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乙肝病毒血清学检验采用化学发光与酶联免疫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4月到我院就诊的乙肝疑似患者100例。全部患者血清分别接受酶联免疫和化学发光检验。对比两种方法的乙肝病毒各标志物(HBsAb、HBsAg、HBeAb、HBeAg、HBcAb)的检出率及对不同浓度血清表面抗原检测的灵敏度。结果化学发光对HBeAg、HBsAb、HBeAb的检出率与酶联免疫对三项的检出率对比无差异(均P>0.05),而化学发光对HBsAg和HBcAb两项的检出率(16.0%)、(45.0%)明显高于酶联免疫对这两项的检出率(5.0%)、(20.0%)(均P<0.05)。化学发光对不同浓度血清检测灵敏度要高于酶联免疫,但两者对比无差异(均P>0.05)。讨论与酶联免疫法相比较,化学发光对乙肝病毒标志物的检出率更高,同时化学发光对血清表面抗原的灵敏度要略高于酶联免疫,但在实际检验时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 标签: 乙肝病毒 血清学检验 化学发光法 酶联免疫法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胶体金和酶联免疫应用于艾滋病抗体检测的结果。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3月-11月期间收治的180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研究,所有体检者使用胶体金(对照组)和酶联免疫(观察组)进行艾滋病抗体检测。并对两组的阳性检出率和准确率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阳性检出率和准确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检测艾滋病抗体过程中不管是使用胶体金还是使用酶联免疫,都具有较高的阳性检出率,诊断价值极高。

  • 标签: 胶体金法 酶联免疫法 艾滋病抗体检测 阳性检出率
  • 简介:摘要:目的:比照观察在乙肝病毒血清学检验中采用化学发光与酶联免疫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将2020年1月~2021年2月于笔者所在医院接受诊治的89例乙肝患者当做研究样本,并在乙肝病毒血清学检验过程中给予所选患者化学发光与酶联免疫检测。密切观察并比较上述两种检测方式在血清标志物中的检出情况。结果:化学发光在HBsAg中的阳性检出率为70.79%,在HBeAb中的阳性检出率为38.20%,在HBeAg中的阳性检出率为39.33%,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X2=10.241/12.749/11.125,P<0.05)。结论:与酶联免疫法相比,化学发光在乙肝病毒血清学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更高,既能提升乙肝病毒的临床检出率,又能为后续治疗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值得在鉴别诊断工作中持续应用或推广。

  • 标签: 乙肝病毒 血清学检验 化学发光法 酶联免疫法 临床效果 应用价值 比照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使用一次性根充与分次根充在急性牙髓炎治疗中的长期疗效结果。方法:选择我院于 2018.1月 -2019.1月,总共收治的 80例患有急性牙髓炎问题的患者,并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 40例)和研究组( 40例),对照组使用分次根充,研究组使用一次性根充。 结果:研究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从对急性牙髓炎治疗的长期疗效的角度看,一次性根充法治疗效果优于分次根充,有更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艾滋病抗体检测工作中,酶联免疫以及胶体金的应用比较。方法选择2014年4月-2018年8月在我院进行检验咨询的艾滋病抗体人员1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检测人员血液标本均采用酶联免疫以及胶体金进行检查,最后比较两组不同方法后检测结果的差异性。结果对于进行检测咨询的1200例人员进行检测,数据显示,其中18例人员通过酶联免疫检测结果为阳性,占比为1.50%,剩下1182例人员酶联免疫检测结果为阴性,占比98.50%;而对于胶体金检测而言,19例结果为阳性,占比1.58%,剩下1181例人员进行胶体金检测结果为阴性,占98.42%。由此可以看出,两种检测方式的检测结果无差异性,P>0.05,无统计学意义。对于出现的18例阳性结果经艾滋病检测确诊后,全部为HIV感染者,由此可以看出酶联免疫检测阳性率为100%,胶体金检测阳性率为94.56%,分析数据可以发现,两种检测方法中酶联免疫准确性更高,而胶体金敏感性更高。结论酶联免疫以及胶体金在艾滋病抗体检测中均有较高诊断意义,应用价值高。

  • 标签: 酶联免疫法 胶体金法 艾滋病抗体检测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电化学发光免疫和化学发光酶免疫在梅毒抗体检测中价值。方法:收集96例2022年10月-2023年2月期间,来院进行梅毒检测的疑似梅毒患者为研究对象,经TPPA确诊试验检测阳性85例,阴性11例,再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ECLIA)和化学发光酶免疫(CLEIA)分别对患者标本进行检测。结果:ECLIA和CLEIA的准确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CLIA的灵敏度高于CLEIA,但是CLEIA的特异度高于ECLIA,两种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CLIA与CLEIA用于梅毒诊断具有非常高的准确度,但是ECLIA和CLEIA都存在一定的假阳性或假阴性概率,尤其是0.4<S/CO<5.0的样本,需要俩种方法学综合判断,必要时结合TPPA进行分析,更利于对梅毒早期筛查和诊断。

  • 标签: 电化学发光免疫法 化学发光酶免疫法 梅毒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电化学发光与放射免疫对血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的检测效果。方法:选取{2022.6-2023.6}在我院接受诊治的34例异位妊娠孕妇。选择相同时期在我院实施健康体检的34例健康孕妇。均实施电化学发光和放射免疫检测。分析两种检测方式的灵敏度与特异度。结果:采用电化学发光检测特异度与灵敏度均高于放射免疫(P<0.05)。结论:采用电化学发光检测血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具有较高灵敏度与特异度,值得推广。

  • 标签: 电化学发光法 放射免疫法 检测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肺结核的诊断中联合使用CT与x线检查的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1月收治的66例肺结核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别对本组患者行X线检查与CT联合x线检查,将其诊断结果分别列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比两组诊断准确率。结果观察组的诊断准确率为100.0%,对照组的诊断准确率为8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使用CT与X线检查对肺结核患者进行诊断能够有效地提高诊断准确率,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肺结核 CT X线检查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年轻女性骶髂关节致密性骨关节炎X线、CT影像图像,熟悉该病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分析在我们就诊并确诊为为骶髂关节致密性骨炎180例年轻女性患者影像资料,资料涉及临床资料、X线及CT影像资料。结果致密性骨炎双侧髂骨对称性密度增高21例,单侧髂骨密度增高5例。双侧骶髂骨关节面均密度增高14例。结论致密性骨炎影像不仅仅表现为髂骨骨质片状硬化,也常累及骶骨。

  • 标签: 骶髂关节 致密性骨炎诊断 影像
  • 简介:摘要:习惯性便秘是临床常见的慢性功能性肠道疾病,以大便秘结不通,排便时间延长;或欲大便而艰涩不畅,粪便较硬;或有排便不尽感为主症,病程常持续时间 3个月以上 [1]。近年慢性功能性便秘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国内功能性便秘患病率为 10%-15%, 60岁以上人群的患病率为 18%~ 23%,随年龄的增长其患病率有升高趋势[ 2]。长期慢性便秘可诱发或加重其他疾病,如痔疮、前列腺肥大、肠癌及心脑血管疾病,甚至可危及生命。本研究采用穴位埋线配合走罐治疗老年习惯性便秘患者 18例,取得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 标签: 穴位 埋线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螺旋CT检查与胸部X线检查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45例疑似肺癌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所有患者在病理确诊前均对其进行螺旋CT检查以及胸部X线检查,对两种检查方式结果的敏感性、特异性以及准确性进行比较。结果采用螺旋CT检查肺癌的准确性为91.1%,胸部X线检查肺癌的准确性为66.7%,螺旋CT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胸部X线诊断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种诊断方式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无显著差异。结论螺旋CT检查在肺癌临床诊断上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但由于费用高,因此对于疑似肺癌患者的早期检查应选择胸部X线进行诊断。

  • 标签: 螺旋CT检查 胸部X线检查 肺癌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和X线对于老年股骨头坏死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从2020年3月到2021年3月我院所收治的75例老年股骨头坏死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分别接受CT以及X线检查,观察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检出率,并作比较。结果:CT对于股骨头坏死的检出率为93.33%。X线对于股骨头坏死的检出率为81.33%。CT的股骨头坏死检出率明显高于X线,p

  • 标签: CT X线 股骨头坏死 老年患者 诊断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类风湿性关节炎(RA)早期分别采用X线、MRI、CT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35例RA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X线、MRI、CT检查,对比分析三种方法诊断早期腕关节病变的结果。结果本次35例患者腕关节共70个,CT检查病灶数(9.7%)、MRI检查病灶数(15.8%)均显著高于X线检查(2%),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MRI检出腕关节病变率(100%)、CT检出腕关节病变率(69.6%)显著高于X线28.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X线、MRI、CT检查诊断RA早期腕关节病变都具有一定价值,但是CT、MRI检查效果相对于X线检查更优,假如临床采用X线片检查无法确诊可进一步采用CT或者MRI检查。

  • 标签: 类风湿关节炎 早期腕关节病变 X线 CT MRI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胸部X线联合CT检查在早期肺部感染中的诊断效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6月,医院怀疑为肺部感染的对象104例,对比X线、CT、联合诊断结果。结果CT、联合诊断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符合率高于X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部X线联合CT检查在早期肺部感染中有较高的价值,对于X线疑诊对象,进行CT检查可以降低误漏诊风险。

  • 标签: 肺部感染 X线 CT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深入研究对肺结核患者实施X线,CT检查后,患者检查准确度、灵敏度及特异度。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期间收治的肺结核患者共70例,先后给予X线,CT检查干预措。对比两种检查方式的检查准确度、灵敏度及特异度。结果:干预结束后,CT检查的检查准确度、灵敏度及特异度显著优于X线检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肺结核患者实施CT检查,可有效提高患者检查准确度、灵敏度及特异度,故方案值得推广。

  • 标签: 肺结核 X线 CT 影像学诊断价值 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