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某部新兵睡眠质量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2015年1月到2016年11月抽取某部新兵120名,应用心理CT系统调查睡眠质量,同时与一般人口学资料进行影响因素的分析。结果在120名新兵中,睡眠障碍发生率为15.0%(18/12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某部新兵睡眠质量的危险因素主要为个性问题,心理防御不良和应激事件(P<0.05)。结论某部新兵的睡眠质量还存在一定不足,个性问题,心理防御不良和应激事件为主要的影响因素,要积极进行预防性管理。

  • 标签: 某部新兵 睡眠质量 影响因素 心理防御不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疗保洁的院感的相关因素分析及其控制对策。方法选择院内所在的保洁人员,进行问卷调查;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利用现场调查、访谈等方法进行调查。结果保洁人员均为临时工,大多来自农村,对保洁相关知识培训的接受能力差,自身防护意识不强,保洁人员在上岗前大多没有接受过医院感染控制相关知识的培训。结论建立医疗保洁的行业标准;加强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按要求规范医疗保洁工作是避免医院交叉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加强和完善保洁人员的医院感染控制的管理,才能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 标签: 医疗保洁 院感 控制对策
  • 简介:目的为进一步研究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以及抑郁情绪在大学生中的发生率和其他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以群体分层抽样法.抽取受试样本1500人.应用抑郁自测量表(SDS)及90项症状自测量表(SCL-90).分别对医学院校入学新生及不同年级的大学生进行测评分析。结果SDS测评发现.医学大学生抑郁情绪发生率为36.6%.其中一年级新生抑郁情绪发生率高.其次是大学4~5年级。SCL-90测评结果与常模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SCL-90项症状自测的因子分以抑郁情绪分值明显增高,与SDS测评分析一致;结论大学生抑郁情绪存在较普遍.在实际工作中.应根据具体情况.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应激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

  • 标签: 大学生 抑郁情绪 医学院校 心理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早孕期卵黄囊大小与妊娠结局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200例早孕期孕妇作为研究对象,依照其妊娠结局,将其分为A正常妊娠组、B先兆流产组、C自然流产组,进行卵黄囊超声检查,记录相关数据信息。结果A组卵黄囊直径为2.63~5.28mm、B组为2.04~0.76mm、C组1.69~10.97mm。A组与B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卵黄囊大小异常时,自然流产率加大,B组与C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孕期卵黄囊大小与妊娠结局之间有密切关系,应当在临床中使用。

  • 标签: 早孕期 卵黄囊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与预防措施。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2016年期间共收治的需进行手术患者且发生切口感染70例患者作为感染组,选择同期在我院进行手术且无切口感染的患者7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经比较,感染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年龄、切口长度、住院时间、体质指数、切口类型Ⅲ进行比较,差异显著(P<0.05),而患者的性别、合并基础疾病、手术时间、营养不良等因素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患者的年龄、切口长度、住院时间、体质指数、切口类型Ⅲ是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通过分析我院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并采用有效的干预措施,有效降低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

  • 标签: 手术切口感染 相关因素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在产后出血中的影响及相关进展。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6年12月产科住院孕妇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孕妇入院后常规护理,实验组孕妇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结果经心理护理后,在产后出血的发生中,对照组明显大于实验组(P<0.05)。结论加强产妇的心理护理,可有效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 标签: 心理干预 产后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电子胎心监护与妊娠结局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到2016年12月我院妇产科待产的1275例孕妇,临产前后开始进行电子胎心监护,分析电子胎心监护结果与实际妊娠结局的相关性。结果1275例孕妇中有219名孕妇的电子胎心监护图形出现异常,异常发生率为17.2%;有248名孕妇出现了不良妊娠结局,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19.5%;胎心监护图形异常孕妇的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为84.5%,胎心监护图形正常的孕妇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为1.0%(P<0.05)。结论电子胎心监护与不良妊娠结局存在相关关系,对产妇进行电子胎心监护,对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 标签: 电子胎心监护 不良妊娠结局 相关性
  • 简介:摘要住院患者跌倒坠床的危险因素有年龄因素、疾病因素、药物因素、环境因素、护理人力因素、心理因素。因此,提出相应预防措施,落实改进措施,才能较好地防止患者跌倒坠床,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

  • 标签: 跌倒 坠床 相关因素 防范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胸腹水中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CA199及CA153检测对癌性胸腹水的诊断价值。方法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检测系统对胸腹水中CEA、CA125、CA199、CA153进行检测。结果胸腹水中相关肿瘤标志物明显高于血清值(P<0.01)结论胸腹水中相关肿瘤标志物检测对癌性胸腹水诊断有重要价值。

  • 标签: 肿瘤标志物 癌胚抗原 糖类抗原125 糖类抗原153 糖类抗原199
  • 简介:摘要本文以鱼骨图的思维方式,从人员、工具、管理、方法四方面对成人疼痛评估实践中的促进因素及障碍因素进行分析。在对国内外文献的检索过程中发现,目前关于成人疼痛评估的研究以量性研究为主,少有人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对疼痛评估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研究与探析。

  • 标签: 疼痛评估 影响因素 护理人员 成人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炎琥宁输液不良反应发生相关因素及其发生的规律与特点。方法收集我院急诊科自2003-2007年间使用炎琥宁发生的不良反应,记录患者年龄、性别、输液浓度、速度、发生反应轻重度等原始参数,以统计处理方法探讨不良反应与上述因素的相关性。结果炎琥宁输液不良反应与年龄,输液速度,浓度,给药途径相关,而与溶媒种类等因素无关。结论炎琥宁输液反应出药物本身可能的因素外,输液过程的某些相关参数会影响其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炎琥宁 输液反应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加强药物控制心率,对慢性心衰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在将我院2013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接收治疗的慢性心衰患者中,随机抽选60例展开分组研究,即甲组与乙组,每组30例。甲组应用基础治疗,乙组加强心率控制,比较两组患者心率控制情况,分析对慢性心衰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乙组心率、血压、心功能均优于甲组,P<0.05,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慢性心衰患者加强心率控制,可改善其预后效果。

  • 标签: 心率控制 慢性心衰 预后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就200例孕妇产前焦虑相关因素调查及护理对策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所收治的200例孕足月产妇,每个研究对象均是在医院内单独完成问卷调查,若产妇的文化程度较低,那么可由护师来进行解释说明。结果非焦虑组产妇的人数为156例,所占比例为66.2%;焦虑组产妇的人数为80例,所占比例为33.8%。孕妇产前焦虑的内容较多,非焦虑组产妇与焦虑组产妇有8个项目(担忧产后疾病与分娩感染、担忧分娩母婴意外、担忧乳水、担忧医生技术、担忧其他人干扰、担忧膳食营养、担忧新生儿误认、担忧胎儿性别、其它)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该深入调查孕妇产前焦虑相关因素,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 标签: 产前焦虑 调查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亢病人血糖、血脂的变化对甲亢疾病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3年9月至2014年3月以来初诊为甲亢的病人60例作为实验组,60名体检健康成人作为对照组进行血糖、血脂的监测比较。结果甲亢组较对照组血糖值升高,甲亢组较正常组可引起血脂指标(TC、TG、HDL-C、LDL-C)降低,两组间进行比较,几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监测甲亢患者的血糖、血脂对病情观察,判断预后以及临床调整用药方案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广州海珠区首次脑梗死(CI)、脑出血(CH)患者发病规律及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7年12月脑卒中首次发病患者经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就诊收入我区的900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发病规律及相关因素进行探讨。其中CI860例,CH40例;昼夜按600~1200、1200~1800、18~000、000~600共4个时间段;发病季节根据广州市区的亚热带地区气候特点按一年四季进行分析。结果首次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显著高于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其中脑卒中男性患者明显高于女性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性性脑卒中发生于600~1200时间段居多,显著高于其他间期(P<0.05),且以春冬两季相对高发,夏秋两季相对低发;出血性脑卒中发病时间段集中于1200~1800,但季节规律性不明显。结论广州海珠区脑卒中患者首次脑卒中发病具有昼夜和季节性规律,在脑卒中防治工作中要充分考虑其发病规律性,并结合亚热带地区的气候因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 标签: 脑卒中 首次 发病规律 相关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降低社会因素剖宫产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孕妇60例,按照单双数的方法划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孕妇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方法,实验组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剖宫产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孕妇受社会因素影响剖宫产率为50%,对照组未进行护理干预的刨宫产率为78.26%;实验组孕妇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6.7%,对照组为80.0%,两种比较的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护理干预的措施能有效的降低受社会因素影响的刨宫产率。

  • 标签: 护理干预 社会因素 剖宫产率
  • 简介:目的探讨大学生应付方式与抑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应付方式问卷和抑郁自评量表对随机抽取的24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抑郁与解决问题、求助因子呈显着负相关,与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因子呈显著正相关;高抑郁组与低抑郁组被试在各应付因子得分上均存在显著差异;逐步回归分析发现,自责、解决问题、退避二因子依次进入回归方程,封抑郁有较高的预测性;在解决问题因子上,男生得分显著高于女生,在合理化因子和抑郁量表上,女生得分显著高于男生;在解决问题因子上,文科生得分显著高于理科生,在退避因子上,理科生得分显著高于文科生。结论大学生应付方式与抑郁关系密切。学校教育应引导学生采取积极的应付方式来缓解抑郁情绪,增进健康。

  • 标签: 大学生 应付方式 抑郁症状 心理卫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肺炎继发腹泻的相关因素及临床治疗路径。方法选取我院儿科门诊2014年6月至2015年7月期间住院治疗的92例肺炎继发腹泻患儿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将92例患儿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观察组46例患者给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蒙脱石散药物治疗方案,对照组患儿单纯给予蒙脱石散药物治疗方案,对比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差异。结果经不同药物方案治疗后,观察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组间差异对比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现实中,小儿肺炎继发腹泻情况的出现,同患儿年龄、药物使用情况、常规治疗操作等多元因素相关。当患儿产生肺炎继发腹泻情况时,科学给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蒙脱石散治疗方案,可有效改善患儿的腹泻症状,促进患儿的预后康复水平,值得临床综合应用推广。

  • 标签: 小儿 肺炎 腹泻 微生态制剂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3~7岁儿童气质与行为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550例3~7岁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的550例3~7岁儿童中,44例为中间偏难养型,占8%,232例为中间偏易养型,占42.18%,28例为启动缓慢型,占5.09%,159例为易养型,占28.91%,87例为难养型,占15.82%;与女童相比,男童中的启动缓慢型所占比例较高(P<0.05),其余均无差异(P>0.05);同时,不同性别儿童的气质维度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气质类型不同的儿童其行为表现也有所区别。

  • 标签: 相关因素 儿童行为 儿童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