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软骨组织是由软骨和骨骼两个明显不同组织构成的界面组织,这两种组织的化学成分、微观结构、机械特征、生物电学特征以及生理代谢存在差异。鉴于从关节软骨表面到软骨下存在多种梯度变化,本文通过对这些梯度变化充分研究,可以寻求同时再生软骨和软骨下的界面组织工程方法。本文旨在研究软骨组织从关节软骨表面到软骨下的化学成分、微观结构、机械特征、生物电学特征以及生理代谢变化。

  • 标签: 软骨 组织工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膝关节性关节炎患者应用推拿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7月间本人收治的130例膝关节性关节炎患者进行临床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推拿治疗。本研究将通过对膝关节性关节炎患者治疗前后的膝关节疼痛功能(WOMAC)评分、生活质量(SF-36)评分和步态参数差异进行比较,分析膝关节性关节炎患者应用推拿的治疗效果。结果:全部130例膝关节性关节炎患者经推拿治疗后的WOMAC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患者治疗后的SF-36评分、步长、步幅、步速和步频均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推拿在膝关节性关节炎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显著,该治疗方式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膝关节疼痛情况,有助于患者生活质量和步态参数的改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推拿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 Llizarov技术的生物学原理是张力 - 应力法则,所用 外固定架是 一种可全方位调节的三维环形多功能 外固定架。其独特治疗理念及技术应用 很好地解决了许多传统方法无法治疗骨科顽症, 极大的促进了现代矫形外科的发展。本研究就 Llizarov技术治疗感染性缺损的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Llizarov技术 感染性骨缺损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期原位固定二期截矫形分期联合手术矫治儿童肱骨外髁不连合并肘外翻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小儿骨科诊疗中心收治8例儿童肱骨外髁不连合并肘外翻患儿资料。男5例,女3例;左侧5例,右侧3例;受伤年龄为6~14岁(平均10岁);受伤至手术时间2~6年(平均4年)。一期手术采用不连断端清理,块原位空心钉加压固定,自体髂骨植术。在不连愈合和肘关节功能正常后二期行肱骨髁上内翻截矫形术。记录并比较术前与末次随访时肘关节活动度、提携角和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系统(MEPS)评定疗效。结果所有患儿术后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44.5个月(27~64个月)。一期手术后肱骨外髁陈旧性骨折不连愈合时间平均81.3 d(55~120 d);二期截矫形手术后所有截均获愈合,愈合时间平均51.1 d(45~60 d)。术前、末次随访时患儿肘关节活动度分别为129.0°±4.6°、138.0°±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8例患儿健侧的提携角平均5.4°(3°~8°)。术前、末次随访时患儿患侧的提携角分别是31.9°±4.7°(25°~42°)、4.0°±2.2°(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前MEPS评分为(57.5±6.5)分,良4例,差4例;末次随访时MEPS评分为(95.9±3.4)分,优秀6例,良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一期原位固定不连断端清理,块原位空心钉加压固定,自体髂骨植;二期肱骨髁上内翻截矫形治疗儿童肱骨外髁不连合并肘外翻畸形,手术效果良好,术中对外髁块血供的保护是手术治疗的关键。

  • 标签: 骨折,不愈合 肘关节 儿童 肘外翻
  • 简介:摘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诗鲜明地道出阅读与写作间的关系。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开展初中语文教学,教师应当采用以读促写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积极主动的阅读,不断的积累语言素材,同时又增强学生的写作技能,加强阅读和写作的有效融合,使写作更好的反馈与阅读。所以本文从教学实践角度分析探究,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读写结合教学。

  • 标签: 以读促写,新课程标准,初中语文,读写结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Ras超家族亚群A(RhoA)/Rho关联含卷曲螺旋结合蛋白激酶1(Rock-1)在无机磷酸盐中诱导大鼠瓣膜间质细胞(VICs)成分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取8只雄性大鼠(购自上海西普尔必凯动物实验有限公司)的主动脉瓣膜消化培养至第3代后免疫荧光鉴定。小干扰RNA(siRNA)-RhoA转染VICs后用无机磷酸盐成培养基(IP-OIM)分别诱导转染组(RNAi),阴性对照组(NC)及空白对照组(CON)的成分化,并通过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与聚合酶链反应(PCR)评估转染后RhoA、Rock-1、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及钙素(OST)的变化;7 d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相关检测,14 d行钙含量相关检测评估其早期与晚期成分化趋势。用IP-OIM刺激转染后的VICs 60 min,并通过Western blot检测SMAD1/5/9的磷酸化变化。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鉴定后的VICs转染siRNA-RhoA并用IP-OIM培养,经过Western blot及PCR检测后可知RNAi的RhoA(Western blot:0.330±0.020;PCR:0.357±0.060)及Rock-1(Western blot:0.366±0.020;PCR:0.383±0.040)比CON均出现表达下调(RhoA Western blot:t=36.680,P<0.05 PCR:t=10.610,P<0.05;Rock-1 Western blot:t=31.240,P<0.05 PCR:t=13.21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NAi的OST(Western blot:0.520±0.030;PCR:0.510±0.070)和Runx-2(Western blot:0.573±0.020;PCR:0.57±0.060)比CON也出现了下降(OST Western blot:t=16.630,P<0.05;PCR:t=6.970,P<0.05;Runx-2 Western blot:t=21.040,P<0.05;PCR:t=6.71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7 d的ALP染色中RNAi的颜色最浅,ALP活性检测中RNAi [(1.005±0.101) U/mg]活性比较NC[(2.042±0.116) U/mg]和CON[(1.931±0.136) U/mg]明显下降(t=10.570,P<0.05;t=9.40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14 d的相对钙含量测定中RNAi[(22.290±1.981) ng/L]钙含量比较NC[(41.100±2.440) ng/L]和CON[(41.760±1.215) ng/L]明显下降(t=10.530,P<0.05;t=14.51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样茜素红钙沉积染色中,也是RNAi颜色最浅。经IP-OIM分别刺激60 min,RNAi的SMAD1/5/9的磷酸化水平(0.337±0.030)比CON明显下降(t=25.48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无机磷酸盐可通过RhoA/Rock-1引起瓣膜间质细胞的成分化,SMAD1/5/9的磷酸化在此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 标签: 瓣膜间质细胞 钙化性心脏瓣膜病 无机磷酸盐 Ras超家族亚群A/Rho关联含卷曲螺旋结合蛋白激酶1 SMAD1/5/9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牙种植体及无机牛骨(Bio-Oss)骨粉同步植入对牙缺失伴牙槽量缺损患者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OHRQoL评分)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6月本院进行牙种植体及Bio-Oss骨粉同步植入的牙缺失伴牙槽量缺损患者56例为研究组,单纯牙种植体植入56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3、6个月OHRQoL评分及10、50、100、1 000 mV刺激下牙槽神经感觉神经动作电位(SNAP)的差异。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8.21%,明显高于对照组87.50%(P<0.05)。治疗后1、3、6个月,两组患者在10、50、100、1 000 mV刺激强度下的SNAP测量结果均不断提高(均P<0.05),OHRQoL评分均不断降低(均P<0.05);且同一时间点,研究组患者SNAP测量结果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OHRQoL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牙种植体联合Bio-Oss骨粉植入对牙种植的修复效果显著,其可维持种植体周围正常神经功能稳定,且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牙缺失 牙槽骨骨量缺损 牙种植体 无机牛骨牙骨粉 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 神经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水泥型与非水泥非水泥型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术在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前瞻性收集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行唐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12例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水泥组、非水泥组,每组各56例。水泥组患者给予水泥型人工半髋置换手术治疗,男26例,女30例,年龄(72±4)岁。非水泥组给予非水泥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男31例,女25例,年龄(73±4)岁。对比两组患者围术期相关指标、手术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并对两组患者术后进行为期3年的随访观察,对患者在随访期间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不良事件发生率等进行统计对比。结果112例患者获得完整随访,随访时间(36±5)个月。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引流量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水泥组患者的住院时间[(14±3)d]、开始负重时间[(41±9)d]均低于非水泥组[(17±3)d、(46±10)d](t=4.353,2.856,P<0.05)。水泥组手术优良率为87.50%(49/56),高于非水泥组71.43%(40/56)(χ2=4.432,P<0.05)。水泥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14%(4/56),低于非水泥组的21.43%(12/56)(χ2=4.667,P<0.05)。水泥组患者的Harris评分在术后6个月[(82±14)分]、12个月[(86±8)分]、24个月[(91±7)分]、36个月[(95±4)分]均优于非水泥组[(76±11、81±9、87±8、91±6)分]。水泥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8.93%(5/56),低于非水泥组的23.21%(13/56)(χ2=4.236,P<0.05)。结论相较于非水泥型人工半髋关节,水泥型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术对于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手术效果更好,术后关节功能恢复好,值得临床推荐。

  • 标签: 股骨颈骨折 半髋关节置换术 骨水泥型 人工半髋关节 并发症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切开复位空心拉力螺钉固定加瓣植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共 90例,随机分为螺钉固定组和联合治疗组,螺钉固定组采用闭合复位空心拉力螺钉固定,联合治疗组则应用切开复位空心拉力螺钉固定加瓣植术治疗。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不同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 联合治疗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螺钉固定组,同时不愈合和股骨头坏死发生率联合治疗组明显低于螺钉固定组 (P<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切开复位空心拉力螺钉固定加瓣植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具有治愈率高、股骨头坏死率低、安全性好等特点,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 标签: 股骨颈骨折 切开复位空心拉力螺钉 骨瓣植骨术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最适配比的新型依诺肝素钠水泥与普通水泥在家兔体内的生物力学特性。方法选20只新西兰大耳白兔(购自望都县彤辉养殖有限公司),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10只,A组左后肢记为A1组,植入最适配比的新型依诺肝素钠水泥长方体试件,右后肢记为A2组,植入普通水泥长方体试件,B组左后肢记为B1组,植入最适配比的新型依诺肝素钠水泥圆柱体试件,右后肢记为B2组,植入普通水泥圆柱体试件,1 d后A、B两组各随机选出5只家兔,将体内试件取出,A组试件行四点弯曲实验,计算各标本的弯曲模量和弯曲强度,分别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B组试件行轴向压缩实验,计算各标本的压缩强度,并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4周后将A、B两组剩余家兔体内试件取出,重复上述实验。结果1 d时,A1组弯曲模量为(2.28±0.05) GPa(1 GPa=7.5×108 mmHg),A2组弯曲模量为(2.49±0.13) GPa,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91,F=0.982,P>0.05),A1组弯曲强度为(97.95±0.32) MPa(1 MPa=7.5×103 mmHg),A2组弯曲强度为(99.86±0.47) MPa,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90,F=2.212,P>0.05),B1组压缩强度为(88.75±0.42) MPa,B2组压缩强度为(90.17±0.39) MPa,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93,F=0.791,P>0.05;4周时,A1组弯曲模量为(2.05±0.10) GPa,A2组弯曲模量为(2.44±0.23) GPa,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92,F=0.803,P>0.05),A1组弯曲强度为(94.24±0.29) MPa,A2组弯曲强度为(98.58±0.35) MPa,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02,F=3.241,P>0.05),B1组压缩强度为(86.21±0.22) MPa,B2组压缩强度为(91.67±0.54) MPa,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72,F=2.470,P>0.05)。结论最适配比新型依诺肝素钠水泥植入家兔体内后其机械性能未发生明显改变,符合临床应用的生物力学要求。

  • 标签: 依诺肝素钠骨水泥 生物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代谢比较闭合复位经皮螺钉固定与 L形外侧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折的疗效。方法: 2016年 4月 -2018年 3月间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跟骨折患者 56例,经随机数表法分为接受闭合复位经皮螺钉固定治疗的 A组( n=28)、接受 L形外侧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的 B组( n=28),术后进行为期 1年的随访。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一般情况、骨折愈合时间、术后 3月成代谢指标 [Ι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 PINP)、钙素( OC)、术后 1年患肢功能分级、随访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等差异。结果: A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少于 B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 B组患者( P< 0.05)。 A、 B组患者的骨折在随访期结束时均获得性愈合,骨折线模糊愈合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 标签: 跟骨骨折 闭合复位经皮螺钉固定 L型外侧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 骨代谢 并发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探讨老年性关节炎患者应用中医康复治疗疗效。方法:以我院中医康复科 2018年 3月至 2019年 5月期间门诊与住院接诊的老年性关节炎患者 80例作为试验对象,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中各包含 40例患者。对照组运用药物治疗,实验组加用针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分析组间差异。结果:此次试验成果表示,实验组患者的治疗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在对膝性关节炎患者进行治疗时选择中医康复治疗,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患者膝关节功能,能很大幅度提升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老年骨性关节炎 中医康复应用 提高诊疗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整体化护理在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 2017年 3—10月收治的 72例外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开展对比研究。将这 72例患者根据随机抽签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 36例患者。对照组和试验组外科疾病患者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整体化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 SAS评分、 SDS评分、 VAS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护理前两组外科疾病患者的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护理后试验组外科疾病患者的 SAS评分和 SDS评分分别为( 24.08±4.41)分和( 23.95±3.22)分,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的( 35.26±5.38)分和( 32.72±4.39)分( P< 0.05);试验组外科疾病患者的 VAS评分为( 2.13±0.75)分,优于对照组患者的( 4.25±1.06)分( P< 0.05);试验组外科疾病患者的总生活质量评分为( 221.76±19.42)分,优于对照组患者的( 207.38±18.94)分( P< 0.05)。结论:在外科护理中应用整体化护理模式,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效果显著。

  • 标签: 整体化护理 骨外科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 :现如今,伴随着我国中国画这一艺术的发展,使得这一艺术表现形式在我们国民的内心中占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同时其发展至今也拥有着悠久的历史。而没花鸟画作为中国画创作的表现技法之一,也经历了很多年的发展历史,首先它先起源于南北朝时期,然后在北宋时期这一技巧略为成熟,最终在明清末清初时期得到了更加充分的发展。直至近现代,仍然有相当一部分艺术家致力于对于没花鸟画形式的探索,并且有很多的教育机构还在不断的引入没花鸟画的创作,力求能带给学生们一个更好的教学体验。其在多年的发展历程以来,没花鸟画在发展的过程中所使用的绘画材料技巧,以及艺术表现形式都有着很大程度上的创新以及发展,给我们内心中带来了很大程度上的震撼。同时在现如今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信息电子技术不断发展,没花鸟画的绘画形式也在不断的进行更替进行着自身的变化,始终给我们呈现出耳目一新的感受。

  • 标签: 没骨花鸟画 小学美术教学 应用探究分析
  • 简介:摘要:一些患者在做完腿手术后,需要用到护理装置。本文对腿手术护理装置进行了探究。

  • 标签: 腿骨 护理装置 横杆 纵杆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下颌骨折术后口腔护理方法的选择及比较。方法 收集 2018年 2月至 2019年 2月我院收治的行下颌骨折术的患者 5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 n=25)采用常规的口腔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 n=25)采用个性化的口腔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疼痛程度以及愈合程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和疼痛程度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 P<0.05);对照组患者的感染率为 36.00%,观察组患者的感染率为 8.00%。观察组患者的愈合程度高于对照组患者,即感染率越低愈合效果越好,两组患者之间存在显著性的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 对下颌骨折术后的患者采用个性化的口腔护理方法,可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患者术后的愈合程度极高,值得临床的进一步借鉴和发展。

  • 标签: 下颌骨骨折 常规口腔护理方法 个性化口腔护理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Hawkins Ⅲ型距颈骨折预后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至2016年12月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收治且获得完整随访的18例Hawkins Ⅲ型距颈骨折患者资料。其中男14例,女4例;年龄17~50岁,平均35.1岁。3例为开放性骨折,所有患者均采用一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随访时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的踝-后足评分评价踝关节及后足功能。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吸烟史、饮酒史、体重指数、致伤原因、内踝截/骨折、合并骨折、是否为开放性损伤、受伤至手术时间、手术时间、内固定物选择(空心钉/钢板或克氏针)以及有无感染可能影响骨折预后的因素与AOFAS的踝-后足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8例患者术后获21~41个月(平均29.3个月)随访;术后3例患者浅表感染,经换药抗炎治疗后好转;3例患者深部感染,其中2例经清创扩创术后好转,1例最终摘除距;6例患者出现胫距关节炎,10例患者出现距下关节炎。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的AOFAS的踝-后足评分为12~96分,平均63.4分;距发生缺血性坏死6例,塌陷1例。开放性骨折(P=0.015)、手术时间≥3 h(P=0.001)、克氏针固定(P=0.006)、术后感染(P=0.008)与AOFAS的踝-后足评分存在较强的相关性,其他因素与AOFAS的踝-后足评分无相关性(P>0.05)。结论开放性损伤、手术时间≥3 h、克氏针固定、术后感染是影响Hawkins Ⅲ型距颈骨折的重要因素,合理的治疗方式有助于改善此种类型骨折的预后。

  • 标签: 距骨 骨折 预后 骨坏死 关节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