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3 个结果
  • 简介:以SiO2、碳黑和少量添加(CaO,MgO或Al2O3)为原料,在流动氮气中于1350~1550℃下,对SiO2碳热还原-氮化产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试样S-1,S-2分别在1400℃和1450℃加热4h后,均生成Si2N2O和Si3N4混合物;在1550℃保温4h,这2种试样生成的产物均为SiC.试样S-3在140℃和1450℃加热4h后所得产物为Si3N4和SiC.氧化物添加可以促进碳热还原-氮化反应的进行,并保留在生成的粉末体中,在随后的粉末热压或无压烧结中起烧结助剂的作用.

  • 标签: 二氧化硅 碳热还原-氮化 添加剂 氮化硅
  • 简介:微电子封装材料要求具有高热导率和特定的热膨胀系数。钨铜二元假合金系列材料是可选材料之一。根据特别的热物理性能要求设定和钨铜合金各种工艺的组织结构特点,可确定具有理想且稳定的热物理性能的材料组织结构应为二元连续液相烧结组织,即以钨颗粒为骨架,主导CTE值的变化,铜液相凝固态连续地分布在间隙和烧结颈侧隙。要获得这种组织、对工艺和性能控制将有更苛刻的要求。作者根据金属合金及复合材料性能理论,针对钨铜二元合金的互不溶性特点、二元素的弱交互作用,运用组织结构模型和建立理论热物理模型,用于计算和预测二元系合金热物理性能的变化趋势和范围,以图对该合金的成分和性能设计与控制提供初步的理论依据。

  • 标签: 铜钨合金 热物性能 模型
  • 简介:为了更好的研究板坯连铸过程中上表面保护渣层的耦合流体流动及其热眭能,构建了稳态有限元模型。此三维(30)FIDAP模型包括对通过计算熔融钢水的流场速度在保护渣/钢水交界面产生的剪切应力的计算。同时还包括凝固和熔融过程中对不同温度条件下保护渣性能变化的研究。

  • 标签: 表面保护 流场速度 表面覆盖剂 连铸结晶器 渣层 热性能
  • 简介:采用水热法制备表面活性聚甲基丙烯酸-季戊四醇四-3-巯基丙酸酯(PTMP-PMAA)修饰的具有光热效应的纳米WO3-x粉末,通过X射线衍射(XRD)分析、透射电镜(TEM)观察、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以及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谱)分析及光热性能测试等,研究所得纳米粉体材料的结构及其在不同浓度与pH值下的光热性能。结果表明,水热法制备的WO3-x粉末为球形的非整比结构的W17O47,粒径小于10nm。随WO3-x的pH值降低或质量浓度降低,粉末的紫外吸光度增加,光热效应提高。pH值为6.4、质量浓度为800μg/mL的WO3-x经光热转换后,可实现在5min内约19℃的温度上升。考虑到人体体温为37℃,肿瘤部位的pH值为6.0~6.5之间,此质量浓度下纳米WO3-x粉末可用于光热治疗并实现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效果。

  • 标签: 水热法 WO3-x pH值 浓度 光热效应 紫外吸收
  • 简介:研究了非离子型有机添加P强化铝酸钠溶液晶种分解过程的影响因素,同时引用XRD分析了不同晶种的活性。结果表明:添加P可有效提高分解率,显著改变产品的形貌,并具有一定增大产品粒度的作用;晶种性质极大影响添加的效用,特别是(002)晶面所对应的峰越强,晶种活性越好;研究了最佳工艺条件为在种分过程开始10h后加入100mg/L添加,保持晶种系数为3.39,最后于34h以后取出产品;晶种是分解过程的主要因素,添加仅能进行改善。

  • 标签: 晶种分解 添加剂 粒度 分解率 晶种活性
  • 简介:利用SEM、粒度分析、X射线衍射谱线宽度分析、XPS等现代分析测试手段对机械活化黄铁矿物理性能和表面结构进行了研究.实验表明,机械活化黄铁矿可导致表面吉布斯自由能的增加、机械储能的增加和极少量新物质的生成.

  • 标签: SEM 粒度分析 X射线衍射谱线宽度分析 XPS 黄铁矿 机械活化
  • 简介:阐述了利用DataGuard备份原理对计量衡系统数据库进行自动物理备份的过程,DataGuard建立了数据冗灾系统、实现数据保护、故障恢复功能。

  • 标签: 计量衡系统 物理备份 DATA GUARD ORACLE10G
  • 简介:通过物理实验,研究煤万向节布料器对块煤的布料规律。实验表明:随着料线高度和溜槽角度的增加,炉料的落点位置向远离炉中心一侧移动,料流宽度逐渐变宽;随着加入物料量的增加,所形成的料堆的内外堆角逐渐增加,最终形成稳定的料堆,内外堆角不再变化,且内堆角大于外堆角;料堆稳定后,内堆角随着料线高度和溜槽角度的增加变化不大,外堆角随着料线高度的增加和溜槽角度增加变化显著,特别是料堆在炉墙处形成时,外堆角变化很大。

  • 标签: COREX熔化气化炉 万向节溜槽布料器 溜槽角度 料线高度 料堆形貌
  • 简介:研究了K4169高温合金在各种工艺条件下及向熔体中加入复合细化时的晶粒组织.结果表明.降低浇注温度和加入复合细化可以明显细化冷凝后基体的晶粒和提高铸件断面等轴晶的比例。在通常的浇注温度1400℃下加入复合细化济.对合金熔体进行或不进行过热处理时.可使圆柱锭的品粒分别细化至ASTM11.7级和ASTM3.2级:断面等轴晶的比例分别达96%和99%以上.当浇注温度为1420℃,加入复合细化利并对合金熔体进行过热处理时,可使圆住锭晶粒细化至ASTMM10.5级,断面等轴晶的比例达90%以上,提出了晶粒细化的机理并对晶粒细化后断面等轴晶比例增大的现象进行了分析。

  • 标签: 晶粒细化 细化剂 高温合金 浇注温度 晶粒组织 铸态组织
  • 简介:单分子磁体(single-moleculemagnet)是由分立的、无磁性相互作用的纳米尺寸分子单元构成的一类特殊磁体,每个分子都是一个独立的磁性功能单元,其在高温下表现为超顺磁性,在低温下出现磁滞和磁化量子隧穿行为。

  • 标签: 单分子磁体 介电效应 稀土离子 中科院 物理 纳米尺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