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有创机械通气与无创机械通气抢救急性重症左心衰竭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7年3月—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急性重症左心衰竭患者48例,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无创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给予有创机械通气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改善情况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相比,有创通气机械治疗的效果更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值得推广。

  • 标签: 有创机械通气 无创机械通气 急性重症左心衰竭 临床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机械通气治疗重症哮喘的护理体会。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本院重症哮喘患者40例进行研究讨论,对其采取机械通气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对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结果通过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后,患者没有出现一系列的并发症,效果较为满意。结论对于重症哮喘的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可以增强疗效,为患者的情急争取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可以在今后的治疗护理中应用。

  • 标签: 机械通气 重症哮喘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随着临床需求的不断增加,呼吸机也在不断发展。以往对机械通气参数的一些认识得到了更新和发展,本文对机械通气参数的合理设置与调节作一简述。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随着现代医学水平的提高,机械通气在现代医学中具有重要地位,是抢救危重患者生命的重要措施,而保证呼吸道通畅、预防误吸、便于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做好人工气道的护理,保持呼吸的通畅,减少感染,提高医疗质量,促进患者的康复起到很大的作用。

  • 标签: 机械通气 人工气道 护理
  • 简介:摘要重症监护室(ICU)患者睡眠障碍发生率高。睡眠障碍可以影响全身各个系统,同时可以影响ICU患者的近期和远期预后。了解引起ICU患者睡眠障碍的因素对ICU患者疾病的康复和预后至关重要。机械通气是导致ICU患者发生睡眠障碍的主要因素之一,不论是呼吸机模式的选择和参数设置还是机械通气所需的静脉镇静均能影响ICU患者的睡眠。本文就机械通气对ICU患者睡眠影响的研究进展作简要综述。

  • 标签: 睡眠障碍 呼吸,人工 重症监护室
  • 简介:摘要重症脑脊髓损伤是儿童重症监护病房的常见疾病之一。在神经重症疾病的患儿中通常使用机械通气治疗,机械通气本身可通过影响脑血流动力学及引起炎症反应影响神经系统,大脑与肺之间交互影响。本文主要讲述重症脑脊髓损伤患儿的机械通气策略,以优化机械通气的治疗。

  • 标签: 神经系统疾病 脑脊髓损伤 机械通气 儿童
  • 简介:摘要重症脑脊髓损伤是儿童重症监护病房的常见疾病之一。在神经重症疾病的患儿中通常使用机械通气治疗,机械通气本身可通过影响脑血流动力学及引起炎症反应影响神经系统,大脑与肺之间交互影响。本文主要讲述重症脑脊髓损伤患儿的机械通气策略,以优化机械通气的治疗。

  • 标签: 神经系统疾病 脑脊髓损伤 机械通气 儿童
  • 简介:摘要机械通气是挽救重症患者生命的重要治疗措施,目前我国绝大部分长期机械通气患者集中在ICU治疗,消耗大量ICU医疗资源,经济负担重。借鉴欧美等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长期机械通气治疗中心,是更好地满足大众健康需求的必然选择,亦是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实现长程规范化撤机和康复管理的必由之路。

  • 标签: 长期机械通气治疗中心 重症医学 医疗资源
  • 简介:摘要在机械通气过程中保持自主呼吸一直被认为可以改善氧合,因为氧合是一个关键管理目标,因此这种自主呼吸努力是有益的。然而,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机械通气过程中自主呼吸努力可能导致或加重急性肺损伤,这种呼吸努力依赖性肺损伤称为患者自身造成的肺损伤(P-SILI)。本文通过阐述机械通气和自主呼吸引起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VILI)的病理生理变化,以及自主呼吸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机械通气中的作用,认为自主呼吸是一把"双刃剑",加重肺损伤或使患者获益取决于自主呼吸活动的强度和肺损伤的严重程度。未来的研究需要确定呼吸机通气策略,以减轻肺损伤。

  • 标签: 自主呼吸 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 摆动现象 呼吸努力依赖性肺损伤 跨肺压
  • 简介:俞森洋(3)报道应用正压通气加用PEEP5-10cmH2O治疗急性左心衰4例,紧急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是抢救重症急性左心衰发作有效的措施,探索重症急性左心衰病人机械通气治疗的效果

  • 标签: 左心衰 心衰机械 机械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气管插管全麻期间机械呼吸停止耐受时限。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8月我院30例泌尿外科微创手术,ASAⅠ—Ⅱ级患者,检测停止机械呼吸后1min、3min、5min、8min、10min、15min、20min、25min血气分析结果,记录可以允许高碳酸血症的到达时间并立即重启机械呼吸。结果一例因测试前PH值为7.29剔除实验,29例患者平均耐受时限为13.12min,所有参与实验病例均于机控呼吸开启后数分钟内恢复。结论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全麻期间停止机械呼吸后,在PCO2不高于80mmHg的前提下耐受时限对微创手术的时间要求有一定临床意义,同时也具有可操作性。

  • 标签: 气管插管 机械呼吸 停止 时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机械通气治疗重症心衰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重症心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重症心衰患者25例,实验组重症心衰患者25例,对照组重症心衰患者采用常规抗心衰治疗方式,实验组重症心衰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紧急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给予机械通气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患者治疗前后的生命体征变化。结果对照组患者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60%,实验组患者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8%,对照组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明显低于实验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重症心衰患者治疗后生命体征变化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重症心衰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机械通气治疗重症心衰患者疗效显著,能有效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改善患者病情,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机械通气 重症心衰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RICU的住院患者中,大都由于气管插管导致患者不能经口进食,临床上常需要留置胃管来给予患者必须的营养支持来配合治疗,从而改善潜在和已发生的营养不良状态,促进患者的康复。但是,长期留置胃管会导致并发症,在临床工作中,我们要加强患者鼻饲时的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现将个人总结如下。

  • 标签: 胃肠道 鼻饲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人工气道是为了保证危重患者气道通畅而在生理气道与空气或其他气源之间建立的有效连接,将导管经上呼吸道置入气管或直接置入气管所建立的气体通道。人工气道建立以后,导管的固定、气囊的管理、口腔的管理、分泌物吸引、气道湿化、预防医源性疾病在气道管理中都非常重要,如果对危重患者人工气道护理不当,不但影响使用效果,而且会导致多种并发症。因此科学管理和使用人工气道,确保人工气道通畅成为护理探索和研究的重点,现将临床人工气道的护理、管理方法进行总结。

  • 标签: 人工气道 危重患者 护理
  • 简介:脊神经根受保护程度相对比较高,很难发生外因导致的损伤,因为其被椎骨包绕。但是,神经根拥有的保护性结缔组织鞘的量和排列方式与外周神经不同。因此,脊神经根可能对由于脊柱内各种障碍引起的机械变形尤其敏感,诸如椎间盘突出或者脱出、椎管狭窄、退行性障碍和肿瘤。人们对通过实验模型的形式研究神经根压迫兴趣一直不是很浓。

  • 标签: 椎间盘突出 椎间盘退化 机械因素 神经根压迫 椎管狭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机械性肠梗阻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05-2011年间收治的79例机械性肠梗阻患者,其中,男性40例,年龄在13-58岁之间,女性39例,年龄在17-62岁之间,所有患者均经临床诊断为机械性肠梗阻。将79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3例,对照组36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非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跟踪观察,并记录所得数据。结果经过治疗,两组患者的病情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观察组43例,治愈22例,显效12例,有效6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3%,对照组36例,治愈15例,显效8例,有效4例,无效9例,有效率为75%。结论在治疗机械性肠梗阻疾病的过程中,采用手术治疗的效果较为显著,对于患者病情的改善帮助较大,因此,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机械性肠梗阻 手术治疗 非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外科治疗机械性肠梗阻。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与辅助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肠梗阻的治疗原则是调整全身生理紊乱和去除梗阻原因。单纯性不完全性肠梗阻一般可采用非手术治疗,完全性或绞窄性肠梗阻应充分做好术前准备,尽快手术。

  • 标签: 外科治疗 机械性肠梗阻
  • 简介:摘要基于对助老机械手臂设计的研究,首先,阐述我国人口老年化发展现状。然后,分析助老机械手臂设计重要作用。最后,对于助老机械手臂的设计,给出明确主要内容、加强手臂机械结构设计工作、加强对控制系统的设计工作等措施。

  • 标签: 助老 机械手臂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