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中国:造成两个90%的损失1934年底,中国工农红军和中国革命的命运到了生死悠关的时刻。由于执行了“左倾”机会主义的错误路线,中央红军被迫撤出苏区长征,红军在中国南方的各个革命根据地相继丢失,党在白区的地下组织也一一遭到破坏,成千上万的革命同志和人民群众被杀害。原来全国已有30多万红军,此时只剩下了几万人,一下子损失了90%左右,全国党员30多万人,此时也只剩下几万人了,同样也损失了近90%。这两个90%再加.上两个全部——全部南方根据地和全部白区地下党的丧失,深刻地教育了党和红军的广大干部,他们逐渐领悟到是党的中枢部分出了毛病,因而部队中长期以来的怀疑和不满情绪至此发展到了顶点,他们强烈要求改变党的最高领导,要求此次“左倾”错误路线的始作源者博古下台,并同时将矛头指向了一个高鼻子蓝眼睛的外国人——李德。在中国工农红军和中国革命的历史中,还真无法避开这个人物。李德1901年出生于德国。原名奥托·布劳恩,又名华夫,还曾用名李特罗夫。他本人其实并没有实际作战的经验,有的一些军事知识主要来自于苏联军事学院的课堂上和教材中,从来就不是一个政治家,也谈不上是什么战略家。但是,就是这么一个人物,却于1932年被共产...

  • 标签: 中国以后 以后李德 离开中国
  • 简介:历代封建皇朝没有记载国家事务的国家志.首轮社会主义新方志记载各地地情,它还承担不了全面、系统记载国情的任务.要全面、系统地了解国情总貌及各方面的情况,还需要国家一级的志书--国家志,应适时开展国家志的编纂.

  • 标签: 中国 国家志 国情资料 体例 编写方法
  • 简介:酒是一种用粮食发酵酿制而成的特殊饮品,在中国的历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文化意蕴与特殊功效。我国是历史上最早懂得酿酒的国家之一,相传早在夏朝大禹时代就已经掌握了酿酒技术了。《世本》说:“仅狄始作酒醪,变五味,少康作秫酒。”《古史考》也云:“古有醴酪,禹时仪狄作酒。”秫是一种粮食作物,即高梁。周代不仅有酿酒饮酒的风气,而且还设有酒官。《周礼·天官》:“酒正,掌酒之政令,以式法

  • 标签: 文化意蕴 《古史考》 中国酒文化 文人士大夫 消闲文化 粮食发酵
  • 简介:<正>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中国现代史教研室王桧林等集体编著的《中国现代史》(上下册),最近已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这部书在1980年曾在校内铅印用作教材;这次正式出版前,编著者作了较大的修改。全书约七十万字,共分为五编。第一编,北洋军阀统治的继续。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第二编,国民革命。北洋军阀的末路。第三编,国民党统治的建立和加强。工农武装革命和抗日民主运动。第四编,抗日战争。国民党政权走向腐朽和人民力量的壮大。第五编,国民党统治的崩溃。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这部书在体系上和结构上比

  • 标签: 中国现代史 解放战争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 新民主主义革命 国民党政权
  • 简介:童子军(Scout)是源于欧美的一种学生组织。它主要是通过开展各种集体活动,以培养青少年的纪律观念,公民意识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并使之掌握一定的军事知识,基本属于准军事教育的性质。童子军教育虽然在清末民初就已传入中国,但由于只是一种自发的民间组织,

  • 标签: 童子军 中国 学生组织 集体活动 纪律观念 吃苦耐劳
  • 简介:文章阐述了古代藏缅关系、近代藏缅关系、当代藏缅关系,指出重视发展与缅甸的关系,不仅有利于边疆经济文化的发展,而且有利于边防的巩固和国家安全。

  • 标签: 中国西藏 缅甸 关系 安全
  • 简介:评《中国东北农业史》桑润生吉林师范学院衣保中副教授的《中国东北农业史》于1993年12月正式付梓,成为一项地区农业史上填补空白之成果。这是农史学界的一件大事,可喜可贺。在商品经济浪潮迭起,学人"下海"风行之时,作者安贫乐道,甘于寂寞,坐冷板凳八年,得...

  • 标签: 农业史 中国东北 科研成果 上海农学院 东北地区 农史学
  • 简介:美国对华关系在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初期(1927-1928)经历了一个重要发展时期.虽然当时美国认为中国没有代表全民的'中央政府',但美国公使馆依然驻在北京,施肇基作为北京政府驻美公使继续驻在华盛顿.由于美国在华利益主要集中在长江以南,美国又承认南京政府是政治实体.用国务卿凯洛格(FrankB.Kellogg)的话说,这等于'‘事实上'(defacto)承认国民政府'.①这样,美国同中国南北政府之间一种是'法律上'(dejure)的承认关系,另一种是事实上的承认关系.

  • 标签: 对华关系 代表 承认 美国 中央政府 成立
  • 简介:衣着服饰特别是丰富多彩的女性服饰,是最鲜明的社会风情画和人物素描,它直接反映了一个时代的政治风向和经济文化发展水平,成为一个时代文明程度和文明特征的重要载体。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女性服饰历经的变化,就生动地记录了新社会生产领域和意识形态的时代变迁,成为一个时代的缩影和符号。

  • 标签: 新中国成立以来 女性服饰 时代变迁 文明程度 社会生产 衣着服饰
  • 简介:辛亥革命也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社会变革运动。在这次伟大的社会变革运动中,涌现出一批宣传并身体力行妇女解放的巾帼英雄,秋瑾是其中杰出代表之一。

  • 标签: 秋瑾 辛亥革命 中国历史 社会变革 妇女解放 英雄
  • 简介:大山初惠,是一位刚刚辞世的九旬日本老人,弥留之际,嘱托儿孙一定要埋骨我国河南鹤壁。这位享年90岁的老人为什么有此遗嘱?大山初惠,1923年11月出生于日本鹿儿岛县。1940年至1942年,她在鹿儿岛县助产士学校学习。为了学到更多的医学知识,1942年从日本的助产士学校毕业后,便来到中国锦州满铁看护妇学校学习。通过亲眼目睹,她对身处日军铁蹄下的苦难的中国人民深表同情,对日本的侵略罪行深恶痛绝。1945年8月,大山初惠从锦州满铁看护妇学校毕业后,被安排到锦州满铁医院做护理工作。1945年9月,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接收了锦州满铁医院。学习期间,她了解到共产党军队是人民的军队,是解放受苦大众的,便放弃了被遣返回国的机会,自愿留下来参军,当上了一名医护兵。

  • 标签: 中国人民 日本 老人 共产党领导 1940年 医学知识
  • 简介:2008,中国人期盼已久的北京奥运之年,遭遇了一场接一场的天灾人祸,汶川大地震更是给整个中华民族以意想不到的打击。一切状况似乎警示我们,2008,正在考验崛起的中国!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包括生活在海外的骨肉同胞,都在亲身经历这种考验。现在,我们可以自豪地告诉世界,中国有能力、有耐力、有魄力经受这种考验,任何天灾人祸都吓不倒中国,都挡不住中国迈向现代化的步伐!

  • 标签: 中国人 天灾人祸 北京奥运 中华民族 亲身经历 现代化
  • 简介: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年)》的出台和国家对文化事业的关注,以及基层文化的觉醒,促使修志向社区、乡镇、村延伸,乡镇村志编纂迎来了勃发的季节。《中国名镇志丛书》《中国名村志丛书》的适时推出,既符合志体,秉承了乡镇村志编修的本意,又在形式上有所创新,是普及方志、拓展读志用志的一大创举,也是中国传统方志文化走向世界的有益探索。

  • 标签: 中国名镇志丛书 中国名村志丛书 编修
  • 简介:由程妮娜教授主编、陈其泰先生作序的《中国地方史纲》一书,2007年7月由吉林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捧读之后,获益良多,突出地感到该书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一、首创中国地方史研究体系长期以来,有关中国古代史和中国通史的研究已经得到了学界的普遍重视,各种版本的中国古代史和中国通史著作纷纷问世,这些著作为中国古代史学科的创立、发展以及促进中国古代史研究的不断深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成为我们获取中国古代历史知识、深入思考中国古代历史中各方面问题的良师益友和智慧源泉。但不可讳言的是,这些中国古代史和中国通史著作,常常以中原政权或汉族政权为研究中心,对边缘地区少数民族历史的研究以及中原与边缘地区、边缘地区与边缘地区之间的互动关系等重视不够,甚至有的著作将边缘地区视为外国而出现边缘地区模糊的现象,缺少对各个区域的整合和整体关照,对于我们认识边缘地区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等问题多少受到一些影响。近些年来,一些学者为了弥补这一缺憾,兴起了地方史或区域史研究热潮,各种版本的地方史或区域史著作,如雨后春笋一般,层出不穷。毫无疑问,这些著作对于地方史学科的创立和深化地方史研究、丰富地方史知识、弥补以往中国古代史研究的缺憾、推...

  • 标签: 地方史 区域史 中国古代史 中国古代历史 边缘地区 春秋战国时期
  • 简介:围绕着救国、强国的大议题,近代中国知识精英们参考世界上种种思想学说,加以研究、选择,认为其中比较适用的思想学说,拿来向国人宣传,并赢得一部分人的认可。于是互相推引,互相激励,更加发挥,演而成潮。深入研究中国近代思想,我们看到两个重要的历史现象:一个是,中国社会的实际代谢过程(亦即社会转型过程)相对迟缓,而思想的代谢过程却来得格外神速。另一个是,在西方原是差不多三百年的历史中渐次出现的各种思想学说,集中在几年,或十几年的时间里狂泻而来,引介者、传播者、听闻者,都难免有些消化不良。这些情况很值得我们引为教训。

  • 标签: 中国 近代 思想 思潮
  • 简介:胡耀邦是深受中国人爱戴的政治家,22年来,对他的怀念从未中断。人们怀念他光明磊落的性格、博大的胸襟抱负、民主的工作作风……胡耀邦是一位真正以人为本的政治家,他曾对全国政协原副主席胡启立说:"启立,你一定要记住,任何时候,在任何条件下,我们

  • 标签: 经济思想 胡耀邦 以人为本 政治家 改革 工作作风
  • 简介:今天,我们一谈中国传统文化,就会想到儒释道。其实,这是人们审视传统文化的一种“视角偏移”,或者说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片面认识。因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除了儒释道这种“上位层次文化”外,还有对中国社会同样产生过巨大影响的另一种文化,这就是被文化人类学家称之为“下位层次文化”的民间宗教。

  • 标签: 民间宗教 古代小说 中国传统文化 弥勒 文化人类学家 中国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