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6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前,医院获得性压力性损伤中,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是比例较重的一部分,医疗器械的材质,使用的时间,数量,种类与压力性损伤的发生密切相关,医护对其关注度和认识度不足也是导致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多发的一项重要原因。压力性损伤不仅导致患者住院时间以及医疗费用的增加,也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生理痛苦,间接增加了医患纠纷的发生几率。针对这一情况,我科成立了压力性损伤质量改进小组,以护士长为组长,其他护士为小组成员的质量改进组。同时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纳入护理评价质量的重要指标,小组组长应积极参与到日常管理中去,加强对压力性损伤危险因素的评估,并制定针对性解决对策,指导小组成员做好防护措施。经过2年随访统计,其此类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由10%减少至5%,充分说明了质量改进小组对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的减轻作用。为了让更多的医护人员重视起来,现综述如下

  • 标签: 医疗器械 压力性损伤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颅脑损伤躁动患者集束化干预策略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颅脑损伤躁动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42)和集束化组(n=42),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集束化组在此基础上执行集束化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所发生不良事件的类别、发生率、总住院日以及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集束化组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总住院日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干预策略能有效降低颅脑损伤躁动患者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减少患者住院日,降低住院费用,提高患者及其家属的满意度。

  • 标签: 集束化干预 颅脑损伤 躁动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一年来是临床治疗创伤性连枷胸的经验,浅谈诊治体会。方法以201年2月至2011年5月期间,来我院治疗的87例临床病例进行诊治,从疗效、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结果在曾本院治疗的87例患者,效果令人满意,三个月后随访,身体无明显的不适。结论对于不同的类型采取不同是治疗措施,在诊断后采取最适合的方法,其疗效高、治愈快。

  • 标签: 创伤性连枷胸 肺损伤 诊治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持续冷敷结合功能锻炼促进踝部损伤后软组织肿胀恢复的影响,缩短术前准备时间,以期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方法本采用随机对照的前瞻性研究方法,对收治的62例踝关节骨折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持续冷敷3天并结合主动功能锻炼,对照组患肢制动、间断冷敷。于术后第1、3、7天检查踝部软组织肿胀消退情况,监测C反应蛋白,依据疼痛评分标尺评定患者疼痛情况。主动功能锻炼结合持续冷敷治疗踝关节软组织损伤与对照组比较(制动、间断冷敷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果主动功能锻炼结合持续冷敷治疗踝关节软组织损伤与对照组比较(制动、间断冷敷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持续冷敷结合早期主动功能锻炼可以有效的缓解踝关节损伤后疼痛,减轻踝关节软组织的肿胀,缩短术前准备时间,为患者节约费用,减轻痛苦,促进康复。

  • 标签: 持续冷敷 踝部损伤 CRP
  • 简介:摘要报告12例急性颈髓损伤患者继发低钠血症的观察与护理。认为应当提高临床护士对此并发症的认识,严密监测血钠、尿量和尿钠的改变,密切观察患者意识状态和生命体征变化,注意早期饮食、饮水的干预,实施正确补液、补钠的治疗方法,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 标签: 脊髓损伤 低钠血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致脑疝患者的急救及护理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重型颅脑损伤致脑疝病例80例,对其急救及护理干预效果进行研究。结果入选80例患者存活67例(83.75%),死亡13例(16.2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致脑疝患者虽然病情危重,致死率较高,但全面评估病情,采用合理急救措施,同时予以科学的整体护理,能够最大程度地挽救患者生命,提高预后。

  • 标签: 重度颅脑损伤 脑疝 急救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泌尿系统损伤的临床护理评估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泌尿系统损伤患者24例的临床护理评估及手术前后护理措施进行分析。结果24例泌尿系统损伤患者,保守治疗10例,手术治疗14例,经临床护理及健康教育,出现术后并发症3例。结论通过临床护理评估及临床护理,减轻患者的恐惧焦虑心理,使组织灌流量改变及排尿正常,前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泌尿系统损伤 护理评估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临床中采取B超进行诊断的方法以及应用价值,为临床提供有力的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所收治的通过B超检查并且手术之后证实属于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资料100例,100例患者全部接受B超检查、CT检查以及手术确诊,比较B超诊断结果和CT检查以及手术结果,评价B超检查在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中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100例患者通过B超诊断的准确率以及误诊率和CT检查以及手术确诊结果比较没有显著差异(P>0.05);B超诊断非实质性腹部损伤的准确率以及误诊率和CT检查以及手术确诊结果比较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临床中将B超检查用于诊断腹部闭合性损伤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以明确诊断患者腹腔内脏器损伤位置,操作方法简单,检查安全可靠,同时检查费用低,能够成为临床中对于腹部闭合性损伤初步诊断的首选检查方式,应该在临床中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腹部闭合性损伤 B超诊断 应用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将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88例行气管切开术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应用于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效果理想,有利于患者病情的快速康复,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重症颅脑损伤 气管切开术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及时进行气管切开的临床应用价值,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2015年3月收治的61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气管切开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1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经过医护人员的合理治疗及精心护理,病情稳定好转53例,抢救成功率86.89%,无严重并发症的发生。8例患者因颅脑损伤严重,最终抢救无效死亡,死亡率13.11%。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尽早采取气管切开支持呼吸,做好基础护理,有效的气道湿化、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死亡率,较大程度提高患者日后的生存生活质量。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 气管切开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是临床常见疾病,文章首先从现代医学的角度回顾膝关节内侧副韧带的解剖特点和临床分级诊断,然后通过病案的方式进一步了解其临床损伤机制、辩证要点、中西诊断、治疗原则,再阐述针刺结合中药的治疗过程,最后比较针刺和中药治疗的异同点并论述二种治疗之间的结合优势。

  • 标签: 膝关节内侧副韧带 内侧半月板撕裂 针刺 穿破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2014年3月~2015年7月之间收治的22例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的临床护理观察分析。结果本组22例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经有效治疗及护理后,治愈者17例,好转者5例,有效率为100%。结论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行有效的护理措施,可得到满意疗效。

  • 标签: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臂丛神经损伤规范化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5年1月收治的臂丛神经损伤患者92例,并随机均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于家中自行采用神经肌肉电刺激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实施规范化康复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臂丛神经功能及疼痛症状的改善状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全臂丛、束支部功能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VSA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臂丛神经损伤患者实施规范化康复治疗,可显著改善其臂丛神经功能,有效缓解其疼痛症状。

  • 标签: 臂丛神经损伤 规范化康复治疗 神经肌肉电刺激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辛伐他汀预处理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远程器官心肌和脑组织的影响。方法采用夹闭双侧肾动静脉45分钟后去夹再灌的方法复制肾缺血再灌注损伤(RI/RI)模型。36只SD大鼠随机分成3组(1)假手术组;(2)肾缺血再灌注组;(3)辛伐他汀组,每组12只。取血清测定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含量;取心脏组织测定组织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取脑组织测定组织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肾缺血再灌注组SCR、BUN及心肌和脑组织MDA含量均增高(P<0.05),而SOD活性明显降低(P<0.05)。与肾缺血再灌注组相比辛伐他汀组Scr、BUN及MDA含量均降低(P<0.05),而SOD活性明显增强(P<0.05)。结论辛伐他汀对RIRI大鼠远程器官心肌细胞和脑组织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 标签: 辛伐他汀 丙二醛 超氧化物歧化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首发精神分裂症在工作记忆领域的认知损伤。方法入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和健康常人各3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威斯康辛卡片分类测试(WCST)和数字广度测验(DST)、言语流畅性测试(VFT)作为测评工具,比较两组间工作记忆的差异。结果研究组WCST测试总应答数、持续错误数和非持续性错误显著高于对照组,WCST完成分类数、正确应答数、持续正确数和DST、VFT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332~7.340,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在词语暂存、中央执行加工等分系统存在显著的工作记忆损伤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威斯康辛卡片分类测试 数字广度测验 言语流畅性测试 工作记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踝关节损伤X线检查的临床应用意义。方法将68例急性踝关节损伤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CT检查,观察组行X线检查。结果观察组检出率94.12%,高于对照组8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采用X线检查对于诊治急性踝关节损伤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渥太华踝关节准则可以有效指导临床选用合适的X线检查片。

  • 标签: 急性踝关节损伤 X线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讨论内科慢性病长期输液患者静脉损伤的观察和护理。方法取自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1月近一年期间收治的内科中老年慢性病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54例,女性患者46例,总体年龄46~89岁,平均年龄(69.8±9.7)岁。患病年龄1.5~8年,平均(4.6±0.3)年,作为实验研究对象。结果通过对慢性病长期患者静脉损伤的护理,有效保护了患者的静脉输液安全,降低了患者血管渗夜,血管的痉挛,局部皮肤组织坏死的严重情况,减少静脉炎的发生,起到了显著的疗效。结论针对长期输液的内科慢性病静脉输液患者,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血管实际情况进行护理工作,仔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和血管输液情况的变化,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还要努力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技能,才能更好的控制和预防长期输液给患者带来的并发症1。

  • 标签: 慢性病 输液 静脉损伤 观察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护理措施在乳腺癌放疗患者中预防皮肤损伤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10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放疗,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取预防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皮肤损伤的发生率以及对临床护理的满意率。结果观察组皮肤损伤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防护理在乳腺癌放疗患者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有助于降低皮肤损伤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模式 乳腺肿瘤 放射治疗 皮肤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