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总结近几年来蒙药黄连-12的组方研究进展。蒙药黄连-12为黄色水丸,

  • 标签: 蒙药 黄连-12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 对蒙药梅花草进行定性研究,为其药材鉴别奠定基础。方法 运用形态学、组织学方法对梅花草药材的性状、显微结构进行鉴定。结果 详细描述了梅花草的原植物性状、生药性状、粉末特征的研究结果。结论 所得结果可以为该蒙药梅花草药材鉴定及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 标签: 梅花草 生药学 鉴别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总结近几年来蒙药黄连-12的组方研究进展。蒙药黄连-12为黄色水丸,

  • 标签: 蒙药 黄连-12 研究进展
  • 简介:目的研究分析在门诊西药房中发生处方调剂差错及不合理处方的原因。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本院门诊西药房发生的62例处方调剂差错事件以及65例不合理处方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发生原因。结果药品名称相似以及数量差错导致的处方调剂差错事件比率均显著较高(P<0.05)。药剂量不合理率以及用药方法不合理率均显著高于其他不合理处方情况(P<0.05)。结论在医院门诊西药房的处方调节差错以及不合理处方事件中,主要表现为品种差错、数量差错、药物剂量、用法不合理,主要的原因为药品名称相似,因此医院的药房管理工作中要重视建立防范性措施,杜绝药房差错及不合理处方,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 标签: 处方调剂差错 不合理处方 原因 门诊西药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处方点评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寻找预防对策,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根据《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等法规和门诊处方特点,对门诊处方点评中不合理处方的典型案例进行剖析。结果6个典型案例涉及联合用药不良反应增加、重复用药、用法用量不适宜、配伍禁忌、溶媒选用不当、用药与临床诊断不符等不合理用药问题。结论处方点评是了解临床用药水平的重要手段,通过定期进行处方点评,剖析临床用药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合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门诊处方的规范性和合理性。

  • 标签: 处方点评 典型案例 预防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加强事前处方审核工作进而改善药学服务质量,对于处方和审核的管理应该更加严格,并且要能及时发现问题处方,不让问题处方流入下一个环节。方法分别统计事前处方审核以及事后处方点评的问题率、回访患者和医师药师之间的交流情况等,从而得出客观结论。结果严格审核事前处方,加强事前处方管理工作能够有效减低药房和门急诊处方的问题率,并且回访患者时满意度也更高,医师和药师之间的交流也更加通畅。结论通过之前的事后处方点评已经起到了提高药学服务质量的作用,但事前处方的审核能够更加有效的提高药学服务质量并改善药学服务水平。

  • 标签: 事前处方审核 药学服务质量 事后处方点评
  • 简介:目的:分析门诊处方实施点评前后处方用药合理性及其不合理用药的原因。方法:抽取2012年11月-2013年11月间门诊处方2000张(实施点评后)和2011年10月2012年10月门诊处方2000张(实施点评前)实施处方点评,比较处方用药的合理率、处方书写不规范率和不合理用药率,研究其实施对策。结果:实施点评后处方合理率为96.50%高于实施前为85.10%(P〈0.05),处方书写不规范率为1.40%低于实施前为8.60%(P〈0.05),不合理用药率为1.50%低于实施前为7.70%(P〈0.05)。结论:实施处方点评对·临床合理用药具有重要意义,可有效降低了处方书写不规范率和不合理用药率,规范了临床合理用药。

  • 标签: 处方点评 临床 合理用药 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处方点评对临床处方用药合理性及其不合理的原因。方法:选择2018.10-2019.10月门诊处方1000张(点评前)和2019.11-2020.11月门诊处方1000张(点评后)。比较处方的合理率、书写不规范率和不合理用药率。分析原因提出解决措施。结果:处方点评后处方合理率明显高于点评前(P<0.05)。处方点评后书写不规范率低于点评前(P<0.05)。处方点评后用药不合理率低于点评前(P<0.05)。结论:处方点评有助于提高临床用药的合理性,减少书写不规范情况,对临床用药加以规范,值得应用。

  • 标签: 处方点评 临床 用药合理性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中药处方运用不合理的原因,并分析应用中药处方点评对中药处方应用效果造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到2021年6月期间本院应用中药处方点评后,开具的2000份中药处方进行此次研究,并将其划分为研究组,另选取2019年以前我国开具的2000份中药处方作为参照组,分析中药处方运用不合理的原因,并观察中药处方点评的应用效果。结果 比较两组中药处方的不合理用药率,研究组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 根据本次研究的结果可以确认,导致中药处方运用不合理的原因有很多,而通过应用中药处方点评方法,将可以有效避免出现中药处方应用不合理的问题

  • 标签: 中药处方 中药处方点评 处方不合理原因 应用效果 对比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药学服务中对处方进行审核、点评分析的效用价值。方法:探究中将中药房处方中选取650份进行审核、评价分析探究,并做好全面统计工作,找出致使药方错误的主要因素,同时从各方面对处方审核、点评分析的重要性及作用进行总结。结果:经研究所得,650份中药方中共发现113份出现错误,其中占比较高的为未中医诊断辨证分析因素,发生次数为62份(9.54%),用量错误为35份(5.38%),诊断与处方不符、重复用药、格式书写错误分别为10份(1.54%)、4份(0.61%)、2份(0.31%)。结论:在中药学药房服务中处方审核、点评分析是重要的环节之一,其工作有效性直接决定着药方的效用价值的发挥、患者的生命健康以及医院的声誉,该项工作能够及时发现可能造成患者损害的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预防,以此来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最大程度地提升中药房整体工作质量水平。

  • 标签: 中药学 药房服务 处方审核 处方点评分析 重要性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通过有效的处方点评持续改善处方质量。方法通过数字表法随机选取处方点评前2014年5月-2015年5月处方5000张和点评实施后2015年5月-2016年5月处方5000张,分别作为本次探究的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两组处方质量,探究处方点评的价值。结果观察组不合理处方占比2.00%,对照组不良处方占比10.00%,差异在统计学上无意义(P>0.05);对照组各错误处方发生率均高于观察组,差异在统计学上无意义(P>0.05)。结论处方点评能能够改善处方的质量,且通过实施处方点评后能够降低用药种数和抗菌药、中药注射剂等药物的使用率,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其临床应用范围。

  • 标签: 处方质量 处方点评 处方
  • 简介:处方过错和处方疏失是药物治疗错误的主要问题,在一般的医疗实践以及医院中都有发生。尽管其很少致命,但是会影响患者的安全和医疗的质量。其定义为“有临床意义的开处方过错是指非故意地明显降低了及时、有效地治疗的可能性,或是与普遍接受的处理相比增加了造成伤害的风险”,

  • 标签: 药物治疗错误 处方 医疗实践 临床意义
  • 简介:<正>处方约是指买药时必须凭医生的处方,即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的药品;非处方药是指可以在药店自己购买的药品,即不需要凭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一般来说,消费者能够依据自己所掌握的医药知识,并借助阅读药品标识物,对小伤小病自我诊断,选择相应的非处方药品。非处方药在国外称之为"可在柜台上买到的药物"(OverTheCounter),简称OTC。

  • 标签: OTC 非处方药品 医师处方 执业医师 标识物 执业助理医师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统计我院中药处方的用药情况,为指导我院中医临床医师合理开具中药处方、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我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门诊中药处方中随机抽取5240张处方进行患者年龄、中药名称、剂量及味数等情况的分析。结果随机抽取的5240张处方中平均每张用药味数为14味,其中11~15味中药处方的占比最大(2893例,55.21%);单张处方总剂量以为100~149g(2163例,41.28%)和150~199g(1396例,26.64%)的中药处方占比最大;药品使用频率最高的为甘草(3349例,63.92%)和黄芪(2738例,52.26%)。结论我院中药处方存在使用味数较多和使用总剂量较大的不合理现象,应加强对中药处方的监督管理工作,同时保证使用频率较高重要的供应。

  • 标签: 中药处方 调查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对医院的不合理处方点评情况进行分析,找出其原因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改进,确保提高医院处方点评的质量,保障医院用药的合理性。方法对我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所有点评后的不合理处方加以归类,采用统计和分析的方式方法进行评价。结果统计后一共点评的处方有4300张,不合理的处方有200张,不规范的处方有130张,用药不适宜的处方有60张,3张超常处方分析处方点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在于,处方不够规范、不适宜的用法用量、不适宜的适应症以及重复用药和联合用药不适宜。结论对于医院来说,必须要加大合理用药的监管力度,不论是医生还是药师,都应当加强对业务知识的学习和提升,加强对合理用药能力的提升,同时深化对处方审核的能力,切实提高医院合理用药的整体水平。

  • 标签: 医院处方 不合理点评 改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