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赵冬梅汪洋宁俐雯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3-13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3期
  • 机构: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人民医院  甘肃张掖  734000)  【摘  要】目的:探讨专业系统盆底功能康复护理对产妇产后盆底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顺产分娩的产妇11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系统性盆底功能康复护理,观察统计两组盆底肌力、盆底肌电压及盆底肌力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盆底Ⅰ、Ⅱ纤维肌力及盆底肌电压全面高于对照组同期水平,盆底肌力改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底功能康复护理能有效恢复产妇产后盆底肌力,提升盆底肌电压,提升盆底功能恢复效果。  【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后康复护理预防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从我院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收治的患者中随机抽取86例作为研究对象,86例患者分娩方式均采用:阴道分娩,且临床资料完整。将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实验组,每组43人。A组采用传统护理,实验组采用产后康复护理。对比A组和实验组的护理结果。结果:护理满意度比较:实验组采用产后康复护理方式3个月后满意度高于A组(P<0.05)。实验组出现尿失禁、子宫脱垂、阴道松弛的概率为:2.33%、0、2.33%;A组概率为:16.28%、20.93%、23.26%。实验组的发病概率低于A组(P<0.05)。结论:对采用阴道分娩方式的患者采取产后康复护理的措施,能够有效降低尿失禁、子宫脱垂、阴道松弛的发病率,提高护理满意度,产后康复护理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产后盆底康复护理 预防盆底功能障碍 尿失禁 子宫脱垂 阴道松弛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产后减退患者采用产后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的对象共82例,均为我院收治的产后力减退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41例观察组(采用产后康复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且治疗后尿失禁、性生活障碍发生率更低,,治疗后I类和II类肌纤维力更优,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产后减退患者采用产后康复治疗能取得良好效果,其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产后盆底康复 产后盆底肌减退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后康复时间选择对尿失禁及的影响研究。方法:选取于我院收入并治疗的80例功能障碍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比较于产后12周实施康复训练和产后6周实施康复训练患者恢复情况。结果:康复干预组功能更佳;康复干预组尿失禁发生率(2.5%)明显低于常规康复组(15.0%),且常规康复组尿失禁症状更严重。结论:尽早实施康复训练可显著降低尿失禁发生几率,加快患者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减轻患者心理压力。

  • 标签: 产后 盆底康复时间 尿失禁 盆底肌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产后选择康复时间,对于尿失禁和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2月到2018年2月收治的进行产后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配为例数都为60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产后及时实施产后康复治疗,对照组产后六周来进行身体复查接受康护治疗。六个月后,医院对两组患者进行尿失禁阳性率以及力恢复情况调查。结果观察组尿失禁阳性率已经变成了6.91%,与治疗前的32.75%相比,下降效果明显,而且患者的I类肌纤维力和II肌纤维力都有显著的增强效果;对照组患者,检测尿失禁阳性率为24.58%,I类肌纤维力和II肌纤维力虽然也有提高,但是效果不如观察组,具有明显的差异。结论产妇产后及时实施康复治疗,有助于降低尿失禁阳性率,提高力。

  • 标签: 产后 盆底康复治疗 尿失禁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究产后康复时间选择对尿失禁与的影响效果。 方法:将我院 38 例康复患者均分成参照组与研究组,参照组在产后 4 周进行康复训练,研究则选择在产后 6 周进行康复训练,统计比较两组康复效果 。结果:经康复训练后,研究组尿失禁阳性率高于参照组,且各项功能指标优于参照组, P<0.05 ,差异显著 。结论:产后康复时间选择对尿失禁与重要的影响,早期开展康复训练所取得的效果更好。

  • 标签: 产后盆底康复 尿失禁 盆底肌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产后康复时间对尿失禁及影响。方法:从2020年12月~2021年4月中,选出98例患者研究,根据其开始进行康复的时间差异划分组别,每组49人。B组于产后10周开始康复锻炼,而A组于产后7周就锻炼,比较两组的尿失禁、变化差异。结果:通过分组锻炼后,结果显示两组压力分级有明显差异,P<0.05;且A组患者肌纤维力强度更佳,尿失禁阳性率更低,P<0.05。结论:从此次研究的结果可知,越早进行康复锻炼的效果越好,能够改善压力,预防出现尿失禁现象,利于恢复。

  • 标签: 盆底康复 尿失禁 盆底肌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康复治疗指导训练对产后力康复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于本院进行力康复治疗的130例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65例,予以常规产后力康复治疗)与观察组(n=6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康复治疗指导训练),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力及心理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Ⅰ级~Ⅱ级、Ⅲ级力水平占比明显低于对照组,Ⅳ~Ⅴ级力水平占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康复治疗指导训练对产后力康复的干预效果显著,可有效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状态,促进力恢复,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盆底康复 盆底肌力 压力性尿失禁 康复指导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康复治疗指导训练对产后力康复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于本院进行力康复治疗的130例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65例,予以常规产后力康复治疗)与观察组(n=6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康复治疗指导训练),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力及心理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Ⅰ级~Ⅱ级、Ⅲ级力水平占比明显低于对照组,Ⅳ~Ⅴ级力水平占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康复治疗指导训练对产后力康复的干预效果显著,可有效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状态,促进力恢复,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盆底康复 盆底肌力 压力性尿失禁 康复指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产妇生产之后产后减退治疗中,运用产后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将2022.8-2023.8期间60名产妇置入到实验中,按抓阄均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产后康复治疗),对患者实验中的结果汇总分析。结果:经治疗之后,观察组产妇恢复的情况高,同时在治疗之后,产妇出现负面症状的概率比较低,对身体的影响比较小,使其生活均得到保障,提高其质量,数值比较之后,P<0.05。结论:在产妇生产之后,其产后减退症状中,对其运用产后康复治疗之后,能够使产妇的逐渐恢复,其产生的负面症状比较少,使患者的生活得到保障。

  • 标签: 产后盆底康复治疗 产后盆底肌减退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对产后女性性功能障碍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在我院接受产后女性性功能障碍治疗的患者104例作为实验对象,按照患者治疗意愿的不同分为接受康复治疗的观察组(n=52)和接受常规治疗的对照组(n=52)。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综合力和性生活质量等情况上存在明显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产后女性性功能障碍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康复治疗不仅仅改善了患者综合力,同时,也提高了患者的性生活质量,为产后女性性功能障碍的首选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盆底肌康复治疗 产后女性性功能障碍 盆底综合肌力 性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娩后产妇展开功能康复治疗的必要性。方法:将2018年2月-2019年3月在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8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产妇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两组产妇各40例,对照组产妇施以康复治疗仪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训练干预,对比两组产妇泌乳始动时间及恶露持续时间、尿失禁评分等指标。结果:观察组在泌乳始动时间、恶露持续时间指标对比中,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两组产妇张力存在显著差异,观察组指标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产妇尿失禁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功能康复治疗过程中,施以康复治疗仪联合训练有利于加速患者功能恢复,加速产妇恶露排出及早期泌乳,改善患者产后尿失禁情况,该联合治疗方法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盆底肌功能康复治疗 分娩 必要性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评价临床对改善产后功能应用不同康复疗法的临床现实意义。方法 随机抽选于 2017年 9月 -2018年 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 100例产后功能障碍患者,根据看诊顺序分为两组。甲组( n=50)应用生物反馈 +电刺激联合治疗,乙组( n=50)应用产后 Kegel锻炼法进行干预。评价及对比两组的肌肉收缩力,甲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收缩力。结果 甲组的持续收缩力高于乙组( P<0.05);而快速收缩力低于乙组( P<0.05);甲组在治疗后 1、 2疗程的持续收缩力、快速收缩力均高于治疗前( P<0.05)。结论 临床对改善产后功能应用生物反馈 +电刺激、产后 Kegel锻炼法均能取得良好效果,但生物反馈 +电刺激合用的治疗优势更大,具有持久长效的优势,可有效改善功能

  • 标签: 产后 盆底肌功能 生物反馈 电刺激 Kegel锻炼法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临床对改善产后功能应用不同康复疗法的临床现实意义。方法随机抽选于2017年9月-2018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产后功能障碍患者,根据看诊顺序分为两组。甲组(n=50)应用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治疗,乙组(n=50)应用产后Kegel锻炼法进行干预。评价及对比两组的肌肉收缩力,甲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收缩力。结果甲组的持续收缩力高于乙组(P<0.05);而快速收缩力低于乙组(P<0.05);甲组在治疗后1、2疗程的持续收缩力、快速收缩力均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临床对改善产后功能应用生物反馈+电刺激、产后Kegel锻炼法均能取得良好效果,但生物反馈+电刺激合用的治疗优势更大,具有持久长效的优势,可有效改善功能

  • 标签: 产后 盆底肌功能 生物反馈 电刺激 Kegel锻炼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延续护理对产后妇女功能锻炼效果的影响。方法对比组产妇在进行治疗出诊的时候,对产妇进行常规健康宣教处理,研究组产妇需要在对比组产妇护理的基础上对产妇进行延续护理模式实施,对两组产妇功能锻炼的效果和产妇的张力恢复良好的情况以及产妇生活质量情况进行有效观察和对比分析。结果在对研究组产妇进行延续护理之后,能够发现产妇的生理功能和产妇的社会功能及产妇的总体健康评分等方面的情况,明显要比对比组产妇更高(P<0.05)。结论延续护理模式在对产妇加以护理的过程中,能够对产妇产后功能锻炼依从性进行有效提升,同时也具有对头位分娩初产妇产后尿失禁情况的出现进行必要预防,不断促使产妇的产后恢复时间逐渐缩短,使得产妇的生活质量得以不断提升。

  • 标签: 延续护理 产后妇女 盆底肌功能 锻炼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指导宫颈癌广泛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行功能锻炼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方法2010年5月至2013年4月在我院妇科肿瘤病区住院的宫颈癌行广泛全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患者190例,在手术后第五天起指导其进行功能锻炼,对仍然发生尿潴留的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患者依从性差和护士指导能力对结果存在一定的影响.结论提高护士健康教育的能力和患者依从性是患者坚持进行功能锻炼、预防术后发生尿潴留的重要前提.

  • 标签: 宫颈癌 手术治疗 尿潴留 健康教育
  • 简介:目的探讨女性产后性功能障碍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6年11月至2007年10月分娩的产妇中,经《病史问卷调查表》确诊为产后性功能障碍并坚持治疗至疗程结束的112例患者(年龄为22~40岁)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锻炼与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组(康复组,n=55)和对照组(n=57)(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并取得受试对象的知情同意)。康复组患者在医师指导下进行康复治疗,每周2次,16次为1个疗程,对照组患者自行行缩肛运动,每日1~3次。通过《产后女性性功能障碍诊断量化标准及评分表》调查,评估锻炼与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对产后女性性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结果综合力、性活动频度、性高潮、性生活质量满意度等方面比较,康复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锻炼与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是治疗产后女性性功能障碍的一种良好方法,是临床未来需普及推广的治疗方法之一。

  • 标签: 产后女性性功能障碍 电刺激 生物反馈
  • 简介:【摘要】功能障碍疾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妇科疾病,严重危害女性身心健康。因此,本文从影响因素、治疗以及护理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以期为临床治疗和护理水平的提高提供一定帮助。

  • 标签: 盆底肌功能障碍疾病 影响因素 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功能训练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取自2021年8月—2022年8月我院收治的80例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分成对照组(40例)与实验组(40例)两组,其中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治疗,实验组运用功能训练治疗,分析改善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压力性尿失禁患者来说,应用功能训练可以改善患者临床功能,提高治疗有效率,提升患者的护理服务满意度。因此,该方法值得借鉴和使用。

  • 标签: 盆底肌功能训练 治疗措施 压力性尿失禁 护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