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泌尿结石患者尿路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的特点,以此来为临床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数据。方法:随机选择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在本院收治的80例泌尿结石尿路感染患者为观察对象,对其清洁中段尿标本相关检测结果进行分析,通过分析了解其病原菌种类、菌群构成比及耐药性的特点。结果:了解实验结果可以得知,所有观察对象标本中共检出106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及真菌占比分别为58.49%、29.24%、2.26%。不同病原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不同。结论:泌尿结石且发生尿路感染患者感染的病原菌主要是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且不同病原菌耐药性不同,因此为了确保患者疾病治疗效果,应根据其药敏试验结果确定具体使用的抗菌药物。

  • 标签: 泌尿结石 尿路感染 病原菌分布 耐药性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改善术后康复(ERAS)理念的护理干预对尿路结石患者术后康复及预后的影响分析。方法:将2020年6月至2021年5月住院的80例泌尿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分层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基于ERAS理念的护理,两组均持续干预至出院,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况、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前,两组心理状态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 泌尿系结石 心理状态 术后康复 预后影响
  • 简介:摘要当前,微创经皮肾镜下钬激光治疗方法是通过在皮肤穿刺肾脏处建立工作通道。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镜下钬激光治疗泌尿结石的护理体会。方法纳入本院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接收的67例行微创经皮肾镜下钬激光治疗泌尿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泌尿结石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并分析微创经皮肾镜下钬激光治疗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为35-110min;其中因尿膜出血1例,术后给予夹管后,出血停止;术后发热2例,给予抗菌治疗后,体温恢复常态;经术后肾-输尿管-膀胱X线拍片检查,残余碎石2例。术后并无邻近脏器损伤、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出现,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7.01%。结论微创经皮肾镜下钬激光治疗泌尿结石是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案,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是安全的治疗方案,手术期间配合有效的护理,可有效促进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和满意度,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预后。

  • 标签: 微创经皮肾镜 钬激光治疗 泌尿系结石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泌尿结石合并感染患者临床治疗中应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的疗效。方法:本次试验研究对象主要从我院2021.9至2022.8收治的泌尿结石合并感染患者中随机择取50例,并用电脑分组法将其均分成两组,对照组25例施以软镜钬激光碎石术,试验组25例施以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评析二者

  • 标签: 泌尿系结石 感染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 软镜钬激光碎石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在治疗低位直肠癌时采取腹腔镜与开腹直肠全膜切除术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8月-2022年8月本院5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开腹直肠全膜切除术)与观察组(腹腔镜治疗),对比临床疗效。结果 患者临床疗效与并发症方面,观察组显著要比参照组优(P

  • 标签: 低位直肠癌 腹腔镜 开腹直肠全系膜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泌尿结石合并感染患者临床治疗中应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的疗效。方法:本次试验研究对象主要从我院2021.9至2022.8收治的泌尿结石合并感染患者中随机择取50例,并用电脑分组法将其均分成两组,对照组25例施以软镜钬激光碎石术,试验组25例施以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评析二者

  • 标签: 泌尿系结石 感染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 软镜钬激光碎石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患者行心脏介入术后并发心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来我院行心脏介入术治疗,且并发心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35例患者为例,分析其发生迷走神经反射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本组35例患者并发心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原因包括14例由疼痛刺激引起,9例血容量不足,7例心理因素,5例空腔脏器刺激。所有患者经护理均恢复正常,未有一例出现严重不良后果。结论在对心血管疾病患者展开心脏介入术治疗时,应加强其心理护理,积极做好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工作,以减少心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发生。

  • 标签: 心脏介入术 心血管系迷走神经反射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泌尿系统结石术后患者留置双J管后接受规范化的延续性护理对其产生的影响。方法:随机将43例结石术后留置双J管患者分为参照组(n=21)与研究组(n=22),对比两组生活质量、自我护理能力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各个领域生活质量评分、ESCA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将规范化的延续性护理服务应用在泌尿系统结石术后留置双J管患者中,对于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护理效果佳,值得广泛使用。

  • 标签: 规范化 延续性护理 泌尿系统结石术 留置管 双J管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耳穴贴压联合通淋促排汤治泌尿腔内钬激光术后残留结石的效果。方法:选择的观察对象均为施予泌尿腔内钬激光术的患者,2022年3月至2023年10月时间段入院诊治。共抽选60例,以随机法分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完成手术后嘱咐其多喝水,观察组基于此联合实施耳穴贴压和通淋促排汤,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二者疗效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泌尿腔内钬激光术后残留结石中联合使用耳穴贴压和通淋促排汤治疗,疗效显著,应用价值高。

  • 标签: 残留结石 耳穴贴压 钬激光术 泌尿系 通淋促排汤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镜全膜切除术联合经肛门内括约肌切除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90例超低位直肠癌患者,以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腹腔镜全膜切除术联合经肛门内括约肌切除术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清扫淋巴结数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超低位直肠癌患者,腹腔镜全摸切除术创伤较小,将其与经肛门内括约肌切除术联合应用效果较为理想.

  • 标签: 腹腔镜全系膜切除术 经肛门内括约肌切除术 超低位直肠癌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接受泌尿微创取石术及术后支架管置入患者,应用个体化支架管置入方式对于减少患者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的价值。方法:将80例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支架管置入方式,观察组应用个体化支架管置入方式,统计两组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10.00%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32.50%的总发生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泌尿微创取石术后支架管置入者,采取个体化支架置入方式,可以显著降低患者术后尿频尿急、排尿困难等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个体化支架管置入 泌尿系微创取石术 支架管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在阑尾炎患者中选择常规切除、膜剥离术两种方案,比照其实践效果。方法:选定阑尾炎患者,自2021年1月进行观察对象筛取并完成研究内容,2024年1月截止,共选择观察对象56例,分组方法为随机数字法,观察组(n=28)实行腹腔镜膜剥离法治疗,对照组(n=28)给予常规切除治疗,选择3项观察指标:围术期相关指标、炎性因子改善情况、并发症发生率,比照不同治疗方案的实践效果。结果:统计手术用时及术后恢复指标,观察组时间记录值低于对照组;测定炎性因子,治疗后水平值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14%,对照组则为28.57%,(x =4.3826,P<0.05)。结论:将腹腔镜膜剥离法阑尾切除术应用于阑尾炎患者,可保证手术效果,缩短患者的恢复时间,改善患者的炎性因子水平,预防各项并发症发生,效用显著。

  • 标签: 腹腔镜系膜剥离法 阑尾切除术 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