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H-MRS定量分析法诊断脂肪肝的可行性,为脂肪肝的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9-12月间收治的45例脂肪肝患者作为观察组,以及同期45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对象进行肝脏磁共振质子波谱(1H-MRS)检查,利用与仪器配套使用的后处理软件包(spectroscopy)进行测算并记录其水峰峰值(PW)、脂峰峰值(PL)以及水峰峰下面积(AW)和脂峰峰下面积(AL),并据此计算出肝细胞脂质相对含量1(RLC1)。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在AL以及RLC1上均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AW的比较上却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H-MRS定量分析法对于脂肪肝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同时因其无创伤、操作简便易行、结果一目了然等优势值得具有临床推广意义和应用价值。

  • 标签: 1H-MRS定量分析法 脂肪肝 可行性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会阴实时四维超声评估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女性盆膈裂孔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分娩的女性132例按照分娩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剖宫产组57例,阴道分娩组75例,同时收集50例健康已婚无生育、流产史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进行经会阴实时四维超声,三组研究对象静息状态下、缩肛状态下盆隔裂孔各项指标情况比较。结果阴道分娩组研究对象缩肛状态下,前后径、左右径、面积大小较其他两组均不同程度的指标提高,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剖宫产组与对照组研究前后径、左右径、面积大小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会阴实时四维超声评估阴道分娩的女性在缩肛状态下盆隔裂孔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对评估盆底情况有积极的作用。

  • 标签: 经会阴实时四维超声 不同分娩方式 女性盆膈裂孔 影响
  • 简介:目的:建立实时定量RT—PCR检测人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growthfactorβ1,TGF-β1)的方法,对慢性肝炎肝纤维化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bloodmononuclearcell,PBMC)中TGF-β1mRNA进行定量检测。方法:在TGF-β1基因的外显子1和2之间设计一对引物和一条TaqMan—MGB探针;构建TGF-β1质粒克隆,以T7RNA聚合酶体外转录合成带有目的片断的cRNA作为标准品,根据10倍系列稀释cRNA标准浓度对数和其循环域值(Cyclethreshold,Ct)制作标准曲线,检测PBMC中TGF—β1mRNA含量;并对本方法进行方法学评价。结果:重组质粒测序显示插入的片断为TGF—β1mRNA特异性片断,成功的建立了实时定量RT—PCR检测TGF-β1mRNA方法,灵敏度达6.81拷贝,线性范围为6.81~6.81×10^8拷贝,且重复性好,批内、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1.28%-2.27%和2.56%-2.61%,临床应用显示,27例肝纤维化病人PBMC中TGF-β1表达量为1.20×10^8(1.80×10^7~9.80×10^7)拷贝数/10^5细胞,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3.30×10^7(7.24×10^6~5.00×10^7)拷贝数/10^5细胞(P<0.05)。结论:实时定量RT-PCR检测TGF-β1mRNA具有敏感、特异、快速、高效等特点,为TGF—β1mRNA作为肝纤维化的诊断指标提供方法学依据。

  • 标签: 人转化生长因子β1 MRNA 定量检测 肝纤维化 TGF-Β1 RT-PCR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3.0TMR动态增强半定量分析联合ADC值对乳腺疾病患者进行诊断,并探讨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3月-2018年3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55例乳腺疾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组,另外选取同期15例乳腺正常人员作为本次研究的参照组,两组均实施3.0TMR动态增强半定量成像技术诊断,比较两组的乳腺检查情况、早期增强率、ADC(表光扩散系数)情况,分析3.0TMR动态增强半定量分析联合ADC值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55例乳腺疾病患者经过检查之后,被诊断为恶性肿瘤患者有25例;其中浸润性导管癌患者共有18例;被诊断为良性肿瘤患者20例,其中纤维腺瘤患者有15例。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MR成像检出良性病灶20例,恶性病灶25例,良性病变患者和恶性病变患者在注射对比剂后90s的强化率有明显差异。对于恶性患者病灶的形态以及毛刺、环形强化等方面的检查作用突出,在对比剂注射之后的强化效果更加明显。从强化率的角度来看,乳腺癌的强化率最高可以达到(133.5±46.5)%。当b=800s/mm2时,研究患者的ADC值均低于参照组,发生恶性病变的患者更低于良性病变,三组对比数值呈现P<0.05的最终检验结局。结论应用3.0TMR动态增强半定量分析联合ADC对乳腺疾病,能够准确的诊断和鉴别患者的乳腺情况,在临床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 标签: 3.0TMR动态增强半定量 乳腺疾病 诊断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研究台安县在2015~2016年在本医院进行乙肝两对半定量检测结果,并分析男女之间的差异,以此进行进一步的宣传与防治。本次研究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检测法检测,采集8269例患者血清进行检测。结果为患病者为1281人,其中男性患者为776例,女性患者为505例。

  • 标签: 乙肝两对半定量分析乙肝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舒洛地特对糖尿病患者24h尿蛋白定量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1月~2016年6月在我院进行糖尿病肾病治疗的94例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成观察组47例(舒洛地特治疗)和对照组47例(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对患者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经过不同的治疗后,观察组不良症状发生率为2.13%,对照组不良症发生率为10.64%,且观察组患者在24h尿蛋白定量以及尿白蛋白排泄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舒洛地特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而言,可明显减少尿蛋白量,显著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蛋白尿,这也说明舒洛地特可抑制糖尿病肾病向终末期肾病的恶化速度。

  • 标签: 舒洛地特 糖尿病肾病 24h尿蛋白定量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甲状腺占位性病变采用实时超声弹性成像与灰阶超声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我院2015年8月到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60例甲状腺占位性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84个病灶),所有患者分别实施实时超声弹性成像、灰阶超声检查诊断,且所有患者最终经病理诊断确诊,回顾分析不同诊断方法对应的资料。结果实时超声弹性成像在甲状腺占位性病变诊断准确率、敏感性以及特异性方面均高于灰阶超声检查,差异显著(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时超声弹性成像与灰阶超声检查在诊断甲状腺占位性病变方面均有较好的应用价值,但实时超声弹性成像在诊断中更具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实时超声弹性成像 灰阶超声检查 甲状腺占位性病变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甲状腺占位性病变诊断中采用实时超声弹性成像及灰阶超声检查的效果观察。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甲状腺疾病患者68例作为分析对象,共114个甲状腺病灶。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4例,其中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单一的灰阶超声检查,实验组的患者采用实时超声弹性成像及灰阶超声检查,对比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对比内容包括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结果两组患者经过诊断后,实验组患者采用的方法的特异度、准确度、敏感度较对照组高,有明显差异存在,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甲状腺占位性病变诊断中采用实时超声弹性成像及灰阶超声检查进行诊断准确度高、特异度和敏感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灰阶超声 甲状腺疾病 实时超声弹性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造影在门静脉癌栓对肝癌血流动力学中的影响及价值。方法择取2013年10月到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80例HCC患者,合并有PVTT的40例患者设为研究组、未合并有PVTT的4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使用超声造影定量分析技术对PVTT给肝癌患者血流动力学造成的影响进行评估。结果研究组病灶在IMAX、MTT上与肝实质定量分析结果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TP、RT上病灶则与肝实质定量分析结果有一些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病灶所有指标均与肝实质定量分析结果有明显的不同,且组间差异远超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VTT会使肝癌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发生变化,临床可以借此使用超声造影定量分析技术来进行肝癌的诊断。

  • 标签: 肝癌 超声造影 门静脉癌栓 血流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酶底物51孔定量盘法和乳糖多管发酵法检测水中大肠埃希菌的结果。方法用酶底物51孔定量盘法和乳糖多管发酵法分别检测50份水标本,比较大肠埃希菌检出率和检测周期,采用适用性实验法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适用性。结果酶底物51孔定量盘法和乳糖多管发酵法的适用性基本一致,但酶底物51孔定量盘法的大肠埃希菌检出率更高(92.00%),检测周期更短(24.00±0.00小时)(p值<0.05)。结论检测水中大肠埃希菌时,采用酶底物51孔定量盘法更加方便准确。

  • 标签: 酶底物51孔定量盘法 乳糖多管发酵法 大肠埃希菌
  • 简介:目的:评估UroVysion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luorescenceinsituhybridization,FISH)检测(以下简称FISH)在诊断不同部位发生的泌尿系统肿瘤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探究其在泌尿系统肿瘤筛查中的应用前景,并初步探讨将其检测结果结合临床病史以监测膀胱癌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收集368例泌尿外科疑似泌尿系统恶性肿瘤住院患者的新鲜晨尿标本,采用FISH检测,比较其检测结果与临床病理特征间的相关性,分析该检测在不同发生部位泌尿系统肿瘤诊断中的价值,尤其是对于血尿患者的肿瘤筛查以及在膀胱癌随访监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1)采用FISH检测诊断不同发生部位泌尿系统恶性肿瘤(膀胱癌、肾癌、输尿管癌和前列腺癌)时,其对于血尿标本的诊断灵敏度高于非血尿标本(P〈0.05)。(2)采用FISH检测诊断不同病理分级、分期的泌尿系统肿瘤时,其对于高级别肿瘤的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明显高于低级别肿瘤,尤其对于血尿标本呈现出较高的诊断灵敏度(P〈0.05)。(3)在最终确诊为膀胱癌的156例患者中,有45.51%(71/156)的患者在随访中出现肿瘤复发,而FISH监测膀胱癌患者复发的阳性检出率为57.75%(41/71)。(4)采用FISH法随访监测156例最终确诊为膀胱癌的患者,诊断血尿患者在随访中复发的灵敏度高于有泌尿系统肿瘤病史患者的灵敏度。结论:(1)FISH检测在泌尿系统肿瘤诊断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且与肿瘤的恶性程度及浸润程度间有一定的相关性,尤其在诊断高级别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中具有重要价值。(2)FISH检测可用于监测膀胱癌患者的复发及预后,尤其应加强对血尿患者的随访。

  • 标签: 荧光原位杂交 泌尿系统肿瘤 膀胱癌 血尿 预后
  • 简介:目的克隆精子表面蛋白P34H基因的编码区,为进一步体外表达P34H蛋白做难备。方法提取人附睾体部总RNA,并以此为模板,进行反转录PCR获得编码P34H蛋白的基因片段。应用T/A克隆策略,将扩增的P34H基因编码区克隆入T载体,并通过双酶切和DNA测序进行鉴定。同时,以β-actin为内参,进行反转录PCR定量分析,比较P34H在附睾头部、体部和尾部及睾丸组织中的表达量大小。结果成功地克隆了P34H基因。将P34H的cDNA序列登录GenBank,登录号为AF515625。反转录PCR定量分析表明P34H主要在附睾体部表达。结论克隆的P34H基因可用于构建表达载体,为进一步表达P34H重组蛋白进行有关P34H的基础和应用研究打下了基础。

  • 标签: 人精子表面蛋白 P34H 基因克隆 睾丸 附睾 反转录PCR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胎儿系统二维超声联合实时三维超声检查在孕中期单胎妊娠诊断胎儿手足畸形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抽取来本院行产前检查的孕妇14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70例给予系统二维超声检查,实验组70例给予胎儿二维超声联合实时三维超声检查,对胎儿手足畸形进行筛查,观察两组检出率与诊断符合率。结果对照组孕妇检查后,胎儿手部、足部、脚趾显示率分别为94.29%、95.71%、92.86%;实验组孕妇检查后,胎儿手部、足部、脚趾显示率分别为98.57%、98.57%、97.14%,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孕妇胎儿手足畸形检出率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0.00%,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孕中期单胎妊娠孕妇产检中,胎儿畸形筛查是主要检查项目,而应用胎儿系统二维超声联合实时三维超声检查的检出率较高,能够为胎儿手足畸形早期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 标签: 二维超声 实时三维超声 胎儿手足畸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