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调查军队疗养院文职医护人员工作满意度及工作需求,为有效建立文职医护人员管理机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满意度调查问卷及温度计量表对115名军队疗养院文职医护人员进行调查。结果军队疗养院文职医护人员满意度较高的依次为同事间关系、工作环境、上下级关系和团队精神,较低的依次为工资和福利、从工作本身受益、政治待遇和职称晋升。工作需求方面得分较高的依次为增加收入、工作稳定、继续深造学习,较低的依次为有机会更换专业、个人问题上被同情和了解、立功受奖。结论应从提升军队文职人员工作满意度并满足其合理工作需求方面,提高其工作积极性,以确保医疗护理质量。

  • 标签: 文职人员 疗养院 工作满意度 工作需求
  • 简介:目的探讨护士的工作倦怠状况及其与工作压力源、控制感的关系。方法运用护士工作倦怠量表(MBI)、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NJSI)、工作心理控制感问卷(WLCS)对随州市3所医院356名护士进行调查,采用Person相关法分析工作倦怠与工作压力源、控制感的相关性。结果356名护士工作倦怠量表测评中,高度情绪枯竭者占45.5%,高度去人格化倾向者占31.4%,低度个人成就感者为38.6%。在个人成就感纬度上,中专组护士的得分显著低于大专组护士(P<0.05);在去人格化倾向纬度上,手术室组得分显著低于其他科室组(P〈0.05或P〈0.01)。相关分析表明,护士情绪枯竭和去人格化维度得分与工作压力源5个方面因子、控制感均存在显著正相关(P〈0.01或P〈0.001),个人成就感仅与管理及人际关系方面因子、控制感存在显著负相关(P〈0.05或P〈0.001)。结论临床护士普遍存在工作倦怠问题,低学历护士工作倦怠情况较严重,手术科室护士相对其他临床科室护士工作倦怠情况较轻。医院应通过降低护士工作压力源、培养护士内控的性格,以缓解其工作倦怠的情况。

  • 标签: 随州市 护士 工作倦怠 工作压力源 控制感 相关性
  • 简介:目的探讨高危药物输液过程监控表在高危药物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7年3月本院肝病中心使用高危药的846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2015年4月-2016年2月未使用监控表的患儿做为对照组,2016年3月-2017年3月使用监控表的患儿做为观察组,2组输注高危药各4840人次,比较2组渗漏的发生率、渗漏面积(面积兀/4×长径×短径)以及皮肤损伤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渗漏发生率、渗漏面积、皮肤损伤发生率分别为2.7%、(3.4±2.7)cm2、0.02%,对照组分别为6.2%、(7.6±5.1)cm2、0.17%,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危药物输液过程监控表用于婴肝患儿的输液渗漏管理,取得了积极的效果,有效地减少了高危药输液渗漏及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高危药物输液过程监控表 婴肝患儿 输液渗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理安全管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云南省某三级综合医院急诊科收治的58例危重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29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管理模式,干预组予以护理安全管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抢救时间、抢救成功率和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组较对照组抢救时间缩短,且获得的家属护理满意度较高(P<0.05)。结论:护理安全管理模式应用于急诊危重患者的抢救过程可缩短患者抢救时间,提高急诊抢救效率,获得较高的家属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护理安全管理 急诊 危重 应用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妇科护理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方法:以380例妇科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入院时间先后做分组,190例患者进入参照组,开展基础管理;190例患者进入研究组,开展安全管理。分析护理管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同时对以下指标做比较:护理质量评分、风险事件发生率。结果:参照组的护理质量评分为(85.62±3.43),研究组的护理质量评分为(96.14±3.71),数据包分析发现P=0.00。参照组各项风险事件发生率均高于研究组,数据包分析发现P均在0.05以下。结论:妇科护理管理中存在诸多安全隐患,若不加强管理可能引发安全事故,管理人员应当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制定详细的安全管理措施,提高妇科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妇科 护理管理 安全隐患 安全管理措施
  • 作者: 王仙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21-08-05
  • 出处:《母婴世界》2021年 第18期
  • 机构:六盘水市钟山区妇幼保健院,贵州 六盘水 553000
  • 简介:目的:探究分析会阴侧切产妇在护理的过程中应用人文关怀的效果及其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到2019年12月这一时间段本院产科接诊的共计80例会阴侧切产妇作为观察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将所有的产妇分为对照组(n=40)和实验组(n=40),对照组给予常规的临床产科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强人文关怀的内容,对比两组产妇护理前后的疼痛VAS评分、整体恢复情况和预后满意度。结果:实验组产妇在接受了人文关怀护理后,和对照组产妇相比较,产妇的疼痛VAS评分显著降低,且产妇的整体恢复情况明显更好,产妇及其家属的预后满意度更高,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会阴侧切产妇的临床护理过程中增加人文关怀的内容,有利于缓解产妇的疼痛感,促进产妇的预后恢复,预后价值较高,值得基层医院的进一步推广适用。

  • 标签: 会阴侧切;产科;护理;人文关怀;效果;满意度
  • 简介:严重创伤后患者均出现糖原异生增加,血糖水平升高。虽然此时血中胰岛素浓度增高,但胰岛素受体缺乏,糖原无效循环增加,导致糖利用障碍,因而出现应激性高血糖。而创伤患者创伤后出现高代谢状态,造成负氮平衡,营养底物不足又导致严重的能量一蛋白质营养不良而补充能量。高能量营养摄人中,最佳的糖类为葡萄糖,但葡萄糖的供应量过高或输注速度过快又可导致血糖进一步升高,因此需用外源性胰岛素补充疗法,以防止血糖过高。但胰岛素过量,会造成低血糖昏迷而危及生命,因而有效控制血糖,确保创伤患者营养支持顺利进行,寻找有效、稳定、安全、可调的胰岛素最佳给药途径十分重要.现报道如下。

  • 标签: 胰岛素浓度 营养支持 创伤患者 蛋白质营养不良 血糖水平 应激性高血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自由体位分娩过程中采用新的产程管理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3月在我院自由体位分娩过程中采用旧产程管理的62例产妇作为对照组,

  • 标签:
  • 简介:【摘要】近些年,伴随着我国医疗技术水平的日益发展和进步,越来越多的先进医疗设备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医疗中。电子胃肠镜是一种新型先进的医疗设备,使用较为方便,目前被广泛应用于与肠胃疾病有关的临床疾病诊治中,提高了疾病诊断的准确性以及疾病治疗效果。伴随着电子胃肠镜的普及,人们对电子胃肠镜的接受度和认可度也逐渐提高,但是在受检者接受电子胃肠镜检查的过程中,由于需要进行插管操作,加上患者对胃肠镜器械的不了解,导致受检者在检查前会出现恐惧、焦虑等心理状态。另外,由于胃肠镜属于一种介入性的精密医疗器械,其内部零件精细,结构复杂,经常会出现消毒不彻底的现象,容易增加医院感染事件发生的风险。在现如今的医疗机构中,内镜清洗消毒不规范、消毒灭菌不合格的现象普遍存在。本文旨在分析与探讨电子胃肠镜检查过程中受检者的心理状态,并结合受检者的心理状态提出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

  • 标签: 电子胃肠镜受检者 消毒 检查 心理分析 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血透治疗过程中发生体外循环失血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根据血透护理记录以及不良事件报告等资料记录,回顾性分析我院 2017 年 8月至 2019 年 3月在进行血液透析时发生体外循环失血的 18例次血透患者(主要指失血量大于 5ml以上者,不包括透析器和管路凝血导致的失血),对发生失血的原因进行总结和分析 。结果:发生体外循环失血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乳腺癌患者应用赫赛汀治疗过程中对患者应用优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我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中抽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经抽签法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各40例,所有患者均应用赫赛汀治疗,在此基础上,参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应用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与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参照组,数据间的比较有意义(P

  • 标签: 赫赛汀 乳腺癌 优质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磁共振检查肝肿瘤特异性成像时的护理措施和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 90例 2018年 9月至 2019年 9月期间为了肝肿瘤特异性成像检查到我院采用磁共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实验组和对照组, 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 40例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全程优质护理,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检测耗时和焦虑情况。结果:经过全程优质护理的实验组患者在耗时和优质护理方面都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磁共振肝肿瘤特异性成像检查过程中应用优质护理,有助于磁共振检查的顺利完成并缩短检测时间,缓解患者的焦虑情况,值得在磁共振肝肿瘤特异性成像检查过程中推广。

  • 标签: 磁共振 肝肿瘤 特异性成像检查 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追踪管理法在护理安全管理过程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以住院患者80例为对象,研究时间为2019年3月-2020年3月,分为参照组40例与研究组40例,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追踪管理法安全管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护患纠纷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

  • 标签: 护理安全管理 追踪管理法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伴随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人们对于疾病的认识程度逐渐加深,急性心梗病情发展十分迅速,致死率比较高,通常是因为冠状动脉急剧供血不足导致的心肌缺血,如果不及时控制容易引起心肌坏死问题的出现,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由于急性心梗出现到死亡中间持续的时间非常短,所以需要采取有效的抢救和护理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够挽救患者的性命。急诊护理路径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方式,在急性心梗的抢救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价值,降低急性心梗的致死率。本文对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梗抢救过程中的护理价值展开探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 标签: 急诊护理路径 急性心梗 抢救 护理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过程中空气报警的原因分析与报警的处理。方法:通过安装CRRT管路前的检查、各个连接口的紧密度把握、静脉壶液面关注、静脉壶外表的光洁度、血流是否充足等方法做好提前预判。结果:通过以上方法,大大减少了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过程中空气报警频率和因空气报警导致强行被迫结束治疗。

  • 标签: 连续性肾脏替代 空气报警 原因 处理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血透治疗过程中发生体外循环失血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根据血透护理记录以及不良事件报告等资料记录,回顾性分析我院 2017 年 8月至 2019 年 3月在进行血液透析时发生体外循环失血的 18例次血透患者(主要指失血量大于 5ml以上者,不包括透析器和管路凝血导致的失血),对发生失血的原因进行总结和分析 。结果:发生体外循环失血的

  • 标签:
  • 简介:摘要:急性心肌梗死在临床中危险性很高,极易导致患者致死或者致残。临床中可采用急救护理路径对其进行护理,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用更有针对性的护理策略,从而保障最终的急救有效性,本文主要探讨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梗抢救中的护理研究进展。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急诊护理 院前急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细节管理在化疗药安全给药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总结分析医院全年发生的安全用药问题后,有计划性的加强细节管理,从而降低化疗药安全给药问题的发生率,实现化疗药物给药服务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方法:具体分析化疗药安全给药过程中的差错事件原因,从不同角度、新的层面出发强化细节管理,引起更多人对于细节管理的正确认识,实现化疗药安全给药效果的整体优化。结果:化疗药安全给药过程中,细节管理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是提高化疗药给药安全性的关键所在。结论:有效实施细节管理势在必行,不断加强细节管理,化疗药安全给药工作将走向更大的成功。必须提升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使护理人员主动学习细节管理知识、相关技巧、可行性策略等,更好地进行化疗药物配置,进行高效化的分工合作。

  • 标签: 细节管理 化疗药安全给药 应用效果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抢救过程中急诊护理路径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11月在我院急诊科收治的54例AMI患者,通过软件产生自动序列号,将序列号放入密封的信封中,按照进入研究的先后顺序由患者盲抽,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7例。给予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急诊护理路径进行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急救抢救时间、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急诊分诊时间(4.12±0.16minvs5.56±0.28min)、急诊抢救时间(30.23±4.15minvs37.86±4.22min)、住院天数(5.15±0.62dvs8.87±0.45d)明显短于对照组,(P

  • 标签: 急诊护护理路径 急性心梗 抢救过程 护理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