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对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股骨颈骨折24例患者施行全髋置换术,随访6个月~3年。结果在2周左右患者下地行走,基本恢复伤前功能,优良率达83.3%。结论高龄患者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时,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加强术后管理,可以减少并发症,缩短治疗时间,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老年人 股骨颈骨折 全髋关节置换术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改良阴式子宫切除术与开腹子宫切除术治疗良性子宫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126例良性子宫病变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改良阴式子宫切除术组(A组)66例,开腹子宫切除术组(B组)60例,比较2组患者手术及术后相关情况,并在随访期间对心理和性生活情况进行调查比较。结果阴式手术组在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术后镇痛泵使用率、术后疼痛指数、最早下床活动时间、术后3d平均最高体温、术后胃肠恢复时间、平均住院日及住院费用等方面均较开腹手术组为佳,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随访期间进行心理和性生活调查,结果显示阴式手术组较开腹手术组较好,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阴式手术组较开腹手术组术后病情恢复较快,心理及性生活质量较好,可作为子宫次全切除术治疗良性子宫病变的常规进路,应当推广应用。

  • 标签: 改良阴式子宫切除术 良性子宫病变 临床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及并发血管病变患者红细胞平均体积、平均分布宽度及血小板平均体积、平均分布宽度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47例糖尿病及并发血管病变患者,将其分为糖尿病组(I组)、糖尿病肾病组(II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III组)、糖尿病冠心病组(IV组)、糖尿病脑梗塞组(V组)及正常对照组(VI组)为研究对象,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平均分布宽度(RDW)、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和血小板平均分布宽度(PDW)。结果I、II、III、IV、V组的MCV、RDW、MPV、PDW测定结果均升高,分别与对照组(VI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II、III、IV、V组与I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II、III、IV、V组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MCV、RDW、MPV和PDW的测定对控制糖尿病的发展及其并发血管病变的发生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糖尿病 红细胞平均体积 红细胞平均分布宽度 血小板平均体积 血小板平均分布宽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二代杂交捕获技术(Hybridcapture2,HC2)联合薄层液基细胞学(Thinprepliquid-basedcytologytest,TCT)技术在宫颈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60例HC2-HPV联合TCT检查结果,并与组织学对比观察。结果TCT单独诊断的灵敏度为85.9%,HC2-HPV单独诊断的灵敏度为71.5%,两者联合诊断的灵敏度为97.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段组内细胞学异常分布无明显差异(P>0.05)。各年龄组组间细胞学差异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31~40和41~50组分别占38.6%和45.6%,合计共占84.2%。结论HC2-HPV联合TCT可显著提高对宫颈癌前病变诊断的灵敏度,是宫颈癌早期筛查的有效手段。

  • 标签: 宫颈肿瘤 液基细胞学 活组织检查 人乳头瘤病毒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心脑血管病变患者的生活方式,探讨2型糖尿病并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方法分析186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将其分为合并心脑血管病变组(观察组,n=101)和无大血管病变组(对照组,n=85)。对两组间嗜甜食、嗜荤食、吸烟史、低血糖发作史、低血糖发生频率以及运动频率、运动时间等指标相关分析。结果观察组嗜甜食、嗜荤食、吸烟史、低血糖发作史、低血糖发生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运动频率、运动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心脑血管病变与饮食控制程度、吸烟、经常低血糖发作有关。结论饮食控制差、有吸烟史、经常低血糖发作是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心脑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

  • 标签: Ⅱ型糖尿病 老年患者 心血管病变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血栓通静脉滴注配合电针对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采用美国ACUSON128XP/10型彩色多谱勒超声仪对LEAD患者股动脉、腘动脉的管壁的管腔内径、内膜-中层厚度(IMT)、收缩期血流峰值速度(Vs)及血流量进行检测。结果观察组在改善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LEAD)患者的管腔内径、内膜-中层厚度(IMT)、收缩期血流峰值速度(Vs)及血流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0.01)。结论血栓通静脉滴注配合电针治疗能显著改善LEAD患者血流动力学的相关指标。

  • 标签: 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 血栓通 电针 血流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D44v和nm23-H1蛋白表达与宫颈癌临床及生物学特性的关系。方法用FCM(流式细胞定量分析)方法测定30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组和49例宫颈癌组织中CD44v和nm23-H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CD44v蛋白在CIN和宫颈癌组织中表达分别为1.265±0121和1.337±0.150(p<0.05);CD44v蛋白在CINII级、CINIII级中的表达分别为1.352±0.094和1.302±0.090,均明显高于CINI级1.156±0079(p<0.01);在宫颈癌III期的表达为1.459±0.211高于II期1.319±0.157(p<0.05),II期高于I期1.185±0.081(p<0.05);淋巴结转移组的表达为1.437±0.180,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1.184±0.120(p<0.01)。nm23-H1蛋白在CIN和宫颈癌组织中表达分别为1.124±0.135和1131±0.156(p>0.05);nm23-H1蛋白在宫颈癌I期的表达为1.235±0.198高于II期1.122±0.136(p<0.05),II期高于I期1.042±0.139(p<0.05);淋巴结转移组的表达为1.038±0.164,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1.196±0.156(p<0.05);在腺癌中表达量为1.081±0.151,明显低于在鳞癌中1.178±0.153(p<0.05);肿块直径≥3cm组的表达为1.067±0.125,低于肿块直径<3cm组1.162±0.151(p<0.05);早婚组的表达量为1.061±0.162,低于初婚年龄大于20岁组1.132±0.103(p<0.05)。在有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宫颈癌中,CD44v和nm23-H1蛋白定量表达呈线性依存关系,Y=2.092-0.734X(p<0.01),直线相关分析(r=-0.808,p<0.01),显示二者呈负相关。CD44v蛋白的表达与宫颈癌细胞分化程度、组织学类型、患病年龄、肿块大小、产次、初婚年龄无关;nm23-H1蛋白的表达与癌细胞分化程度、患病年龄、产次无关。结论在宫颈癌中CD44v蛋白高表达和nm23-H1蛋白低表达是判断宫颈癌生物学特性的良好指标。

  • 标签: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宫颈癌 CD44v nm23-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