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4 个结果
  • 简介:在文化交流过程中,误读是不可避免的。姜智芹在其所著的《文学想象与文化利用——英国文学中的中国形象》一书中,深入讨论了英国文学对“中国形象”的表述历史,考察了英国文学中对“中国形象”的误读。在姜智芹看来,“从一个国家的文化视野来看待异国形象,是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的体察和认识,属于异质文化交流的范畴。但在吸收、借鉴异质文化、同异质文化进行交流时,总要在自身文化最本质的特征过滤下进行。

  • 标签: 文化利用 中国形象 文学想象 误读 文化交流
  • 简介:新诗象喻理论是现代诗坛在对中国兴诗传统和西方象征诗学有机整合基础上形成的。在“取象”与“契合”、“隐”与“神秘”、“暗示”这些正向对应之处.他们找到了解决新诗直白有余、蕴藉不足的理论钥匙;而在“漫然成篇”与“注重人工”等中西诗学的矛盾之处,他们也探索了增强新诗艺术魅力的不同路径。这种对中国传统与外国诗学的“化合”原则及方法,不仅对新诗建设富有启迪意义,而且对整个新文学建设大有裨益.

  • 标签: 中国新诗 “兴” 象征 整合
  • 简介:王阳明的心学思想近年来成为一个国内的热门研究主题。然而目前国内对此的研究却主要集中于泛思想史的视角,这非但没有激发出其真切的现代意义,反而造成一种庸俗化的不良影响。本文尝试严谨地从现代哲学学术方式入手,来解析王阳明的心学思想,认为王阳明心学思想本质上具有深刻的精神哲学理论内涵:其精神哲学的现实起点是其基于对其时代现实近乎绝望之下的可能的'理想国'思想,先验理论起点是其'一'之'心'的思想,其双重真切意义在于定规'伯术'于'圣—心'的思想。在'多元主义'泛滥的今天,王阳明的心学精神哲学具有深刻而普遍的跨越时空的意义,不论对中国还是对现代世界。

  • 标签: 王阳明 心学 精神哲学 先验
  • 简介:笔者根据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及精读课程的教学目标,结合《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工作手册2017》的相关精神,构建了精读课程的教学资源库,提出以下观点:以企业的创立作为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精读课程资源库构建的逻辑起点;以企业的运营与管理作为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精读课程资源库的逻辑脉络;以理论与实际、信息检索与分析思考作为商务英语专业精读课程资源库教学实施的主抓手。

  • 标签: 高等职业教育 课程资源库 人才培养目标 教学实施
  • 简介:摘要完善的知识产权制度是文化创意产业良性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当前大学生文化创意有着强劲的发展势头,但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创新的措施尚不够完善,侵权行为时有发生。因此要提高大学生文化创意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需要从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出发,构建起完善的知识产权复合保护体系,实施提升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专利战略。

  • 标签: 文化创意 知识产权 创新与保护
  • 简介:地方高校规模大,受教育者众多,是一支不可忽视的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力量。本文首先阐述了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寒地艺术的形式与现状,其次对地方高校传承与保护非遗提出了新的思路,依据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实际,通过加强“非遗”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拓展“非遗”教学内容、设置合理的“非遗”学科,组建社团和营造校园氛围、编写适当的”非遗课程”教材多方面培养新一代的“非遗”传承人。

  • 标签: 非物质文化遗产 高校 传承与保护
  • 简介: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包括很多的民间文学,特别是在我国动漫行业的发展方面,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历史传承着几千年来的华夏文明。民族传统文化需要我们这一代人不断地继承和发扬,让更多新时代的人们都能够感受到我国民族文学的博大精深。我国民间文学动漫传承的成功案例十分丰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大范围地积极传播和细心保护,让人们都能够树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并且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

  • 标签: 民间文学 动漫传承 成功案例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途径
  • 简介:1950年代初,随着新中国的成立,时代巨变的热情激发了人们对于刚刚过去的革命战争年代严酷斗争的无限追忆与想象。同时,政权稳定之后执政党对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蓝图的绘制,也唤起了中国文坛空前的对于那个已经逝去的“燃烧岁月”的叙述激情,其所形成的最为惹眼的文学潮流便是“革命历史小说”的涌现。所谓“革命历史小说”,特指1949--1966年间作为引领小说主潮的一批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为叙事对象的作品,

  • 标签: 革命历史小说 革命叙事 民间资源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中国共产党领导 解读
  • 简介:  评述张悦然的小说能保持一种平衡心态或分寸感实为不易.张悦然从《葵花走失在1980》出发,经过《樱桃之远》、《十爱》、《水仙已乘鲤鱼去》等,至《誓鸟》,不断推出新作,可谓成果丰硕.……

  • 标签: 中幻想 互证关系 小说中
  • 简介:作为一种民间舞蹈形式,辽西地秧歌的沿袭与发展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传递出深邃而复杂的民俗内涵,承载着修护乡村道德秩序、重建人类精神世界的人文功能。辽西地秧歌这一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不仅要积极申报非物质遗产保护名录,将辽西地秧歌纳入到人类共有的文化体系之中,还要依托高等学校平台,努力扩展艺术传承的文化生存空间,结合信息时代全新的审美质素,提升辽西地秧歌的审美价值、扩大辽西地秧歌的接受群体。

  • 标签: 辽西地秧歌 文化遗产 保护与传承
  • 简介:明代心学盛极一时,证入道体者或深或浅,亦多得力于禅门思想资源的濡染,显示了"三教合一"的历史发展潮流。其中最突出者即为王阳明,其对禅宗思想资源的批判性吸收,不仅有裨于心学思想世界的建构与拓展,而且强化了中国文化生态结构的丰富性和多元性,体现了儒学吸收消化异质宗教后特有的形上智慧与生命气象。明代心学学派是儒佛合流的思想文化典范,但本质上仍为充满了人间秩序关怀的儒家正统学派。

  • 标签: 王阳明 儒学 禅宗 三教合一 心学世界
  • 简介:传承是保持传统民族文化独特灵魂的关键所在,“是文化具有民族性的基本机制,也是文化维系民族共同体的内在动因”。①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的精华,其传承是我国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方面。但在经济全球化、现代化、城市化的今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却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尤其是无文字少数民族的文化传承,形势更为严峻。近年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伯舞”逐渐被外界所了解,但同样也面临着后继无人、生存濒危的现状。

  • 标签: 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与传承 白马藏族 文字 传统民族文化 民族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