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42 个结果
  • 简介:孙俪《唐韵》是陆法言《切韵》一个影响很大的重要增字加注本。孙俪所作序中“又纽其唇齿喉舌牙部仵而次之”的句读分析学者们意见分歧较大,而且对句意都有所误解。本文对其句读进行了辨正,并指出这句话是孙俪对《唐韵》增加字编排规则的一条重要说明。

  • 标签: 《唐韵序》 古代语音 标点呼号 校勘
  • 简介:本文采用配价语法理论,以项为单位,对《庄子》中的“转让”类动词进行全面的考察,分析描写“转让”类动词的语义特征、配价结构、基本句式、派生句式,探讨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 标签: 庄子 动词 转让 配价
  • 简介:汉语方言特征是方言区内大体一致、区外比较少见的一定批量的方言词.文章所认定的官话方言特征是指官话内部大体一致、东南方言中又较少见的方言词,共341条.文章逐条考察其分布状态、历史层次,由此探讨官话方言内部各区之间的关系、官话方言与东南方言之间的关系.

  • 标签: 官话方言词 《现代汉语词典》 词汇 东南方言
  • 简介:关键”本是个有价名词,它和“是”连在一起时具有两种篇章功能,一是当“关键”的配价成分作为小句或小句中的某一词语出现在上文时,通过。与其配价成分之间的语义关联实现篇章功能;一是当“关键”失去配价成分后,“关键是”具有了词汇化倾向,这时的篇章功能是引出说话者对其后语句重要性的评价。

  • 标签: 关键是 篇章功能 词汇化
  • 简介:河北无极方言的“乜”是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人称代词,除了用于本指外,还扩展出了回指和虚指的用法。作为人称代词,“乜”与“人家”的语义类似但又略有区别,既可以回指表人的名词或名词短语,也可以回指表物的名词、名词短语或某个事件。可以放在体词性成分前或后,去掉后不影响句义,但可赋予句子某种感情色彩。各种用法的区别可从语义和句法两个层面加以判别。从“乜”的演变途径可推测无极方言“乜”与“人家”共存共生现象的原因。

  • 标签: 河北无极方言 人称代词“乜” 回指 虚指
  • 简介:本文采用共时与历时相结合的方法,全面探讨了动量词“过”的产生、发展及其消亡,并在此基础上总结魏晋南北朝动量词系统形成的原因。

  • 标签: 动量词
  • 简介:本文主要讨论了传统古音学的历史推进及相关学术史问题,并就朱熹《诗集传》与吴械《诗补音》的叶音关系、《诗经》占无叶音说的理论形成、清人古音同声必同部的研究以及王力脂微分部等,作了重点阐释和梳理,辩证了学术史的传承关系及其是非问题。

  • 标签: 协韵注释 观念更新 埋没与发现 脂微分部
  • 简介:“的话”可以用来标记论元共指式话题、语域式话题和分句式话题,它对话题信息具有强化作用,对话题焦点具有调控作用。在标记话题的同时,“的话”还有舒缓语气的作用,是一个主要用来标记和突显话题,兼表委婉语气的语气

  • 标签: “的话” 话题标记 语气词
  • 简介:本文考察语文学史上“联绵字”及相关名词之所指,指出旧时的“联绵字”多为合成,被认作“联绵字”之同义语的其他名词,在不同的学者著作中大多各有所指,且无一仅指双音单纯

  • 标签: 联绵字 双音单纯词 相关名词 合成词
  • 简介:本文考察三组:至多/至少;最多/最少;顶多/顶少。首先,辨别它们究竟是语气副词还是范围副词;其次,考察它们的语法化历程;最后,考察它们语法化的机制。本文认为这三组可分为:“X+多1/少,”表数量限定;“X+多2/少2”表性质限度;“X+多3/少3”表主观评价。

  • 标签: “X+多/少” 词汇化 语法化
  • 简介:本文基于汉语中介语语料库,对比考察了英、韩、日、蒙、印尼语背景CSL学习者8个表时间的量度形容混淆的分布特征与成因.研究发现:不同母语背景学习者的混淆在误用方向、际关系、混用频次和比率上都有一定差异;词语混淆受到目的语同义关系和母语多重因素影响,在母语方面,英语者的混淆主要源于母语对译相同和母语表达方式误推;韩语者的混淆主要源于母语词义位误推、同根词干扰和组配关系误推;日语者的混淆主要源于同形汉字词;蒙语者的混淆主要源于母语词义位误推;印尼语者的混淆主要源于母语方言误用、母语词义位误推和同根词干扰.

  • 标签: CSL学习者 时间量度形容词 词语混淆 分布与成因
  • 简介:“去、多”作述程式结构的程度补语源于它们的高层语义和程度意义的一致性,即[+变化]。由于受述程式结构表示程度高的语法意义及述程式内部成分语义关系的制约,只有“a多了”“-a多了”“a(了)去了”“-a(了)去了”成立。“a(了)去了”和“a多了”在表达功能和表述功能上都存在对立。通过比较“a(了)去了”和“a多了”,发现述程式“程度高”的语法意义须下分为程度绝对高和程度相对高两种。

  • 标签: 述程式 语法意义 表达功能 表述功能
  • 简介:、字、音节三者之间的关系──十论汉语文教学与索绪尔的贡献和局限徐德江一、现代语言文字理论关于、字、音节三者间的关系尚未有统一的结论。什么是字,对于西方拼音文字来说,现在就有三种观点:一种认为,只有字母和,没有字;另一种认为,字母是字;再一种认为...

  • 标签: 索绪尔 “文字” 书面语言 符号系统 语音 汉语文教学
  • 简介:一棵缠绵藤,两朵凄婉花──谈李煜和纳兰容若作的亲缘关系杨杰李煜和纳兰容者若,两人生活的历史背景,家庭状况,个人遭际,不甚相似,。一个曾作南唐帝王,而后国破家亡,终被谋杀;一个生于权贵之家,才识并茂,却郁郁不得志,英年早逝.但他们用以抒发悲愁愤懑的...

  • 标签: 纳兰容若 李煜 纳兰词 亲缘关系 纳兰性德 艺术风格
  • 简介:从浙南闽南话形容程度表示方式的演变看优势方言对劣势方言的影响温端政浙江南部说闽南话的约有一百八十多万人,主要分布在苍南、平阳、泰顺、洞头、玉环等县。据族谱记载,大都是明万历年间从福建漳州、泉州一带迁来。和浙南闽南话相邻的方言有温州话(浙南吴语)、蛮...

  • 标签: 形容词 闽南话 温州话 方言 表示方式 浙南地区
  • 简介:各位园长、老师和实验中心的同志们:第三届婴幼儿科学汉字教育学术研讨会,今天隆重地开幕了。首先,我代表中国优生优育协会和北京国际汉字研究会,向在百忙之中光临大会的贵宾,向来自各地的代表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和亲切的问候!在我们伟大社会主义祖国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下,特别是在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科教兴国"的伟大战略决策鼓舞下,我们的婴幼儿科学汉字教育,正日益蓬勃地发展起来。到现在为

  • 标签: 婴幼儿 汉字教育 学术研讨会 实验中心 优生优育 幼儿科学
  • 简介:本文以汉语、韩语、日语为主要样例,考察了指示的复杂度、指称意义和句法功能之间的对应关系及其差异。汉语句法位置的句法属性和语用属性的标记性差异直接影响指示形式的选择。而韩语和日语光杆指示已失去自足性,因此主宾语位置一律采用复杂指示形式,但在定语位置上呈现差异。这种差别主要因指示的功能分化程度不同所致。指示形式的复杂化手段的差异,导致指称形式的类型差异和功能负荷量的差异。

  • 标签: 指示词 句法位置 功能分化 量词语言 不对称
  • 简介:文化教学在留学生语言教学中的功能与作用被日益重视,在传统的汉语课堂文化内容教学的基础上,国内部分留学生培养单位开始开设专门的文化课程。作为一种以互动和参与为主体的教学模式,面向留学生的体验式文化课程在促进学生学习文化知识、掌握文化技能和理解文化思维等方面的作用凸显。通过质性研究发现,留学生文化体验课程实施的关键要素主要集中在以下6个方面:以教师为主导的“双主体意识”、教学目标的适度与层次性、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编排、教学环境的整体创设、教学内容与形式的结构性嵌入、授课教师的综合文化素养。基于此,系列课程研发、多形式教材建设,以及专职教师综合素养提升等应成为留学生文化体验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

  • 标签: 汉语教学 文化教学 体验 课程
  • 简介:本文结合留学生出现的话语偏误,从以下几方面考察了“到处”、“处处”及相关句式的使用情况:一“到处”“处处”在句子中的位置及句法功能;二、相关句式的语义类型及常用句法格式;三、相关句式中“都”的使用情况;四、“到处”“处处”相互替换的制约因素,在对语料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本文着重描写和解释了“到处”、“处处”及相关句式在语境中的使用条件。

  • 标签: "到处" "处处" "都" 相关句式 使用情况 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