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多节段Ponte截联合水泥强化治疗胸腰段陈旧性骨质疏松骨折并后凸畸形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近五年我科收治的24例胸腰段陈旧性骨质疏松骨折并后凸畸形伴有顽固性下腰痛的骨质疏松患者的临床资料,测定骨密度并判断骨质疏松情况,均行后路多节段Ponte截联合水泥强化三维矫形内固定术。对比分析手术前后影像学数据,随访时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进行评价。结果所有患者使用椎弓根钉8~10枚,关键椎采用水泥强化椎弓根钉,平均6.5枚/例;手术时间平均158(125~200)min,出血量平均356(200~560)ml。术后脑脊液漏6例,经处理后愈合良好。所有患者均无椎弓根钉拔钉、断钉,无神经损伤、伤口感染及水泥漏致栓塞病等严重并发症。本组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2.5年。术后即刻胸腰段后凸较术前平均矫正率为71.85%,未次(2~2.5年)随访平均矫正率分别为71.43%,随访期的矫正率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月、6月及术后1年、2年胸腰段后凸Cobb角、腰痛ODI评分与术前比较均改善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各时期之间后凸Cobb角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末次随访ODI评分与术后即刻及1月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后6月及1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节段Ponte截联合水泥强化治疗胸腰段陈旧性骨质疏松骨折并后凸畸形适用于后凸Cobb角〈50°、最大单个椎体压缩比〈0.70的老年骨质疏松性患者,可以达到良好的矫正效果,改善顽固性下腰痛,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无严重并发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 标签: Ponte截骨术 骨水泥 脊柱后凸 骨质疏松性骨折 胸腰椎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标准大瓣减压术与常规去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手术效果,探究更好的治疗方法。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期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76例,按照入组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采用标准大瓣减压术,对照组采用常规去瓣减压术,对比观察两组患者预后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20例预后较好(52.63%),其中恢复良好8例,中残12例;13例预后较差(34.21%),其中重残9例,植物状态4例,死亡5例(13.16);对照组7例预后较好(18.42%),其中恢复良好4例,中残3例;20例预后较差(52.63%),其中重残15例,植物状态5例,死亡11例(28.9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中急性脑膨出、迟发性血肿、再次手术、脑脊液漏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者术后外伤性脑积水和颅内感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去瓣减压术比较,标准大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预后好、并发症少、降低颅内压明显、患者存活率高等优势,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 常规去骨瓣减压术 重型颅脑损伤
  • 简介:摘要本文介绍了高压共轨电子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ECU自诊断功能的局限性、高压共轨电控系统故障诊断基本流程,并列举了高压共轨电控系统2个故障排除实例,总结了如何根据高压共轨电控系统的故障现象,运用电路分析,合理借助检测设备,成功进行故障诊断的做法,打破了部分维修人员企图绕开电路原理分析而光靠故障代码指导以期达到万能排除故障的错误观念,肯定了电路原理分析在高压共轨电控系统的故障排除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 标签: 高压共轨 ECU自诊断局限性电路原理分析故障诊断
  • 简介:摘要皮下埋避孕技术是在临床中一种常用的方式。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皮下埋避孕技术中所应用的药物种类不断完善,该方式的避孕效果显著。但是,通过临床研究发现皮下埋避孕技术会引发妇女产生多种不良反应,尤其是月经异常现象,甚至会导致脑膜瘤的发生,严重影响妇女的正常生活。而在我国部分农村地区,皮下埋避孕技术无法广泛推行。因此,本文针对该问题展开文献搜集、分析和总结,对皮下埋避孕技术的原理、优势、不良反应和影响农村地区正常推行的原因进行阐述,为今后该技术的发展应用和临床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孕激素类 皮下埋植避孕剂 出血 安全
  • 简介:摘要随着现代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们观念的不断提高,人们开始在意在生活环境上的追求,城市绿化、小区绿化成为当今社会建设发展的主要趋势,绿化建设也成为了生态住宅小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建筑师们开始对城市的住宅小区进行规划、改造,加大绿化建设,以达到提高人们胜或环境的目的。

  • 标签: 住宅小区 景观规划 绿化植栽 设计分析
  • 简介:摘要园林是城市唯一有生命力的基础设施,是改善和维护城市生态安全的重要载体。园林作为城市开敞空间,在地震、火灾等灾害发生时,可作为人民群众紧急避难、疏散转移或临时安置的重要场所,是城市防灾减灾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园林的防灾避难功能主要是通过园林植物来发挥的,园林植物是发挥防灾避难功能的主体。我国建立防灾避难园林势在必行,但城市园林避难场所的建设和研究在我国才刚刚起步,尤其在规划设计中还未充分考虑到园林植物的防灾避难功能及其配置手法,应用园林植物进行防灾避难的相关理论和技术问题还有待解决。本文分析了防灾型绿地中园林植物防火功能及配手法。

  • 标签: 绿地园林 植物防火功能 配植手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外科手术的麻醉对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我院48例要进行外科手术的患者,按照麻醉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术后采用简易精神状况检测量表(MMSE)对两组患者不同时间地点的认知功能进行测定,并分析接受不同麻醉方法的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认知功能恢复效果。结果术前两组患者MMSE评分都为(29.3±1.2)分,麻醉后24h分别为对照组(27.1±0.9)分,实验组(29.4±0.8)分。麻醉后24h,实验组患者的MMS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可缩短苏醒时间,降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确保手术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可行性高,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使用。

  • 标签: 骨外科 手术 麻醉
  • 简介:摘要本文报导老年患者转移性皮肤骨肉瘤案例,患者为59岁中年女性,自行发现头皮隆起性结节1月余就诊,入院后发现肺及小肠病灶,三处均考虑恶性肿瘤并行手术切除,病理提示高级别骨肉瘤、皮损组织病理示结节大部份由较一致、成片中度多形性的梭形肿瘤细胞及少量巨细胞组成,梭形细胞呈异形性,局部可见肿瘤性的样组织,免疫组化示肿瘤细胞CK、CK7、TTF-1、EMA、Actin、S-100、MelanA、HMB-45及CD31均阴性,部分梭形细胞及巨细胞CD68阳性。患者现正于院外接受化疗,目前仍有随访中。外骨肉瘤发病率低,常转移至肺部,头皮转移非常少见,诊断主要依赖病史,影像学表现及病理活检。

  • 标签: 骨外骨肉瘤 皮肤 转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探讨针灸结合中药治疗跟骨刺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98例跟骨刺患者,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患者各49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理疗结合西药治疗,实验组患者实施针灸结合中药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49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5.51%,实验组49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92%,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跟骨刺患者的治疗中针灸结合中药方式治疗具有疼痛较小以及起效速度快等多种优势,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针灸结合中药 理疗结合西药 跟骨骨刺 临床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颞下颌关节与周围重要结构的毗邻关系,为避免在颞下颌关节手术中损伤周围重要结构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选取颞下颌关节完整的颅骨标本43副,用游标卡尺和量角器测量颞下颌关节与其周围重要性标志的距离与角度。结果:鼓鳞裂最外侧到棘孔、卵圆孔、茎乳孔的最短距离分别是(22.69±2.02)mm、(27.23±2.07)mm、(17.67±1.76)mm,岩鳞裂最内侧到棘孔、卵圆孔、茎乳孔的最短距离分别是(6.55±1.56)mm、(11.64±1.73)mm、(17.53±1.75)mm,蝶棘根部到卵圆孔、茎乳孔的最短距离分别是(9.53±1.39)mm、(20.08±2.14)mm,关节结节最低点到棘孔、卵圆孔、茎乳孔的最短距离分别是(27.33±2.14)mm、(30.33±2.29)mm、(32.23±1.78)mm,关节结节最低点、棘孔、茎乳孔形成的三角形的三个夹角分别是(73.72±7.24)°、(55.58±6.49)°、(50.70±7.56)°,关节结节最低点、卵圆孔、茎乳孔形成的三角形的三个夹角分别是(62.41±6.88)°、(61.19±5.61)°、(56.40±7.60)°。结论:颞下颌关节周边的解剖位置测量数据可以为颞下颌关节手术提供参考标准,减少或避免手术并发症。

  • 标签: 颞下颌关节 鼓鳞裂 岩鳞裂 关节结节 测量
  • 简介:摘要目的对纤维异常增殖症的MRI与CT特点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总结我院2011年7月至2015年7月间收治的纤维异常增殖症患者18例,回顾性分析其MRI、CT检查结果,探讨两种影像学检查的临床特点。结果18例患者中,单发型16例,多发型2例,其中下肢5例,上肢4例,面颅6例,肋骨2例,肩胛骨1例。CT征象呈现出明显的囊状膨胀、硬化改变、磨玻璃样、丝瓜瓤样及溶样改变;MRI征象多呈现出膨胀样改变、组织成分不同其MRI表现存在差异。结论采取MRI与CT检查对于纤维异常增殖症的早期诊断、治疗方法的选择、术后评价等均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MRI CT 诊断
  • 简介:麦金太尔认为,黑格尔对面相学和头盖骨相学所做的论证要求揭露和说明人的性格和状态,切中了当代的某些问题。他重现了黑格尔对这两门“伪科学”的批判,并引用了一些现代实验心理学、解剖学、神经生理学和行为主义的论述来为黑格尔的批判提供新的支持,同时也肯定在过时的面相学和骨相学中也留存着一些至今还有价值的思想,如大脑功能区域定位理论。但他的主要话题是试图描述黑格尔探索人类行为的这种可供选择的模式的三个特点,它们都涉及人的历史性:一是人的行动的历史连续性或积累性;二是人的行动对未来的前瞻性;三是人的历史性不能看作自然科学的材料,相反,“通过哲学理解而获得的教养的历史提供了有关人的存在的一种比询问任何关于人的以自然科学为模式的理论结构要更为基本的知识类型”,即自然科学倒是应该成为人性科学或历史科学这种“更为基本的知识类型”的辅助材料。

  • 标签: 黑格尔 面相学 头盖骨相学 自然科学 历史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针刀疗法治疗跟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 2016年 1月至 2017年 5月期间入我院接受中医治疗的 120例跟疼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患者及患属对此次研究知情自愿为前提,根据计算机随机分表的方式将其化为观察组( 60例)和对照组( 60例)两个组别,对照组给予患者针刺治疗,观察组给予针刀治疗, 3w后对比两组病例疗效差异。结果: 3个疗程的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 98.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86.6%(P<0. 05)。结论:针刀疗法以“中医微创治疗”为理念,治疗跟疼痛创伤小,操作方便,效果优,康复进程短,临床应用推广应用价值高。

  • 标签: 跟骨 疼痛 针刀 中医 针刺
  • 简介:自噬是真核细胞中由溶酶体介导的自我消化的过程。根据底物降解的方式差异,自噬分为微自噬、分子伴侣介导的自噬和巨自噬三种类型。巨自噬(之后简称自噬)过程中,错误折叠的蛋白质、大分子聚合物、过剩或损伤的细胞器被称为自噬体的特殊双层囊泡吞噬。自噬体和溶酶体融合成自噬溶酶体,后者将吞噬的物质降解成氨基酸、脂肪酸、核苷酸,最后合成ATP和大分子蛋白质实现再利用[1]。基础水平的自噬通过消除未折叠、过剩或老化的蛋白以及损伤的多余的细胞器,保证细胞内成分的质量。在遇到营养剥夺、缺氧、DNA损伤、饥饿、病原体感染、内质网应激等压力时,自噬会相应地增加,这使细胞可以有效处理特定的能量状态[2]。

  • 标签: 自噬体 骨代谢 自噬溶酶体 DNA损伤 调节 真核细胞
  • 简介:踝关节是人体负重最大的关节,由3块骨骼和11条韧带组成。急性踝关节损伤在临床常见,其中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是全身最常见的韧带损伤,而踝关节骨折占全身骨折的3.9%,居关节内骨折之首。美国国家创伤数据库资料显示,踝关节骨折占足踝部骨折的55.7%。正确认识和处理踝关节骨折对此类损伤的远期预后至关重要。

  • 标签: 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 急性踝关节损伤 踝关节骨折 临床 全身骨折 关节内骨折
  • 简介:摘要“蚀”病其实就是我们常常说到的骨质疏松。骨质疏松是中老年人容易得的一种骨骼疾病,此疾病不仅给人们带来病痛,使人们饱受病痛的折磨,也给生活带来许多不便利,例如腿脚不便等。目前学界认为,“蚀”病,骨质疏松形成的病因主要是由于肾虚,所以以不慎滋肾为治疗的总原则,以补肾添精为主要的用药认识。李东垣是金元时期著名的医学家,是脾胃论的集大成者。李东恒在其著作《脾胃论》中对于“蚀”病的病理以及治疗的办法有详细的记载。

  • 标签: 李东垣 骨蚀病 脾虚为本 治则治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水泥灌注在脊柱外科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合作医院收治的68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和研究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方法治疗,研究组给予水泥灌注方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12%明显优于对照组73.53%,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水泥灌注对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的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可以有效缩短治疗时间,减轻患者疼痛,减少出血量,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脊柱外科 骨水泥灌注 骨质疏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