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肌瘤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临床护理体会。方法以我院就诊的80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为4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将两组患者的中转手术率、贫血症状缓和率以及肿瘤的减小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在经过相应的护理以后,对照组肿瘤减少19例、月经减少14例、贫血症状缓和16例且有中转手术7例;观察组肿瘤减少31例,月经减少17例,贫血症状缓和31例,中转手术仅为1例。观察组的康复情况明显要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肌瘤采用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过程中,在手术期开展心理护理、病情观察、饮食护理、出院指导等综合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治疗效果。

  • 标签: 子宫肌瘤 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 临床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子宫肌瘤治疗中,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为研究样本选取时间段,使用区组随机化法从我院在此时间段内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中选取54例,并以随机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各27例,参照组患者应用单侧子宫动脉栓塞术,观察组应用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比较两组患者相关治疗数据、子宫体积及最大肌瘤体积。结果:手术前,两组患者子宫体积和最大肌瘤体积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子宫动脉假性动脉瘤是延迟性产后出血的罕见病因。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主要表现为不规则出血或大出血,可危及生命。本文报告1例延迟性产后出血中子宫动脉假性动脉瘤,并结合相关文献,分析探讨该病发生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与介入栓塞术疗效评价。

  • 标签: 子宫动脉假性动脉瘤 延迟性产后出血 介入栓塞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导管子宫动脉介入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瘤的临床疗效和效果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50例经导管子宫动脉介入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瘤的临床资料,患者术后3个月—12个月复查手术治疗结果,观察疗效。结果经导管子宫动脉介入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瘤的患者,痛经症状有明显改善,经量较以前减少且经期缩短,子宫体积明显缩小。结论经导管子宫动脉介入栓塞术是治疗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瘤一种安全有效地治疗方法,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子宫肌瘤 子宫腺肌瘤 经导管子宫动脉介入栓塞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与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86例子宫肌瘤患者分为A组(46例)和B组(40例),分别行子宫动脉栓塞和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均达到100%,其中A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B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7%)低于B组(22.5%),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子宫动脉栓塞可达到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且能够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 标签: 子宫肌瘤 子宫动脉栓塞 子宫肌瘤剔除术 疗效
  • 简介:摘要采用可视球囊阻断技术对2017年7月至2019年12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26例大型或巨大型床突旁动脉瘤进行显微手术夹闭。26例动脉瘤均在术中成功阻断动脉瘤颈,在充分降低动脉瘤内张力后,成功塑形夹闭动脉瘤;术后即刻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显示26个动脉瘤完全闭塞,无瘤颈残留、无载瘤动脉狭窄、无大血管栓塞事件发生。17例术前视力下降患者,术后视力改善13例。出院时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良好率为96.1%(25/26)。采用可视球囊阻断技术对复杂床突旁动脉瘤进行显微手术夹闭可降低手术难度,简化操作流程,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复合手术方法。

  • 标签: 动脉瘤 可视球囊阻断技术 显微外科手术 复合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阻断动脉主干对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术后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因肾肿瘤行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肾动脉阻断时间、出血量、肿瘤分期、肿瘤病理、术后随访及肾小球滤过率变化,分析肾动脉阻断对保留肾单位手术后肾功能的影响。结果82例患者中,肾透明细胞癌75例,乳头状肾细胞癌3例,嫌色细胞癌4例;肾动脉阻断时间平均(24.5±8.6)min,术中失血量(249.4±66.9)ml。热缺血时间在25min以内的患者与26~30min患者比较,术后患肾肾功能受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热缺血时间为31~40min的患者与前两组比较,术后患肾肾功能受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留肾单位手术均会使患侧肾功能下降,但阻断动脉主干热缺血时间控制在30min内对肾功能影响相对较小。

  • 标签: 肾肿瘤 腹腔镜 保留肾单位手术 肾动脉阻断 肾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间歇性阻断腹主动脉治疗植入性前置胎盘的效果。方法抽取2017年6月至2019年12月于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接受择期剖宫产手术治疗的68例植入性前置胎盘患者,采用数字奇偶法将入选者分为观察组(奇数)与对照组(偶数),每组34例。对照组接受腹主动脉球囊预置术持续性阻断腹主动脉,观察组接受腹主动脉球囊预置术间歇性阻断腹主动脉,记录并比较两组临床指标。分别于新生儿出生后1、5 min使用Apgar评分量表评估两组新生儿身体状况。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子宫切除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动脉血栓、下肢感觉障碍)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输血量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住院时间[(7.87±1.34)d]短于对照组[(8.87±2.43)d],P<0.05。两组新生儿出生后1、5 min Apgar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子宫切除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动脉血栓发生率(8.82%,3/34)及下肢感觉障碍发生率(5.88%,2/34)均低于对照组(41.18%,14/34;44.12%,15/34),P均<0.05。结论植入性前置胎盘患者经间歇性阻断腹主动脉治疗获益明显,可降低动脉血栓发生率及下肢感觉障碍发生率,促进患者快速康复出院。

  • 标签: 前置胎盘 间歇性阻断腹主动脉 持续性阻断腹主动脉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对胎盘植入患者剖宫产术前行腹主动脉球囊预置阻断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剖宫产术前接受腹主动脉球囊预置阻断术的患者资料,评价治疗效果。结果23例平均术中出血1300ml,平均术后24h阴道流血80ml。18例患者成功保留子宫;4例穿透性胎盘植入出现难治性出血接受子宫切除术,1例因胎盘穿透至膀胱接受子宫切除、膀胱修补、输尿管再植术。23例产后均未发生感染、晚期产后出血、下肢血栓等并发症。1胎为无生机儿,余22胎顺利出生。1例新生儿因严重缺氧、脑出血死亡。21名存活新生儿出生后42天门诊随访检查均未见异常。结论腹主动脉球囊预置阻断术出血量少,有助于保留子宫,是胎盘植入患者剖宫产术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腹主动脉球囊预置阻断术 胎盘植入 剖宫产 并发症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在凶险性前置胎盘(PPP)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8年6月至2019年2月德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2例PP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患者自身意愿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2)。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剥离胎盘,观察组采用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手术时间、术后24 h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包括孕妇感染、膀胱损伤、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及新生儿窒息、死亡)及子宫切除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手术时间、术后24 h出血量、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孕妇并发症总发生及子宫切除率分别为3.13%、3.13%,低于对照组的20.00%、23.33%(P<0.05)。结论对PPP患者施行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可改善手术相关指标,降低并发症率及子宫切除发生率。

  • 标签: 凶险性前置胎盘 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肿瘤肾部分切除术中肾动脉不同阻断方式的疗效;方法:对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肾肿瘤的患者进行分析,其中高选择性肾动脉阻断为对照组,完全肾动脉阻断为观察组,均行肾部分切除术,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数据;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患有肾肿瘤肾动脉不同阻断方式的患者采用肾部分切除术进行治疗,具有很高临床效果,对于患者的肾功能也有明显的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非常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并应用。

  • 标签: 肾肿瘤 肾部分切除术 肾动脉不同阻断 疗效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肿瘤肾部分切除术中肾动脉不同阻断方式的疗效;方法:对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肾肿瘤的患者进行分析,其中高选择性肾动脉阻断为对照组,完全肾动脉阻断为观察组,均行肾部分切除术,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数据;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患有肾肿瘤肾动脉不同阻断方式的患者采用肾部分切除术进行治疗,具有很高临床效果,对于患者的肾功能也有明显的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非常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并应用。

  • 标签: 肾肿瘤 肾部分切除术 肾动脉不同阻断 疗效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子宫切口妊娠病灶清除术治疗子宫切口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66例子宫切口妊娠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观察组采取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子宫切口妊娠病灶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和血β-HCG水平恢复正常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1);观察组治愈率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8%,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子宫切口妊娠病灶清除术治疗子宫切口妊娠,创伤小、患者恢复快、治愈率高,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子宫动脉栓塞术 子宫切口妊娠 子宫切口妊娠病灶清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粘膜下肌瘤的疗效,并且评估在临床上的治疗疗效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间妇产科子宫肌瘤患者住院患者,共100例,将100例患者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按早妇产科常科室子宫肌瘤常规治疗,药物保守治疗,观察组患者则是采用子宫动脉栓塞治疗。结果两组患者在经过治疗后,经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的3个月、6个月以及1年期间的复查结果,子宫肌瘤的大小在B超下发现明显小于对照组,两组结果比较有明显的差异,其中观察组患者的治疗疗效为92.0%,观察组为72.0%,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的安全性,对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观察组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粘膜下肌瘤的效果显著,明显优于药物保守治疗组,同时对卵巢功能影响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子宫动脉栓塞 子宫肌瘤 疗效评价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UACE)治疗剖宫产子宫瘢痕妊娠(CSP)后的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09-2013.07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UACE治疗剖宫产子宫瘢痕妊娠的30例CSP患者的临床资料,栓塞48-72小时后根据患者超声提示的子宫峡部肌层厚度、妊娠病灶生长方式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观察术中出血量、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降至正常时间及月经恢复时间。结果30例CSP患者中16例行宫腔镜妊娠病灶电切术,14例行腹腔镜子宫瘢痕妊娠病灶切除术,均手术顺利,无明显并发症,痊愈出院。结论CSP经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后选择手术方式需个体化。

  • 标签: 剖宫产术 子宫瘢痕妊娠 宫腔镜 腹腔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宫腔镜在剖宫产瘢痕妊娠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56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28例患者接受子宫动脉栓塞联合宫腔镜技术进行治疗,作为观察组,28例患者甲氨蝶呤联合刮宫术进行治疗,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结局和治疗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出血量、住院时间和生活质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大出血发生率和组织残留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满意度为92.86%,对照组为78.57%,P<0.05。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宫腔镜可有效改善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的临床结局,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满意度均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动脉栓塞 宫腔镜 瘢痕妊娠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射频消融术与子宫动脉栓塞术对子宫肌瘤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河南省驻马店市某医院2008年1月-2011年5月收治的83例经临床相关检查证实为子宫肌瘤,并行射频消融术与子宫动脉栓塞术之一治疗的病例。纳入标准为,患者年龄35岁-56岁、符合相应术式的适应症、临床病历资料完整。其中射频消融术43例,子宫动脉栓塞术40例。将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反应及随访的B超结果作比较。结果手术时间射频消融组(56±13)min,子宫动脉栓塞组(123±19)min,射频消融组低于子宫动脉栓塞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住院时间子宫动脉栓塞组(7.2士0.3)d,消融组患者不住院。治疗效果1个月、6个月和12个月后,射频消融组肌瘤体积分别缩小了43.27%、71.56%和86.23%;子宫动脉栓塞组分别缩小了32.11%、56.27%和68.57%。射频消融组和子宫动脉栓塞组的治愈率分别为88.37%、6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射频消融术能保留子宫肌瘤患者的子宫,对控制症状、缩小肌瘤体积有显著的作用,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子宫肌瘤的微创技术。

  • 标签: 射频消融术 子宫动脉栓塞术 子宫肌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子宫动脉介入栓塞术治疗子宫动静脉瘘的临床护理效果,并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从2013年8月16日至2014年12月16日期间收治的66例子宫动静脉瘘患者进行研究,将66例子宫动静脉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以及实验组(33例),对照组患者围术期给予常规护理法,实验组患者围术期给予综合护理法,比较两组患者(各33例)的临床效果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子宫动脉介入栓塞术治疗子宫动静脉瘘患者的围术期给予综合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借鉴和推广。

  • 标签: 子宫动脉介入栓塞术 子宫动静脉瘘 护理满意度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症状性子宫肌瘤的远期疗效。方法选择43例症状性子宫肌瘤患者,以Seldinger技术插管至双侧子宫动脉,向子宫动脉注射平阳霉素碘油乳剂及明胶海绵颗粒以栓塞子宫动脉,观察术后1~5年症状、子宫与肌瘤体积的变化。结果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后1年,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缓解;子宫与肌瘤体积分别缩小54.25%、66.50%;治疗后5年,年龄≤42岁组肌瘤与子宫体积与治疗后1年比较无差异(P>0.05),年龄≥43岁组肌瘤与子宫体积与治疗后1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尤适用于治疗年龄≥43岁的症状性子宫肌瘤。

  • 标签: 子宫肿瘤 平滑肌瘤 栓塞 治疗性 症状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CSP)患者接受子宫动脉栓塞术(UAE)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将32例剖宫产术后发生CSP的患者随机归入两组(16例/组)试验,Ⅰ组未介入直接清宫,Ⅱ组接受UAE手术治疗,对比评估两组的相关临床指标,包括术前准备时间、平均住院日、血β-HCG水平及其恢复正常时间等。结果Ⅱ组的术前准备时间、平均住院日与血β-HCG恢复正常时间相比Ⅰ组均显著缩短,血β-HCG水平显著低于Ⅰ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住院费用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UAE手术操作简单、安全,是今后妇产科临床处理剖宫产术后CSP患者的一种安全且可行的方法。

  • 标签: 剖宫产术 子宫瘢痕妊娠 子宫动脉栓塞术 临床价值