒素-RR的分析方法。水样经玻璃纤维滤膜过滤,对溶解态藻毒素(水样)和藻细胞内藻毒素(膜样)分别进行不同的处理。水样中的微囊藻毒素-LR、微囊藻毒素-RR的总量是水样处理和膜样处理测定结果之和。经液相色谱仪ACQUITY UPLC BEH shield RP18分离后,进入串联质谱仪,采用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根据保留时间和特征离子峰进行定性分析,外标法定量分析。本法水样最低检测质量浓度为微囊藻毒素-LR 0.10μg/L、微囊藻毒素-RR 0.02μg/L,标准曲线的质量浓度范围是微囊藻毒素-LR 0μg/L~5.0μg/L、微囊藻毒素-RR 0μg/L~1.0μg/L,线性关系(r≥0.998),精密度满足多次平行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低于10%的要求,准确度试验中加标回收率在80%~130%范围内。按照以上实验过程,能够完成对生活饮用水及其水源水中微囊藻毒素-LR、微囊藻毒素-RR的测定工作。

  • 标签: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饮用水 微囊藻毒素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鼻饲患者频繁呕吐的原因,给与处理措施;方法X线下,检查胃管在胃内后,再插入10cm,使其到达幽门;结果患者呕吐症状得到有效控制;结论增加胃管长度后,食物直接刺激幽门部,促进体液调节,减轻胃肠道症状。

  • 标签: 鼻饲 呕吐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消化内科患者恶心呕吐的原因及治疗对策。方法随机抽取2017年4月-2018年月自愿参与此次研究中的120例恶心呕吐患者,入选科室均为消化内科,而后120例患者经过抽签法进行平均分组,即观察组n=60,对照组n=60,治疗方法分别为针对性治疗以及常规药物治疗,分析两种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患者患病因素为胃肠道疾病、药物原因、肝胆胰以及精神原因,经过不同方法治疗后,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1.66%和76.67%,P<0.05。结论消化内科患者恶心呕吐选择针对性治疗方法疗效确切。

  • 标签: 消化内科 恶心呕吐 临床分析 治疗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化内科住院患者发生恶心呕吐的病因,为临床诊断提供理论依据,避免漏诊、误诊的发生。方法选取了在2017年1月至2017年7月在我院消化内科接受治疗的恶心呕吐患者48例,开展回顾分析,统计患者所患疾病的类型,研究造成患者发生恶心呕吐的具体原因。结果消化内科患者出现恶心和呕吐的原因以反流性食管炎、急性胃肠炎、胆系结石最为多见,均多于其他疾病引发的恶心、呕吐。结论实践中导致消化内科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为常见的是反流性食管炎,急性肠炎和胆系结石。

  • 标签: 消化内科 恶心呕吐 原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恶心呕吐的病因,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避免漏误诊发生。方法我院2017年收治的消化内科住院患者60例出现恶心和(或)呕吐症状,对其病因统计分析。结果恶心呕吐常见病为食管炎、消化道溃疡、急性胆囊炎、颅内病变和功能性消化不良。其它尚有咽炎、急性胃肠炎、急性胃扩张、急性胰腺炎、急性肝炎、急性肠梗阻。急性支气管炎、心肌梗塞、尿毒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胃轻瘫、早孕等可有恶心呕吐表现。结论恶心呕吐常见,病因有时难以确定,尤其是慢性起病者。病因的诊断应详询病史、仔细诊查、结合诊断学有关知识及有关检查,不应圉于消化系疾病。

  • 标签: 消化内科 恶心呕吐 原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筛选、获取国内外有关妊娠期恶心呕吐防治的证据,并对证据进行质量评价和汇总。方法计算机检索JBI、UpToDate、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BMJ、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医脉通、维普。检索时限均为2011年1月1日—2021年1月1日。由4名研究员独立筛选文献,对符合质量标准的文献进行证据提取和总结。结果共纳入16篇文献,包括4篇指南、1篇证据总结、8篇系统评价、2篇Meta分析及1篇专家共识。通过对妊娠期恶心呕吐防治的循证证据的筛选与获取,最终从评估及诊断、分类分级、风险因素、基本处理原则、预防、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等7个方面总结了32条最佳证据。结论妊娠期恶心呕吐的防治应先对患者进行评估,判断患者的症状及严重程度,分析风险因素,从而对患者进行认知、心理及行为干预,并进行非药物治疗或药物治疗。

  • 标签: 妊娠 恶心 呕吐 预防 治疗 证据总结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消化内科患者恶心呕吐的病因,避免漏误诊发生,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整理收集我院收治的消化内科住院患者110例出现恶心和(或)呕吐症状,对其病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分析表明恶心呕吐常见病因为反流性食管炎、巨幼贫、胆结石、颅内病变和功能性消化不良,其它原因还有十二指肠溃疡、粪石梗阻、肝功损害、肠系膜动脉缺血、急性阑尾炎、腹部术后和流行性出血热(EHF)等。乙型肝炎与十二指肠溃疡有关,急性支气管炎、白细胞减少和溃疡性结肠炎亦可有恶心呕吐表现。

  • 标签: 恶心 疾病诊断 呕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消化内科患者恶心呕吐临床分析及治疗。方法将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60例恶心呕吐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纳入的时间段在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回顾性分析患者恶心呕吐的主要导致原因以及治疗的方法。结果导致消化内科患者恶心呕吐的原因主要有内科疾病、胃肠道疾病、药物以及精神类疾病等因素,在治疗时要根据患者的具体发病类型来展开,给予对症下药。本组患者在经过治疗后,所有患者的病情均得到了控制,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并且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情况也较少,仅有3例患者出现了并发症,占5.0%,患者对于诊治工作的满意度较高,为100.0%。结论消化内科患者恶心呕吐的具体发病原因较多,在进行诊治时根据患者的发病类型来进行治疗能够得到较好的效果,并且治疗的安全性和患者满意度也较为理想,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

  • 标签: 消化内科 恶心呕吐 临床分析 治疗
  • 简介:"藿香正气散"来源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具有较好的治疗呕吐的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藿香正气液具有较强促进胃肠蠕动的作用。我科2009年1月-2011年1月对呕吐患儿46例采用藿香正气液灌肠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 标签: 藿香正气液 灌肠 呕吐 小儿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