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舒洛地特对糖尿病肾病患者24h尿蛋白定量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8-18
/ 3

探讨舒洛地特对糖尿病肾病患者24h尿蛋白定量的影响

徐丽娜

黑龙江省鹤岗市宝泉岭管理局中心医院154211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舒洛地特对糖尿病患者24h尿蛋白定量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1月~2016年6月在我院进行糖尿病肾病治疗的94例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成观察组47例(舒洛地特治疗)和对照组47例(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对患者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经过不同的治疗后,观察组不良症状发生率为2.13%,对照组不良症发生率为10.64%,且观察组患者在24h尿蛋白定量以及尿白蛋白排泄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舒洛地特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而言,可明显减少尿蛋白量,显著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蛋白尿,这也说明舒洛地特可抑制糖尿病肾病向终末期肾病的恶化速度。

关键词:舒洛地特;糖尿病肾病;24h尿蛋白定量

[Abstract]ObjectiveTostudytheeffectofsulodexideondiabeticpatientswith24hurinaryproteinquantitative.Theobjectofthisresearchmethodistoselect94casesfromJanuary2015toJune2016inourhospitalforthetreatmentofdiabeticnephropathypatients,theclinicaldatawereretrospectivelyanalyzed,andrandomlypidedintoobservationgroupof47cases(sulodexidetreatment)and47casesofthecontrolgroup(routinetreatment),effectoftreatmentbetweenthetwogroupsofpatients.Resultsthetwogroupsofpatientsaftertreatment,theobservationgroupofadversesymptomswas2.13%,thecontrolgroupofadversediseaseincidenceratewas10.64%,andthepatientsintheobservationgroupin24hurinaryproteinandurinaryalbuminexcretionratewerebetterthanthecontrolgroup,thedifference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theapplicationofsulodexideindiabeticnephropathypatients,cansignificantlyreducetheamountofurineprotein,significantlyreducetheproteinuriaindiabeticnephropathypatients,whichalsoshowsthattheShusulodexideinhibitthediabeticnephropathyprogressiontoend-stagerenaldisease.

[keyword]sulodexide;diabeticnephropathy;urinaryprotein24h

糖尿病肾病(DN)是造成终末期肾病的关键因素之一,其发病率占糖尿病患者的40%,对个体患者相关疾病的发病率以及病死率起着决定性作用。数据显示,少量或多量的蛋白尿则意味着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疾病十分严重,更甚者则会死亡。当前对糖尿病肾病的肾保护治疗主要有:确保患者的血糖、血压恢复正常水平,同时将白蛋白尿控制在低水平内[1]。本研究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在我院进行糖尿病肾病治疗的9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均接受不同的治疗方法,效果满意,具体阐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资料共计94例,均为2015年1月~2016年6月在我院进行糖尿病肾病治疗的患者,其中,男67例,女27例,年龄41~73岁,平均(52.6±1.6)岁,病程5~17个月,平均(10.3±0.5)个月,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47例(舒洛地特治疗)和对照组47例(常规治疗),所有患者均符合WHO1999年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且经过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时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协议,自愿参与研究,两组患者在基础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级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患者经WHO诊断属于伴有白蛋白尿2型糖尿病疾病;体重50~80kg;GFR每分钟超过60mL;HbA1C<7.5%;尿蛋白24h内<1g,BP<130/80mmHg;或尿蛋白24h内>1g,BP<125/75mmHg;曾接受ARB或ACEI治疗[2]。(2)排除标准:患有尿路感染、肾血管疾病、慢性肾炎患者;脑出血、严重心力衰竭、脑血栓、冠心病患者;出血性疾病、血栓或正在使用抗凝药物的患者;AIDS、活动性结核、病毒性肝炎活动期结核;恶性肿瘤;对肝素类物质过敏的患者[3]。

1.3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对患者进行胰岛素皮下注射,从而可以有效的控制患者的血糖,若患者出现合并高血压情况,则加用贝那普利10mg,可起到降压的效果;若患者的血压仍未控制在理想范围内,则使用钙离子拮抗剂[4]。同时对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治疗,具体内容包括运动治疗、饮食治疗等。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情况下加用舒洛地特注射液(意大利阿尔法韦士曼公司,H20080567)进行治疗,60mg/支,1天1支,连续治疗2周。所有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不可使用他汀类药物或者糖皮质激素用于炎症缓解。

1.4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和尿白蛋白排泄率等指标的变化情况。同时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是否出现头痛、血尿、消化道出血等不良症状。

1.5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数据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后24h尿蛋白定量以及尿白蛋白排泄率比较

两组患者经过不同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在24h尿蛋白定量以及尿白蛋白排泄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症状比较

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有1例患者出现血尿情况,不良症状发生率为2.13%,对照组有5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其中头痛1例,消化道出血3例,血尿1例,不良症发生率为10.64%,两组在不良症状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近年来,糖尿病的发病率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增加,在糖尿病的微血管并发症中糖尿病肾病是其表现较为突出的一种,通常会引发ESRD(终末期肾衰竭)。糖尿病肾病的早期标志性的临床症状是蛋白尿,一旦出现此类症状,则其病症将恶化非常严重[5]。部分研究顯示,蛋白尿的严重程度越高,则糖尿病肾病的恶化就越迅速。

在发达及发展中国家中,糖尿病肾病属于糖尿病1型与2型患者的慢性、严重的多发并发症,也是终末期肾病最多见且日益严重的致病因素[6]。日常情况下,糖尿病患者在展开全面的透析治疗之后其存活率会非常低。少量白蛋白尿是糖尿病肾病的早期症状,之后会演变为大量白蛋白尿。在并发之后,肾小球滤过率(GFR)会迅速降低,当形成多量白蛋白尿后,2型糖尿病患者将会严重病变为终末期肾病,其时限最多为7年。尿毒症以及心血管死亡是导致微量白蛋白尿发病的主要原因。糖尿病肾病尚未发现明确的发病机制,由于代谢控制不良假说或血流动力学的过度滤过学说都不能将其病症分析清楚[7]。糖尿病肾病的解剖学特点为肾小球系膜基质增生和基底膜的弥漫性增厚,表现为小动脉壁及系膜的透明变性。电荷选择性、负电荷位点的降少、肾小球基底膜失去分子等是此种病变的并发特征[8]。同时还会引发Ⅳ型胶原质的大量生成、转移生长因子(TGF)-β1的积极活化、糖胺聚糖的生成非正常化等病变。除此以外,糖尿病肾病发病过程中的临床症状还包括组织间质损伤,从而导致患者出现蛋白尿病症[9]。详细而言,在肾小球滤液中生成的白蛋白或者其他蛋白在一定程度上都会损伤肾小管上的皮细胞组织,引发肾小管纤维变性或间质炎症[10]。由此可以看出,尿中的蛋白不但属于生物标志物,而且在糖尿病肾病发病过程中起到激发的作用。若患者的病症属于显性肾病1型糖尿病,ACEI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缓和肾脏并发症的发展,但是在将ARB与ACEI联合用于糖尿病肾病时结果却不尽如人意,尽管缓解了肾脏损伤恶化为终末期肾病的速度,可发病率仍居高不下[11]。为了能够更好地抑制、防治此种病症的并发症,迫切需要寻找一种全新的辅助药物。

糖胺聚糖能够有效的减少白蛋白尿,其糖尿病肾病的保护活性与其对血压、代谢控制无较大关联,因为糖胺聚糖的合成缺陷同糖尿病肾病密不可分,在系膜细胞中的硫酸乙酰肝素在调节与合成的过程中存在遗传缺陷,这就促使糖尿病患者长会出现蛋白尿,糖尿病患者身体中的糖胺聚糖硫酸化酶的活性相对较低,所以,蛋白尿和糖尿病肾病的主要发病机制在于糖胺聚糖链中硫酸化不足[12]。外源性糖胺聚糖的活性不但需要恢复糖尿病引发的糖胺聚糖代谢异常和基底膜的渗透性,还需要恢复基底膜上硫酸乙酰肝素的负电荷,TGF-β1级联反应的过度活化能够有效的促使糖胺聚糖对糖尿病肾病基质的合成[13]。应用糖胺聚糖特别是舒洛地特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展开治疗的过程中,可明显缓解1型、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的白蛋白尿量[14]。舒洛地特能够有效的减少白蛋白尿,还可强化ARB以及ACEI的疗效。实践证明,舒洛地特针对白蛋白尿的治疗十分有效且长久,可见外源性糖胺聚糖不仅为肾脏组织提供优异的解剖学重组以及化学功能,还为实验模型的监测结果做出很大的贡献[15]。本研究选取94例患者,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47例(舒洛地特治疗)和对照组47例(常规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在24h尿蛋白定量以及尿白蛋白排泄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不良症状发生率为2.13%,对照组不良症发生率为10.64%。由此可见,应用舒洛地特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而言,可明显减少尿蛋白量,显著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蛋白尿,且治疗后不良症状发生较少,这也说明舒洛地特可抑制糖尿病肾病向终末期肾病的恶化速度。我们国家类似的研究较少[16],该项目所涉及的治疗手段在国内推广甚少,其要求高技术水准,它也是今后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新方向,还会带来一定的社会影响力、盈利效益,临床效果显著,具有实际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林可意,曾龙驿,舒冏,等.舒洛地特对糖尿病大鼠尿白蛋白排泄率及肾脏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的影响[J].中华糖尿病杂志,2014,1(3):196-200.

[2]姜兆顺,赵建芹,刘元涛,等.舒洛地特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病变的保护作用与机制探讨[J].中华肾脏病杂志,2012,28(2):138-142

[3]王颖,燕树勋.舒洛地特对老年高血压肾损害患者肾功能的影响[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14,30(5):762-764.

[4]张颖娟,连耀国,夏文丽,等.舒洛地特抑制单侧输尿管梗阻小鼠肾间质纤维化[J].北京医学,2011,33(8):157-162.

[5]金晖,孙子林,邱宏玲,等.舒洛地特对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疗效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6):2031-2033.

[6]梁伟,余碧影,丁国华,等.舒洛地特对糖尿病高血压大鼠足细胞podocalyxin表达的影响[J].中华肾脏病杂志,2009,25(7):497-502.

[7]杨绪枫,王筱霞,汪年松,等.舒洛地特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病变和SOCS-1、TGF-β1表达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2,13(9):773-776.

[8]黄聪.不同剂量氟伐他汀对糖尿病肾病患者早期肾功能不全的疗效比较[J].中国临床医生,2014,41(8):38-40.

[9]龙利,陶冬青,金晟,等.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淀粉样蛋白A与血糖及血脂代谢的相关性[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5,26(9):859-860.

[10]林子桐,张超,沈雪梅.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2014,28(5):765-773.

[11]曾健英.加倍剂量阿托伐他汀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脂及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J].广西医学,2014,36(10):1449-1451.

[12]龙利,陶冬青,金晟,等.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淀粉样蛋白A与血糖及血脂代谢的相关性[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2,26(9):859-860.

[13]刘颖.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脂、血小板参数的临床意义[J].河北医药,2014,36(16):2489-2490.

[14]迟家敏.糖尿病合并血脂代谢异常的药物治疗[J].中国新药杂志,2013,20(21):2086-2089.

[15]任健,苏颉,黄灿,等.舒洛地特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尿微量白蛋白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0,12(11):31-33.

[16]刘珊.舒洛地特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观察[J].疑难病杂志,2015,10(1):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