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写作是自由的,阅读是自由的,评论也是自由的。但自由并非随心所欲,自由意味着选择,而选择就是负责任。作者的自由绝非胡乱建构自己的艺术文本,评者的自由也并非信手拈来某种文论去恣意解读一部“文学的艺术作品”。(罗曼·美伽登语)

  • 标签: 自由 文论 文学 解读 艺术文本 作者
  • 简介:一场惨烈之状绝非“目不忍睹”4个字所能表述的战役——为了争夺一个凸出地面1300米的普通山包——以“中国第一抠”而闻名的山西“九毛九”阎老西愿出50万块大洋——数千名忠勇将士血淌肉糊堆满山岗——古今中外战史中少见的一位旅长、一位师长,还有一位浑身被日军重机枪连续11枪打得血窟窿遍布的军长,这么多高级将领阵亡于此。二战中国战区最高军事统帅蒋介石先生长歌当哭——呜呼!岛夷蛇豕,荐食上国,即噬台鲜,复攫东北,贪婪无厌,兵压平津,陷察攻晋,谓我无人。骄骄郝君,一军独领,身先士卒,纵横驰骋;刘君继踪,如影随形,我师生力,万钧雷霆。方其赴敌,宁惜一死,挺身杀贼,誓雪国耻,枪林弹雨,与寇偕亡,士气大振,无忝炎黄——我们真诚地悼念这些死者,表示永远纪念他们……将军等的热血是不会白流的,日本强盗之被赶出中国谁能说不是必然的?毛泽东以他诗人的激情在延安的土台子上慷慨激昂——以一曲《黄河大合唱》闻名于世的冼星海激越地为之谱写了令人激奋的悼歌——而“西战线上三英雄,精忠报国郝刘郑”这则当时国人情感的晴雨表的民谣,也是妇孺皆知。

  • 标签: 忻口战役 中国战区 郝梦龄 阎老 《黄河大合唱》 精忠报国
  • 简介:歌德的“世界文学”早已超越地域与时代的限制,为多民族、多学科的学术研究提供了公共话题和交流平台。但该术语在源语中的发生和嬗变过程,学界讨论甚少。本文试图以时代变迁为中心线索,介绍德语学界对“世界文学”的述思,梳理该理念在德语历史语境中的发生和衍变过程.辨析德语学者对建构全球化时代世界文学理论的思考。

  • 标签: 德语语境 学术史 世界文学
  • 简介:说起比较文学,学者们历来都持有各种不同的说法,尤其在外国文学研究圈内,更是名执己见,莫衷一是。我们在此姑且不论那种种说法的谁是谁非,但不容忽视的是,比较研究方法正在日益渗透到当今文学研究的各个领域,无论是各国的民族文学研究也好,还是各自的外国文学研究也罢,二者都自觉不自觉、或多或少地蒙上了比较的色彩。这种比较研究超越了国别文学研究的传统模式,形成了文学研究开放性和多元化的发展空间,拓宽了文学研究的视野,促进了文学研究的深化。

  • 标签: 比较文学 学科建设 外语院系 外国文学 德语文学研究 教学途径
  • 简介:作为当代艺术学领域活跃的批评家和理论家,陈旭光一直置身中国艺术研究的前沿。他关注中国影视艺术生产和影视文化研究,为影视艺术生产、消费提供重要的批评方法和阐释理论,展现了批评家始终“在场”的敏锐和影视文化“瞭望者”的前沿性。他还把目光投向艺术批评史的研究与写作,展示了批评史论写作宽阔的历史视野、融通的历史意识和具有方法论意义的整体现。他也积极参与艺术学基础理论体系的建构,把自己影视艺术批评的前沿成果,及时导入一般艺术学理论之中,深化着当代中国艺术理论基本范畴的内涵,重构着艺术批评方法的体系与标准。他在艺术(影视)批评、艺术史和艺术理论三个方面的实践与理论建构,充分展现了在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中的理论自觉和使命担当。

  • 标签: 陈旭光 艺术研究 前沿性 整体性 体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