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所得法在纳税人的基本规定、税率、应纳税所得额、境外所得已缴所得抵免限额、税收优惠、特别纳税调整等方面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分析新税法“应纳税所得额”确定中有关收入总额和扣除项目的新旧变化,才能保证应纳税所得额的准确计算,从而保护税款不流失。

  • 标签: 企业所得税法 应纳税所得额 规定
  • 简介:本文对2001年债务重组会计准则变更的经济后果进行了研究,实证分析了1999年和2001年债务重组会计准则下重组公司盈余管理行为和重组后公司长期业绩的差异。研究结果发现,2001年债务重组会计准则减少了重组公司利用重组收益以达到扭亏为盈、股权再融资和撤销ST的动机;同时,2001年债务重组会计准则下重组公司重组后的长期业绩比1999年债务重组会计准则下要好。研究结果表明,2001年债务重组会计准则的变更抑制了公司运用债务重组收益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从而使得重组公司的长期业绩更好。本文的研究结论可以为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和投资者的投资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 标签: 会计准则 公司业绩 债务重组
  • 简介:去年岁夕财政部公布了《企业会计制度》,笔者在学习过程中,感觉在会计要素的资产和负债之间,普遍涉及到《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和《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实施的内含关系,本文仅就上述两个准则结合企业会计制度实施的情况,浅谈一些学习思考。

  • 标签: 债务重组 制度实施 应收账款 换入资产入账价值 非货币性交易 财政部
  • 简介: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规范了所得费用的核算程序,强调应通过比较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分析差异性质,结合当期所得最终确定所得费用。与此同时,在准则中对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进行了明确的定义,但是,其定义未能与企业所得额及所得相联系,因而,未能体现出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精神实质。结合教学过程中的经验,将资产、负债重新定义,在新的定义下使资产、负债的价值能够体现出其与所得额、所得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对暂时性差异亦进行重新定义,以体现两种所得之间的关系,展现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内涵。

  • 标签: 账面价值 计税基础 暂时性差异 递延所得税 所得税费用
  • 简介: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逐步提高,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长,我国个人所得收入在整个税收收入中的比重迅速加大。1994年个人所得收入为7248亿元,到2004年则为1737.05亿元,其占税收总收入的比重也由1994年的1.6%提高至2004年的6.75%,成为我国第四大税源,而且增长势头十分强劲。因此,个人所得制度制定的合理与否就显得更加重要。

  • 标签: 个人所得税 所得税改革 所得税收入 经济发展水平 税收总收入 快速增长
  • 简介:个人所得自开征以来对调节居民个人收入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在运行中也暴露了一些弊端,影响了税收功能的正常发挥。因此,需要对税率、纳税人、征税对象等课税要素以及征管制度等方面进一步加以完善,以增强居民的纳税意识,保证税款的征收。

  • 标签: 个人所得税 税收制度 中国 税收征管 改革 居民收入
  • 简介:全面营改增后,银行卡跨机构资金清算业务属于增值的征税范围,涉主体取得的手续费收入,应当按照现代服务业中的金融服务项目缴纳增值。2017年4月20日税务总局下发的《关于进一步明确营改增有关征管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7年第11号,以下简称11号公告),通过研读第六条的规定,梳理了金融机构提供银行卡跨机构资金清算业务的服务流程,结合政策新规对银行卡跨机构资金清算业务增值处理进行探讨,以期为实务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 标签: 资金清算 增值税 发卡机构 清算机构 收单机构
  • 简介:本文首先从政策性搬迁所得处理的三个重要法规文件入手,解读了法规不断修正完善的积极意义;然后选取来自中储粮某直属库采取资产置换形式的政策性搬迁为案例,对实务中税务机关的理解和认定进行了剖析;最后以此为鉴,对改进政策性搬迁中涉及资产置换的所得处理问题提出实操层面的建议。

  • 标签: 政策性搬迁 资产置换 所得税抵扣
  • 简介:基本案情某内资房地产开发公司2006年6月以85万元每亩的价格在市区取得拍卖地块86亩,拟开发安康一期和二期两个项目,规划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其中安康一期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于2007年11月竣工;安康二期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尚未竣工。2007年1月安康一期取得预售许可,上半年实现预售收入7260万元,到年底实现现房销售收入6200万元。当年结转开发成本11455万元,分别为土地地价3655万元、建安成本及材料6880万元、拆迁补偿920万元;期间费用968万元,分别为利息支出323.62万元,营业费用和管理费用644.38万元;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740.3万元,已纳所得款97.911万元。安康二期准备从2008年1月预售。

  • 标签: 房地产开发公司 企业所得税 审计案例 税款 建筑面积 预售收入
  • 简介:欠债还债,系古今中外之通则.但在现实经济中,一些企业可能由于各种原因出现暂时的资金短缺,以致无法按期偿还到期债务.此时,债务人与债权人之间有两种解决债务的方法:一是按照我国法律的规定,债权人有权在债务人不能偿还到期债务时向法院申请债务人破产,以其破产财产进行清偿;二是进行债务重组,由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法院的裁决,同意债务人修改债务条件来偿还债务.

  • 标签: 混合债务重组 债权人 会计核算 账务处理 账面价值 财务管理
  • 简介:本文通过对外商投资规模、产业结构、区域结构等方面的数据分析,研究2008年实施的新企业所得制,相对减少外商投资企业税收优惠背景下,新企业所得制实施对引进外资的影响及其效应。其结论是新企业所得法实施后,虽然外商投资于中国境内的企业数量、绝对规模并未减少,且有一定增长趋势,但引资规模的增长幅度下降;投资于第一产业的企业数量和金额在三大产业中所占比重一直极低,投资于第二产业比例逐渐降低,投资于第三产业比例相对提高,对引导外商进入高新技术行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激励不够明显。进而提出适度延长中西部地区企业所得税收优惠期并加大优惠力度,对高新技术企业等实施一定期限的所得免税优惠,适度延长基础设施建设的减免税期限或改变优惠方式等完善企业所得制度的建议。

  • 标签: 所得税制 资本输入 产业优惠 区域优惠
  • 简介:个人所得是我国现行税制中的主要税种之一,自1980年开征个人所得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1994年对个人所得法进行了修改,并统一了内外籍个人所得制度。当时个人所得法在调节收入分配,体现社会公平,缓解社会分配不公的矛盾,保持社会稳定,增强公民纳税意识,扩大聚财

  • 标签: 个人所得税 改革 税收制度 税种 中国 个人收入
  • 简介:《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法》业经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于1991年4月9日审议通过并从今年7月1日起施行。这是进一步完善涉外税收法制,改善外商投资环境所采取的一项实际的、有效的步骤。对于为什么要制定这一新的企业所得法,新税法如何环持政策上的连续性和税收负担的稳定性,有哪些主要的具有积极意义的调整,我们现就大家普遍关注和需要了解的问题作一简要介绍。

  • 标签: 外国企业 外商投资企业 外商投资环境 税收负担 涉外税收 企业所得税法
  • 简介:当前四大银行都在积极开展股改上市活动,这些行的财务重组业务重组、组织重组和操作流程重组是其股改的重要内容,能否有序、有效地实现重组,既制约着股改的进程,也影响着股改最终目标的实现。

  • 标签: 银行上市 业务重组 股份制改革 信贷业务 中间业务 电子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