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医院档案管理是医疗机构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档案整理与分类则是其中的重要环节之一。随着医院数据量的不断增长和信息系统的普及应用,档案整理与分类标准的研究变得愈发重要。通过科学合理的整理与分类标准,可以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和质量,确保医院档案的准确、完整和可追溯,为医院的医疗服务和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 标签: 医院档案管理 档案整理 分类标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医院档案管理逐渐呈现出档案信息化的趋势,对提高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在整个医院管理中,信息化建设可以提高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因此,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在医院档案管理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分析信息化建设在医院档案管理中的价值,以提高信息化建设的效率。做好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建立和完善病案管理流程,将对医院未来的发展和医疗条件的改善产生重大影响。

  • 标签: 档案信息化 建设 医院档案管理 价值
  • 简介:摘要医院档案的管理工作是医院行政管理工作中重要的部分之一,随着医院在人们生活中所占有的越来越大比重,医院档案的管理工作也在不断增加负担。医院档案的管理工作应该与医院里的医疗、科研等工作产生密切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建立一个完善的档案管理模式与体系。本文从医院档案管理中现有的一些问题出发,探讨医院档案管理该从哪些方面实现革新。

  • 标签: 医院档案管理 档案管理模式 医院行政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加强档案文化建设的方法,以能够持续健康推进档案事业的快速发展。方法对档案文化建设的内容和方法进行研究和分析。结果经过研究和分析并采取相关措施后,我院档案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结论要不断加强档案文化建设,对推进档案事业的发展有积极作用。

  • 标签: 档案文化 档案事业 发展
  • 简介:摘要我国关键体系职能机构之一便是分布在各级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承担着国家各种疾病数据的分析、监测和群体疾病防御等重大任务。在具体的各项工作开展中会逐渐形成个汇总类型的档案,例如各种健康教育、卫生监测式科研教学以及疾病控制工作档案等。这些数量庞大的业务技术档案得不到科学、合理有效的管理,便一定会失去很多珍贵统计数据的档案

  • 标签: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档案管理 档案利用
  • 简介:摘要本文从培养“想安全,会安全,能安全”的档案管理能手,“增设备,建制度,备预案,建设档案实体安全体系”,以及“慎审核,重备份,勤检测,建设档案信息安全体系”等方面对营造医院档案安全文化,切实保障档案安全等问题进行探讨。

  • 标签: 医院档案 安全体系 安全文化
  • 简介:摘 要:我国云技术以及信息化技术飞速与灵活地运用,促使国民的工作和生活出现巨大改变。在信息化背景之下,医院的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必须要做出针对的创新和改革,探究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现状、问题以及对策,深入挖掘档案信息中的潜在价值。

  • 标签: 信息化 医院 档案管理 问题 对策
  • 简介:摘要:从当前我国实际建设的情况来讲,档案资料管理工作的水平获得了较大程度的进步,使档案信息化管理水平得到提升,经过信息化处理的档案信息能够展现出当前医院的整体情况,使其医疗水平得到全面进步。本文针对相关内容展开了综合的讨论与分析,首先阐述了医院档案管理中的档案信息化的意义,其次列举了医院档案管理中的档案信息化的问题,最后提供了医院档案管理中的档案信息化建设策略。希望通过针对相关内容的研究,能够使医院档案管理中的档案信息化建设水平得到更大程度的提升。

  • 标签: 医院档案管理 档案信息化 信息化建设
  • 简介:摘要:医院档案是指医院在记录患者医疗活动时的相关资料,在档案中不仅可以帮助患者了解医院的相关财务以及人事状况,还可以为医院发管管理提供巨大的作用。医院档案室为临床帮助医院管理档案的相关部门,在平时工作中不仅担任着搜集、整理、储存档案等重要作用,还应合理利用档案。不仅可以提升医院的相关管理水平,还可以加强医院档案室的档案信息化建设。本文就医院档案室进行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价值进行相关综述,希望为后续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 标签: 医院档案室 档案信息化建设 实际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出生体重早产儿0~4岁体格生长特点和规律。方法按真实世界研究方法,选择2010年12月至2017年12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电子病历信息登记系统中的8 496例早产儿横断面数据进行回顾研究,以同期随访203 123名足月儿作为对照。早产儿按出生体重分为正常出生体重(NBW)组、低出生体重(LBW)组和极低出生体重(VLBW)组;观察不同组别男、女童48月龄内的体重、身高(长)变化,并构建数值表,分析其生长水平、生长速度和匀称度,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结果8 496例早产儿中男4 839例、女3 657例,其中VLBW组525例,出生体重(1.28±0.14)kg;LBW组3 862例,出生体重(2.07±0.28)kg;NBW组4 109例,出生体重(2.86±0.35)kg。NBW组2~<3月龄体重[男(5.61±0.96)比(5.64±0.78)kg,女(5.11±0.67)比(5.18±0.71)kg]和8~<10月龄身长[男(70.3±2.4)比(70.6±2.4)cm,女(68.9±2.2)比(68.9±2.4)cm]与足月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LBW组24月龄前体格指标随年龄增长与足月差距减小,24月龄后接近足月平均水平,体重相差0.64~0.95 kg,身高相差1.3~1.7 cm;VLBW组48月龄体重、身高仍低于足月平均水平,体重轻2.80~2.86 kg、身高低3.3~4.3 cm。VLBW组2~12月龄体重增长值分别高于LBW、NBW组0.35、0.71 kg;但在0~2月龄、12~48月龄VLBW组体重增长值分别低于LBW、NBW组(0.64、0.76)kg,(1.04、1.49)kg。24~<36月龄时,VLBW组生长迟缓、低体重、消瘦检出率最高,NBW组低于LBW组(P均<0.01);NBW组超重或肥胖率最高,VLBW组低于LBW组(P<0.01)。结论4岁前,不同出生体重早产儿体格指标达到足月儿平均水平时间不同,有必要对早产儿生长的校正胎龄时间深入研究。正常出生体重早产儿超重肥胖发生率高,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生长障碍发生率高,两者都是值得重视的营养不良高危人群。

  • 标签: 婴儿,早产儿 出生体重 体格生长
  • 简介:摘要随机对照试验(RCT)被视为药械临床疗效评价的“金标准”。但针对罕见、重大且无有效治疗方式等疾病,考虑伦理、成本等因素,RCT并不适宜。此时,采用真实世界数据(RWD)作为试验的外部对照支持药械临床评价,可降低患者招募难度、缩减研发时间及成本。本文基于国内外最新发布的RWD有关的指导原则,并结合团队前期研究经验,介绍了采用RWD作为外部对照用于支持药械临床评价的常见应用场景、数据来源、研究设计、外部对照选择基本原则和统计分析方法,以期为相关学者、申办方开展RWD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

  • 标签: 临床试验 真实世界数据 外部对照 真实世界证据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虚拟仿真实验在预防医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20年9月至2021年12月,采用试验对照方法,选取某医学院校2018级和2019级五年制预防医学专业共308名学生为研究对象,2018级147名学生设为试验组,采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方式;2019级161名学生设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线下教学方式,通过实验项目成绩和问卷调查结果评价教学效果,通过秩和检验和t检验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试验组学生在"有机磷食物中毒应急处置"[(9.03±0.47)分比(8.40±0.59)分,P=0.011]、"洪涝灾害卫生应急演练"实验[(9.31±0.56)分比( 8.44±0.50)分,P =0.001]的操作评价成绩均高于对照组,但在"防护服的穿戴"实验的操作评价成绩低于对照组[(8.79±0.41)分比(9.49±0.51)分,P=0.003]。除交互体验感外,试验组学生对实验教学方式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如对实验项目的感兴趣程度95.2%(140/147)比55.3%(89/161)],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虚拟仿真实验有助于提高学生对预防医学实验教学的满意度,在不同实验中的应用效果存在差异,建议根据不同实验的特点采用不同教学方式,做到线上线下相结合、优势互补。

  • 标签: 虚拟仿真实验 预防医学 实验教学
  • 简介:摘要疫苗保护效果的真实世界研究是其上市后评价的重要内容,采用断点回归设计进行评价,可以克服随机对照试验的伦理学、现场组织实施等困难,结果更贴近现实,并可提供较高等级的因果推断证据。本文结合实例分析,对断点回归设计的原理、方法、应用场景及未来展望进行介绍与探讨,以期为新型冠状病毒疫苗保护效果的真实世界研究提供思路。

  • 标签: 断点回归设计 疫苗 真实世界研究 保护效果
  • 作者: 边春红 潘玥 谭雅楠 张丽敏 王荣祺 张国军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22年第11期
  • 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实验诊断中心,北京 100070 北京市海淀医院检验科,北京 100089,北京市海淀医院检验科,北京 100089,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实验诊断中心,北京 10007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实验诊断中心,北京 100070 北京市免疫试剂临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 100070 国家药监局体外诊断试剂质量控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
  • 简介:摘要探讨临床住院患者尿路感染的相关因素。回顾分析2019年10月至2021年5月期间在北京市海淀医院住院并进行尿液细菌培养的1 875例患者病例资料,根据尿路感染诊断标准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分析感染组病原菌的种类分布情况,并对病例资料和实验室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选取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尿路感染的风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对纳入模型的各参数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价各参数单独使用和联合使用对尿路感染的诊断和预测效能。结果显示,非感染组1 162例,感染组713例,在培养的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构成比57.2%(408/713),革兰阳性菌构成比35.9%(256/713),真菌构成比6.9%(49/713)。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置管天数(>7 d)、脑卒中和骨科手术是尿路感染发病的风险因素,抗菌药物应用是保护因素。年龄、置管天数(>7 d)、脑卒中、骨科手术、抗菌药物应用、尿白细胞酯酶、尿亚硝酸盐及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变异系数纳入尿路感染的预测模型,其诊断和预测AUC面积为0.835(95%CI 0.816~0.855),敏感度为70.7%、特异度为82.8%。综上,上述8项参数联合应用可能对住院患者能较好的辅助诊断和预测尿路感染。

  • 标签: 泌尿系统感染 病原菌 风险 Logistic回归模型
  • 简介:摘要以首都医科大学卫生信息管理课程实验教学改革为例,探索适合卫生管理专业特点的实验教学改革路径。分3个阶段进行研究,第一阶段开展需求调查;第二阶段以医院信息系统平台为基础开展实验教学实践;第三阶段对实验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医学院校本科生对开展该课程实验教学的需求较大,采取实验教学方式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实验教学实施效果良好,对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有较大帮助。卫生管理专业引入实验教学是必要而且可行的,需要将教学改革实践与软硬件配置、人员培训、管理秩序等密切结合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 标签: 卫生信息管理 仿真实验教学 效果评价 医院管理信息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真实世界门诊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的诊断流程、治疗及疗效。方法评估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门诊治疗176例AA患者的诊断流程、治疗方案及疗效。结果患者出现症状至首次就诊中位时间7(5~120)个月,就诊原因包括出血(52.3%)、贫血(51.7%)、感染(6.8%)。诊断流程中168例(95.5%)患者完成髂骨骨髓穿刺(骨穿),仅22例(17.1%)完善了多部位骨穿(胸骨分类);骨髓活检完成率85.1%(143/168);只有59.5%(100/168)和58.9%(99/168)完成了骨髓流式免疫分型及染色体核型分析;86例(48.5%)完成阵发性睡眠血红蛋白尿(PNH)克隆筛查;造血祖细胞培养检查完成率最低,仅45例(26.8%)。环孢素A(CsA)联合雄激素及左旋咪唑为最常见治疗方案,总计77例(43.8%),其次为CsA联合雄激素45例(25.6%),单用CsA者24例(13.6%),单用雄激素者16例(9.1%),14例(7.9%)患者确诊后选择中药或未治疗。根据门诊复诊频率将176例患者分为复诊规律组(每年≥4次)130例(73.9%)和复诊欠规律组(每年<4次)46例(26.1%)。复诊规律组6个月有效率较高(52.5%对28.0%,P=0.005),12个月高质量缓解率更好(40.7%对16.7%,P=0.027),24个月复发率更低(4.4%对36.4%,P=0.001)。结论真实世界治疗的AA患者诊断流程需重视多部位骨穿检查并完成PNH克隆筛查、流式免疫分型、染色体核型分析及造血祖细胞培养检查;门诊规律复诊患者可获得高质量缓解,复发率低,推荐每年至少复诊4次。

  • 标签: 再生障碍性贫血 真实世界 门诊
  • 简介:摘要核电存在强放射、高温高压等不利条件,学生无法在这种环境下进行学习与实验,需要采用虚拟仿真技术开展实验教学。当前我国已经全面进入到信息化时代,新形势下的核技术与核工程的教学工作应当充分发挥教育机械在信息技术方面的优势,综合应用各种新型技术手段对教学方法与教学流程进行改革与创新。本文从实验项目的目的和特点出发,详细阐述了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中虚拟仿真实验的应用方法。

  • 标签: 核技术 核工程 实验平台 虚拟仿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真实世界门诊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的诊断流程、治疗及疗效。方法评估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门诊治疗176例AA患者的诊断流程、治疗方案及疗效。结果患者出现症状至首次就诊中位时间7(5~120)个月,就诊原因包括出血(52.3%)、贫血(51.7%)、感染(6.8%)。诊断流程中168例(95.5%)患者完成髂骨骨髓穿刺(骨穿),仅22例(17.1%)完善了多部位骨穿(胸骨分类);骨髓活检完成率85.1%(143/168);只有59.5%(100/168)和58.9%(99/168)完成了骨髓流式免疫分型及染色体核型分析;86例(48.5%)完成阵发性睡眠血红蛋白尿(PNH)克隆筛查;造血祖细胞培养检查完成率最低,仅45例(26.8%)。环孢素A(CsA)联合雄激素及左旋咪唑为最常见治疗方案,总计77例(43.8%),其次为CsA联合雄激素45例(25.6%),单用CsA者24例(13.6%),单用雄激素者16例(9.1%),14例(7.9%)患者确诊后选择中药或未治疗。根据门诊复诊频率将176例患者分为复诊规律组(每年≥4次)130例(73.9%)和复诊欠规律组(每年<4次)46例(26.1%)。复诊规律组6个月有效率较高(52.5%对28.0%,P=0.005),12个月高质量缓解率更好(40.7%对16.7%,P=0.027),24个月复发率更低(4.4%对36.4%,P=0.001)。结论真实世界治疗的AA患者诊断流程需重视多部位骨穿检查并完成PNH克隆筛查、流式免疫分型、染色体核型分析及造血祖细胞培养检查;门诊规律复诊患者可获得高质量缓解,复发率低,推荐每年至少复诊4次。

  • 标签: 再生障碍性贫血 真实世界 门诊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互联网模式下"网约护士"上门护理服务的真实工作体验,为政府及管理部门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根据现象学研究方法,于2019年8月—11月,采用立意抽样,以最大差异化为原则,选取宁波市某三甲医院及其托管单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提供过上门护理服务的20名护士进行半结构访谈,访谈资料用Colaizzi资料分析法进行整理分析。结果影响"网约护士"护理服务工作体验的2个主题,其中积极因素包括职业价值感明显提升,政策支持保障,患者需求剧增,保险保障,急救安全保障;消极因素包括投入与收获不平衡,服务费用未纳入医保,医疗垃圾处理不当,团队支持缺乏,"网约"护理服务宣传不足,多学科护理知识薄弱,"网约"护理病历标准化不规范。结论"网约"护士在服务体验中有职业价值感提高等正向性体验,同时也存在收支不平衡,团队支持不足等困难。需要进一步加强政府-医院-社区-企业间的协作,多角度多方位逐步完善"网约"护理服务规范,为网约护士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安全保障,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 标签: 护士 互联网+ 护理服务 现象学 网约护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