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供血不足”不是病,却可引发严重后果!简单3招,帮你护血管、促循环

/ 1

“脑供血不足”不是病,却可引发严重后果!简单3招,帮你护血管、促循环

陈鹏

相信很多人对脑供血不足的认识多多少少都存在一些误区吧,那么今天我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究竟什么是脑供血不足?导致出现脑供血不足的原因有哪些?如何改善或者预防脑供血不足呢?

一、什么是脑供血不足

脑供血不足,说白了,就是脑部某一局部的血液供应不足从而引起的脑功能障碍。但是严格的来说,脑供血不足不能算是疾病,而是一种病症。

脑供血不足的发病率较高,而且多发于老年人,据不完全统计显示,80岁以上的人群中有80%有脑供血不足的情况,在60岁以上的人群中也有70%的人有不同程度上的脑供血不足。但也不是只有老年人才有脑供血不足的症状,年轻人也有可能存在该种情况。

临床上脑供血不足也有急性与慢性之分,老年人常见于急性脑供血不足,而慢性脑供血不足却很少引起大家的注意。那么平日哪些症状可能预示着脑供血不足呢?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

二、脑供血不足的临床表现

1、精神意识异常:比如,每天都很困,很想睡,或者一整天都在昏昏沉沉的睡,而且还不是因为过度劳累所导致的。这种情况就是脑供血不足的先兆啦。有些人也会有失眠的表现;有些人也会在性格上发生变化,例如:少言寡语、孤僻、淡漠,也有些人会变得话多、急躁;甚至有的人还会出现短暂性的智力衰退、意识丧失等。

2、运动神经功能障碍:该种症状是一种最常见的先兆征象,因为脑供血不足的原因,使掌管着人体运动功能的神经失灵了,就会我们导致出现嘴歪、说话困难、流口水、吐字不清、词不达意、失语、一侧的肢体变得不灵活、拿不起东西、走路不稳、肢体痉挛等情况。

3、感觉功能障碍:因为脑供血不足的原因,导致脑部的分析区域、感觉神经纤维以及感觉器受到影响,所以导致我们出现舌头麻、面部麻、嘴唇麻、一侧的肢体发麻,或者有些患者还会突然出现眩晕感;还有的患者会发生一时性的失明、突然的耳鸣、听力下降等情况。

三、导致出现脑供血不足的原因有哪些呢?

1、心脏疾病:如果你的心脏存在某种疾病的话,也是会引发脑供血不足的。例如:冠心病、心衰、房颤等。因为患有心脏方面疾病的患者,其心脏收缩不完全、收缩无力等情况均会导致排出心脏的血液减少,从而影响到脑部的供血。

2、低血压:当我们的血压过低时,心脏泵血量也会减少,那么也就没有足够的动力来推动血液前进,这样一来,就很容易导致全身的血液供应不足,当然,自然也会导致脑供血不足啦。

3、血流缓慢/血管狭窄:大家所熟知的“三高”就会带来这样的结果,比如:高血压会使血管内膜受损增生,在血液中的有形成分会更加容易沉积,从而就会导致管腔狭窄;高血脂,因为脂类物质的含量上升,容易引发动脉硬化,导致管腔狭窄,如果斑块破裂,还会形成微血栓,从而堵塞小血管,影响供血,甚至引发脑梗;高血糖会损伤血管内皮,增加管腔狭窄的风险,还会导致血小板和红细胞的聚集性变强,使血液粘稠度增加,血流减缓,甚至血液淤积,从而形成血栓。因为血管狭窄、血流缓慢都会造成供应给脑部的血液相对减少,所以也会导致出现脑供血不足。(另外,严重的贫血也会导致脑供血不足。)

4、颈椎疾病:部分颈椎问题可能会使心脏向脑部输送血液的血管受到压迫,导致血管变窄,从而影响血流,引发脑供血不足。

四、如何改善或者预防脑供血不足呢?

1、补充抗氧化物质,多吃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C、维生素E、番茄红素、花青素等抗氧化物质均可以帮助清除自由基,降低其对血管的损害,从而降低脂类物质等在血管壁上沉积,有效预防血管管腔变狭窄,使血液能够充足供应。富含抗氧化物质的新鲜瓜果包括:番茄、桑葚、蓝莓、橘子等,每天应保证足够的摄入量哦;不饱和脂肪酸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以及甘油三酯含量,还可以降低血液的粘稠度,对改善血液的微循环、预防高血脂、保护心血管大有好处。富含有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包括:鱼肉、蘑菇、奶类、橄榄油以及坚果等。

2、运动+泡脚:想要改善脑供血不足就要让血液循环起来,运动就是一项促进血液循环的好方法,可以使血流通畅,改善脑供血不足的情况。建议每天运动30分钟以上,每周最少3次,运动要以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为主,例如:快走、慢跑、打太极拳等,运动要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当心跳稍快,又可以轻松说话时为宜;泡脚也是促进血液循环的好办法,可以每天晚上用40℃的温水泡脚,时间在15-20分钟为宜。

3、纠正不良姿势+护颈操:平时走路时应抬头挺胸,不要驼背,避免压迫颈部神经,时间长了容易形成颈椎骨质增生;在坐着的时候可以在颈椎处放置一个靠枕,以保证正常的颈椎曲度,睡觉时枕的枕头不宜太高,一般在10-15cm最好;健康人群可以多活动活动颈椎,避免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给颈部带来僵硬感,可以前后左右全方位的进行活动,但是动作幅度不宜过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