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妊娠早期中甲状腺激素水平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 纳入110例女性为研究对象,截取时间为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按照是否妊娠均分为2组,1组为非妊娠适龄生育期健康女性的参照组(n=55),1组为妊娠早期健康女性的研究组(n=55);两组女性均接受甲状腺激素水平检验,观察和对比两组检验结果。结果 在TSH(促甲状腺激素)指标水平方面,研究组(1.26±0.74μU/L)同参照组(3.14±1.09μU/L)相比显著较低;在T3(三碘甲状原氨酸)、T4(甲状腺素)指标水平方面,研究组(132.97±25.13mmol/L、1.97±0.88mmol/L)同参照组(98.13±22.48mmol/L、1.64±0.71mmol/L)相比显著更高,组间差异较大(P<0.05);在FT3(游离三碘甲状原氨酸)、FT4(游离甲状腺素)指标水平方面,研究组(5.06±0.79pmol/L、12.66±1.14pmol/L)同参照组(4.88±0.96pmol/L、12.90±2.12pmol/L)对比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妊娠早期中甲状腺激素水平的检验有着积极意义,是保证母体及胎儿健康的重要措施;建议推广。

  • 标签: 妊娠早期 甲状腺激素水平 检验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对高尿酸血症至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开展早期社区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1年12月本社区收治的高尿酸血症至肾功能不全患者12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实施早期社区干预,分析患者干预前后的血糖及血尿酸等指标水平,生活质量以及患者知识掌握度。结论 干预后,患者的血糖及血尿酸等指标水平分别为(5.21±1.14)mmol/L、(422.12±5.26)μmol/L,显著优于干预前的各项指标(P

  • 标签: [] 高尿酸血症 肾功能不全 社区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造影在肝硬化合并小肝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本次研究的实施中,将纳入70例肝硬化合并小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基本资料调查分析后确认符合研究入组标准,同时为达成研究目的,将对其实施二维超声和超声造影检查,比较两种不同诊断方式对肝硬化合并小肝癌的诊断准确率。结果:经过对70例患者实施二维超声诊断后准确确诊51例,而通过超声造影检查则准确确诊68例,诊断准确率72.85%、97.14%,相比之下超声造影的诊断准确率更高,(P<0.05)。同时,在超声造影检查时确认中-低分化癌病灶数最多,且其开始增强时间、增强峰值时间和开始消退时间均与高分化癌、透明细胞癌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通过超声造影进行肝硬化合并小肝癌的早期诊断有较高准确率。

  • 标签: 肝硬化合并小肝癌 超声造影 二维超声 早期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早期肠内营养在神经重症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6月-2022年5月期间收治的神经重症机械通气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肠外营养治疗以及肠内营养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免疫功能指标。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及免疫功能指标并无显著差异(P>0.05),经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CD3+、CD4+、CD8+以及sIgA指标均相较于参照组患者显著提升,且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参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明显,统计学意义显现(P<0.05)。结论:为神经重症机械通气患者应用早期肠内营养,能够更好地保障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的恢复,且患者生活质量得到进一步促进,该治疗措施应用意义良好,值得将其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早期肠内营养 神经重症机械通气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早期肺部感染诊断过程中比较胸部X线、胸部X线与CT联合检查效果。方法:于2021年06月--2022年06月就诊于本院的早期肺部感染患者122例作为检查对象,按照随机分配原则设为X线组(单一胸部X线检查)、联合组(胸部X线与CT联合检查),各61例。结果:联合组结节影、线样影、磨玻璃影等特征检出率较X线组更高(P

  • 标签: 早期肺部感染 胸部X线 CT 检出准确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期先兆流产治疗中血清孕酮的指导作用。方法:从我院2021年1月到2022年11月间收治的早期先兆流产患者中选取50例,纳入观察组;从同期产检健康者中选取50例,纳入对照组。对两组血清孕酮水平情况进行统计对比。结果:对照组血清孕酮水平值高于观察组,高于需保胎治疗者,高于需保胎治疗但未成功者,P<0.05。保胎治疗成功者血清孕酮水平值高于未成功者,P<0.05。而对照组与保胎治疗成功者之间血清孕酮水平值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进行血清孕酮监测对早期先兆流产治疗具有指导作用,并可判断是否治疗成功,应予以重视。

  • 标签: 血清孕酮 早期先兆流产 诊治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心肌梗死患者治疗中,采用超早期康复护理,观察其效果情况。方法:2021年7月为观察开始时间,2022年6月为观察结束时间,将68例患者分组对比,常规组采用临床常规护理方式,超早期组采用超早期康复护理,观察两组生活质量和情绪状态情况。结果:常规组和超早期组生活质量和情绪状态评分对照中,常规组生活质量评分为75.62±3.31(分)、超早期组为93.25±3.07(分),常规组情绪状态为54.16±3.28(分)、超早期组为42.13±3.17(分),(t=14.508,p=0.006),两组结果有差异。结论:对心肌梗死患者采用超早期康复护理效果优越,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心肌梗死 超早期康复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相关数据研究表明,国外孕妇出现妊娠期高血压的发生率为百分之十二,我国在百分之九左右。大部分孕妇于妊娠期为一过性高血压等表现,分娩后症状也会消失,也有些孕妇因为治疗不及时,诱发各类并发症,甚至丧失宝贵的生命。本次就针对妊娠期高血压的早期护理方面展开全面探究。方法:此次主要针对妊娠期高血压问题进行研究,从妇产科筛选研究病例,共达标的观察主体有80例,以孕妇入院时间将其进行分组,一部分孕妇给予围产期介入常规护理,归为对照组(37),其他孕妇为围产期介入综合护理,确定是观察组(43),对孕妇护理后血压情况、不良妊娠结局、护理满意程度、产后生活质量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结果:由于孕妇的典型表现为高血压症状,这对孕妇身体健康及其不利,为此进行临床干预,对照组依然有部分孕妇血压水平不稳定;调查了此次不良妊娠结局情况,观察组发生率极低;护理工作的开展主要服务对象为孕妇,只有给予优质的护理服务,才能让孕妇身心得到最好的照护,孕妇也会产生认同感,此次调查对照组有部分孕妇反应护理工作服务不到位、护理工作人员态度较差;通过评估量表对孕妇产后生活质量评估,观察组的孕妇基本生活质量较佳,有对比性(P

  • 标签: 妊娠期高血压 综合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脑梗塞患者早期护理干预对语言、肢体康复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本院就诊的62例脑梗塞患者研究,医学观察始于2021年3月止于2022年3月,以双盲法均分为A组(31例,常规护理)和B组(31例,早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B组护理后语言、肢体功能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A组(P<0.05)。结论  脑梗塞患者接受早期护理干预,改善语言、肢体康复功能的效果更佳,获得了越来越多患者的认可,值得推广。

  • 标签: 脑梗塞 早期护理干预 康复效果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急诊脑卒中患者实施早期预警(MEWS)评分对其在分诊中的效果。方法 将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我院急诊科收治106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53例。给予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急救方案进行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急救方案基础上实施早期预警评分。观察两组干预后急救成功几率、神经功能损伤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几率。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急救成功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92.45%、神经功能损伤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MEWS评分应用于急诊脑卒中患者分诊中,可有效的提高抢救成功率、改善患者神经功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急诊脑卒中 早期预警评分 分诊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临床早期实施整形修复对烧伤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此次要求以80例烧伤病例作为对象,入组研究的时间方面显示起始于2020.01内,终止于2022.12内,为期时间为3年,将80例烧伤病例展开分组,具体方法是在随机法下以40例/组作为分两组的标准。两组病例均实施整形修复术,其中甲组为正常期(10d后)治疗,乙组为早期(10d内)治疗。比对甲乙病例的二次手术、并发症、疗效结局及修复满意率。结果:比对二次手术率、并发症占比,显示为乙组各项数值均<甲组(P<0.05)。比对总体疗效水平,显示为乙组合计百分比>甲组(P<0.05)。比对修复满意率,显示为乙组合计百分比>甲组(P<0.05)。结论:临床早期实施整形修复对烧伤患者的疗效尤为突出,既能减少二次手术和各类并发症,又能提升其修复满意水平,可积极推广于临床。

  • 标签: 早期 整形修复 烧伤 治疗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产前筛查干预的应用对于新生儿出生缺陷的价值。方法:选本院接诊的108例产检的孕妇(接诊时间范围为:2022.2-2023.2)进行研究,使用生日单双数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参考组,两组人数均为54,对研究组孕妇进行产前优生筛查,参考组孕妇不予产前优生筛查,比较两组胎儿异常率,新生儿出生缺陷率。结果:研究组胎儿缺陷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参考组(P<0.05)。年龄大于35的孕妇出现新生儿出生缺陷显著高于20~35之间的孕妇,(P<0.05)。结论:产前筛查对于早期发现新生儿出生缺陷有着重要意义,可以提前干预妊娠结果,促进优生优育,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

  • 标签: 产前筛查 新生儿 出生缺陷 优生优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脑出血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9月~2023年9月期间收治90例脑出血患者为观察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5),观察组(n=45)。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早期康复护理。应用中文版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Quality of Life -BREF,WHOQOL-BREF),评价生存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WHOQOL-BREF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出血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可显著提升患者生存质量,有利于机体康复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脑出血早期康复护理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早期康复护理在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3年1月-2024年1月之间收治的SP机械通气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以数字化分为两组,纳入对照组20例施行常规护理,观察组20例施行早期康复护理,对比两组吸痰次数、气管插管时间、住院时间;对比出院时两组肺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吸痰次数少、气管插管与住院时间短(P<0.05);观察组患者出院时肺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可促进SP机械通气患者治疗时间缩短,对患者肺功能的恢复有积极影响。

  • 标签: 早期康复护理 重症肺炎 机械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采取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9月收治的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168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心电图,观察组实施动态心电图,对比效果。结果:观察组诊断结果以及满意度、阳性诊断率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冠心病心律失常 动态心电图 诊断价值 常规心电图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冠心病伴心律失常患者采取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诊断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3月-2019年2月本院接收的65例冠心病伴心律失常患者,分别采取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式诊断结果。结果在总体阳性检出率、室早成对、室早二三联律、房早成对及房早二三联律阳性检出率方面,动态心动图均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心动图在冠心病伴心律失常诊断中应用效果较常规心电图更优,其可以将患者心脏状况清楚反映出来,而且安全性高、无创,值得推广、采纳。

  • 标签: 心律失常 冠心病 动态心动图 常规心动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动态心电图在无痛性心肌缺血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冠心病患者70例作为观察组,7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均接受动态心动图检测。观察两组诊断结果。结果观察组心率各变异指标均低于对照组,有症状性心肌缺血组患者心肌缺血持续时间、心肌缺血发作时间均长于无症状心肌缺血组,心率低于无症状心肌缺血组,ST短压低幅度高于无症状心肌缺血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在无痛性心肌缺血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应用于临床推广。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无痛性心肌缺血 冠心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态血糖监测评估2型糖尿病血糖漂移变化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2019.05-2021-05这两年期间,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45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其划分为研究组,并从同期住院治疗的糖调节正常患者中,随机选择45例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动态血糖监测,展开两组患者血糖漂移变化情况的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三餐前后血糖水平相比对照组患者明显更高,(P<0.05);此外,研究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日内血糖漂移变化相比显著,(P<0.05)。结论: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可采用动态血糖监测评估患者的血糖漂移变化情况,以便为患者拟定相应降糖治疗方案,值得推广。

  • 标签: 动态血糖监测 2型糖尿病 血糖漂移 血糖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