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研究黄芪和多糖对体外培养的肾脏系膜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结论黄芪和黄芪多糖在一定浓度时对肾脏系膜细胞增殖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目的观察黄芪和黄芪多糖对体外培养的肾脏系膜细胞增殖的影响

  • 标签: 多糖大鼠 大鼠肾脏 皂苷黄芪
  • 简介:目的:探讨人参Rg3对人类肝癌细胞在裸鼠体内生长和转移的抑制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构建裸鼠肝癌高转移模型LCI-D20,共21只荷瘤裸鼠,分为3组,即人参Rg3组、5-FU对照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每组7只,于肝移植瘤块后第11天开始用药,人参Rg3组采用灌胃给药,5-FU对照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采用腹腔注射,每日1次,连续3周,于停药后次日解剖裸鼠,观察人参Rg3对裸鼠肝移植瘤的抑制作用以及对肝、肺转移的影响;通过免疫组化SP法观察人参Rg3对裸鼠肝移植瘤MMP-2、nm23、CD44和VEGF基因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人参Rg3组和5-FU对照组的瘤重抑制率分别为23.66%和62.31%,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前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后者则差异明显(P〈0.01);人参Rg3组肝、肺转移灶的数量较生理盐水对照组为少,但未达到统计学差异(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人参Rg3组的nm23和CD44的表达率分别为100.00%和71.42%,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MP-2、VEGF的表达率均为85.71%,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参Rg3对裸鼠肝癌高转移模型LCI-D20具有抑制肝癌细胞生长和转移的作用,但作用较弱,其机制可能与调节nm23和CD44的表达有关,需要作进一步深入的研究。

  • 标签: 人参皂苷RG3 肝癌细胞 裸鼠 侵袭 转移 CD44
  • 简介:肾间质纤维化发病机制错综复杂、相互影响,目前,现代医学在防治肾间质纤维化方面尚无特异性药物。三七总具有多途径、多靶点的综合药理作用’在中医理论的基础上借鉴现代医学研究的成果,从细胞水平、分子水平以及基因水平阐明其作用机制和作用环节.为三七总在临床上的合理应用提供科学理论依据。随着对中医药的深入研究,现代医学与祖国传统医学相互结合,将为肾间质纤维化的防治提供一条新的途径。

  • 标签: 抗肾间质纤维化 三七总皂苷 现代医学研究 特异性药物 发病机制 中医理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七叶钠致静脉炎的原因,归纳护理干预措施以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方法对180例患者保护性使用静脉,控制输液速度,合理选用溶媒,合理选用穿刺针,局部湿敷,心里干预等措施。结果静脉炎发生率大大降低,且经护理干预3~5d症状缓解。

  • 标签: 七叶皂苷钠 静脉炎 护理干预措施
  • 简介:摘 要: 目的:建立一个用液相色谱法测定热毒清片中重楼Ⅶ Ⅱ Ⅰ的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 ;以乙腈–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 ;检测波长为203mn,柱温30℃,流速1.0ml/min。结果:重楼Ⅶ在3.074176μg/ml-153.7088μg/ml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得线性方程y=2.7189x+0.2466(R2=0.9999);重楼Ⅱ在1.4843μg/ml~74.217μg/ml之间呈良好线性关系,得重楼Ⅱ回归方程:y=2.8348x-0.0284

  • 标签: 热毒清片 重楼皂苷Ⅶ 重楼皂苷Ⅱ 重楼皂苷Ⅰ 含量 方法确认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三七的含量和药理作用受到不同炮制方法的影响。方法:制备对照品溶液、样品溶液、不同炮制方法下三七,然后进行HPLC分析,分析对照品线性关系、三七生品及不同炮制品含量。结果:将X轴、Y轴分别设定为进样量、峰面积,线性方程公式为y=mx+b(m、b、R2分别为斜率、截距、相关系数),进样量、线性范围单位分别为μg、mg,对峰面积和进样量的关系进行分析,发现具有较好的正线性相关性,因此能够在各炮制加工下三七含量的评价中有效应用。三七生品在约40min时有较大波动出现;油炸三七在40min前有最大的波动,同时还有2个巅峰出现,只有1个组分含量显著增加;砂烫、烘焙三七均在约40min时有最大的波动;蒸制三七在25min时有一定波动出现,在40min时有最大的波动。结论:三七的含量和药理作用在不同炮制方法下不同,砂烫、油炸、蒸制、烘焙下三七含量逐渐升高,即三七含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

  • 标签: 三七 砂烫 油炸 蒸制 烘焙 皂苷含量 药理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探讨绞股蓝防治脊髓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SPF 级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5组,即假手术组,模型组,GPs低剂量(25 mg/kg)组,GPs中剂量(50 mg/kg)组,GPs高剂量(100 mg/kg)组,每组10 只。采用BBB评分评估GPs对大鼠运动能力的影响及GPs的剂量效应;HE染色观察脊髓组织病变;Elisa检测血清中SOD、MDA活性;用Western Blot检测wnt/B-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蛋白B-catenin和wnt的表达,结果:GPs低剂量组、GPs中剂量组、GPs高剂量组治疗后大鼠BBB评分均有所提升,GPs高剂量组的评分最高(P<0.05);GPs高剂量组比各治疗组正常神经细胞数量多,细胞核破裂少,中性粒细胞浸润轻;各治疗组SOD、MDA的表达较模型组均有所降低,其中GPs高剂量组SOD、MDA的表达量减少更明显(P<0.05);各治疗组β-catenin和Wnt蛋白表达较模型组均有所增加,其中GPs高剂量组增加更明显(P<0.05)。结论:绞股蓝能够通过调控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达到保护脊髓神经元免受氧化应激损伤的作用。

  • 标签: 脊髓损伤 绞股蓝皂苷 氧化应激 细胞凋亡
  • 简介:摘要:目的:以在我院 就诊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者为例,观察分析七叶钠治疗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 就诊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者 94例,组别(甲组、乙组)分设的开展采用数字随机列表法,实施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甲组患者,实施七叶钠治疗乙组患者。经对研究结果的分析 , 即治疗效果和 神经传导速度,来 对不同治疗方法 后的 效果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甲组、乙组均取得一定治疗疗效,但相比甲组的61.70%,乙组的 87.23%更高;甲组患者治疗后神经传导速度均短于乙组( P< 0.05)。结论: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者予以七叶钠治疗,能取得较好效果,改善患者病情,促进机体恢复。

  • 标签: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七叶皂苷钠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心脏是高度耗能的器官,线粒体提供给心肌90%的能量。线粒体功能紊乱对心肌的影响极大,而稀有人参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对改善心肌胰岛素抵抗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心肌胰岛素抵抗 线粒体 稀有人参皂苷
  • 简介:目的研究长柱重楼总(PCT3)的体内外抗肿瘤活性及ig一次性给药的急性毒性。方法采用改良MTT法检测PCT3对人结直肠癌(HCT-116)细胞和人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的影响,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50)。ig一次性给予小鼠1.646、2.352、3.360、4.800g/kgPCT3进行急性毒性测试。建立小鼠皮下肝癌(H22)模型,分别ip顺铂2mg/kg(阳性对照)、生理盐水(阴性对照);ig给予0.5%CMC-Na(溶剂对照)、30、90、270mg/kgPCT3,连续给药9d,检测小鼠肿瘤、体质量抑制率,肝、脾、肾、胸腺系数。结果与阴性对照组比较,PCT3对HCT-116和SGC-7901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0.01),IC50分别为7.6、5.9μg/mL。大剂量PCT3可致动物腹泻及活动抑制,半数致死量(LD50)为1.9855mg/kg。与溶剂对照组比较,PCT3对小鼠体质量无显著影响;270mg/kgPCT3对H22肿瘤发挥显著抑制作用(P〈0.05),抑制率为26.8%;对各脏器系数均无显著影响;与阴性对照组比较,顺铂显著抑制肿瘤和体质量的增长(P〈0.01),抑制率分别达81.4%和37.4%;对肝脏、脾脏、胸腺系数均发挥显著抑制作用(P〈0.05、0.01)。结论顺铂抑瘤率明显高于PCT3,但其显著抑制小鼠的体质量和肝脏、脾脏、胸腺系数,PCT3在体内外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且毒性较低,其活性及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 标签: 长柱重楼 总皂苷 抗肿瘤 小鼠肝癌 急性毒性 脏器系数
  • 简介:目的:探讨七叶钠对大鼠急性肾热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30只成年雄性Wistar大鼠,分为3组(n=10):假手术组(sham组),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治疗组(七叶皂甙钠组)在肾缺血45min后完全恢复灌流。术前及术后24h检测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浓度;检测肾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及髓过氧化物酶(MPO)含量;电镜下观察肾小管超微结构变化;光镜下观察肾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Scr、BUN浓度有显著降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SOD活性升高,MDA浓度降低,MPO下降(P〈0.05),超微结构及病理损伤明显减轻。结论:七叶钠能减轻肾热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可能与减轻肾脂质过氧化反应和抑制细胞凋亡,减少炎症有关。

  • 标签: 缺血再灌注损伤 七叶皂苷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观察人参总合黄连小檗碱对慢性心衰大鼠α-MHC,β-MHC(心肌肌球蛋白重链)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慢性心衰大鼠模型,并将其随机分成模型组、卡托普利组和GS+Ber组,另设正常对照组;1个月后通过荧光定量PCR对慢性心衰大鼠心肌肌球蛋白重链mRNA表达进行检测。结果GS+Ber组α-MHC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模型组,β-MHCmRNA的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参总合黄连小檗碱能够具有潜在慢性心衰治疗价值。

  • 标签: 慢性心衰 人参总皂苷 黄连小檗碱 &alpha -MHC &beta -MHC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绞股蓝ⅩⅦ调控核因子E2相关因子2/抗氧化反应元件(Nrf2/ARE)信号通路抗脑缺血/再灌注(I/R)的机制。方法将40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I/R模型组及25、50和100 mg/kg绞股蓝ⅩⅦ组,每组8只。绞股蓝ⅩⅦ组分别给予绞股蓝ⅩⅦ 25、50、100 mg/kg灌胃(灌胃量0.01 mL/g),连续给药14 d;其余两组给予相同剂量生理盐水灌胃。然后采用改良线栓法制备大鼠脑I/R模型;假手术组大鼠采用相同方法手术,但不产生实质性栓塞。再灌注后24 h,评估各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采集大鼠腹主动脉全血检测血清活性氧(ROS)、血红素加氧酶-1(HO-1)、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γ-GC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醌NADH氧化还原酶1(NQO1)、丙二醛(MDA)水平;随后取完整大脑组织并分离大脑皮质脑梗死周围半暗带组织,观察大鼠脑组织大体情况及脑梗死体积,光镜下观察脑组织病理学变化,采用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脑缺血半暗带组织Nrf2和Keap1的mRNA表达,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ting)检测脑缺血半暗带组织Nrf2和Keap1的蛋白表达。结果再灌注后24 h,与假手术组比较,I/R模型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升高,脑组织梗死体积明显增大,血清NQO1、SOD和γ-GCS水平均明显降低、血清MDA、HO-1和ROS水平均明显升高,脑缺血半暗带组织Nrf2和Keap1的mRNA及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与I/R模型组比较,50 mg/kg与100 mg/kg绞股蓝ⅩⅦ能明显降低脑I/R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1.50±0.53、1.37±0.52比2.75±0.46),缩小脑组织梗死体积〔(19.8±5.1)%、(21.4±6.4)%比(42.3±5.8)%〕,明显提高血清NQO1、SOD、HO-1和γ-GCS水平〔NQO1(ng/L):186.05±10.38、220.75±16.22比131.36±5.95,SOD(kU/L):63.23±5.30、72.70±8.62比36.75±6.55,HO-1(ng/L):60.57±7.93、60.35±4.72比42.72±4.95,γ-GCS(kU/L):8.81±0.53、8.72±0.69比6.80±0.56〕,明显降低血清MDA和ROS水平〔MDA(μmol/L):5.94±0.66、5.61±0.53比10.88±1.34,ROS(kU/L):69.11±4.23、67.12±4.52比104.43±7.54〕,同时可明显提高脑缺血半暗带组织Nrf2和Keap1的mRNA及蛋白表达〔Nrf2 mRNA(2-△△Ct):1.90±0.13、2.13±0.18比1.48±0.11,Keap1 mRNA(2-△△Ct):1.78±0.11、1.85±0.10比1.43±0.10,Nrf2/β-actin:0.73±0.04、0.79±0.03比0.60±0.03,Keap1/β-actin:0.71±0.01、0.76±0.03比0.61±0.0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25 mg/kg绞股蓝ⅩⅦ无明显作用。结论绞股蓝ⅩⅦ (50 mg/kg和100 mg/kg)可能通过Nrf2/ARE信号通路调节NQO1、SOD、HO-1、γ-GCS、ROS及MDA起到抗脑I/R损伤的作用。

  • 标签: 绞股蓝皂苷ⅩⅦ 脑缺血/再灌注 Nrf2/ARE信号通路 氧化应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滴注β-七叶钠致静脉炎的预防及护理措施,以减少静脉炎的发生。方法对48例静脉输注β-七叶钠的患者采用心理护理、保护性静脉穿刺、热敷、输入加温液体、2%山莨菪碱湿敷等护理措施。结果48例患者中,14例未出现静脉炎;30例患者用药3-5天后出现较轻的静脉炎,经热敷后平均3天红肿消退;4例患者用药3-7天后静脉炎较重,经给予综合治疗护理后,5-7天症状缓解。结论护士在临床应用β-七叶钠时,只要加强责任心,采取有效的预防护理措施,就可避免或减少静脉炎的发生,减轻病人的痛苦。

  • 标签: &beta -七叶皂苷钠 静脉炎 预防护理
  • 简介:目的研究龙牙楤木根皮总对小鼠肝脏的保护作用。方法以齐墩果酸为对照,研究龙牙楤木根皮总对CCl4诱导的急性肝损伤小鼠的保肝作用。结果龙牙楤木根皮总能明显降低GPT、GOT酶活力,保护肝脏作用显著,其效果随浓度的升高而增强。结论龙牙楤木根皮总对CCl4所致急性肝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 标签: 根皮 总皂苷 鼠肝 小鼠 急性肝损伤 保护作用
  • 简介:目的:探究与分析阿司匹林联合三七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5年6月本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治疗组患者90例,给予阿司匹林+三七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90例,仅给予阿司匹林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改变。结果:治疗后对照组与治疗组较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降低,其中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1.11%,对照组为52.22%,治疗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与治疗组较治疗前MBI评分均明显提高,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NSE、S100B、MBP、UFAP及H-FAB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较治疗血清NSE、S100B、MBP、UFAP及H-FABP水平均明显降低,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三七治疗脑梗死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神经功能,值得推广。

  • 标签: 阿司匹林 三七皂苷 脑梗死 临床疗效 神经功能改变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薯蓣(Dioscin,Dio)抑制人结肠癌细胞增殖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人结直肠癌细胞SW480、SW620、RKO和Caco-2,MTT和集落克隆实验分析Dio对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Dio干预对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blot法检测Dio干预后细胞凋亡执行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Dio呈剂量依赖抑制人结直肠癌细胞SW480、SW620、RKO和Caco-2的生长,IC50剂量干预细胞显著减少克隆数;IC50剂量的Dio干预24h,SW620和RKO细胞凋亡率分别由8.3%±4.2%、10.7%±6.4%上升至62.6%±6.3%和53.2%±7.5%,凋亡执行蛋白cleavedcaspase3和cleavedPARP表达显著上调。结论Dio具有抑制结直肠癌细胞增殖的作用效应,诱导细胞凋亡是其抗肿瘤作用机制之一。

  • 标签: 薯蓣皂苷 结直肠癌 增殖 凋亡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人参Rh2抗心肌缺血作用及其机制。方法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Con),异丙肾上腺素组(Iso),人参Rh2(10、20、40mg/kg)组。各组大鼠灌胃给予相应药物,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皮下注射盐酸异丙肾上腺素(20mg/kg)制备心肌缺血模型。末次注射异丙肾上腺素2h后水合氯醛麻醉大鼠,取血检测血清肌钙蛋白T(TnT)含量、肌酸激酶(CK-MB)和乳酸脱氢酶(LDH)活力,取大鼠左心室制备组织匀浆,检测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结果与Con组相比,Iso组血清TnT含量、CK-MB活力、LDH活力明显增高。与Iso组比较,人参Rh2(10、20、40mg/kg)可显著降低血清TnT含量、CK-MB活力、LDH活力;与Con组比较,Iso组大鼠心肌组织MDA含量增高,而SOD活性、GSH-Px活性及T-AOC降低;与Iso组相比,人参Rh2(10、20、40mg/kg)能够显著降低心肌组织MDA含量,同时提高SOD活性、GSH-Px活性及T-AOC。结论人参Rh2具有抗心肌缺血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抗氧化有关。

  • 标签: 人参皂苷Rh2 异丙肾上腺素 心肌缺血 抗氧化
  • 简介:目的:研究人参M1酯化产物的结构。方法:用月桂酸、二亚胺与M1进行酯化反应,采用柱硅胶层析法分离纯化,利用IR,UPLC/QTOFMS和NMR(1D和2DNMR)等现代波谱技术手段鉴定了它们的结构。结果:分离得到了三种化合物,其中它们的结构分别为M1结构中葡萄糖单元3-OH,4-OH,6-OH位引入酯基。结论:在M1中葡萄糖单元上发生酰化反应,合成出三种新的M1衍生物。

  • 标签: 人参皂苷代谢物M1 酯化产物 合成 NM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