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在临床闭角型青光眼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12名接受的闭角型青光眼合并不同程度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进行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一周前房深度、视力、眼压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后前房深度显著比治疗前高;眼压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视力较治疗前得到了显著的提高(P<0.05);术后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角膜水肿,没有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结论在闭角型青光眼治疗中应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能够有效降低眼压、提高患者视力,同时术后相关并发症低,是安全理想的治疗方案。

  • 标签: 闭角青光眼 超声乳化 白内障吸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手术应用于白内障合并闭角型青光眼治疗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38例白内障合并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手术治疗,观察2组术后的视力、眼压、中央前房深度、房角宽度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术后的视力、中央前房深度、房角宽度更高,眼压更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2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手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效果明显。

  • 标签: 白内障 青光眼 超声乳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乳化手术治疗葡萄膜炎并白内障的效果及对血-房水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92例葡萄膜炎并白内障患者(均为单眼发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研究组进行超声乳化手术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视力情况、房水蛋白浓度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术后,研究组视力矫正率比对照组高(P<0.05)。治疗前,两组房水蛋白浓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房水蛋白浓度比对照组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超声乳化手术治疗葡萄膜炎并白内障效果好,能有效改善血-房水屏障功能。

  • 标签: 超声乳化 葡萄膜炎 白内障 房水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干预护理在老年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围手术期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4例老年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取围手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围手术期干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视力值、眼角膜水肿情况、眼前房出血情况、眼前房渗出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第4d视力值<0.3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第30d视力值>0.8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干预护理在老年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围手术期应用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干预护理 老年白内障合并青光眼 围手术期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在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中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从2014年5月到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计48例52眼,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患眼分为为24、28。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加虹膜周边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眼压、视力水平均有明显改善,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并发症情况方面,观察组患者并发生有效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在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疾病过程中,安全有效,并发症低,在临床中值得推广。

  • 标签: 超声乳化 人工晶体 闭角型青光眼 白内障
  • 简介:摘要目的对非超乳小切口与超乳摘除术治疗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在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中选取50例进行研究,应用随机数表法对患者分组,观察组患者接受非超乳小切口手术的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超乳摘除术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手术并发症总发生率相当(20.00%vs24.00%);同时,两组患者治疗后1周和1个月的视力及眼压无明显差异(P>a0.05)。结论对非超乳小切口与超乳摘除术治疗糖尿病性白内障均有较好疗效,非超乳小切口对手术要求更低。

  • 标签: 非超乳小切口 超乳摘除术 糖尿病 白内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羟糖苷、玻璃酸钠对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术后干眼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提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白内障术后干眼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法进行分组,分别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各50例患者。其中研究组患者采用在常规抗炎治疗的基础上加入玻璃酸钠的滴眼液;参照组患者在采用常规抗炎治疗的基础上加入羟糖苷的滴眼液。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干眼情况及不同治疗时间段的BUT及CFST情况。结果经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干眼症评分显著优于参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干眼症评分显著优于参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不同治疗时间段的CFST评分,研究组患者的CFST评分显著优于参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在常规抗炎治疗的基础上加入玻璃酸钠的滴眼液应用于白内障术后干眼的临床治疗中,可有效缓解患者病症,降低患者的复发率,具有显著地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羟糖苷 玻璃酸钠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 术后干眼
  • 简介:摘要目的剖析白内障术后干眼症用羧甲基纤维素钠眼液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数字抽签法对2016年3月-2017年9月本科接诊的70例白内障术后干眼症病患进行分组研究和对照两组各35例。所有入组患者都实施常规治疗,研究组加用羧甲基纤维素钠眼液。观察两组用药后临床症状的缓解情况,并对各组的疗效作出比较。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14%,明显比对照组的82.86%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选择羧甲基纤维素钠眼液对白内障术后干眼症病患施以辅助治疗,可有效促进其眼干等症状缓解,提高临床疗效。

  • 标签: 白内障 干眼症 羧甲基纤维素钠眼液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并归纳超声乳化联合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小瞳孔白内障的疗效。方法选取48例小瞳孔白内障患者,以抽签法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联合组行超声乳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联合组临床有效率为95.83%(23/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83%(17/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33%(2/2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7.50%(9/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小瞳孔白内障时,超声乳化联合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可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手术安全性较好。

  • 标签: 超声乳化 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 小瞳孔白内障 回顾性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前心理访视及预见性医疗和护理指导在高龄白内障病人术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例高龄白内障病人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术前心理访视并行预见性医疗和护理指导,比较两组病人预约手术时和入院当天下午的焦虑评分、心率和血压情况。结果入院当天下午,观察组病人的焦虑评分、心率和收缩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心理访视并行预见性医疗和护理指导应用于高龄白内障病人术前护理中,可使其生命体征平稳,焦虑情绪减轻。

  • 标签: 高龄 白内障 心理访视 预见性医疗 护理知道 术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实施超乳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取2015年2月到2017年2月间本院收治的220例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进行研究,按患者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小梁组(n=110,小梁切除术)和联合组(n=110,超乳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联合组患者术后3个月眼压与小梁组相比明显较低,前房深度、最佳矫正视力与小梁组相比明显较高,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实施超乳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治疗的效果显著。

  • 标签: 闭角型青光眼 超乳白内障吸除 人工晶体植入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8月-2016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74例,按照单盲的原则将这74例患者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的37例患者接受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虹膜周边切除术治疗,观察组的37例患者接受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眼压与视力水平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均没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眼压与视力水平均有明显改善,观察组患者眼压与视力水平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9.73%)明显高于观察组(13.51%),(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 房角分离术 闭角型青光眼 白内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护理应用于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手术病人护理中的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100例采用手术治疗的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通过随机数表的方式随机平均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比临床疗效。结果2组患者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出现虹膜睫状体炎、角膜水肿、高压眼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护理的总满意度高达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2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手术病人护理中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的效果更佳,能够明显减少并发症的发病率,并可以提高护理的满意度。

  • 标签: 中西医结合护理 糖尿病合并白内障 手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及单纯小梁切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20例行小梁切除术,病例组23例行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术后随访1~2月,观察患者视力,眼压,滤过泡以及并发症的情况。结果单纯小梁切除术组和联合手术组术前视力对比无统计学意义;术后4周及8周组间视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2组患者术前眼压对比无统计学意义;术后4周及8周组间眼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滤过泡单纯小梁切除术组功能型滤过泡18眼,占90.00%,1眼滤过泡平坦不明显,占5.00%;1眼呈泡状滤过泡,占5.00%;病例组功能型滤过泡15眼,占65.21%,8眼滤过泡平坦不明显,占34.78%。并发症联合手术组角膜水肿1眼及病例组纤维渗出性虹膜炎3眼,经药物治疗均恢复;对照组眼底小片状出血3眼(15.00%);病例组5眼(21.73%),均未累计黄斑区。结论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小梁切除术较单纯小梁切除术更有效地控制眼压,提高视力,并发症少,但需提高术者技术及把握好手术时机和方法。

  • 标签: 超声乳化 小梁切除术 人工晶体 闭角型青光眼 白内障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评价XRCC1Arg399Gln和OGG1Ser326Cys多态性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发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搜集有关XRCC1Arg399Gln和OGG1Ser326Cys多态性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发病风险相关性的文章,由2位评价者独立进行文献检索、纳入排除、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选择比值比(oddsratio,OR)作为预后效应量,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0篇文献,均为病例对照研究,其中病例人群2716例,对照人群2721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XRCC1Arg399Gln多态性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发病风险无关联,OGG1Ser326Cys多态性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存在显著相关(等位基因遗传模型OR=1.40,95%CI1.09-1.79,P=0.008;显性遗传模型OR=1.58,95%CI1.07-2.35,P=0.02;隐性遗传模型OR=1.50,95%CI1.17-1.91,P=0.001;加行遗传模型OR=1.92,95%CI1.18-3.14,P=0.009);同时,OGG1Ser326Cys多态性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在中国人群中也存在显著关联(等位基因遗传模型OR=1.35,95%CI1.03-1.76,P=0.03;显性遗传模型OR=1.49,95%CI1.00-2.21,P=0.05;隐性遗传模型OR=1.47,95%CI1.12-1.95,P=0.006;加行遗传模型OR=1.79,95%CI1.08-2.97,P=0.02)。结论OGG1Ser326Cys多态性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发病风险存在显著相关性。

  • 标签: 白内障 单核苷酸 多态性 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