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2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求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不设对照组,对伊犁州奎屯医院符合诊断标准的63例白内障合并闭角型青光眼住院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术,通过观察术前术后视力、眼压、前房深度的变化得出结论。结果术后视力有显著提高,术前平均眼压(30.52±6.36)mmHg,术后平均眼压(12.32±5.65)mmHg,术前术后眼压对比差异有显著性,术前平均中央前房深度(1.65±0.32)mm,术后平均中央前房深度为(2.92±0.43)mm,术前术后前房深度对比差异有显著性。仅个别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在给予对症治疗后均痊愈。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术是治疗白内障合并闭角型青光眼安全有效的手术手段。

  • 标签: 白内障 闭角型青光眼 临床研究
  • 简介:目的:分析探讨双通道视觉光学质量分析系统(OQAS)在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视觉质量评价中的应用。方法:选择93例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超声乳化和人工晶体植入术,于术前、术后1周和术后1月应用双通道OQAS评价患者视力情况以及点扩散函数(PSF)、客观散射指数(OSI)、调制传递函数(MTF)、MTF截止空间频率(MTFcutoff)、斯特列尔比值(SR)、OQAS值OV100%、OV20%和OV9%变化情况。结果:手术后患者视力情况明显改善,术前、术后1周和术后1个月的3个时间点视力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831,P<0.05)。治疗后,患者OSI、PSF和OV9%均明显改善,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732,F=9.102,F=5.029;P<0.05);而在MTFcutoff、SR、OV100%、OV20%的比较中均无差异。MTF为5cpd和10cpd时,分别在术前、术后1周和术后1个月的3个时间点的MTF比较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029,F=4.039;P<0.05);术后1周和术后1个月,分别在5cpd、10cpd和15cpd的MTF比较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7.829,F=6.921;P<0.05)。结论: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应用双通道视觉分析系统能够较好的评价患者的视觉质量,能够客观上反映患眼的像差、散射和衍射等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双通道视觉分析系统 视觉质量 高度近视 白内障 超声乳化 人工晶体植入
  • 简介:ObjectiveToexplorethefeasibilityofSmall-incisionPHACOcombinedwithfoldingIOL.MethodsObserveandanalyzethepostoperativechangeofcorneaandvisionandthepossiblereasonandmechanismofclinicalobvervationon12casesofPHACOincisedontemporalsidecombinedwithfoldingIOLafterkemtoplasty.ResultsThepreoperativevisionsof12casesrangedfromLPand0.04,butafteroperationthepoorestvisionswere0.25of2cases,takingup16.66%whilebestvisionswere0.5of3cases,takingup25%;Visionsof10caseswerebetterthan0.3,takingup38.34%;theaveragevisionis0.4,nearly10timesoftheformer.ConclusionsPHAC0incisedontemporalsidecombinedwithIOLafterkeratoplastyisasafeandreliableway,whichneveradddamagetoCECforthepatientswithclearlens,goodvisualfunction,andnocomplication.

  • 标签: IOL 植入术 PHACO 白内障超声乳化 例临床观察 折叠人工晶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高龄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患者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80例高龄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患者,双盲随机法分二组。每组例数40。其中实验组年龄68-83岁,平均(75.21±2.27)岁,男29:女11。对照组年龄67-84岁,平均(75.78±2.91)岁,男27:女13。两组一般资料统计P>0.05。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采用常规护理,护士对住院病人的身体、精神状态进行评价、记录,向病人和家属提供环境、科室的情况,并向病人提供有关疾病的知识和处理方法。每日使用滴眼液,术前一天做好皮肤准备,并对病人的身体情况进行评价。手术后应按照医生的指示服用消炎药,并由家人陪伴,并对患者进行饮食及术后护理。实验组实施优质护理,主要内容是(1)组建优质的护理团队,由一位医生、一位护士和一位护士长负责。护士长依据白内障老年患者的特征,结合眼科的实际,制订护理目标及方案,并按照护理对象的不同、不同的性格,制订相应的护理方案,并在医生的帮助下实施;(2)对本小组的人员进行眼病的相关知识及技术训练,并进行评估。定期举办护理团体交流会,交流工作经验,弥补工作上的不足。(3)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4)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5)对患者加强眼部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负性情绪、满意度、护理质量评分。结果:护理前两组负性情绪比较,P>0.05,护理后两组均显著降低,而其中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0.05)。实验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龄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效果确切。对老年白内障病人实施优质的护理,比传统的护理措施更能促进护理的质量和病人的满意度。透过建立优质护理团队、心理护理、健康宣教及眼部护理,可以为病人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藉由提升医疗技术与交流技巧来提升护理品质,透过心理护理与健康护理,提升病人对自身疾病的认识,提升自我保护能力。

  • 标签: 优质护理 高龄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患者 护理质量 患者满意度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闭角性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100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单纯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术后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为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闭角性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实施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效果更好,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 联合房角分离术 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 临床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2例43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行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视力、滤过泡、眼压等情况。结果39眼矫正视力≥0.4,38眼形成功能性滤过泡,眼压正常,5眼需联合降眼压药物及眼球按摩眼压可达正常。结论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复式小梁切除术,能有效控制眼压,迅速恢复视力,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标签: 青光眼 白内障 超声乳化 小梁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综合围手术期护理措施用于青光眼并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随机甄选2020年11月-2021年11月期间在我院诊治青光眼并白内障患者20例作为研究主体,依据患者挂号末位数的奇偶性予以分组,对照组10例,探究组1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指导,探究组患者采用综合围手术期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裸眼视力和并发症发生状况。结果:数据分析:探究组和对照组比较,裸眼视力>4.8的患者占比更高,探究组并发症发生率相较于对照组更小,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进行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患者予以综合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裸眼视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显著的临床护理应用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青光眼 白内障 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 围手术期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在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纳为受试对象,依据双盲法分组原则将其依次纳入对照组(n=40,实施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与研究组(n=40,实施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前相较,治疗后30d研究组患者视力水平更高(P<0.05)、眼压更低(P<0.05)、前房深度更高(P<0.05)。结论: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在协助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获得理想预期中具有积极意义,临床手术应用价值较高,可作为该类患者治疗策略的首要选择。

  • 标签: 优质护理 老年性白内障 护理效果
  • 作者: 陈鹏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8-18
  • 出处:《生活与健康》 2019年第8期
  • 机构:相信很多人对脑供血不足的认识多多少少都存在一些误区吧,那么今天我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究竟什么是脑供血不足?导致出现脑供血不足的原因有哪些?如何改善或者预防脑供血不足呢?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角膜裂伤缝合术后的外伤性白内障患者二期植入人工晶体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8月到2012年8月期间收治的42例(42眼)伴角膜裂伤的外伤性白内障患者,均于角膜裂伤缝合术后行二期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42例(眼)中均顺利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术后脱盲率及脱残率均显著高于术前(均P<0.01),无一例严重并发症及人工晶体明显移位发生。结论通过二期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的疗效确切,能够较佳的矫正患者的视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安全可靠,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白内障 角膜裂伤 人工晶体 外伤性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中并发恶性青光眼的处理方法、临床疗效。方法对4例在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小梁切除术中发生恶性青光眼患者处理方法进行临床观察分析。结果术中并发恶性青光眼4例,3例女性,1例男性,眼轴长度20.8~23.4mm,4例全部成功植入人工晶状体,术后角膜部分水肿,2周内恢复透明,前房深度正常,术后视力0.1~0.5,术后随访6月,眼压正常。结论短眼轴、厚晶体是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并发恶性青光眼的危险因素。术中发生恶性青光眼通过积极解除各种引起的睫状环阻滞的因素,必要时沟通前后房。术后视力及眼压仍能达到良好效果。关键词白内障超生乳化;晶体植入;小梁切除;前部玻璃体切割;恶性青光眼。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4年3月我院眼科收治的40例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房角分离术治疗。术后随访患者18个月,研究患者术前、术后视力矫正最佳情况,术前、术后的不良反应及眼压情况。结果术前术后患者的最佳视力矫正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术前眼压值(26.9±18.9)mmHg,术后眼压值(11.4±4.0)mmHg,术前术后患者眼压值比较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术后角膜水肿7例,给予药物治疗后,一星期内恢复;虹膜炎症反应11例,给予药物治疗后炎症渗出物吸收。结论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效果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白内障 青光眼 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于伴骨折多发性创伤院前急救中行简单外固定的应用与疼痛情况进行研讨。方法:选用2021年2月~2023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200例骨折并伴有多发性创伤的病患,随机分为各100例的两组,对照组病患给予常规院前急救,观察组病患在此之上增加简单外固定,观察两组病患急救情况、疼痛情况与并发症出现情况。结果:对伴骨折多发性创伤病患在院前急救中增加简单外固定,病患转运中死亡率与院前死亡率差别不大(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二次损伤情况、急救成功率大幅提高,并发症出现情况大幅减少,疼痛程度明显更低(P

  • 标签: 骨折多发性创伤 院前急救 简单外固定 疼痛症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选择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期间在我院就诊并行手术治疗的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共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予以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植入术,观察组患者在此治疗的基础上予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的视力、中央房前深度均较术前明显增加(P<0.05或P<0.01),而眼压较术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患者的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4.11,P<0.05)。结论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能有效提高视力、降低眼内压、增加中央房前深度,疗效确切,同时手术并发症少,安全性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 标签: 白内障合并青光眼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植入术 小梁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将联合手术治疗方案对策,用于白内障并青光眼患者,观察效果。方法:纳入60例白内障并青光眼患者研究,时间2021年5月到2022年5月。30例实施传统手术疗法治疗,命名普通组。30例做好隧道式小切口白内障摘除+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命名为联合手术治疗组。研究效果。结果:①联合手术治疗组临床病情控制优良率更高[96.67%,同普通组73.33%比较](p<0.05)。②联合手术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3.33%,同普通组的26.67%对比](p<0.05)。结论:将联合手术治疗方案,用于白内障并青光眼患者,整体疗效更佳,。

  • 标签: 隧道式小切口白内障摘除 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 白内障 青光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闭角型青光眼的治疗时使用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1月到我院接受治疗50例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统计患者术前、术后1天、术后7天、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的眼压、眼房深度视力指标。结果术后3个月,患者眼压显著下降,并且眼房深度与视力等指标均得到明显的上升,与手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治疗中,应用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能够降低患者的眼压,并且提高患者眼房深度以及提高视力,是一种非常实用且安全性较高的治疗方法。

  • 标签: 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 人工晶体植入术 闭角型青光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80例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予以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植入术,观察组患者在此治疗的基础上予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的视力、中央房前深度均较术前明显增加(P<0.05或P<0.01),而眼压较术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患者的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4.11,P<0.05)。结论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能有效提高视力、降低眼内压、增加中央房前深度,疗效确切,同时手术并发症少,安全性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 标签: 白内障合并青光眼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植入术 小梁切除术
  • 简介:摘 要:目的:探索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及房角分离术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21.01~2021.10期间收治的68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虹膜周边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取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及房角分离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眼压、裸眼视力、角膜散光度、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的前房深度、裸眼视力大于对照组,眼压、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及房角分离术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眼压、视力与前房深度,且术后并发症少。

  • 标签: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 人工晶体植入及房角分离术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眼压 视力 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