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35 个结果
  • 简介:本文结合环境友好润滑油产品的开发工作,利用高压差热扫描示量法(PDSC)研究了3种典型抗氧剂T501、T531和DNA对菜籽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并考察了浓度对抗氧剂作用效果的影响。另外,根据阿仑尼乌斯公式计算了不同油样氧化反应的活化能,证明了PDSC是一种快速简便评价基础油氧化稳定性的方法,适用于抗氧添加剂配方的设计工作。

  • 标签: PDSC 氧化稳定性 抗氧剂 基础油
  • 简介:随着渤海海域油气田开发高潮的到来,众多油气田相继投入开发,与此同时,大量含油气构造的评价工作也提到议事日程.研究和总结油气田开发中出现的问题,进而反思油气藏评价工作,有利于降低开发风险.文中根据JZ9-3、QHD32-6、SZ36-1、QK18-1、QK17-3、QK17-2等油气田ODP方案实施和生产情况,分析和总结了由于油气藏评价阶段工作量不足以及对地质模式认识上的偏差给油气田开发造成的困难,并对今后的油气藏评价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

  • 标签: 油气田开发 油气藏 评价 渤海海域 开发风险
  • 简介:海拉尔盆地地质情况复杂、油水层解释难度大,特别是储集层是否含水难于判断。针对这一情况,从罐顶气轻烃分析角度,在分别探讨芳烃、环烷烃、烷烃的物理性质与储集层含水性关系的基础上,阐述了优选含水性评价参数的依据,通过该盆地40多口评价井储集层轻烃参数的统计分析,建立了芳烃百分含量与异构烷烃/环烷烃峰面积比值的解释评价图板。该图板在海拉尔盆地37口井的应用中取得了较好效果,总体解释符合率达到85%以上,有效地解决了该盆地油水层解释评价难的问题。

  • 标签: 轻烃分析 储集层 含水性 参数优选 评价图板 应用效果
  • 简介:港北潜山石炭-二叠系地层煤、碳酸盐岩、砂岩等岩性交互发育,且多为过渡岩性,有效的岩性识别直接制约物性和含油性的评价,如何有效评价港北潜山岩性是测录井综合评价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针对港北潜山上古生界复杂储集层岩性特征开展研究,形成了一套测井、录井资料相结合,适合港北潜山上古生界碎屑岩储集层的岩性评价技术,提高了潜山复杂储集层的岩性识别能力,为储集层有效性及含油性的评价奠定了基础,为油田增储上产提供了技术保障。

  • 标签: 潜山 上古生界 岩性识别 岩性特征 逐级剥离 测井
  • 简介:简述了压力容器运行中潜在的物料泄漏、火灾、爆炸三种危害事故引发的环境污染事故,论述了造成压力容器危害事故的原因,提出安全技术、职工教育、设备管理和应急预案方面的防范措施。阐述了安全技术措施是压力容器正常运行的前提和基础;职工教育措施是压力容器正常运行的关键;设备管理措施是压力容器正常运行的保障;应急预案是减轻压力容器环境污染事故损失的屏障的理念。

  • 标签: 压力容器 环境污染 防范措施
  • 简介: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强,世界石油产业的同业竞争和国际化竞争必将深入,升级,中国石油工业也必将面临更为激烈的竞争和更为严峻的挑战,因此,清醒地分析我国石油工业的竞争优势和劣势,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和对策措施,对于国家和企业来讲都是至关紧要的。

  • 标签: 中国 石油天然气工业 发展战略 市场竞争 投资
  • 简介:根据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储层300余块压汞样品、260余块铸体及100余块图像孔隙分析结果,参考前人关于碎屑岩储层特别是低渗透储层的划分标准,文章将低渗透砂岩储集层分为4类4个亚类,4类即低渗透层(Ⅰ类)、特低渗透层(Ⅱ类)、超低渗透层(Ⅲ类)、致密层(Ⅳ类),其中特低渗透层和超低渗透层是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的主要储层类型,故又根据孔隙结构特征、物性特征以及油层厚度的常用划分标准等将二者各细分为2个亚类。

  • 标签: 低渗透 储层 分类 标准 鄂尔多斯盆地
  • 简介:根据岩心观察、铸体薄片及压汞曲线等资料,对胡尖山油田长4+52储层的岩石学特征、孔喉特征及成岩作用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对储层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胡尖山油田长4+52储层岩性主要为极细-细粒长石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储集空间主要为残余粒间孔和长石溶孔,片状和弯片状喉道为主要渗流通道,成岩作用类型主要包括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和溶蚀作用。长4+52储层类型以Ⅰ/类和Ⅲ类为主.为典型的低孔、超低渗储层。

  • 标签: 储层特征 综合评价 长4+52储层 胡尖山油田 鄂尔多斯盆地
  • 简介:针对高含钡地层条件,以有机酸A和有机酸B为主要原料,制备了防垢剂FX.考察了防垢剂加量、防垢时间、温度、氯化钠含量、体系pH值对高含钡地层条件下硫酸钡垢防垢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防垢剂FX是一种很好的硫酸钡垢防垢剂,当防垢剂FX加量为26mg/L、体系pH值大于9、温度小于70℃、防垢时间为18h时,防垢剂FX的防垢率可达80%以上.

  • 标签: 防垢剂 硫酸钡 pH值 制备 原料 氯化钠
  • 简介:孙岗区块是泌阳凹陷一个复杂含油区块,由于该区块不同断块储集层气测参数规律性不明显、气测全烃异常相对幅度与储集层流体性质相关性差、异常显示组分特点不同,导致储集层解释评价难度较大,传统的气测解释评价方法不能满足要求。针对这种情况,在深入分析该区块不同断块储集层气测参数特点的基础上,分别建立了适应不同断块气测异常识别标准,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能量系数的概念,利用其与气测参数建立了不同断块储集层的解释评价图板。通过对该区块气测与钻时曲线形态关系的分析,提出了适合该区块特点的气测曲线"幅差形态"解释方法。经新井钻探验证,其方法能够满足该区块解释评价的需要,在储集层解释评价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标签: 气测录井 异常显示 解释图板 幅差形态 储集层
  • 简介:针对目前元固相完井液存在的问题,以羟乙基纤维素增粘剂、磺化沥青降失水剂、磺化烤胶降粘剂、氯化钠、氯化钾、碳酸钙、氯化钙、溴化钠及甲醛杀菌剂等为主要原料,研制了一种新型低伤害无固相完井液及其高密度配方体系。该体系pH值为8—9,表观粘度为36—52mPa·s,API失水量可控制在10mL以下,120℃热滚10h后的性能基本无变化,90℃热滚16h后的红泥岩回收率达96.8%,常温下放置14天后不沉降、不发霉。研究结果表明,该无固相完井液体系对油气层伤害低,配方中碳酸钙可酸化溶解,可泵性好,对红泥岩等的水化膨胀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并且具有较好的抗温性、沉降稳定性和防腐性。

  • 标签: 完井液 低伤害 无固相 高密度体系 配方 性能评价
  • 简介:通过岩心观察和露头描述,在四川盆地上三叠统发现了大量遗迹化石,为该盆地沉积相的确定提供了重要证据。遗迹化石可分为3大类,即形态清晰的动物遗迹化石、逃逸构造和古植物根迹(主要为须状根迹)。形态清晰的动物遗迹化石可分为3大类7属10种(包括2个未定种):①居住迹包括Skolithoslinearis,S.verticalis,Arenicolitesichnosp.,Cylindriumichnosp.,ophiomorphanodosa;②进食迹包括Planolitesbeverleyensis,Pmontanus,Palaeophycustubularis,andPstriatus;③牧食迹包括Cochlichnusanguineus。根据遗迹化石的分布及沉积环境分析.可识别出3个遗迹组合:①Cochlichnus.Planolites遗迹组合,主要由进食迹和牧食迹组成,形成于潮间泥坪沉积环境,局部地区发育沼泽;②Cylindricum-Planolites遗迹组合,以居住潜穴和进食潜穴为主,遗迹化石的丰度和分异度高,代表了潮间带沉积环境;③Skolithoslinearis遗迹组合.由长的垂直或高角度倾斜的悬食居住潜穴构成,形成于潮间砂坪和水下分流河道.环境水体能量随着相对海平面的变化而发生周期性的变化。

  • 标签: 遗迹化石 沉积环境 上三叠统 须家河组 四川盆地
  • 简介:大池干井构造带是川东石炭系天然气富集区之一,已发现4个气藏,每个气藏都有日产量超过100万m^3的气井,但圈闭气充满度却相关悬珠,主体构造轴部的圈闭气充满度低,两侧的低潜圈闭(经地震发现的闭合高度相对较小的潜伏圈闭)气充满度高,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主体构造两翼都丰在倾轴逆断层(倾向背斜轴部的逆断层),阻隔了已进入石炭系储层的气不能侧向运移进入轴部,气只能从被逆断层所控制的狭窄地带由下向上和由构造两端进入轴部,由于捕俘气的范围有限,故圈闭气充满度低,而两侧圈闭一般都紧邻宽向斜,或有通道与宽向斜相连,气源丰富,因此圈闭气充满度高,本区主体构造两侧,特别是东侧尚有较多不同类型的低潜圈闭未探,这些圈闭都紧邻宽向斜或距离向斜或距离向斜较近,气源丰富,具有良好的勘探潜力。

  • 标签: 大池干井构造带 石炭系 天然气藏 四川盆地 气藏评价 油气勘探
  • 简介:系统研究渤西海域两口井沙三段至东下段27块泥岩样品芳烃馏份的显微荧光光谱特征,以红/绿值Q(I650/I500)和λmax值作为判别生油岩演化的参数。研究结果表明,渤西海域中部东下段底部至沙三段生油岩进入生油门限,并处于低成熟阶段;东南部地区东下段底部及下伏地层进入生油门限,东下段底部至沙三段顶部生油岩处于低成熟阶段,大部分沙三段生油岩处于成熟阶段。

  • 标签: 芳烃显微荧光光谱 热演化特征 渤西海域 第三系 生油岩评价 生油门限
  • 简介:页岩储层具有影响因素多、孔渗关系复杂、非均质性强、评价难度大等特征,为了确定页岩气储层评价参数权重的大小,以重庆南川地区龙马溪组页岩为例,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判法对页岩储层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总有机碳含量(TOC)、镜质体反射率(Ro)、有效厚度、孔隙度、脆性矿物含量和渗透率均是影响该区页岩储层质量的主要因素,其权重分别为0.2579,0.1331,0.1191,0.1496,0.1392和0.2011。通过对各参数进行模糊数学计算得到页岩储层的综合评价因子为0.41~0.93,并以此为依据预测了南川地区龙马溪组页岩气储层的分布规律。

  • 标签: 页岩气 储层评价 灰色模糊 龙马溪组 南川地区
  • 简介:储集层流体解释评价一直是油气勘探需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以黄河口凹陷的二级构造带中东部走滑带、中部走滑带、西南斜坡带共计76口井的录井资料为基础,以统计学的判别分析为切入点,分别利用Fisher线性判别方法和核Fisher非线性判别方法对研究区的储集层流体进行识别,其应用效果证实核Fisher判别分析法在黄河口凹陷流体识别的可行性和优越性。经反复分析验证可知,基于核Fisher判别分析方法的符合率均达85%以上,证明基于核Fisher判别分析方法利用常规气测录井资料识别储集层含油性是可行的,对于油水层快速识别评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对于其他区块的储集层流体识别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 标签: 黄河口凹陷 流体识别 核FISHER判别 FISHER判别
  • 简介:当砂岩为单层砂体或多层砂体以不同的方式叠置时,其储层物性及含气性有较大差别。基于砂岩储层精细评价的需要,文章对鄂尔多斯盆地山2段、盒8段进行砂体组合类型的划分与评价。以测井资料及岩心描述为基础,将砂体组合划分为两大类、16种不同的类型。建立了砂体组合的测井、地震响应模式,并对各种砂体组合类型的物性及含气性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厚度较大的单砂体物性及含气性一般优于复合砂体,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单砂体及其复合砂体的物性及含气性较好。苏里格地区盒8下段发育辫状河-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心滩砂体物性中等-较差,向下到三角洲平原、前缘相带物性变好,且以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单砂体、分流河道叠置砂体物性最好。榆林地区山2段以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单砂体及其复合砂体物性最好,分流河道单砂体及其叠置砂体物性较好。横穿沉积体系.由河道中心至河道侧翼物性变差。

  • 标签: 沉积微相 砂体组合 类型划分 预测 评价 山2段
  • 简介:日本国家高级工业科技学院(AIST)与四家日本化学生产商联合推出一个计划,将开发环境友好的创新基础技术,用于多功能分子材料、高分子材料、易分解材料及耐氧化材料生产。该计划的第一阶段将进行到2011年。

  • 标签: 氧化技术 环境友好 生产商 开发 化学 高分子材料
  • 简介:介绍利用计算机提取测井曲线形态特征的方法,研究了根据测井曲线形态特征识别岩性和沉积环境的人工神经网络(ANN)模型,并在SUN工作站上建立了相应的计算机程序。应用结果表明,用ANN模型识别岩性和沉积环境是可行的,并有较好的符合率。

  • 标签: 人工神经网络 测井曲线 形态特征 识别 沉积环境 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