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介绍X线直接数字摄影双能量减影技术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比较常规数字摄影与双能量减影摄影的具体临床应用。结果X线直接数字摄影双能量减影技术较常规数字摄影提高了对肺小结节、肺内钙化、泌尿系结石、心脏冠脉钙化和瓣膜钙化等的检出率、敏感度和准确性。结论X线直接数字摄影双能量减影比常规X线数字摄影检查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双能量减影 减影影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低剂量乳腺钼靶X线摄影技术的应用。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乳腺检测的10例女性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30kV、35kV的乳腺钼靶X线摄影,对比分析2种剂量下的影响质量。结果30kV摄像比35kV摄像的影像质高,其乳腺其中一侧的内外头尾位和斜位具有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35kV是临床进行乳腺钼靶X线摄影的最佳值,能有效降低摄影曝光量且提高摄像质量。

  • 标签: 低剂量 曝光量 质量
  • 简介:随着现代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X线摄影系统(computerradiography,CR)已得到广泛的应用。我院于2002年引进柯达CR-800计算机X线摄影系统,实现了影像信息的数字,图像数据利用计算机处理、显示、传输和储存,优化了影像质量,提高了X线利用效率。

  • 标签: 计算机X线射影系统 工作流程 操作要点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体位摆放操作技巧对急诊床边胸部X线摄影的影响。方法:课题在手外科和普外科纳入有清晰意识的118例患者,均有床边胸部X线摄影需求,普通体位摆放者59例属一般组,针对性体位摆放者59例属实验组,在2019年2月-2019年10月完成X线检查后行摄片质量观察。结果:图片甲级率于实验组(62.71%)比一般组(37.29%)高,图片丙级率于实验组(1.69%)比一般组(11.86%)低,P

  • 标签: 体位摆放 摄片质量 急诊 胸部X线摄影 操作技巧
  • 简介:摘要近年来,尽管医学检查设备都在更新和升级。但是,X线摄影还是最常用的辅助检查设备,特别是对胸部疾病的检查,有其特有的优势。不过,胸部的解剖结构复杂,对X线摄影技术也有更高的要求。本文首先介绍了X线摄影的发展和应用,然后分析了普通X线摄影技术在胸部检查中的有关问题,最后总结了X线摄影的质量控制方法。

  • 标签: X线摄像 胸部疾病 影像质量 密度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小儿X线胸片摄影技术及质量控制。方法 选2020年1月-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0例接受X线胸片拍摄的患儿,根据年龄的不同,分为观察组(≤1岁)和对照组(2-4岁)。所有患儿均采用低剂量数字X线摄影系统进行拍摄,分析X线拍片质量。结果 观察组质量合格率为82.00%,较对照组的64.00%高(P<0.05)。对照组体表辐射剂量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分析不合格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曝光条件;②小儿体位不正;③曝光时机。结论 在给患儿拍摄X线胸片时,为了保证图像质量,需要规避各类影响因素,如小儿哭闹、拍片时间等。另外,合理设置摄影参数,尽可能缩短曝光时间,最大程度减少伪影的发生,确保取得的图像质量符合临床诊断标准。

  • 标签: 小儿X线胸片 摄影技术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全数字乳腺钼靶X线与彩超应用于早期乳腺癌诊断上,并比较分析其优缺点,进而探讨出结合二者应用于临床用于诊断乳腺癌的价值。方法通过进一步分析我院手术与病理结果相结合,证实我院收治的82例乳腺癌患者的钼靶X线和彩超表现,根据二者的检查结果以及病理的检查结果进行对照。结果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彩超组和钼靶X线组。在诊断率的比较中,彩超组为87.80%,钼靶X线组为75.60%,两者联合起来的一组为95.24%,分析差异,进而组间比较;而在恶性诊断率的比较当中,彩超组为66.66%,钼靶X线组为73.33%,两者联合一起为86.66%,分析差异,进行组间比较;彩超的等级比较当中,联合起来应用组2到3级与4级的诊断率要明显的高于彩超组以及钼靶X线组,这一差异体现出统计学意义。结论两者联合应用能够相互的补充,对彩超分级分析,具有很高的灵敏度,所以可以将两者联合在一起应用于临床,全数字乳腺钼靶X线与彩超的应用能够有效的提高乳腺癌患者的诊断正确率。

  • 标签: 乳腺癌 钼靶 X 线 彩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腔全景曲面断层(DR)摄影与传统X线摄影的影像质量,分析两种摄影方式的优缺点。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6年12月来我院行口腔摄影的80例被检查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受检对象均分别给予全景曲面断层摄影与传统X线摄影。比较两组的影像质量,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对两组检查方式的舒适度及配合度进行评价,并进一步对两种检查影像结果的准确性及优缺点进行分析。结果全景曲面断层拍摄的甲级片有58张(72.5%),乙级片有18张(22.5%),丙级片有4张(5.0%),无废片;传统X线片拍摄的甲级片有44张(55.0%),乙级片有23张(28.8%),丙级片有9张(11.2%),废片有4张(5.0%)。全景曲面断层拍摄的影像质量优良率95.0%明显高于传统X线片拍摄的83.8%(P<0.05)。80例患者对两种检查方式的满意度评价结果显示全景曲面断层摄影方式的舒适度、配合度分别为72.5%、22.5%,明显高于传统X线摄影的55.0%、28.8%,差异显著(P<0.05)。结论相对传统的X线摄影方式,口腔全景曲面断层摄影的影像质量和准确率更高,且拍摄过程简单,更受被检者的青睐。

  • 标签: 全景曲面断层摄影 传统X线摄影 影像质量 优缺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的影像学表现,以提高乳腺癌的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最近我院38例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乳腺癌的病例,所有病例均行数字钨靶乳腺X线机检查。结果38例乳腺癌中,乳腺内结节状或不规则形肿块19例;结构紊乱14例;乳腺钙化30例;其他恶性征象乳头凹陷及局限性皮肤增厚3例,肿块有毛刺征象7例,异常增生血管征象3例,腋窝淋巴结肿大5例。讨论数字钨靶乳腺摄影在发现乳腺癌方面更具优势;微小的恶性钙化在乳腺癌诊断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乳腺癌 钙化 数字化钨靶摄影
  • 简介:摘要放射科在县级疾控中心疾病筛查、防治工作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放射医学技术与影像诊断是维持放射科日常工作的基础,先进的放射医学技术为疾病的临床诊断,提供准确的影像学资料,是临床医师准确判断疾病的重要保证。所以,运用放射医学技术,规范操作医学影像设备,尤其是在县级疾控中心广泛应用的DR数字摄影设备,更能提高影像图片的分辨率,为临床诊断工作提供更多充分的图像信息以及诊断依据,提高临床工作效率。本文根据本区疾控中心的情况,简要分析县级疾控中心如何利用放射医学技术实现DR的规范操作,以作参考。

  • 标签: 疾控中心 DR 技术规范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19台医用数字X射线摄影(DR)机质量控制验收检测的结果,评价其应用质量现状,并为后续检测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天津市和内蒙古自治区部分医疗机构新安装的17种型号(共19台)DR,根据《医用常规X射线诊断设备质量控制检测规范》(WS 76-2017)和《医用数字X射线摄影(DR)系统质量控制检测规范》 (WS 521-2017)对其通用检测项目(如管电压指示的偏离、输出量重复性等)和专用检测项目(如暗噪声、极限空间分辨力和低对比度细节等)进行检测与分析。结果受检DR机的专用检测指标除暗噪声、探测器剂量指示、极限空间分辨力、低对比度细节、自动曝光控制(AEC)灵敏度和AEC管电压变化一致性建立基线值外,其余的验收检测结果均满足WS 76-2017和WS 521-2017的要求。通用检测项目结果:60 kV和80 kV的管电压指示的偏离为-3.61%~2.71%,100、117、120和121 kV的管电压指示的偏离为-2.9~4.9 kV;输出量重复性范围为0.0290%~1.4700%;80 kV和81 kV对应的有用线束半值层为2.5~5.9 mm Al,在设置时间≥100 ms和<100 m时,曝光时间指示的偏离分别为-5.19%~2.40%和-7.15%~2.80%。专用检测项目结果:成像中均不存在残影和伪影;暗噪声检测建立的基线值为14.2~5262.0;探测器剂量指示建立的基线值为188~ 60 280;AEC灵敏度的基线值为0.67~6.90 mAs;AEC管电压变化一致性的基线值为2.20~ 6.69 μGy;响应均匀性为0.11 %~4.70%;测距误差为-0.40%~1.45%;AEC电离室之间的一致性为-8.70%~5.15%;在水平和垂直方向的极限空间分辨力分别为2.2~3.7 lp/mm和2.2~3.4 lp/mm ;信号传递特性的拟合公式的决定系数均>0.98。结论DR机质量控制验收检测的结果符合WS 76-2017和WS 521-2017的要求;清楚、完整的检测条件和验收检测结果可为后续检测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医用数字X射线摄影机 验收检测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X光影像数字技术在肺脓肿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收集的60例肺脓肿的全部临床资料,根据其临床表现与X光影像数字技术检查进行诊断。结果吸人性肺脓肿早期可见大片浓密模糊浸润阴影,边缘不清或团片状浓密阴影。脓肿形成,脓液排出后,可见圆形透亮区及液平面。X光影像数字技术检查,诊断敏感性71.05%,误诊为肺结核2例、肺癌3例、间质病变2例。治疗后各类X光影像数字技术表现检出率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X光影像数字技术是诊断肺脓肿的主要方法,可显著提高对急性肺脓肿的诊断率;它不但能定其脓肿的部位、范围而且还能指导体位引流方向,还可确定有无脓胸、肺不张等。

  • 标签: X光影像数字化技术 肺脓肿 效果
  • 简介:摘要对比增强乳腺X线摄影(CEM)是乳腺影像检查的新技术之一,其在注射碘对比剂后可获得常规乳腺X线摄影图像和双能量减影图像,并同时反映乳腺病变的解剖学特点和血供情况。相较于乳腺MRI,CEM具有检查时间短、费用低、患者耐受度高、阅片相对简单等优势,但亦存在碘对比剂安全问题等固有技术局限。近年来,随着CEM研究数量增加,其在乳腺癌诊断、术前分期、疗效评估乃至筛查等多个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与潜力被逐步认可。本文拟对CEM技术在临床及科研工作中的应用与挑战进行总结,并展望其未来应用前景。

  • 标签: 乳房X线摄影术 新技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DR在急诊X线摄影拍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8月—2012年6月应用DR成像技术急诊拍片患者1000例的临床资料,并观察DR在X线拍片的效果。结果急诊患者采用DR摄影拍片技术,不仅能够提高影像质量,而且具有强大的处理功能和远程传输功能。结论DR在急诊X线摄影拍片中应用,影像质量能够进一步提高,并且对简化工作程序,降低劳动负荷,同时还能够为临床诊断和治疗争取救治时间。

  • 标签: DR 急诊 X线拍片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肿块MRI检查与X线钼靶摄影的差异。方法收集我院乳腺肿块患者,年龄26~68岁,平均(48.7±16.4)岁,共计135例,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对比乳腺肿块MRI检查与X线钼靶摄影的结果。结果与病理结果“金标准”对比,乳腺肿块MRI检查与X线钼靶摄影检查的敏感度、特异性分别为(96%、83%)、(79%、71%),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乳腺肿块MRI检查诊断乳腺肿块良恶性的价值高于X线钼靶摄影

  • 标签: 乳腺肿块 MRI X线钼靶
  • 简介:目的比较直接数字X线摄影术(DR)与传统X线在骨骼系统不同部位的成像质量。方法选择我院120例患者骨骼系统不同部位DR平片以及同时期常规X线平片共150对,由5位影像学医师分别对每对图像进行一一对照,观察骨皮质、骨松质、骨膜、周围软组织、骨折、潜在的病理损害以及总体印象7项指标,按5个等级对各项指标进行评定并打分。同时由3位骨科医师从诊断角度对不同部位疾病的成像满意度进行临床评价。结果DR对于骨皮质、骨松质、骨膜、周围软组织、骨折、病理损害的成像质量及总体印象明显优于传统X线,统计学意义差异非常显著(P〈0.001)。对脊柱及骨盆疾病DR诊断满意度明显高于普通X线(P〈0.05),而对于普通四肢病变,二者满意度相当(P〉0.05)。结论在临床骨骼系统应用中,DR图像质量大多数情况下明显优于传统X线,但从临床诊断角度来看,脊柱及骨盆成像时应优先选择DR,而对四肢病变则可首选传统X线检查。

  • 标签: 骨骼系统 直接数字X线摄影术 传统X线 对比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DR胸部X线摄影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8年1-12月我院接受的62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别进行X线诊断和DR诊断。对比两种诊断结果。结果DR诊断准确率、特异度、敏感性均高于X线诊断,差异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R诊断片甲级片所占比例高于X线片,但废片、乙级片所占比例均低于X线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者的临床诊断中,DR技术的应用,提高了诊断精准率,并且获得了更好质量的诊断线片。

  • 标签: DR X线片 诊断 胸部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