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临床收治的重症脑外伤手术昏迷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压力性损伤的防范作用及护理满意度。方法选择重症脑外伤手术昏迷的患者80例,均为我院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随机分组,就采用综合护理(观察组,n=40)与采用常规护理(对照组,n=40)压力性损伤发生和患者护理满意度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压力性损伤发生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重症脑外伤手术昏迷患者行综合护理干预,可降低压力性损伤发生,增强护理水平。

  • 标签: 重症脑外伤 手术昏迷 综合护理 压力性损伤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重症脑外伤术后昏迷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及预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重症脑外伤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压力性损伤发生(0例)0.00%低于对照组(5例)25.00%,(X2=5.7143,P=0.0168)组间差异显著,(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1月的GCS评分为(13.55±1.34)分高于对照组的(11.57±3.21)分,(t=2.5456,P=0.0151)组间差异显著,(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重症脑外伤术后昏迷中积极应用综合护理,可有效预防压力性损伤,提高患者预后。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重症脑外伤术后昏迷 压力性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学科护理对鼻咽癌放疗患者放射性皮肤损伤风险的影响。方法:开展回顾性分析试验,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50例鼻咽癌放疗患者,依据护理方法的差异进行分组,对照组25例,研究组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多学科护理。结果:研究组放射性皮肤损伤发生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针对鼻咽癌放疗患者实施多学科护理利于防范放射性皮肤损伤风险。

  • 标签: 鼻咽癌 放疗 多学科护理 放射性皮肤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集束化护理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昏迷指数及压疮发生的影响进行分析。 方法:选择2019年11月-2020年11月本科室收治的50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作为此次实验研究的对象,划分2组实施不同的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昏迷指数以及压疮发生。 结果:在经过护理前,实验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GCS评分无差异(P>0.05),在护理后,实验组患者GC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同时实验组患者的压疮发生也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采用集束化护理,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昏迷程度,降低压疮发生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重症颅脑损伤 昏迷指数 压疮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中压力性损伤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于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间收治的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的方式予以分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Braden压疮风险评估量表的护理干预。结果:在压力性损伤发生情况方面,实验组总发生5%,对照组总发生25%;在护理满意度方面,实验组满意度97.50%,对照组满意度70%,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血压脑出血中,行压疮风险评估护理,效果显著,能降低压疮发生,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高血压脑出血 压力性损伤
  • 简介:【摘要】 目的 通过实验研究分析记忆海绵垫对侧卧位手术患者在术中压力性损伤发生的影响。 方法 选择于2021年1月~2021年11月期间来我院就诊,采用了侧卧位手术进行治疗的患者,共计80例。使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使用记忆海绵体位垫进行减压,对照组患者使用凝胶体位垫进行手术。测定两组患者各自受压力性损伤及患者身体舒适度水平,对比分析记忆海绵垫对患者术中压力性损伤发生的影响效果。结果 实验结果显示,使用了记忆海绵垫的观察组患者其损伤发生显著低于使用凝胶体位垫的对照组患者,患者身体舒适度观察组远高于对照组,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在侧卧位手术患者的术中使用记忆海绵垫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压力性损伤发生,提升患者的舒适程度。

  • 标签: 记忆海绵垫 侧卧位手术 压力性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在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我院80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实施手术室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护理期间的并发症总发生为10.00%,低于参照组的35.00%(P<0.05)。护理后,试验组的免疫功能指标优于参照组(P<0.05)。护理后,试验组的股静脉血流速度高于参照组,D-二聚体水平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将手术室护理应用于颅脑损伤患者中的效果确切,能够大幅降低院内感染发生,对于促进患者术后康复以及改善生活质量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手术室护理 颅脑损伤 术后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体化护理干预对长期卧床老年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22年2月-2023年1月我院诊治的长期卧床老年患者90例,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成两组,对照组45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45例采用一体化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压力性损伤发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预防压力性损伤的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一体化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长期卧床老年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提高患者的预防压力性损伤的能力,建议推广。

  • 标签: 长期卧床老年患者 一体化护理 压力性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多学科协作信息管理系统对住院患者降低压力性损伤发生的应用。方法:于2022.1-2024.1内的100例住院患者,对其进行多学科协作信息管理系统的护理干预,记作观察组;任选改进之前的100例住院患者,记作对照组,对比两组的压力性损伤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压力性损伤发生13.00%低于对照组33.00(P<0.05)。结论:基于多学科协作的信息管理系统进行压力性损伤的护理管理有效改善患者康复进程,降低压力性损伤发生,促进康复,值得推广。

  • 标签: 多学科协作信息管理系统 住院患者 压力性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多学科协作信息管理系统对住院患者降低压力性损伤发生的应用。方法:于2022.1-2024.1内的100例住院患者,对其进行多学科协作信息管理系统的护理干预,记作观察组;任选改进之前的100例住院患者,记作对照组,对比两组的压力性损伤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压力性损伤发生13.00%低于对照组33.00(P<0.05)。结论:基于多学科协作的信息管理系统进行压力性损伤的护理管理有效改善患者康复进程,降低压力性损伤发生,促进康复,值得推广。

  • 标签: 多学科协作信息管理系统 住院患者 压力性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瞻性护理干预对急诊ICU危重症病人压力性损伤发生的影响效果。方法:收录于2022.8-2023.8,急诊收治的70例ICU危重症病人患者。采用摸球法规范性分为2组,每组35例样本。对照组常规干预,观察组前瞻性护理,分组探究干预的效果。结果:对照组满意度77.14%,观察组满意度97.14%,结果比较P<0.05。结论:前瞻性护理干预对急诊ICU危重症病人压力性损伤的预防具有显著效果。通过减轻机械通气引起的压力性损伤风险、保护重要器官和预防感染,前瞻性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危重症病人发生压力性损伤的风险,提高治疗效果和康复

  • 标签: 前瞻性护理干预 急诊 ICU 危重症 压力性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巨大儿、低体重儿发生及所选分娩方式对剖宫产的影响。方法收集我县2009-2017年产科分娩登记薄。录入并通过Excel进行数据分析,对比9年来巨大儿(出生体重≥4kg的新生儿)、低体重儿(出生体重﹤2.5kg的新生儿)发生趋势是否上升、巨大儿、低体重儿选择剖宫产分娩方式是否上升,分析巨大儿、低体重儿是否是造成我县剖宫产快速上升的主要因素。结果巨大儿缓慢上升,低体重儿缓慢下降,总体发生变化不大,巨大儿、低体重儿选择剖宫产分娩方式增加,对剖宫产有影响。但剖宫产占比始终不超过10%。结论巨大儿、低体重儿分娩方式不是造成我县剖宫产上升迅速的主要原因。

  • 标签: 巨大儿 低体重儿 剖宫产率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中西医结合护理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并发症发生及护理缺陷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治疗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 80例,根据患者的入院时间顺序分为两组,在实验组中使用中西医结合护理,在对照组中使用常规护理。结果:实验组中止血时间小于对照组,差别较大( P<0.05)。对照组的住院时间高于实验组,差别较大( P<0.05)。实验组中有 3例患者出现护理缺陷,对照组中有 9例患者出现护理缺陷,差别较大( P<0.05)。两组治疗效果的差别较大( P<0.05)。实验组中有 4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对照组中有 10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差别较大( P<0.05)。结论: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中使用中西医结合护理,有利于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护理缺陷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中西医结合护理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并发症 护理缺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在宫外孕患者护理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本院60例宫外孕患者进行本次实验,实验样本为2016年7月至2018年3月间的宫外孕患者,纳入60例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所有患者一般资料经对比分析后,记录为对照组(n=30)与实验组(n=30)。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将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住院时间等指标进行对比。结果本次研究成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更低,同时住院时间和拔管时间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宫外孕患者应用整体护理有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和拔管时间,可以在临床中应用和实践。

  • 标签: 整体护理 宫外孕改良根治术 围手术期
  • 简介:摘要目的以临床工作中胃管所致压力性损伤这一事件为切入点,运用根本原因分析法(RCA)对事件的可能原因进行分析和整改、总结,探讨RCA这一管理工具在此事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运用根本原因分析法(RCA),结合现在临床工作中胃管固定的现状,对其所导致的压力性损伤事件进行原因的分析、整改措施的探讨,并将新的改良固定方法在临床试用,比较其成效,对RCA的效果应用进行总结。结果应用RCA寻求胃管所致压力性损伤的根本原因,并对其提出针对性的整改措施,在临床试用后收到良好效果,对比RCA应用前后,胃管所致压力性损伤发生明显下降。结论使用RCA能找到胃管所致压力性损伤的根本原因,提出整改措施,从而降低其发生,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确保临床护理工作的有序开展。

  • 标签: 根本原因分析法(RCA) 胃管 压力性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联合内外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的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接收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患者93例作为分析对象,并分成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47例),对照组给予标准的大骨瓣开颅减压手术治疗,对观察组进行内外减压手术,观察两组治疗效果,以及出现的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有26例恢复良好,有8例中残,有6例重残,有4例死亡,有3例植物生存;对照组患者恢复良好者20例,重残4例,死亡13例,中残4例,植物生存3例;两组患者死亡和生存质量方面存在明显差异(P<0.05);患者术后并发生发生存在差异(P<0.05)。结论将内外减压术相结合来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患者具有很高的疗效,同时能够减少患者死亡和并发症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 脑疝 联合内外减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对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8例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综合护理,比较2组患者疼痛评分、生活质量及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结果:观察组患者VAS评分,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5.88%,比对照组23.53%低,P<0.05。结论:在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治疗期间予以患者综合护理干预,利于降低患者疼痛评分、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对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有积极影响,值得推广。

  • 标签: 综合护理 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在颈椎后路手术体位护理中的效果及术后压力性损伤发生影响。方法:研究时段范围:2019年01月~2020年01月,将本院接受治疗的颈椎后路手术患者(n=80)进行分析,随机分为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40例)和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观察组(40例),比较护理满意度、术后压力性损伤发生。结果:对照组、观察组满意度(80.00%)、(97.50%)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压力性损伤发生2.50%、20.00%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颈椎后路手术体位护理期间,通过予以临床护理路径,改善临床症状的同时降低了术后压力性损伤发生,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较高,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护理水平,在临床中值得应用和推广。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颈椎后路手术 压力性损伤 护理满意度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早期肠外营养支持对老年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并发症发生的影响。方法 抽取2020年3月至2021年5月间收治的老年重症颅脑损伤患者60例作为此次的观察对象,并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即一组对照组,一组研究组,前者接受经鼻饲进行肠内营养支持,后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早期肠外营养支持,对比分析不同的治疗效果。结果 并发症发生,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指标较高,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

  • 标签: 早期肠外营养支持 老年 重症颅脑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