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介绍高位肛周脓肿主动引流这一新型手术方式及护理流程。本文根据笔者所在专科病房的临床经验,对开展这一手术及护理基本方法和优点进行了探讨。

  • 标签: 高位肛周脓肿 置管引流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PICC维护及护理的方法及其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4月期间于我院接受PICC的80例患者,行分组对照研究(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结果观察组护理前准备得分(48.56±1.58)分、导管维护得分(49.60±0.03)分;对照组护理前准备得分(32.06±1.76)分、导管维护得分(36.71±2.89)分。两组对比,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患者的PICC期间,加强对管道的维护,能够有效提高PICC质量,减少患者的痛苦,为患者的治疗恢复提供重要的支持。

  • 标签: PICC置管 维护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作为一条长期、安全、无毒、无痛性的输液通道,被广泛的使用,特别是在肿瘤患者的化疗等长期输液病人当中。在建立无痛性治疗的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其仍然可引发多种并发症,比如机械性静脉炎等。加强PICC的护理,延长期使用时间,避免并发症出现,是十分重要的护理工作。

  • 标签: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 护理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颈内静脉术后行胸片的意义。方法回顾近2年来135例颈内静脉病人,均于后行胸部正位片,排除穿刺操作并发症。结果132例患者成功,使用过程均无异常情况,3例留置导管异位。结论胸片在颈内静脉术后的定位观察能提高颈内静脉穿刺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胸片 颈内静脉置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ICC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处理及维护。方法选取行PICC的患者30例所发生并发症的处理及维护,并根据观察结果进行总结。结果本组30例者成功带至治疗结束。结论并发症的出现不是必然的,它可以通过医护人员的努力而得到有效改善。

  • 标签: PICC置管术 并发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妇科肿瘤术后PICC的护理干预对患者影响及护理措施。方法随机选取在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来我院实施妇科肿瘤手术治疗的患者5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25例,对照组只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对患者护理干预的治疗措施。护理干预后对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静脉炎发生率及时间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护理干预的实验组其并发症的发生率(8.00%)远低于对照组(24.00%),护理干预后实验组静脉炎发生率4.00%少于于对照组20.00%。护理干预后的留时间实验组(110.55±12.00)d要多于对照组(78.22±9.14)d。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是能够降低因发生的并发症几率和降低静脉炎几率,可以提高治疗效率,帮助患者提高自身的忍受能力,对临床治疗起着重要作用和意义。

  • 标签: 妇科 PICC置管 护理干预
  • 简介:目的建立并维持良好的静脉通路,保证各种药物及时准确输入,确保危重症患者的紧急抢救及中心静脉压(CVP)的准确监测。方法对120例长期静脉输液及监测中心静脉压的患者行中心静脉,并观察的临床效果。结果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期间导管堵塞率、感染率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外周静脉留置针。结论良好的护理措施能确保中心静脉通畅,保证抢救药物及时准确输入,具有维护简单、留置时间长、并发症少等特点。

  • 标签: 中心静脉置管 护理 并发症 导管相关性感染 空气栓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穿刺失败中转为中心静脉(CVC)的效果。方法对上肢外周静脉行PICC穿刺失败的32例病人中转CVC进行补救.结果中转为CVC,成功率100%,病人满意率提高。结论通过对上肢外周静脉PICC穿刺失败中转CVC进行积极补救,提高工作效率,降低风险,减轻患者痛苦和经济负担,避免医疗资源的浪费,病人满意率提高。

  • 标签: PICC 中转 CVC 补救 满意度
  • 简介:目的探讨留置动脉溶栓导管给药治疗动脉硬化闭塞患者后的护理。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0年8月期间采用动脉溶栓导管给药治疗动脉硬化闭塞1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动脉溶栓导管后的护理进行总结。结果15例患者完成全程治疗,行动脉造影示血栓溶解后拔。2例患者在治疗期间导管脱出,改用静脉给药治疗。结论通过防止导管移位,保持导管通畅,严格无菌操作及防止导管脱出等护理可以延长动脉溶栓导管留置的时间,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动脉溶栓导管 动脉硬化闭塞 置管后 护理
  • 简介:摘要通过观察87例采用胸腔穿刺引流中到大量胸腔积液患者,体会到胸腔穿刺引流引流效果好、费用低、创伤小、较胸腔闭式引流疼痛明显减轻、医患护接受程度高、护理简单,在临床实用性强。通过查阅文献、科室间的交流,积累了护理经验,制定了穿刺引流护理操作规程与标准,规范了穿刺引流管、胸腔注药、穿刺点的护理、穿刺引流管的固定、病情观察要点与管理规范,提高了护理水平。

  • 标签: 胸腔积液 穿刺置管 引流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PICC发生并发症的原因及相应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我院长期住院行PICC静脉注射治疗的患者32例,均采用美国生产的PICC导管进行留,观察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32例患者发生导管送入困难的有1例,穿刺部位渗血的有1例,导管脱出的有1例,感染的有1例,静脉血栓形成的有4例,导管堵塞的有1例,静脉炎的有1例,接触性皮炎的有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7.5%。结论PICC引起并发症的原因很多,综合分析与护理人员对并发症的认知及操作技术有关,因此应加强对并发症和导管操作的护理干预,可确保PICC的安全和有效使用。

  • 标签: PICC置管 并发症 护理
  • 作者: 程寒冰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18
  • 出处:《护理前沿》2023年第13期
  • 机构:上海长征医院,上海200001
  • 简介:目的:探讨亲情护理在PICC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5月~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肿瘤PICC患者7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各3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亲情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有效性94.74%高于对照组的73.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63%,低于对照组的2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亲情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PICC并发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水平,强化患者的护理体验,值得临床综合应用推广。

  • 标签: 亲情护理;PICC置管;应用效果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