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延续性护理对于患者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于2019年9月到2020年9月我院接收的患者共9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例,每组49例患者,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的临床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延续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功能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护理前的功能情况对比无明显差异,而观察组患者在接受延续性护理后的各项功能改善情况整体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较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功能指标,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慢阻肺 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患者功能的影响。方法在2012年6月~2014年9月中选取60例患者,计算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对照组中30例患者只给常规护理;治疗组的30例患者则在常规护理上增加延续性护理。对比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进行不同的护理方法后的治疗效果,并分析讨论。结果治疗组患者在经过延续性护理后,其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数据结果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延续性护理在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治疗效果良好,不仅使患者改善功能,还提高了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慢阻肺患者 延续性护理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鼻)面罩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性脑病的疗效。方法21例AECOPD呼衰并性脑病患者应用经(鼻)面罩(BiPAP)治疗,比较通气前、通气后2-4小时、通气后24小时的pH值、PaCO2、PaO2,并观察临床症状变化、插管率。结果BiPAP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临床症状、体征及血气指标明显改善。结论经(鼻)面罩BiPAP通气治疗对AECOPD合并性脑病患者疗效肯定,能够改善临床症状、二氧化碳潴留及低氧血症,减少插管率,基层医院可以作为对AECOPD合并性脑病的重要抢救措施。

  • 标签: 双水平正压通气 慢阻肺 肺性脑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患者功能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从2018年12月到2020年11月于我院就诊的老年患者中选取10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2组,对照组50例患者采用常规性护理干预,观察组50例患者进行综合康复护理干预,探究两组老年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满意度:94%(47/50);心理功能评价: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就中医辨证施护对患者功能的影响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本次入选人员均选自2021年8月至2022年5月我院收治的患者,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行传统护理,研究组行中医辨证护理,将2组患者心肺功能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护理后的CAT评分小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FEV1/FVC、FEV1/预计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患者应用中医辨证护理可以更好地改善患者心肺功能,值得在临床上进行使用和推广。

  • 标签: 慢阻肺 中医辨证施护 肺功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稳定期患者实施集束化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2月-2023年12月期间到我院接受治疗稳定期患者56例为实验研究对象,随机做有效分组处理,研究组与常规组;研究组患者实施集束化康复护理予以干预;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予以干预,之后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功能指标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的生活质量较常规组更高(P<0.05)。结论:对稳定期患者实施集束化康复护理予以干预,护理效果显著。

  • 标签: 集束化肺康复护理 慢阻肺稳定期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患者稳定期采用中药治疗,观察中药治疗效果。方法:将我科2018年1月--2020年8月的稳定期7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且分成一组与二组,分别使用中药治疗和采用西药治疗,对照两组治疗效果。结果:(1)一组和二组生活质量评分对照中,一组是83.10±9.16(分),二组是71.09±8.23(分),(t=8.110,p=0.000),结果有差异。(2)一组和二组治疗后MMEF指标、FEV1指标FVC指标对照中,一组分别是1.53±0.64(L/S)、2.13±0.92(L)、0.81±0.03(L),二组分别是2.01±0.87(L/S)、1.74±0.63(L)、0.51±0.02(L),(t=6.301,p=0.000),结果有差异。结论:稳定期患者采用中药治疗效果优良,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慢阻肺 中医治疗 稳定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老年合并肺结核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40例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实验组(20例),对照组采用老年合并肺结核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主要包括防感染、解痉以及平喘等,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抗结核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双消失、空洞闭合以及无效的人数分别为13、6例以及1例,优于对照组患者的6例、7例、7例,并且治疗总有效率95.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6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合并肺结核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实施防感染、解痉等常规治疗的同时,还应根据患者病情进行有针对性的抗结核治疗,才能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其生活质量和预后质量。

  • 标签: 老年慢阻肺合并肺结核 治疗效果 评价
  • 作者: 曾桂芳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2-12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2期
  • 机构:(西南兵工成都医院四川成都610000)【中图分类号】R1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2-0039-02慢阻肺,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我国目前慢阻肺患者人数达到1亿,40岁以上人群的发病率高达13.7%。慢阻肺患者成为我国一个庞大的患病人群,了解慢阻肺护理保健知识,做到早防早治,对每个人都十分重要。关于慢阻肺护理保健知识,你不得不知道以下内容:1什么是慢阻肺?慢阻肺,主要特征为持续气流受限,并有持续发展、加重现象。慢阻肺的发生与烟雾、烟草、飞尘等有害气体、颗粒进入气道、肺组织,引发炎性反应有关。慢阻肺的典型症状为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咳嗽:发病初期,为间歇性咳嗽,清晨症状严重,随着病情加重,早晚、全天均可能有咳嗽表现。咳痰:一般在咳嗽时,有少量痰液,在伴有感染时,咳痰量增加,并出现黄色黏液脓性痰。呼吸困难:是标志性症状表现,发病早期只有在劳动、活动后有表现,自觉呼吸不畅、气促、胸闷、呼吸费力;随着病情加重可在任何时间,甚至休息时出现。若年龄>40岁,有呼吸困咳嗽、咳痰,抽烟或所从事职业接触有害气体,可简单判断为患有慢阻肺,需要立即到医院检查肺功能,以确诊病情。2慢阻肺有哪些危害?慢阻肺危害严重。首先,慢阻肺会损害呼吸功能,呼吸受限、支气管痉挛,导致呼吸衰竭;其次,慢阻肺会损害心血管系统,使肺动脉持续处于高压状态,增加肺心病、心血管病风险;再次,慢阻肺患者多伴有全身效应,如全身软弱无力,无法正常生活;又次,慢阻肺会影响患者心理健康,引发焦虑症、抑郁症;此外,随着慢阻肺病情发展,患者晚间症状会持续加重,影响睡眠,出现睡眠呼吸障碍;最后,慢阻肺最严重的危害为可引发死亡,我国死亡率高达31.1%,全球每死亡3例慢阻肺患者,大约就有1例中国人。3得了慢阻肺怎么办?一旦得了慢阻肺,首先应该积极到医院接受治疗,此外,必须了解慢阻肺护理保健知识,规范管理病情。(1)首要任务——戒烟吸烟为慢阻肺发病的主要原因。通常认为从不吸烟者、几乎不吸烟者的肺功能较为健康,不会发生慢阻肺;吸烟至45岁者,肺功能会有不同程度受损,可能发生慢阻肺,且具有致残性;吸烟至65岁,有高度慢阻肺风险,且具有高死亡风险。戒烟,可控制慢阻肺病情进展,降低病情危害性。(2)接受关于慢阻肺的健康教育对慢阻肺缺乏正确认识,生活及行为习惯不当均会加重病情,增加病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有效治疗老年合并肺结核疾病的方法。方法本文中以老年合并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共60例。60例患者中有27例患者的症状明显、早期诊断为合并肺结核疾病,将其命名为对照组并及时给予该组患者合理的治疗方法加以治疗。另外33例患者的症状不典型,在治疗过程中逐渐发现患者患有的同时并发肺结核疾病,将其命名为观察组,该组患者在确诊疾病后立即给予合理、有效的治疗。回顾性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病情好转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合并肺结核疾病的症状和体征不明显,易发生误诊或漏诊而影响治疗效果,因此医生在给患者下诊断时要提前为老年患者做好并发肺结核疾病的治疗打算,一旦发现疾病,立即给予相应的治疗。

  • 标签: 老年慢阻肺 肺结核 治疗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科医学在防治中的运用并得出结论。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内科收治的患者120例相关资料,分别采用全科医学与传统医学的方式,通过统计学方法比较差异性。结果干预前后两组评分无显著意义(P<0.05),两组患者中均得到了显著降低,组间比较,全科医学组较传统医学组有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全科医学的指导下,对防治以及患者的病情进展均有显著意义。

  • 标签: 全科医学 防治 慢阻肺
  • 简介:患病早期不易察觉,当出现活动气促时,呼吸气流受限往往已经很严重了,甚至会发生呼吸衰竭。同时,患者绝不能只关注肺部问题,因为可引起全身多种并发症,包括心血管疾病、肺癌、骨质疏松、抑郁、肺结核等疾病。这里特别提醒,怖患者要警惕以下十大并发症。

  • 标签: 慢阻肺 并发症 心血管疾病 呼吸衰竭 患病早期 气流受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择选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患者69例,作为研究主体。以护理方式差异作为分组依据,划分为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34)。将常规护理实施于对照组,将优质护理实施于观察组。对两种护理方式的价值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在临床疗效、功能指标上,与对照组展开比对,改善效果均显著(P<0.05)。结论优质护理代替常规护理实施于患者护理环节中,对于促进其功能指标改善和临床疗效的提升,意义非凡,因此,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慢阻肺 优质护理 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合并肺结核患者,观察选择有效方法加以疾病诊断与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01月-2015年01月合并肺结核患者128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完成合并肺结核患者的随机分组。A2组(对照组64例)临床单纯选择基础治疗的方法;A1组(观察组64例)临床选择基础治疗+抗结核治疗的方法。对比两组合并症患者在临床治疗效果方面表现出的差异。结果两组合并肺结核患者分别完成临床治疗后,在A1组患者中,表现为双阴影消失的患者58例,表现为痰菌转阴的患者62例。对患者实施胸片空洞检查,表示完全闭合的患者38例,表现为缩小的患者22例,未发生任何变化的患者4例。在A2组患者中,表现为双阴影消失的患者44例,表现为痰菌转阴的患者50例。对患者实施胸片空洞检查,表示完全闭合的患者28例,表现为缩小的患者18例,未发生任何变化的患者18例。两组患者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结论针对合并肺结核患者,临床未表现出典型的症状表现,患者较易表现出疾病漏诊的情况,对此需要选择基础治疗配合抗结核方法对患者实施疾病干预,最终显著提高合并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慢阻肺 肺结核 诊断 基础治疗 抗结核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心理护理对老年慢性阻塞性疾病()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8年2月-2019年1月间入院接受治疗的20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及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增加实施心理护理,比较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均有明显改善,但观察组改善程度更佳,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护理满意率的对比也提示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心理护理 老年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