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甲醛是室内空气挥发性有机物的主要成分,主要来源于各类脲醛树脂的人造板及其他各种室内装饰材料,甲醛的急慢性毒性已被学术界公认,室内装修广泛存在于人们生活、工作以及公共场所的环境中,由此所带来的健康危害也就成为一个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 标签: 甲醛浓度 公共卫生问题 公共场所 慢性毒性 空气 健康危害
  • 简介:摘要 :随着环保意识的逐渐增强,对于工业上,生活中高浓度有机废水治理的研究进程也在逐步的推进。长久以来的各种研究终于在高浓度有机废水等等处理技术上有了一定的进步。高浓度有机废水治理过程中已经开始逐渐形成一道具有特色的新兴处理方法,能够进一步加强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效率。因此我们在本篇文章中主要对于当前高浓度有机污水的处理研究技术进行一个简单的研究和分析。

  • 标签: 高浓度,有机废水,治理技术,研究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靶浓度控制输注法临床应用体会。方法查阅文献资料并结合个人经验进行归纳总结。结论靶控输注是以血浆或效应室的药物浓度为依据参数,通过计算机控制给药速度,目的在于临床能够获得比较满意的麻醉、镇静和镇痛深度。

  • 标签: 靶浓度控制输注法 应用
  • 简介:摘要本研究利用活性污泥反应中的“初期吸附去除作用”,将污泥经过适度好氧处理之后,与高浓度制酒废水混合。实验表明污泥吸附在去除废水中非溶解性有机物时效果显著,并且在废水温度为40℃左右时吸附效果最好

  • 标签: 吸附,好氧,制酒废水,溶解性
  • 简介:摘要霉酚酸酯(Mycophenolatemofetil,MMF)是霉酚酸(mycophenolicacid,MPA)的酯类衍生物,现通称吗替麦考酚酯(商品名骁悉CellCept),具有独特的免疫抑制作用,常用于器官移植术后。MMF在人体内吸收后经血浆酯酶的作用下快速、完全水解成活性代谢物MPA,MPA是选择性、高效性、可逆性、非竞争性的次黄嘌呤单核苷酸脱氢酶(IMPDH)抑制剂,可抑制鸟嘌呤核苷酸的从头合成途径,耗竭淋巴细胞内GMP和GTP,阻断DNA的合成,抑制T、B淋巴细胞增殖,从而发挥其免疫抑制功效1。

  • 标签:
  • 简介:摘要:化学需氧量是评价水污染程度的重要综合指标。重铬酸盐法以还原性表征水污染,操作过程长,难以同时分析大量样品。研究人员提出了提高溶液酸度等各种改进措施。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严重,水污染对生活环境造成了很大影响。有机污染严重,直接影响海洋生态安全。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规定,要控制污染物排放。生活污水需要经过处理,使其CODcr值达到环境污染排放标准的要求。生活污水化学需氧量监测分析的关键控制因素与反应溶剂的酸度、催化剂的有无等试验条件有关。水样中化学需氧量的监测结果受分析条件影响较大,应加强监测和控制,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生活污水 化学需氧量 浓度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对甲醛检测仪(电化学传感器法)的操作性以及结果的准确性进行验证。方法根据GB/T18204.2-2014《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第2部分化学污染物》中的相关标准,对同一室内的甲醛浓度分别使用甲醛检测仪与酚试剂分光度法同时进行检测,并比较两种方法所得到的检测结果。结果在环境、时间相同的条件下检测空气中的甲醛浓度,使用甲醛检测仪测得的结果为(0.276±0.034)mg/m3,使用酚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得的结果为(0.271±0.020)mg/m3,对两组结果的差值进行的正态分布检验,结果符合正态分布(P=0.874),进行t检验,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醛检测仪的检测结果相较于酚试剂分光光度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甲醛检测仪的现场实际检测结果较为准确。

  • 标签: 甲醛浓度 检查方法 比较
  • 简介:摘要:有毒气体与有害气体会对人类身体及自然环境造成极大的损害,为更好地保障工厂工作人员生命健康,本文对有毒有害气体浓度监测系统设计需求进行分析,在明确有毒有害气体浓度监测系统设计硬件设计要点以及软件设计要点的基础上,对落实监测系统的有效质量控制措施进行深入探究,希望为安全生产提供更加有力的技术保障。

  • 标签: 有害气体 有毒气体 气体浓度 监测系统
  • 简介:大气颗粒物是一种重要的空气污染物,详细分析了大气颗粒物浓度的检测原理、检测方法.基于膜捕集的称重法是最基本的颗粒物浓度检测方法,但是基于其他原理的颗粒物浓度检测方法在颗粒物的实时在线检测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对各类监测方法的优缺点作了对比,指出自动化、智能化和网络化是大气颗粒物浓度检测仪器的方向发展.

  • 标签: 大气颗粒物 浓度 检测 实时在线
  • 简介:摘要:磷酸铵镁沉淀法( MAP )是常用的除氨氮工艺技术,该方法除氨氮速率快、去除效率高,工业上常用于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本文主要研究 MAP 中磷源( KH 2 PO 4 ·3H 2 0 )投加量、镁源( MgCl 2 ·6H 2 0 )投加量、 pH 等对于氨氮去除效果的影响。

  • 标签: 磷酸铵镁 高浓度氨氮废水 pH 磷源 镁源
  • 简介:摘要从现阶段发展而言,玉米原料化工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在玉米生产酒精的传统工艺中出现了诸多问题,在工业转化过程中,缺乏相应的成熟技术支持。为此,必须采取一些有效措施进行改进,提升酒精发酵的效果。

  • 标签: 玉米原料 超高浓度 酒精发酵
  • 简介:分别用3%、5%、7%、10%、13%的蔗糖液体培养基,对红秀2002、红火二金条、冷江1号、宁椒5号和天胜朝天椒5个辣椒品种的花粉萌发率和花粉管生长情况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3%和5%的蔗糖浓度最适合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冷江1号辣椒花粉萌发率最高,红秀2002花粉管生长最好。

  • 标签: 辣椒 蔗糖 花粉 萌发
  • 简介:摘要目前,随着我国煤矿业的快速发展,对低浓度瓦斯气体的利用也开始重视起来。虽然收集、利用技术已非常成熟,已形成各种浓度煤矿瓦斯的利用技术体系,但如何高效利用煤矿瓦斯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不过也有相关技术可以支持煤矿瓦斯的高效利用,尤其是抽采浓度小于30%的瓦斯利用技术,浓度低于1%的通风回收技术,浓度在爆炸范围内的安全输送技术等。这些技术都有助于高效利用瓦斯。鉴于此,本文是对低浓度煤矿瓦斯的利用对策进行分析,仅供参考。

  • 标签: 低浓度煤矿瓦斯 输送 加工分离 转化利用
  • 简介:目的:研究地高辛血药浓度与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将38例心衰患者分成有效组,无效组与中毒组,应用酶标法对稳态血药浓度进行测定,同时观察疗效。结果:平均血药浓度有效组为(1.12±0.46)ng/ml,有效组为(1.47±0.84)ng/ml,中毒组为(2.78±0.72)ng/ml,中毒组与有效组之间有极显著差异(P<0.001),有效组与中毒组之间在剂量与单位剂量方面均差异显著(P<0.05),有效组剂量与单位剂量分别为(0.174±0.077)mg及(0.0028±0.0012)mg·kg^-1·d^-1,中毒组分别为(0.292±0.177)mg及(0.0043±0.0022)mg·kg^-1·d^-1。结论:地高辛血药浓度可指导临床医生合理用药,但必须结合临床疗效综合考虑。

  • 标签: 地高辛 血药浓度 监测 临床 中药
  • 作者: 张会李甲亮吴守江田家怡
  • 学科: 经济管理 > 企业管理
  • 创建时间:2014-09-19
  • 出处:《价值工程》 2014年第9期
  • 机构:张会淤ZHANGHui曰李甲亮于LIJia-liang曰吴守江淤WUShou-jiang曰田家怡于TIANJia-yi曰郭芳于GUOFang(淤滨州市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研究所,滨洲256600;于滨州学院资源环境系,滨洲256603)(淤BinzhouEnvironmentalProtectionScienceandTechnologyResearchInstitute,Binzhou256600,China;于ResourcesandEnvironmentDepartment,BinzhouUniversity,Binzhou256603,China)
  • 简介:摘要结合具体工程实际,从瓦斯安全输送系统和瓦斯发电机组两方面对低浓度瓦斯发电工艺在在寒冷地区煤矿应用做出分析,希望能为煤矿或者从事瓦斯发电企业相似工作的开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 标签: 寒冷地区 低浓度瓦斯 瓦斯发电 系统构成
  • 简介:目的观察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时的口服剂量、血药浓度及其疗效副反应三者之间关系。方法对3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利培酮2mg及4mg进行对照研究,疗程八周。第2、4、8周末采用HPLC测定利培酮及其有效代谢产物9-羟利培酮的血药浓度。治疗前、治疗后第1、2、4、6、8周评定PANSS、CGI、TESS、ESRS量表。结果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阴阳性症状均有效,对阴性症状起效时间较阳性症状晚。2mg及4mg组利培酮及其代谢产物9-羟利培酮血药浓度存在显著差异,但疗效无显著差异。利培酮及其代谢产物治疗浓度窗可能在30-45ng/ml。结论采取逐渐加量的小剂量治疗(2-4mg)方法既安全又有效,临床上开展利培酮浓度及9-羟利培酮浓度检测对预测疗效,防止不良反应是有意义的。

  • 标签: 利培酮 9-羟利培酮 血药浓度 临床效应 剂量 精神分裂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