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化护理在骨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4-11
/ 2

整体化护理在骨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杨蓓

隆化县医院 河北隆化  68150

摘要:目的:分析整体化护理在骨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7年3—10月收治的72例骨外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开展对比研究。将这72例患者根据随机抽签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6例患者。对照组和试验组骨外科疾病患者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整体化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SAS评分、SDS评分、VAS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护理前两组骨外科疾病患者的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试验组骨外科疾病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分别为(24.08±4.41)分和(23.95±3.22)分,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的(35.26±5.38)分和(32.72±4.39)分(P<0.05);试验组骨外科疾病患者的VAS评分为(2.13±0.75)分,优于对照组患者的(4.25±1.06)分(P<0.05);试验组骨外科疾病患者的总生活质量评分为(221.76±19.42)分,优于对照组患者的(207.38±18.94)分(P<0.05)。结论:在骨外科护理中应用整体化护理模式,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效果显著。

关键词:整体化护理;骨外科;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骨外科手术后患者通常会出现明显的疼痛感,且术后24h内疼痛感较为显著,剧烈的疼痛会导致患者睡眠质量下降、血压升高,不利于患者术后恢复。使用药物镇痛是临床上较常规的镇痛方式,但药物镇痛会导致患者出现胃肠道不适以及头晕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康复。整体护理是通过采取一系列的舒适措施,为患者提供一个舒适的恢复环境,提高患者舒适度,从而提升其治疗依从性。本研究探讨整体护理对骨外科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研究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我院2017年3—10月收治的72例骨外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开展对比研究。将这72例患者根据随机抽签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6例患者。对照组骨外科疾病患者中男性和女性患者分别为22例和14例,年龄为18~67岁,平均年龄为(42.38±6.52)岁,包括上肢骨折患者15例、下肢骨折患者11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6例和髋关节置换患者4例。试验组骨外科疾病患者中男性和女性患者分别为24例和12例,年龄为19~65岁,平均年龄为(41.76±6.40)岁,包括上肢骨折患者14例、下肢骨折患者12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5例和髋关节置换患者5例。两组骨外科疾病患者的基本信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可以对比。

1.2方法

对照组和试验组骨外科疾病患者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整体护理模式。常规护理主要内容为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监测,环境护理以及遵医嘱用药等。整体护理模式内容包括:

(1)心理护理:多数患者负性情绪明显,需注重护患之间的有效沟通,疏导患者不良情绪,缓解患者内心压抑、焦虑的不良心理状态;护理人员还要积极、耐心解答患者疑问以消除患者顾虑;护理人员还要向患者、家属介绍骨外科手术注意事项、手术方案、预后价值,使患者更加了解骨外科手术,树立治疗成功的信心,并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治疗,有效提高了其依存性和配合度,护理人员还要在进行健康宣教的基础上给予患者精神鼓励和心理支持。

(2)基础护理:给予患者疼痛护理,患者切口疼痛剧烈,需辅助其健侧卧位、患肢下放置软枕,遵医嘱应用镇痛药。另外,护理操作动作轻柔,避免增加患者疼痛,给予患者受压部位按摩以预防褥疮。

(3)饮食护理:由于患者术后长期卧床,加上手术大量失血导致的全身性代谢紊乱,所以食欲明显降低。护理人员需综合骨外科手术患者病情、饮食习惯、营养状况制定食谱,增加高蛋白、维生素、热量类易消化食物摄入量,并指导患者体位促进食物消化。

(4)排便护理:患者术后便秘情况明显,需指导其床上排便方法,在形成良好排便习惯的基础上促进排便。另外,指导患者、家属腹部按摩促胃肠蠕动。

(5)早期功能锻炼:护理人员要告知患者关于早期进行功能性锻炼的意义、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及进行功能锻炼的方法,以避免患者在术后长时间不运动造成关节僵硬、激励下降、协调功能不足或肌肉萎缩等。

(6)康复指导:对于病情平稳的患者护理人员可指导其早期进行康复锻炼,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胃肠蠕动,减轻腹胀感,提高食欲,促进术后早日康复;但是,在锻炼期间护理人员需要全程陪护,防止患者跌倒受伤,并与患者共同制定合理的康复锻炼计划,指导其劳逸结合,避免过度运动而影响疾病恢复。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SAS评分、SDS评分、VAS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生活质量评分采用综合评定量表(GQLI-74)进行评价。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SAS评分、SDS评分、VAS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总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试验组骨外科疾病患者的总生活质量评分为(221.76±19.42)分,优于对照组患者的(207.38±18.94)分(P<0.05)。见(表1)。

表1两组骨外科疾病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分,x-±s)

5e914054bdc3f_html_5733c24b7fe73452.png

3讨论

骨外科患者术后疼痛感强烈,影响睡眠、情绪以及术后恢复,并且患者术后的疼痛无法避免,患者的疼痛对自身的影响不同,这与患者的精神状态、手术部位以及心理状态都有相关性。骨外科的患者大多在治疗之间就会出现焦虑、抑郁的不良心理情绪,这会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尤其患者在手术后疼痛的影响下,患者的依存性和配合度都有所降低,并且患者还会出现消极、恐惧、紧张的不良心理状态,这都会影响到患者的术后恢复和预后效果。所以,对于骨外科患者术后疼痛情况的解决,除合理应用镇痛药物外,还需给予患者合理干预。

整体护理是一种系统全面的护理模式,强调在护理过程中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各种因素,充分采取各种措施,为患者提供系统详细的护理服务,最大程度满足患者对护理服务的需求。本文以我院骨外科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开展对比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在护理后的SAS评分、SDS评分、VAS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这表明在骨外科护理中应用整体化护理模式,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4结论

综上所述,整体护理可有效缓解骨外科手术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提高患者满意度。

参考文献

[1]万丽.对接受手术治疗的骨科疾病患者实施有针对性护理对其术后疼痛症状的影响[J].当代医药论丛,2017,15(23):276-277.

[2]何蓓芬,王丽冰.骨科术后疼痛护理的研究进展[J].长治医学院学报,2017,31(5):397-400.

[3]林浩,柳春霞,徐德利.影响创伤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的相关因素研究[J].创伤外科杂志,2017,19(10):780-782.

[4]龙莹.认知疗法在骨科慢性疼痛性疾病患者护理中的效果[J].医疗装备,2017,30(4):172-173.

[5]杨艳.对老年骨科疾病患者进行护理安全管理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7,15(20):277-278.

[6]庞玉洁.临床护理路径在外科胫腓骨骨折患者标准化管理中的运用[J].中国民康医学,2017,29(11):76-77.

[7]刘小玲,石霞霞.整体化护理应用于骨外科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27):163-164.

[8]喻兰,宋晓霞,吕欣畔.临床护理路径在骨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15):218-220.

[9]郑亚惠.集束化护理在老年患者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中的应用效果[J].双足与保健,2018,27(9):111,113.

[10]姚坤,李敏.优质护理服务对肋骨骨折合并气胸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14):185-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