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对一批星堆铜器进行了主量和微量元素分析;结合成分数据结果和器物类型分析,并对部分典型铜器进行了金相观察。研究表明:星堆铜器不同器类的合金配比存在差异;与金沙、汉中和新干铜器群的比较显示,星堆铜器与其他铜器群的合金成分在不同程度上存在差异,值得注意的是星堆铜器铅含量普遍较高。

  • 标签: 三星堆 铜器 合金成分 金相
  • 简介:1986年星堆二号坑出土一件铜鸡(如图,报告编号为K2③:107),体长11.7厘米,通高14.2厘米;造型与现在常见的红公鸡没有多大区别,令人一望而知。铜鸡站立在2.5厘米见方的方座(已残断)上,推想下边应当有长杆或其它构件来支承,使之高高在上。

  • 标签: 三星堆 公鸡 1986年 出土
  • 简介:浙江兴业银行是旧中国的主要商业银行之一,为民族资本的南方金融集团南行(浙江兴业银行、浙江实业银行、上海商业储蓄银行行的合称)之首。在中国金融史上,说到该行的一些重要人物.如董事长叶景葵、总经理徐新六等.至今都有很大的知名度。但提起沈新的大名.现在的人们则非常陌生,不知是何许人也。

  • 标签: 兴业银行 浙江 上海商业储蓄银行 题字 兑换 中国金融史
  • 简介:<正>大伾山位于縊爻嵌镄?平地突起,山势险峻。山上古柏参天,寺庙林立,历代名人所书碑碣及摩崖题记星罗棋布,是中原地区之名山。在山东侧的悬崖峭壁上,刻有王铎手书的“仙崿”、“鹭涛虎岫”和“再至青坛”处摩崖石刻(图一、二、)。它的发现,为研究王铎书法艺术,增添了新的实物资料。王铎,河南孟津人,也称王孟津,字觉斯,号嵩樵、石樵、痴庵、嵩淙道人、雷塘渔隐等。生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卒于清

  • 标签: 中原地区 二十年 明万历 孟津 河南 摩崖石刻
  • 简介:本文以文物普查资料为线索.从考古调查的角度对环县境内的北宋时期部分城寨遗址进行简要的介绍及考证,为研究北宋环州及环庆路的防御体系提供更翔实的实物资料.也为范仲淹“严边城”的边防战略思想提供重要的实物佐证。

  • 标签: 三普 宋代 城寨遗址 边防体系
  • 简介:麦积山初期洞窟,指开窟之初至北魏宣武帝景明、正始之间的一些洞窟,即公元5世纪中期至6世纪初期所开凿的洞窟。这些洞窟有第74、78、128、100、80、93、115、76、114、156等30个左右。这些洞窟可以分为期:74、78、70、71等窟为第一期,属北魏文成帝复法之后到太和初年之前,

  • 标签: 麦积山 洞窟 菩萨 北魏
  • 简介:什邡“皇姑墓”及后唐“太子墓”由来考述郑绪滔“五代·十国”时期,后蜀王孟昶之姑母葬地──皇姑墓,座落在什部旧城南郊已一千余年了。《什邡县志》载:“皇姑墓,在城南四百步,墓高四丈,面积一亩有余。俗呼‘皇姑堆’,又讹称为‘黄骨堆’。;盖后蜀孟昶之姑母葬...

  • 标签: 孟知祥 军节度使 庄宗 郭崇韬 入蜀 什邡
  • 简介:一、前言在田野考古发掘过程中,经常遇到的地层学现象是"早期堆积在下面,晚期堆积在上面;晚期的堆积叠压或打破早期的堆积."①但是,考古实践中也有与此相反的情况,即上文化层及遗物早于下文化层及遗物,呈现出一种与常规地层学相悖的现象.这就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

  • 标签: 考古学 三峡地区 次生堆积 麻柳沱遗址 重庆 文化遗存
  • 简介:星堆考古发现告诉我们,辉煌的古蜀文明有着自身的鲜明特色,与中原文明有着密切的文化交流.学者们通常认为,古蜀文明接受中原文明的影响,主要是通过长江中游地区和陕南等途径.而对蜀与殷商的关系,则见仁见智,颇多争论.本文列举了学者们的各种观点,对星堆古蜀文明与中原文明的关系作了深入探讨.

  • 标签: 中原文明 古蜀文明 三星堆 考古发现 殷商 学者
  • 简介:本文运用多种科学方法分析了中国南海“华光礁1号”、“南海1号”“南澳1号”处沉船遗址出水铁器凝结物成分、物相及类型,结果表明“华光礁1号”沉船出水铁器凝结物由铁质凝结物[主要含Fe304、α-FeOOH、Y—FeOOH、Fe2O3及少量的Fe8(O,OH)16C11.3]和钙质凝结物(主要含文石、方解石等)组成;“南海1号”沉船出水铁器凝结物由钙质凝结物和硅质凝结物(主要含石英,混合钙质凝结物及FeS2、FeCO3等)组成;“南澳1号”与“华光礁l号”沉船出水铁器凝结物相似,表面无钙质凝结物附着,铁质凝结物成分有所差异。根据分析结果,讨论了凝结物形成的可能原因。

  • 标签: 中国南海 古代沉船 海洋出水铁器 凝结物
  • 简介:中华民族数千年的人类社会活动中,遗留下来了大量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遗迹和遗物,需要我们一代接一代去保护、研究、宣传和利用,使之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中发挥独特作用。

  • 标签: 中国 行政管理体制 文物保护工作 文物保护经费
  • 简介:大岭寨明长城左窑的发现及其研究顾铁山迁西县坐落在河北省北部的燕山山地,境内有明代包砖长城171华里;有明代九边重镇的蓟镇府址;有保存完好的青山口水关;有喜峰口、铁门关等重要的长城关口。1991年5月,一座保存最为完整的明代长城砖窑在这里的大岭寨村出...

  • 标签: 明长城 砖窑 火膛 摆放方法 迁西县 砖的烧制
  • 简介:1986年,四川广汉星堆出土青铜立人像1尊,青铜人头像54尊,青铜面具20多件。本文主要研究青铜像的头像,重点是头像的眼鼻口耳。为了叙述方便,故将立人像、人头像、面具的脸面部分都称为头像,包括人头像、兽头像或半人半兽的头像。以下将对几种头像的形态、名称、内涵、及宗教意义进行考析。

  • 标签: 三星堆 青铜立人像 出土 考析 铜像 名称
  • 简介: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户部设立铸造银钱总厂,选址天津金钟河畔。三十一年(1905年)建成,定名为造币总厂,也称天津造币总厂。由于清代中央设厂较其它各省要晚,银元铸造时间短暂,加之中国旧有的银两制度,银元究竟是以“两”还是以“元”为单位,成了清末政府币制改革的重要问题,以致总厂从设立之初至宣统二年(1910年)所铸造的银元多未发行成功。如:光绪二十九年至三十年铸造的户部光绪元宝、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铸造的户部丙午“中”字大清银币、光绪三十三(1907年)年铸造的丁未大清银币、宣统二年(1910年)铸造的宣统年造大清银币等。这些银币大都为样币或试铸性质,实际并未投人流通使用,今已成为藏家们心目中的珍稀品种。

  • 标签: 银币 大清 银元铸造 光绪元宝 宣统二年 币制改革
  • 简介:为适应和满足新形势下博物馆对高层次专业人员的需求,经有关部门批准,由甘肃省博物馆牵头,南开大学和西北民族大学在甘肃省博物馆联合举办的2002年考古学与博物馆学专业研究课程进修班已结业。该班面向全省招生,有35位来自博物馆的学员参加了学习。

  • 标签: 甘肃 博物馆 考古学 馆员素质
  • 简介:在民国时期纷乱杂芜的中央银行纸币中,有一套由中华书局有限公司印制的“宝鼎”图案纸币,该币共有壹圆、伍圆、拾圆3种面值。壹国印制时间为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伍圆和拾圆为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

  • 标签: 民国时期 纸币 三民主义 中央银行 中华书局 货币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