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5 个结果
  • 简介:近年来,我国的商业已经越来越发达,但固有的法律程序和日益完善的商业体系已经产生了一定的冲突。比较典型的就是证券公司在破产清算制度上和政府的监管有着一定的冲突。为此,2008年开始国务院发布了《证券公司风险处置条例》,以行政法规的形式确立对行政措施种类、形式等[1]。但是从我国现有的法律来看,我国的破产清算程序和行政处置程序冲突的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司法、行政程序缺乏相应的法律规程,所以操作十分不规范。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将二者进行较好的协调。

  • 标签: 公司 行政处置 破产程序 冲突 协调
  • 简介:2012年我国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用3个条文对"附条件不起诉"的适用条件、程序设计、考察、法律后果进行了规定,其中第272条规定"在附条件不起诉的考验期内,由人民检察院对被附条件不起诉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进行监督考察"。在这一前提下,检察机关作为实施监督考察的主体,如何在附条件不起诉实施过程中履行职责,发挥作用,明确定位,是准确落实附条件不起诉机制的关键。

  • 标签: 附条件不起诉 检察机关 程序规范
  • 简介:《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海事法院可否适用小额诉讼程序问题的批复》明确规定海事法院可以适用小额诉讼程序审理简单的海事、海商案件。我国将小额诉讼归属于简易诉讼程序,实行一审终审原则,但是海事诉讼相较于一般民事诉讼而言具有其特殊性,本文试从海事诉讼适用小额诉讼的合理性与特殊性入手分析我国海事诉讼适用小额程序的现状以及完善措施。

  • 标签: 小额诉讼 海事诉讼的特殊性 一审终审
  • 简介:在纪委众多案件来源中,信访举报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同时也是纪检监察机关获取案件来源最主要的形式。2013年,全国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接受信访举报1950000件(次),比2012年增长了49%,2014年,全国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接受信访举报2700000件(次),比2013年增38.

  • 标签: 纪委 检察机关 职务犯罪 侦查程序
  • 简介:法国未成年人刑事程序法成型于二战后,系意大利实证主义犯罪学影响的产物。与普通的程序法则相比,法国未成年刑事程序法奉行独特的原则体系和制度框架,旨在强化对未成年罪犯的教育改造、促使其尽快回归社会。但近些年来,随着未成年刑事人案件的急剧增加,具有重大社会影响的恶性案件也时而有之,法国开始弱化未成年人刑事程序的特殊性,包括增设了程序速决机制、强化了强制措施和刑罚体系。制度的演进显然已超越了某些技术细节的调整,而可能动摇长期以来以未成年人利益保护为核心的刑事程序原则和体系。

  • 标签: 法国 未成年刑事程序 制度框架 演进
  • 简介:未成年人刑事诉讼程序必须以未成年人的身心特点作为自身的归依,以区别于广泛适用于成年人的普通刑事诉讼程序,同时又体现了未成年人刑事诉讼程序作为特别诉讼程序的特点.刑事诉讼程序具有的打击犯罪的使命以及在世界范围内日益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权利保护的关注,构成了未成年人刑事诉讼程序的基本格调.尽管目前在世界上,"福利"模式与"司法"模式有不断融合的趋势,并且刑事诉讼追求的是保障人权和打击犯罪的双重目标,但是在目前,我国的未成年人刑事诉讼特别程序还是要强调对未成年人的保护.

  • 标签: 未成年人刑事诉讼 程序 理论基础
  • 简介:一、美国处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司法制度的起源在欧洲早期历史上,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处理与成年人无异.公元前600年,英格兰的法律文件就曾记载过6至8岁的未成年人被处死.而美国早期的历史是一部从英国移民而来的清教徒的历史,所以,美国早期的法律制度也不可避免地受到英国法的影响,有关未成年人犯罪的司法程序也不例外,与英国的制度几乎如出一辙.美国的第一部管教未成年人的法律--1646年马萨诸塞州的,就明文规定犯重罪的16岁叛逆少年可以被判处死刑.

  • 标签: 未成年人犯罪 司法程序 英国法 判处 死刑 例外
  • 简介: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中的程序性制裁机制是未成年人刑事诉讼特别程序得以贯彻落实的重要保障。这种程序性制裁机制的建立在法理学、程序正义、未成年人身心特点等三个方面均具有正当性。我国刑事诉讼法未成年人刑事诉讼特别程序虽然规定了法定代理人到场、法律援助等诸多旨在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程序性规范,但在很多情况下却没有规定违反这些程序性规范应当承担何种法律后果、当事人应如何救济等内容,需要从进一步明确后果、完善救济程序等角度予以规范。

  • 标签: 未成年人 程序性制裁 机制
  • 简介: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第九十五条针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特点,建议对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方针、原则、各个诉讼环节的特别程序作出规定。设置附条件不起诉制度,规定对于未成年人涉嫌侵犯人身权利民主权利、侵犯财产、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犯罪,可能判处一年有期徒刑以下的刑罚,符合起诉条件,但有悔罪表现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

  • 标签: 未成年人犯罪案件 刑事诉讼法 诉讼程序 设置 附条件不起诉 修改
  • 简介:刑事诉讼法对未成年人诉讼专门规定了11条23款优先适用的条款。其内容有诉讼的方针和原则、办案人员的专业化、辩护权的特殊保障、社会调查制度、严格逮捕的适用、分管分押分教、通知到场规定、附条件不起诉制度、不公开审理、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等。本文在对各条款立法含义进行解读的基础上,又从检察监督的角度,对司法操作进行了阐述。

  • 标签: 未成年人 刑事诉讼程序 特别条款 检察监督
  • 简介:我国《刑事诉讼法》未对未成年人与成年人共同犯罪案件分案审理制度进行明确规定,相关司法解释虽有所涉及,但却只是寥寥数语,未能对分案审理的具体程序进行规定。事实上,学界和实务界已对该制度探讨多时,但由于学者的不同观点,各地各部门对于未成年人与成年人共同犯罪案件分案审理后衍生出一些问题的处理方法不甚一致,比如分案审理的标准、审级、审理主体及基本程序等方面,学界的理解与司法实务存在较多差异。因此,从程序角度对争议较大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能够更好地完善分案审理程序

  • 标签: 未成年人 共同犯罪 分案审理程序
  • 简介:在少年司法中应综合考虑公正与功利的价值目标,实现未成年人犯罪刑罚适用公正与功利二者最大程度的统一。当两个价值相冲突时,功利价值优先于公正价值是合理的选择。未成年人犯罪刑罚之适用是一个并不单纯的司法实践,它包含着对刑罚价值的分析和判断。在不同的刑罚价值观之下。刑罚适用的宽严即不相同。为防止法官自由裁量的任意性,需要以能动司法来平衡公正与功利的理念、区别对待以强化量刑程序的方法和衔接社会以加速推进未成年人量刑规范化为保障,来实现对少年的特殊保护,从形式正义走向实质正义。

  • 标签: 价值冲突 司法选择 未成年人犯罪 刑罚适用
  • 简介:法律一般要求法院对共同犯罪案件实行合并审理,而现代司法要求对未成年人与成年人犯罪案件分别适用不同的刑事审判程序,这就出现对未成年人与成年人共同犯罪案件如何进行分案审理的难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应当遵守刑事诉讼的基本价值要求,对未成年人与成年人共同犯罪分案审理的诉讼程序进行合理规制,以实现公正与效率的价值平衡。

  • 标签: 分案审理 程序规制 公正 效率
  • 简介: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作为特别程序在修订的刑事诉讼法中予以规定,是修法的一大亮点,也是对我国诉讼制度的重要完善。最高人民法院起草未成年人刑事诉讼解释的宗旨是立足实际,确保解释符合立法精神,同时吸收少年法庭成熟的工作经验,有效解决审判实践中的具体问题,细化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完善对未成年被告人、

  • 标签: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 未成年人刑事诉讼 诉讼程序 审判实践 司法解释 修改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