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国内的各项发展走上高速路,国内升学和就业形势也变得愈发紧张起来。生活节奏加快,社会竞争激烈,以往大学生是天之骄子的代名词,踏入大学校园便意味着未来的工作有保障。但如今随着高校教育深化改革以及多次扩招,国内大学生数量急剧增多,大学生就业前景不明。当代大学生感受到升学与就业压力日趋沉重,心理负担较大,仅凭借传统的思政教育难以有效缓解大学生的压力和心理问题,因此要适时改进工作思路和方法,将传统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整合。

  • 标签: 积极心理学 高校心理健康工作 优化措施
  • 简介:摘要:团体心理辅导主要是面对有共同心理需求群体而展开,在小学阶段教师除了要关注学生文化素养提升,还应全方位培养其具备优良心理素质、健全其人格发展。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教师可通过让学生之间相互分享、互动以及解决问题形式进行团体辅导,激发学生内在动力,为其创造良好学习环境同时促使其心理健康成长。

  • 标签: 团体心理辅导 小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 简介:摘要:进入新时期以来,我国各项事业均快速发展,取得了十分理想的成绩,特别是教育事业以惊人的速度向前发展。积极心理学可以说是心理学领域的一场革命,还是人类社会生活发展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同时也是一门从积极的角度来研究心理学的新兴科学,强调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将积极、向上的思想认知进行有效的融入,对中小学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形成积极正面的影响。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进行有效应用,对学生的积极情绪及思想进行深入的挖掘,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发展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中,不仅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也有效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 标签: 积极心理学 中小学 心理健康 教育模式
  • 简介:摘要:积极心理学作为20世纪初美国心理学的一个新兴研究领域,在身心健康文化教育中具有关键的指导作用。文章内容主要讨论积极心理学和身心健康教育的基本概念,同时分析了积极心理学应该如何应用于儿童身心健康文化教育,希望对未来身心健康教育的发展趋势产生一定的影响,从多方面探讨了积极心理学环境下儿童身心健康内容的新概念。

  • 标签: 积极心理学 儿童 心理健康课程
  • 简介:摘要:高中阶段的艺体生通常情况下会暴露出很多的心理健康问题。立足于新课程改革背景之下的人才培养要求,教师应当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应用科学有效的心理课堂模式展开教学,从而促进高中阶段的艺体生心理健康状况有所改善。

  • 标签: 普通高中 艺体生 心理健康问题 心理课堂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 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经心理护理对心身健康的影响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 选择本院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收治的6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将患者按入院顺序分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心理护理,均为30例。对比患者心理情绪、并发症差异。结果经为期3个月的干预,经心理干预,观察组心理情绪评分较对照组更低,P<0.05。对照组干预后出现感染、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将心理护理措施应用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临床治疗中,有利于调节患者心理情绪,维持患者营养,减少患者并发症,增强患者干预依从性,对患者心身健康有重大影响。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 心理护理 心身健康
  • 简介:摘 要:伴随着智能设备和终端的快速普及,现阶段大部分初中学生都能够轻易的接触各种智能手机和平板,了解各方面的信息,造成学生对外界诱惑的渴望,由于缺乏挫折教育,导致部分学生缺乏良好的抗压能力,容易因为学业成绩和人际交往出现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学校应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培养积极向上的人格和品质,本文主要探讨在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构建措施。

  • 标签: 积极心理学 初中教育 心理健康
  • 简介:摘 要:社会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人们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会出现各种问题,给他们带来困扰,产生一些心理问题。所以在中职阶段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我们除了要给学生传递科学文化知识以及职业技能,也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采取合理的策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 标签: 中职生 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学
  • 简介:【摘要】由于高考的存在,高中生学习任务之重、学习压力之大是不言而喻的,由此紧张、焦虑、抑郁等情绪也是不请自来的,可谓是正处于身心迅猛发展的“狂风暴雨时期”。正如此,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日趋重要,而心理健康的教育方式及有效性也颇受瞩目。近年来,愈来愈多的实践表明心理社团对实现高中生心理素质提升和健康心理状态形成有着无可取代的促进作用。对此,本文以心理社团为载体推动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建设的必要性、社团活动形式及实践对策予以系统探究。

  • 标签: 高中 心理社团 心理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随着新课标的改革,我们国家对于初中生的全面素质发展教育展开一系列的研究,着重对于初中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进行分析,由于现如今的初中生正式进入青春期与叛逆期的阶段,是最不想被家长与教师管教的年龄段,加之面临中考第一次大考时期学业压力比较大。因此,初中心理学教学时要对学生的心理及时干预,防止其出现情绪上的困扰。

  • 标签: 网络环境 初中心理学 心理干预 创新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针对正在乳腺癌恢复期的患者采取团体心理干预,观察对患者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选择了参与我所社区乳腺癌筛查,正在恢复阶段的原发性乳腺癌患者40例,将患者数量随机进行分配,再分为二组,每群患者各二十例,包括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对观察组患者采取团体心理干预,对患者的社会支持系统和对SDS、SAS评估效果比较。结论:观察组患者的社会支持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SAS、SDS效果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针对乳腺癌康复阶段的患者进行团体心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情绪,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有利于心理康复。

  • 标签: 乳腺癌康复期 团体心理干预 心理康复
  • 简介:摘要: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是以积极的角度研究心理学的一种方法,在传统心理学的基础上更多了些包容的态度,注重从积极视角探讨个体与社会。以积极心理学为导向进行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能够从积极正向的角度帮助学生思考理解问题,促进学生的积极健康心理。本文就以积极心理学为导向,分析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化。

  • 标签: 积极心理学,高中心理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 缺氧、低压、高寒等高原恶劣环境,不仅威胁着官兵的生理健康,也使心理处于应激状态。心理行为训练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主体的体验式培训,具有记忆深刻、巅峰体验、良性循环等优势,在我军高原官兵中的初步应用已经取得一定成果。因此,本文通过高原环境、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因素三个方面分析高原官兵的心理健康状况,从概念、起源与发展、训练模式、在高原官兵中的应用现状四个方面总结心理行为训练的应用进展。

  • 标签: 高原 官兵 心理健康状况 心理行为训练
  • 简介:摘要:近年来,社会大众对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关注度日渐增加。心理健康教育是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及语言表现所作出的言语上的反应和处理,其中包括厌学、弃学等极端思想的转化疏导等。此次研究对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深入研究,并且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从而深层次的探讨心理健康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 标签: 高职院校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积极心理课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艾滋病患者的临床心理特点并探讨心理护理措施。方法:研究我院收治的64例艾滋病患者,实验时间为2019.4-2021.3,随机分为两组,参照组(32例)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32例)在参照组艾滋病患者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措施,观察和比较组间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前后心理状态评分。结果:观察组的情感职能评分(89.25±5.06)分、躯体健康评分(85.23±1.54)分、生命活力评分(78.18±6.23)分以及社会功能评分(87.14±4.18)分相比参照组的要高(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HAMA评分(7.32±2.98)分、HAMD评分(5.33±2.25)分相比参照组的HAMA评分(15.24±2.31)分、HAMD评分(14.72±2.69)分要低,P

  • 标签: 艾滋病 心理护理 心理特点
  • 简介:【摘要】培养学生健康心理是高中课程教学的重要的目标之一。因此在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渗透积极心理学,有利于帮助学生塑造积极、健康的心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主要探讨了积极心理学导向的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优化,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借鉴。

  • 标签: 积极心理学 高中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ICU重症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收治在ICU的重症患者48例为观察对象,依据数字列表法分组,进行常规护理者纳入对照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者纳入观察组,对比不同方案干预效果。结果:不同组别患者干预前心理状态、生活质量评分无明显差异,不同方案干预后,均有明显改善,但观察组患者效果更显著,组间对比有差异性(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较高,组间满意度对比有差异性(P<0.05)。结论:重症患者在ICU治疗期间,给予心理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心理健康状态,便于其配合治疗,同时在缩短治疗时间与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方面也具有积极作用。

  • 标签: 心理护理 ICU 心理状态 生活质量
  • 简介:【摘 要】目的:对子宫肌瘤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后各指标状况进行分析。方法:将我院接收的52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此次评估对象,所有患者均按照奇偶分组法进行分组,分为研究组(实施心理护理)与对照组(给予常规措施),每组患者各26例,分析两组各指标变化情况。所有患者入选时间均为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结果:研究组护理后抑郁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较大,表示统计学结果有意义(P

  • 标签: 子宫肌瘤 心理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心理治疗在小儿多动症中对儿童心理的影响。方法 在我院2019年4月~2020年4月收治100例多动症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使用药物治疗,观察组使用药物治疗联合心理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行为心理变化。结果 在通过治疗后,患儿的行为心理均得到改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心理治疗 药物治疗 小儿多动症 儿童心理
  • 简介:【摘要】在儿童游戏与绘画当中,可以去更好的发展学生们的动作方面,情绪方面,以及人际关系等等。并且当儿童心理绘画在小学的心理健康教学过程当中进入渗透之后,还能够对小学生们的心理成长以及心理整合起到重要的作用。并且绘画的过程当中不但能够充分地展示出学生们的内心世界以及想象力的反馈,同时也可以帮助教师们能够更直观、更好地去了解到学生们当下的心理状态。本文就儿童心理绘画,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浅析而展开论述。

  • 标签: 儿童心理绘画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