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乙酰葛根素(化合物N-2211)对缺糖缺氧再灌注损伤大鼠海马神经元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原代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元,根据再灌注不同时间(1h,6h,12h,24h)及药物不同剂量(1.6μmol·L^-1,0.4μmol·L^-1,0.1μmol·L^-1)将神经元随机分为17组,每组细胞均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动态观察低糖低氧再灌注不同时间一般形态学变化,MTT检测不同时间神经元活性,氨基酸分析仪测定谷氨酸含量,液闪测量法测定NMDA受体结合力,PT—PCR半定量检测NMDA受体NR1亚基的表达,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神经元内游离Ca^2+含量。结果:乙酰葛根素各浓度明显减轻神经元形态改变,MK-801(10μmol·L^-1)有相同作用;MTY结果提示乙酰葛根素可提高光密度,较MK-801作用显著;乙酰葛根素高、中浓度及MK-801均能降低再灌注各时间点谷氨酸含量,乙酰葛根素低浓度虽能降低谷氨酸含量,但无统计学意义;乙酰葛根素高、中、低浓度不同时间点的受体结合力均比损伤组降低,作用优于MK-801;RT—PCR结果显示乙酰葛根素低、中、高浓度及MK-801组不同时间点的NRI亚基mRNA表达均比损伤组降低;荧光检测结果提示三种浓度乙酰葛根素均可降低神经细胞内Ca^2+浓度,MK-801组亦有相同作用。结论:乙酰葛根素可以减轻神经元的损伤,降低NMDA受体结合力,减少NMDA受体NR1亚基的表达及抑制缺糖缺氧再灌注所致的钙超载。

  • 标签: 乙酰葛根素 缺糖缺氧再灌注损伤 大鼠海马 神经元保护作用 机制 NMDA受体
  • 简介: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甲巯咪唑治疗Graves病的疗效及其对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的影响。方法Graves病患者71例,随机分为小剂量组(36例)和常规剂量组(35例),小剂量组给予甲巯咪唑15mg/d,一次顿服;常规剂量组给予甲巯咪唑30mg/d,分3次口服。比较两组的缓解率、副作用发生率、停药后复发率和TRAb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缓解率、复发率和TRAb水平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均为P>0.05),但小剂量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剂量组。结论对大多数Graves病患者,小剂量甲巯咪唑顿服治疗疗效确切,且副作用少。

  • 标签: GRAVES病 甲巯咪唑
  • 简介:目的研究PVPK30对葛根黄豆苷元水溶解性和溶出性质的影响.方法测量葛根黄豆苷元及其固体分散体、物理混合物的水溶解度和溶出速度,并用X-射线衍射、IR表征药物与PVP在固态条件下的相互作用.结果Gibbs自由能和转移焓均小于零,表明葛根黄豆苷元从磷酸盐缓冲溶液中转移到PVP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是一自发的过程;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葛根黄豆苷元在PVP固体分散体(药物∶PVP<1∶5)中以无定形形式存在;IR结果表明葛根黄豆苷元的羟基与PVP分子中的C=O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结论葛根黄豆苷元的PVP分散体可大大提高药物溶解度和溶出速度.

  • 标签: PVP K30 葛根黄豆苷元 溶解度 溶出速度 X-射线衍射
  • 简介:为了考察pH对利多卡因经皮渗透性的影响,用水平扩散池测定了盐酸利多卡因在不同pH值下通过离体大鼠皮肤的稳态流量(Jss)等参数.结果表明利多卡因游离碱和盐酸盐的经皮渗透性有明显差别,前者的稳态流量为后者的14倍,且滞后时间较短,稳态流量对pH作图呈'S'形曲线,pH接近pKa时稳态流量突增.由此可见,介质的pH值影响利多卡因的经皮渗透性,制剂中应作为一个重要因素考察.

  • 标签: 经皮渗透性 盐酸利多卡因 离体大鼠 皮肤渗透性 稳态流 影响
  • 简介:目的:探讨来氟米特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采用细胞内细胞因子染色、三色流式细胞分析法检测单个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情况.收集25位RA患者和10例接受来氟米特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的RA患者的外周血,对CD4+、CD8+细胞分泌IL-4和IFN的情况进行检测.结果:RA患者和健康对照组的外周血CD4+/CD8+T淋巴细胞中,分泌IFN(的细胞群均比分泌IL-4的细胞群多,同健康对照组相比,RA患者外周血中Th1型细胞明显减少.产生IFN的Th1型、Tc1型细胞和产生IL-4的Th2型细胞在接受来氟米特治疗后明显减少,而Tc2型细胞则无明显增加或减少.结论:来氟米特可能通过抑制Th1型和Tc1型的分化、减少Th1/Tc1型细胞因子如IFN(的分泌而发挥抗炎及改变类风湿关节炎病程的作用.

  • 标签: 关节炎 类风湿 TH细胞 Tc细胞 来氟米特
  • 简介:目的:研究1-(2,6-二甲基苯氧基)-2-(3,4-二甲氧基苯乙氨基)丙烷盐酸盐[1-(2,6-dimethylphenoxy)-2-(3,4-dimethoxyphenthylamino)propanehydrochloride,DDPH]对缺血性脑损伤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永久性结扎大鼠双侧颈总动脉造成慢性低灌注损伤模型。动物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DDPH组(6mg·kg^-1组、12mg·kg^-1组)。于造模手术后第一天开始腹腔注射给药,假手术组及模型组给生理盐水,每天一次,共30天。以Moms水迷宫测定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在体记录大鼠海马群峰电位并予以高频刺激诱发LTP;测定大鼠皮层和海马MDA含量、SOD活性、GSH—PX活性以及NO含量。结果:手术后30天模型组动物学习记忆能力明显损害,水迷宫实验组中模型组大鼠游泳时间延长、空间辨别能力下降;在体电生理记录显示模型组大鼠LTP诱发困难;结扎双侧颈总动脉导致大鼠皮层和海马MDA含量增加,SOD活性和GSH—PX活性显著下降,NO含量下降,而给予DDPH能以剂量依赖性的方式改善慢性低灌所致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损害,并能明显阻遏低灌所致的皮层和海马MDA含量的增加、SOD活性和GSH—PX活性的显著下降以及NO含量的下降。结论:DDPH可以明显改善慢性低灌所致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对缺血性恼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增加慢性低灌火鼠恼组织内NO含量以及增强自由基清除酶活性,减轻脂质过氧化反应,保护细胞膜的作用有关。

  • 标签: 大鼠 慢性低灌注损伤模型 DDPH 缺血性脑损伤 学习记忆 作用机制
  • 简介:目的研究一定剂量的钒酸盐的降糖作用与理糖激素变化的关系。方法采用管饲法喂饲Wistar大鼠20mg·kg^-1·d^-1正钒酸钠(VA)共2wks,观察口服葡萄糖耐量(OGTT)、胰岛素释放曲线、胰高血糖素(Glc)、皮质酮(Cor)、体重的变化。结果Va不影响正常大鼠的OGTT和血浆Glc和Cor水平,而抑制体重的增长;Va显著改善STZ糖尿病大鼠的OGTT,并使升高的Glc和Cor正常化,而低体重和低水平的胰岛素释放曲线无明显改善。结论提示该剂量的Va可有效地降血糖,纠正糖尿病糖代谢和激素紊乱,但对体重仍有较明显的副作用。

  • 标签: OGTT 理糖激素 钒酸盐 糖尿病 胰高血糖素 皮质酮
  • 简介:目的:探讨中药古方天王补心丸对小鼠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理影响及舟楫之剂桔梗在该方剂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小鼠自发活动计数、延长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及抗惊厥试验等方法,观察天王补心丸方、缺桔梗的天王补心丸方、天王补心丸中臣药酸枣仁、酸枣仁与桔梗配伍及其桔梗单独使用时的镇静、催眠与抗惊厥作用.结果:天王补心丸有良好的镇静、催眠与抗惊厥作用,但该方去掉桔梗后,镇静、催眠与抗惊厥效果明显下降;天王补心丸中重要成分酸枣仁本身有较好的镇静催眠作用加上桔梗后效果得到加强,但不如天王补心丸全方,桔梗本身没有镇静、催眠与抗惊厥作用.结论:在天王补心丸方剂的配伍中,桔梗作为舟楫之剂确实能载药上浮,增强该方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 标签: 天王补心丸 桔梗 酸枣仁 镇静 催眠 抗惊厥
  • 简介:目的制备结构相似、键型不同的壳聚糖(CTS)-水杨酸(醛、酮)系列衍生物,考察不同修饰物对溶解度和对金属离子吸附作用的影响。方法一步法制备水杨酰基和水杨醛基壳聚糖衍生物,用化学检识、热分析等方法对其进行表征,用返滴定法测定对Pb^2+和Zn^2+等重金属离子的吸附作用。结果CTS-水杨酰基系列衍生物的溶解度高于CTS的溶解度,且接枝率越高,溶解度越大;CTS-水杨醛基系列衍生物的溶解度低于CTS,接枝率越高,溶解度越低。2个系列修饰物对金属离子的吸附作用都低于CTS,且接枝率越高,吸附作用越低。但酰基衍生物对金属离子的吸附能力高于西佛碱衍生物。接枝率在50%以上时,西佛碱衍生物对Pb^2+和Zn^2+的吸附能力几乎为零;酰基衍生物对Pb^2+仍具有一定的络合作用。结论水杨酰基壳聚糖的溶解度高于水杨醛基壳聚糖,CTS的2-位NH保留1个氢原子有助于提高修饰物的溶解度;高接枝率的水杨酰基-壳聚糖有可能成为Pb^2+的高效解毒剂。

  • 标签: 水杨酰基壳聚糖 水杨醛基壳聚糖 重金属离子络合
  • 简介:通关藤注射液是由萝蘼科植物通关藤[Marsdeniatenacissima(Roxb.)WightetArn.]的干燥藤茎经水提醇沉制成的制剂,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杀灭多种肿瘤细胞和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临床用于食管癌、胃癌、肝癌等的治疗,其有效成分为各种酚酸性成分,包括绿原酸和咖啡酸等。作者分别选用绿原酸、咖啡酸作为对照品,参考文献的方法.

  • 标签: 通关藤注射液 分光光度法 可见 总酚酸 绿原酸 咖啡酸
  • 简介:目的:观察低浓度地氟醚吸入对全麻病人血液动力学和纤溶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胸部手术病人28例,ASAⅠ~Ⅱ级.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观察0.5、1.0MAC地氟醚对病人血液动力学和纤溶功能的影响.结果: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时,病人SBP、DBP和MAP均呈显著性下降,HR显著增快(P均<0.01).分别吸入0.5、1.0MAC地氟醚时,虽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较麻醉前明显下降(P<0.05),但与麻醉诱导后相比,血压未见进一步降低;心率(HR)虽较麻醉前增快,但与气管插管后比较,HR有所减慢.吸入0.5MAC地氟醚后,血浆t-PA含量明显增加,而血浆PAI水平则显著降低,随地氟醚吸入浓度(1.0MAC)的增加,血浆t-PA含量进一步增加,血浆PAI含量进一步降低.结论:0.5、1.0MAC地氟醚对全麻病人血液动力学有一定的影响,可增强机体的纤溶功能.

  • 标签: 纤溶功能 地氟醚 血液动力学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 麻醉药
  • 简介:目的研究厄贝沙坦对高血压病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86例Ⅰ—Ⅲ期高血压病患者经厄贝沙坦治疗4周,用Holter系统监测心率变异性指标,如SDNN,SDANN,LF和HF,结果厄贝沙坦治疗后,血压明显下降,同时SDNN,SDANN,LF和HF明显改善(P

  • 标签: 高血压 厄贝沙坦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心率变异性
  • 简介:分析影响复方薄荷脑滴鼻液中樟脑鉴别的因素。实验表明液状石蜡的质量对樟脑的紫外鉴别有影响,在230~350nm之间有紫外峰值吸收的液状石蜡使樟脑的紫外吸收峰发生紫移。

  • 标签: 樟脑 液状石蜡 紫外峰值吸收
  • 简介:目的探讨大黄总蒽醌对人低密度脂蛋白体外氧化修饰的影响。方法通过体外实验,采用CU^2+诱导的密度脂蛋白的氧化修饰,研究大黄总蒽醌对低密度脂蛋白氧化修饰过程中共轭二烯键、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质、琼脂糖凝胶电泳迁移率变化的影响。结果大黄总蒽醌在试验浓度下可不同程度地抑制低密度脂蛋白体外氧化过程中共轭二烯键的生成,氧化3小时后的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质的增加及琼脂糖凝胶电泳迁移率的变化。随着浓度的增加,其抑制程度增强,有明显的浓度效应关系。

  • 标签: 大黄总蒽醌 低密度脂蛋白 体外实验 氧化修饰 琼脂糖凝胶电泳 动脉粥样硬化
  • 简介:气胸是呼吸系统的急症,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本文收集我院1998年至2002年收治的气胸患者49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 标签: 气胸 临床资料 治疗 免疫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