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艾司奥美拉唑注射液和奥曲肽微联合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2月-2020年3月期间所收治的66例患者进行此次研究,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各33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联合组进行艾司奥美拉唑注射液与奥曲肽微治疗,比较两组的止血时间与血红蛋白指数。结果 两组各指标存在统计学价值(P

  • 标签: 艾司奥美拉唑注射液 奥曲肽微泵 上消化道出血 
  • 简介:【摘要】 目的 比较胰岛素与常规皮下胰岛素注射两种给药方式治疗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纳入2020年7月-2022年1月本院接收的90例糖尿病患者,以随机抽签法分为两组,各45例。参照组应用常规皮下胰岛素注射治疗,研究组应用胰岛素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血糖控制水平优于参照组;血糖达标时间短于参照组;胰岛素日用量少于参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糖尿病 胰岛素 胰岛素泵 皮下胰岛素注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性消化性溃疡出血采用大剂量质子抑制剂泵入联合内镜下止血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102例老年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51例。A组入院后先给予内镜下止血治疗,再予以质子抑制剂治疗;B组入院后先给予大剂量质子抑制剂泵入治疗24h后再行内镜下止血治疗,对比两组24h止血率、内镜治疗率、再出血率等。结果A组24h止血率为100.0%,高于B组80.4%(p<0.05);B组高危溃疡发生率为29.4%,低于A组80.4%(p<0.05),内镜治疗率也低于A组。A组再出血率为5.9%,与B组的9.8%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老年性消化性溃疡出血应用内镜下止血治疗具有安全性高、快速止血、再出血率低等特点;但老年患者由于自身特殊性,在内镜治疗前应用大剂量质子抑制剂泵入治疗也是一种理想选择,能有效降低高危溃疡发生率,减少内镜治疗率,减轻内镜治疗给患者带来的痛苦。

  • 标签: 老年 消化性溃疡出血 内镜治疗 质子泵抑制剂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5-0067-02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治疗中采用胰岛素强化治疗对血糖控制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采取分组比较的方式,选取80例2020年6月-2021年6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初诊 2 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所选取的患者均分两组,组别设置为:观察组n=40例,实施胰岛素强化治疗,对照组n=40例,实施口服降糖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低血糖发生情况、血糖达标时间、住院时间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两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不同临床治疗措施后,观察组患者血糖水平恢复稳定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糖达标所需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胰岛素强化治疗应用于初诊2 型糖尿病患者临床治疗中,可以更加显效的改善患者血糖水平,缩短血糖达标时间,缩短住院时间,在临床中值得推广治疗应用。

  • 标签: 胰岛素 胰岛素泵 初诊2 型糖尿病 血糖达标时间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GnRH脉冲治疗特发性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症(IHH)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23年1月-2024年1月治疗的12例IHH患者为对象,均给予GnRH脉冲治疗并分析疗效。结果 治疗后睾酮、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较治疗前高,骨钙素、骨碱性磷酸酶低(P<0.05),总治疗有效率95.83%。结论 GnRH脉冲治疗IHH效果显著,改善内分泌功能,值得推广。

  • 标签: [] GnRH泵 特发性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症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内分泌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治疗2型糖尿病中三餐前短效胰岛素加甘精胰岛素与胰岛素短期强化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本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68例进行分析,依据平分原则分入三餐前短效胰岛素加甘精胰岛素治疗和胰岛素短期强化治疗的研究组、参照组,各34例,分析治疗结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糖指标和血糖达标时间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均优于治疗前(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胰岛素用量和费用低于参照组,低血糖发生次数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在2型糖尿病的治疗中无论是三餐前短效胰岛素加甘精胰岛素,还是胰岛素短期强化治疗,均能够起到良好的血糖控制效果,但三餐前短效胰岛素加甘精胰岛素可减少胰岛素用量和治疗费用,而胰岛素短期强化治疗可减少低血糖的发生。

  • 标签: 三餐前短效胰岛素 甘精胰岛素 胰岛素泵 短期强化治疗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麻醉诱导后注右美托咪定联合帕瑞昔布钠预防胆囊术后麻醉后痛觉过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120例胆囊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抽签随机分为A、B、C、D四组,均为30例,A组麻醉诱导后不进行干预,B组注右美托咪定,C组注帕瑞昔布,D组给予右美托咪定联合帕瑞昔布钠泵注,比较四组患者拔管时间、恢复呼吸时间、不同时间点的VAS评分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C、D组拔管时间及恢复呼吸时间略高于A、B组,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B、C、D组VAS评分显著低于A组(P<0.05),D组1、2、6、12、24hVAS评分分别为(2.34±0.18)分、(2.34±0.47)分、(1.57±0.61)分、(0.87±0.34)分、(0.71±0.16)分均显著低于B、C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D组未见寒颤及躁动,较A组显著较低(P<0.05),恶心、呕吐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1d内镇痛药物追加以D组最低,与其他三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建议于手术结束前30min内以0.6μg?kg-1?min-1恒速静脉注,帕瑞昔布钠建议剂量为40mg,术前30min给予。麻醉诱导后右美托咪定联合帕瑞昔布钠泵注预防胆囊术后麻醉后痛觉过敏效果显著,术后躁动、寒颤等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

  • 标签: 右美托咪定 帕瑞昔布钠 胆囊术 痛觉过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